第166章 上任

?五寨堡財務局局長周文棟站起身來,敬了黃來福一杯酒後,他坐了下來,看看身旁的王啓年,似乎神情有些不好,他笑道:“東陸兄,今日是黃軍門大喜的日子,怎麼,你心情不好?”?

王啓年笑了笑,道:“沒什麼,軍門高升,小弟也是高興的。”?

周文棟笑道:“看你的樣子,是想女人了,怎麼樣,我讓你嫂子給你務色一個賢惠的女子。這幾年來,你總是一個人過,這可不是辦法,你堂堂一個畜牧局的局長,怎麼能身邊沒有女子呢,你啊,早就該成家立室了。”?

自從周文棟到五寨堡後,就一切事情順心,妻子賢惠不說,他的事業,也是步步高昇。現在,他己經是五寨堡財務局的局長,五寨堡的大小帳務都是由他管理。?

順着五寨堡的越發興盛,周文棟也是越來越繁忙,不過他卻是忙得開心,充滿了事業的成就感。現在的他,與顧雲孃親自管理的五寨堡銀錢局,成爲五寨堡含金理極高的單位。只不過他的財務局,是管帳不管錢。而顧雲孃的銀錢局,則是管錢不管帳,二者相互監督制衡。?

而王啓年由於在養殖上極有一手,這些年將五寨堡的各個畜場打理得井井有條,很受黃來福的器重,加上他未婚,算是個鑽石王老五,因此也有很多當地軍戶,託人說煤,希望能與王啓年結親,但不知道爲什麼,王啓年總是不動心。這讓很多人失望。五寨堡當時己經有傳言,說是王啓年生理上有問題,所以到現在還未娶親。不過對於這些風言,王啓年只是不理。?

此時聽了周文棟的話後。王啓年只是苦笑一聲,搖了搖頭。舉起一杯酒,一飲而盡。?

看王啓年這個樣子,周文棟長嘆了口氣。在五寨堡,他與王啓年最爲交好。但王啓年總是鬱鬱寡歡的樣子,他想幫幫這個好友,卻不知道該怎麼幫纔好。?

萬曆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清晨。?

算陽曆地話,今天己是十月十日,五寨堡的十月。又是早上,天氣己是有些寒意。這天,是施員外郎,錢公公等人離開五寨堡,又是黃思豪等人進京的日子。?

行裝早己打點好了,車馬龐大,此次進京,除了黃思豪外。楊氏也會隨夫一起進京。而且顧千戶見老兄弟要走了。他在五寨堡也沒什麼說話的人,加上也想看看京城地熱鬧。也決定與黃思豪一起進京,這樣就算黃思豪住在京中。他們也可以繼續說話。而顧千戶進京,宋氏自然是陪在他的身旁。.?

總兵府前。早己擠滿了送別地人羣。送了黃家人外。還有岢嵐州顧家地人。除了常在五寨堡行走地顧世寶。顧世財。顧世銅外。顧千戶地大兒子顧世銀。也專門從岢嵐州趕來送別。?

此外還有他們各自地妻室趙氏、淨氏、馮氏、房氏等人。除了黃家。顧家地人。就是五寨堡地各大小軍官了。將一個總兵府地門前。擠得滿滿當當地。?

臨行前。黃思豪還好。楊氏卻是牽掛兒子。對黃來福吩咐了一遍又一遍。又摟着顧雲娘流下了眼淚。而顧雲娘也是啼哭個不停。?

施員外郎及錢公公穩坐在馬車上。只是看着這一切。二人此次前來。滿載而歸。個個都很滿意。還有他們隨行地錦衣衛等侍從。這些天在五寨堡吃好地。喝好地。臨行時黃來福又送了大批地銀兩財貨等。這讓這些人對黃來福地印象也非常好。?

送出堡門後。當馬車要行進時。黃來福和顧雲娘向二老跪下。黃來福道:“爹。娘。孩兒不孝。不能常侍左右了。”?

黃思豪眼一紅。道:“我兒起來吧。你任總兵後。要時刻記得忠君爲國地道理。衛我大明邊鎮。爲聖君分憂。”?

楊氏則是淚如雨下,扶起黃來福,道:“孩兒,娘有你這個兒子,己經心滿意足了。”?

一行車馬慢慢而去,最後消失在莽莽蒼蒼的原野中,只有衆老軍官們:“大人一路順風……”,“老大人一路保重。”的聲音還留在耳邊……?

送別爹孃,岳父岳母一行人後,黃來福回到總兵府中,這些年父親母親一直在身邊,現在他們去了,黃來福有種空蕩蕩的感覺。這時他才知道,雖然自己借了黃來福這個身體地殼,但自己與這個世界地親人,己經有了極深的感情,血肉相連。這種感情,不是輕易能割捨地。?

回到總兵府後,顧雲娘還是哭泣,想念自己遠去的父親及母親等人,最後她在劉玉梅,渠秀荷等人地安慰下,回後院休息了。?

黃來福在廳中,則是與顧雲孃的大哥顧世銀敘話。?

顧世銀就是**裸一個顧千戶的翻版,相貌堂堂,身材高大,滿臉虯髯,走路時,龍行虎步,充滿武將的氣勢。他聲音洪亮,對黃來福笑道:“此次前來,末將還沒有恭候軍門高升呢。”?

雖說顧世銀是黃來福的妹夫,不過現在黃來福是山西鎮的總兵官,依官場的禮節,顧世銀確實應該尊稱黃來福爲軍門。?

黃來福微笑道:“舅哥,你我是一家人,這裡沒有外人,就叫我妹夫或是來福好了,不用太拘禮了。”?

顧世銀笑道:“好,那你舅哥就不客氣了。”他招來自己的兒子顧大刀,這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顧世銀由於比顧雲娘大很多,所以他生下的兒子,僅比顧雲娘小一歲,比黃來福小兩歲,己經到了談婚論娶的地步了。?

顧大刀虎氣風風的上前。向黃來福唱個大肥喏,道:“外甥見過舅舅。”?

黃來福笑道:“好,好,真是個乖孩子。”?

仔細看了看他。濃眉大眼,舉止中充滿豪氣。和江大忠有點相似,不過他地眉眼中,多了幾分英氣。他點頭道:“是個好苗子。”?

顧世銀也是自毫地道:“這小子,可以開硬弓。騎快馬,不過一向就是喜歡惹事,你舅哥,怎麼也管教不了他。”?

他嘆了口氣,滿懷希望地看向黃來福道:“以前他在指揮使劉大人那兒作親隨,不過來福你也知道那些衛所兵的樣子。所以我想將大刀送到你這兒,好好雕琢雕琢他,不要讓他荒廢了。”?

黃來福笑道:“這沒問題,我可以收他爲家丁。不過舅哥你也知道,我五寨堡最重軍功,沒有軍功,就是親家,也沒有升官的可能。”?

顧世銀點頭道:“這你舅哥明白。大刀將來怎麼樣。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顧大刀大聲道:“舅舅,您老就放心吧。我會憑我地本事幹活的,外甥相信。我決不會差過楊小驢,江大忠這些人地。”?

黃來福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其志可嘉。”?

隨後他又道:“大刀啊,以後您以後面不要加上老字,要知道,你舅舅還年輕着呢。”?

黃來福與顧世銀笑了起來,顧大刀則是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頭。?

山西鎮的鎮城是在寧武關,黃來福升任爲山西鎮總兵官後,很快就要到寧武關去上任了。一般來說,他任總兵官後,以後就要經常住在寧武關。?

不過五寨堡是黃來福的根本,他自然要勞勞掌握。五寨堡與大明外地不同,對於別地將領來說,只要家丁們掌握在自己手裡,他們就無所謂換到什麼地方。但五寨堡這個地方,能讓黃來福兼任是最好的,最不成,也得讓他的親信鎮守,如果換成別的將領來,黃來福是決對不會同意的。?

其實在大明朝,各鎮的參將,遊擊,守備等將官地最終任用權都在皇帝手中。只有地位低於守備的操守有時由巡撫,總兵從衛所官員中選委。不過對於防守千總,地位與副總兵相當的分守參政兵備官也有權任命。還有把總,在明中葉後,各鎮把總官的任命都是聽令於兵備官。?

不過由於黃來福在萬曆帝心目中的地位,只要黃來福推薦的人選,想必萬曆帝都會同意。而黃來福身邊的親信中,寧夏之戰的功勞賞下來後,江大忠己升爲參將之銜,楊小驢在以後地朝鮮之戰戰功評定下來後,想必也會升任爲遊擊之銜。?

這二人鎮守一堡之地綽綽有餘,又都對黃來福忠心耿耿,有他們隨便一人鎮守五寨堡,加上寧武關離五寨堡並不遠,一有什麼事,自己就可以支援,確保五寨堡無事。?

當然,最好地結局,還是將山西鎮的鎮城移到五寨堡,這是最理想地。不過這個事情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辦理的,以後再說了。?

由於黃來福現在己經是總兵之職,所以理論上,黃來福可以擁有兩千到三千地家丁們。所以黃來福的打算是,從五寨堡的來福營,及老營堡的鎮虜營中各抽選一千人,作爲自己的家丁。?

而二堡之地缺失的兵員,則是從二堡之地的農場屯丁中抽選。從萬曆18年開始,經過幾年的發展,到了現在,五寨堡的兵員選撥,己經形成了穩定的體系制度。各地壯丁們先進入各農場中,忙時耕種,閒時操練,他們中的矯矯者,則是選入軍隊中,軍隊中的優秀者,又選入家丁中。?

黃來福估計,單單是他五寨堡的30個農場中,每農場多者屯丁們有千人,少者有數百人,每個屯丁們都是青壯,每人營養良好,身高體壯,又經過至少幾個月的操練,如果他們武裝起來,就是比大明各鎮營兵還強悍的數萬精兵。?

此外爲了拉攏寧武關的軍士們,黃來福還打算從寧武關各軍內抽選一千人作爲家丁。鎮守寧武關的兵將有萬人之多,黃來福不相信一千人都抽選不出來。?

萬曆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黃來福從兩營中的家丁選撥工作己經完成,他留下江大忠鎮守五寨堡,自己率着兩千家丁們,旗幟如雲,浩浩蕩蕩往寧武關而去。?

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33章 離別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00章 又震動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61章 成親(2)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257章 新戰陣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43章 對馬島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46章 談判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6章 這一年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09章 冗濫第234章 城破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82章 血腥鎮壓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83章 破家第257章 新戰陣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71章 毛紡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96章 連升三級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84章 蒼涼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5章 火熱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08章 決戰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78章 大移民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96章 連升三級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6章 這一年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
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33章 離別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00章 又震動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61章 成親(2)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257章 新戰陣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43章 對馬島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46章 談判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6章 這一年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09章 冗濫第234章 城破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82章 血腥鎮壓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83章 破家第257章 新戰陣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71章 毛紡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96章 連升三級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84章 蒼涼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5章 火熱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08章 決戰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78章 大移民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96章 連升三級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6章 這一年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