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

李琩記得上一次來偃月堂,伙食差的要命,全都是牙口不好的老頭喜歡的東西。

李林甫以前還裝一裝,自從偃月堂只剩下他的人之後,伙食檔次瞬間拔高,

吃的跟中書門下一個級別了。

雖然裴丶嚴確實是老頭,但不代表他們喜歡清淡飲食,李瑁就知道,裴耀卿喜歡水盆羊肉。

眼下的偃月堂,每日餐食一百盤,三口羊,果蔬時鮮都有。

李適之也是虧的慌,攏共沒在這裡待多久,吃的還不好。

別以爲這個級別的官員不在乎吃喝,後世物資豐富,品類齊全,纔不在乎,

當下這個時代,沒有人不在乎吃的。

他們又不知道羊肉吃多了尿酸高,只知道會上火。

李瑁反正也沒有吃飯,便加了一副碗筷,跟這些人邊吃邊聊。

他這可不算交構,因爲人太多了,你可以檢舉李瑁交構裴耀卿,但你不能檢舉他交構李林甫丶裴耀卿丶嚴挺之丶蕭靈等等等等。

再說了,偃月堂現在等於中書門下。

我是來彙報寧王葬禮情況的,名正言順,因爲親王葬禮,國庫是要出很多財物做祭品的,但凡涉及到財政,都歸李林甫管。

何況讓皇帝印璽丶恭皇后譜,你都得另外刻錄,寧王的墓碑原先可沒有刻帝號,你得再刻墓碑。

大唐有慣例,墓誌銘都是請牛逼人來寫的,然後再刻在墓碑上。

寧王的墓誌銘誰寫,已經定下了,李已經送信河北,請顏真卿操刀,等人家寫好了送回來,纔會刻碑。

王陵級別,不單單是下葬就完事了,後續工作依然繁瑣。

李林甫這個人做事,一向是雷厲風行,他飯量不大,隨便吃了幾口之後,便讓兒子取來筆墨。

「你們吃你們的,不必管我,」李林甫將筆尖在嘴巴里一抿,抽掉一根雜毛,開始寫奏疏了。

人家真的要舉薦盧奐。

李在旁邊一個勁的發牢騷,道:

「升官是這麼個升法嗎?阿爺也真是讓兒子大開眼界。」

嚴挺之喝着稀粥笑道:

「升官一直都是這麼個升法。」

這就是朝局,升官的最大標準,是看形勢,不是看你有多大才華,候選的那一萬多名候補官員,他們無才嗎?

王維丶李白丶顏真卿做不了中書舍人嗎?寫不了詔書嗎?

可以的,但是他們對朝局毫無價值。

這就是爲什麼,官員們必須拉幫結派,只有形成派系,你纔有入局的資格。

一個人單槍匹馬,做到縣令都是頂了天了。

「盧奐絕非上選,聖人恐不會考慮,」李昌道。

大唐的京兆尹,職能非常大,關中及周邊地區最高行政長官,長安城一把手,社會治安丶民生問題丶水利交通,同時兼任京城的防禦工作。

這個位置,就當下來說,還真是韋堅最合適,因爲韋堅現在就在關中挖運河,如果能兼了京兆尹,進度無疑會加快很多。

因爲不用再跟京兆府扯皮了,人家一個人全都說了算。

李林甫笑道:

「對老夫來說是上選,這就夠了。」

李瑁一愣,下意識就想給對方豎一個大拇指,但還是忍住了,道:

「京師一直在瘋傳,裴公與我交構,右相就沒有查一查,是誰在傳嗎?」

「一直在查,」李代父回答道:

「但是沒查到,不過我有一個猜測,隋王想聽聽嗎?」

「不想聽!」李瑁擡手道:「我只想知道真相。」

不用你來誘導我,你那點道行跟你爹差遠了,他都沒有忽悠我,你忽悠啥?

你不就是想說少陽院嗎?

裴耀卿忍不住笑道:

「聖人自有明斷,這些中傷之言乃誹謗宗室,要徹查。」

「以什麼理由查呢?誰去查?」嚴挺之配合道:

「總不能就以你說的誹謗宗室來查吧?那有人就要說了,還沒查,你怎麼知道是誹謗你?」

裴耀卿臀了一眼李瑁,道:

「就說有人妖言惑衆,行巫蠱之術,意欲下咒隋王子嗣,這個藉口就可以查了嘛。」

李嘴角一抽,你怎麼不說是咒你家人?

裴耀卿彷彿能聽懂李瑁心語,解釋道:

「涉及皇室血脈,自然就沒人敢敷衍了。」

「隋王覺得呢?」李林甫笑道。

李瑁也想知道敵人在哪,猜測和確定終究不一樣,只有確定了才能集中火力,否則就是茫無目的亂打一通,於是他點頭道:「裴公狡猾啊。」

李林甫忍不住笑道:

「可以是可以,但老夫必須提前奏明聖人,聖人同意了,纔可以用這個理由立案。」

裴耀卿點了點頭。

大佬們做事情就是這樣,對外宣揚的是一回事,實際乾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只爲達到目的,過程如何無所謂的。

隨便一個例子,蓋嘉運那三個心腹刺史,哪個的罪名也不是因爲蓋嘉運啊,

但他們確確實實因爲蓋嘉運才倒了黴。

李瑁剛剛離開右相府,李無傷從王府趕過來了,要從李瑁手裡拿一份入城文,出城去接一個人。

眼下已經宵禁,城門早就關了,沒有牌籍,誰也進不來。

李瑁本來想着,進不來到外面驛站等一夜不就好了,這麼着急幹什麼?

但轉念一想,這小子對自己有大用,還是需要好好拉攏的。

「卑職楊釗,見過殿下!」

被帶進王府的楊釗直接行了一個半跪軍禮。

人家直呼殿下,不稱王,可見沒將自己當外人。

當然了,也不是外人。

「一路風塵,辛苦了,先歇着去吧,」李瑁道。

楊釗嬉皮笑臉道:

「不辛苦不辛苦,深夜叨擾,實在冒犯,卑職慚愧啊。」

「不要總是什麼卑職不卑職,」李瑁看了看楊絳和楊玉瑤,道:

「這裡又沒有外人,不必拘束。」

楊玉瑤笑了笑,起身拿着小帚,將楊釗拉至屋外,重新清掃一遍他身上的塵土,嘟囊道:

「讓你來,又不是讓你拼了命趕路,不過差別幾日時光,犯得着嗎?」

楊釗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道:

「妹妹們沒有忘了我,在聖人面前幫我說了話,纔有此調任,爲兄不知該如何感激,日夜兼程也只爲早日見到親人,眼下見到三娘,身上哪來的疲憊?只有高興。」

屋內的楊絳聽到這句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看向李瑁道:

「他這輩子的修行,全都在那張嘴上面了。」

「十娘冤枉啊,」楊釗喊冤道:

「我在親人面前,可沒有一個字的虛情假意。」

楊玉瑤一拍楊釗肩膀,笑道:

「十娘又不是在說你壞話,說你嘴皮子好,這是通透,擅與人打交道,誇獎你呢。」

「這樣的誇獎還是算了吧,修行修的是心,沒聽說夸人修行修嘴皮子上的?」楊釗苦笑道。

等到兩人進來之後,重新坐下,寒暄過後,李瑁直入正題道:

「我也沒什麼要囑咐你的,明日進宮吧,聖人自有囑託,記住了,去了河西,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你要清楚,那地方都是些驕兵悍將,要不是你機靈,

三娘他們也不放心讓你去。」

楊釗忙不選的點頭道:

「我一定在河西好好做事,絕不給貴妃丟人,只恨不能常伴諸位兄弟姐妹身前,匆匆一見,即是離別,令人傷感。」

好小子,你是在問我,什麼時候能從河西調回長安?

對於這個問題,李瑁不能裝沒聽懂,否則這小子將來會覺得他腦子不靈光,

耍手段騙他。

於是李瑁道:

「最多一兩年,我這邊會想辦法給你調回京師。」

反應真快,以前沒聽說你這麼機智啊?楊釗頓時一臉感激道:

「全都仰仗殿下了,我這次從川蜀帶了荔枝,等下人們收拾好了,您嚐嚐。」

楊玉瑤一愣,頓時罵道:

「怪不得來的這麼快,原來是爲了討好貴妃,我就說你這人受不得苦,這次怎麼捨得日夜兼程?呵呵.....

楊釗倒也坦誠道:

「玉娘現在是貴妃了,我今後可不是得巴結緊些嘛,三娘何必跟我置這種氣?你要是貴妃,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給你摘去。」

「喲,人家這是瞧不起咱們呢?」楊玉瑤看向楊絳,打趣笑道。

楊釗無奈道:「三孃的嘴巴還是那麼厲害,看來你跟我是同道中人,都修了嘴皮子。」

荔枝,肯定是需要收拾好才能吃的,尤其是從川蜀帶來,裡面肯定有壞的,

你都得揀乾淨了。

李瑁與楊釗他們閒聊頗久,還是很難去看透楊釗這個人。

說他聰明吧,有時候說的話像個傻子,說他傻吧,句句話都像隱含着什麼意思。這不是大智若愚,就是單純的性格如此,時而不着調,時而又顯得睿智,總之,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

至少李瑁認爲,這種人絕對不是宰相之姿,宰相說話說事,絕不會給人這種感覺。

楊家確實沒人啊,歷史上李隆基捧這個人起來,也真是矮子裡面拔將軍了。

於國無益,於君有益,這也算是特長嘛。

李瑁至少認爲,楊釗絕對不像史書記載的那麼不堪,他只不過是背了安史之亂的鍋。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呢?歷史上的楊釗又會以怎樣的形象流傳史書?

大概率還是奸臣,因爲他還有李紹那一關要過,就算他扳倒李紹,另立新君,還會是奸臣,因爲新君肯定還要清算他。

做官,真的別做那麼大,權臣最好的出路,楊堅已經給你們演示過一遍了,

當然了,難度五顆星。

從藩鎮調一個人回來,很簡單,但如果從戰場調一個人回來,就比較不容易了。

因爲他牽扯進了一場戰事當中,臨陣換將一直都是大忌。

明知是大忌,李隆基爲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因爲蓋擎萬一有膽子不奉詔,那麼這邊基哥就有藉口對蓋嘉運下手了。

明知長安是刀山火海,但是蓋擎還是來了,他前腳剛一走,接手赤水軍的李光弼便吃了一場敗仗,無奈之下只能採取龜縮防守,保存實力。

一場戰事的勝敗,對於整個朝局來說,不過是一顆石子落入湖水,雖有漣,但很快便會重歸平靜。

蓋擎和楊釗都來了,那麼李隆基選擇先見誰呢?

自然是蓋擎。

「好一副龍精虎猛相,燕頜虎頭,威風八面,朕就喜歡這樣的兒郎,」李隆基在花萼樓,接見了蓋擎。

身邊只有高力士和楊貴妃。

蓋擎剛到城外的驛站,便被負責接引的吳懷實連夜給領進了宮,根本沒有機會與任何人見面。

此人樣貌非常霸氣,李隆基在蓋擎身上看到了年輕時候蓋嘉運的影子,甚至青出於藍。

如此猛將,朕也是亦喜亦憂啊。

「河西如何了?聽說祁連城打了幾仗?」高力士問道。

蓋擎點了點頭,擲地有聲道:

「回高將軍,敵軍分四路圍攻祁連城,皆被我軍擊退,但傷亡並不嚴重,我防線固若金湯,敵軍無隙可乘,故不能大舉進擊。」

「好孩子,」高力士點了點頭,不說話了。

李隆基笑道:

「朕早就在長安聽說過你,我大唐方里邊關,軍之大,無出赤水,你能管理好赤水軍,可見虎父無犬子,深得蓋卿治兵之道,朕這次召你回長安,想必你一定心中疑惑吧?」

蓋擎一愣,趕忙道:

「臣不敢揣度聖意,只知唯命是從,得詔之後便星夜趕來,以便聖人垂詢。」

那麼高力士就可以繼續了,只聽他道:

「隴右河西將有大戰,蓋帥於國有大功,他的長子,朝廷是要厚待的,你在赤水軍太過危險,這就是聖人爲什麼召你回來,而不是二郎蓋威,聽說你還沒有兒子?」

他的意思是,前線打仗太危險,你們兩個兄弟是嫡子,怕你們都死了,調一個回長安,是給你們老蓋家加層保險,以免絕後。

蓋擎比他那個爹可聰明多了,因爲蓋嘉運是生生打出來的戰功,莽夫性格,

而蓋擎從軍之後,他爹在他身邊安排了一羣幕僚,所以這小子打仗是靠腦子。

今年三十一歲,四個閨女,沒兒子,他那弟弟倒是有兒子,但蓋威的性格無法獨當一面。

蓋擎心中冷笑,面上恭敬道:

「爲國效死,爲聖人盡忠,臣職本分,但尊聖命,盡職盡忠。」

「好兒郎!」李隆基拍手道:

「蓋卿有子如此,爲國又立一功,左領軍衛將軍,是你的了。」

「臣謝恩,」蓋卿跪地道。

只要進了長安,他就是小,蓋擎心裡很清楚,自己的命運是被別人在手裡的,他能做的就是老老實實聽從安排,然後再想辦法。

因爲他不知道,如果拒絕留京,會是怎樣的結果。

接着,李隆基又詢問了一些河西的事情,便讓蓋擎退下去了。

侯在殿外的楊釗見到人家袍服上的河西徽記,笑呵呵的拱了拱手。

蓋擎也微笑還禮,隨後離開。

等到楊釗進入花萼樓之後,李隆基和高力士已經不在了,只有楊玉環。

人家基哥可沒有那個閒工夫跟楊釗扯淡,去了河西怎麼做,自有楊玉環來吩咐,又不是什麼複雜的事情,不就是盯着點蓋嘉運嘛。

沒能見到聖人,楊釗無疑是非常失望的,尤其是楊玉環也沒有給她好臉色。

畢竟關係比較尷尬,近親吧,不太近,遠房吧,又不太遠,楊玉環也沒什麼好說的,大致囑咐一番後,便讓楊釗走了。

送來的荔枝,楊玉環看都沒看一眼,川蜀的荔枝長安又不是沒有,我要的是嶺南的。

要麼說拍馬屁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呢,給楊貴妃送荔枝,竟然拍到了馬腿上,楊釗也很無奈。

看樣子將來調回長安,還得指望十娘在隋王那邊幫着說話,你架子大,咱不敢求你。

蓋嘉運的宅子在升道坊,隸屬於萬年縣,從東邊的延興門一進來就是。在西北那麼多年,掙沒掙着錢,看宅子說話。

他的宅子,至少都有右相府八成奢華了。

古代就是這樣,錢都花在衣食住行上面,有那個條件的,住的地方尤其投資巨大。

歷史上蓋嘉運出事之後,他的宅子被朝廷沒收,後來成了元載在長安的兩大宅邸之一,一個藏錢在安仁坊,一個藏女人就是蓋嘉運宅了。

蓋嘉運聽說兒子回來了,當時便愣在了客廳,他正在跟幕僚們就近來河西的幾場戰事做覆盤。

還是他的次席幕僚崔升,出去迎接。

一見到兒子進來,蓋嘉運長長的嘆息一聲,閉上雙目。

廳內的氣氛也隨之凝重起來。

能在這個時候召回邊關大將,中書門下是不行的,所以蓋嘉運心情非常差,

已經在心裡大罵李隆基祖宗八代了。

「給了個什麼職位?」蓋嘉運臉色陰沉道。

蓋擎坐下後,表情平靜道:

「左領軍將軍,歸右相節制。」

首席幕僚陸旅沉聲道:

「聖人還是不信任府主,這是拿大郎做人質啊,您這個節度使,快到頭了。」

蓋嘉運點了點頭,他已經猜到,聖人現在沒拿下他,是河西不能沒有他,等到這次的大戰結束,他也就差不多了。

屆時兒子在長安,由不得他不肯卸任。

自己還眼巴巴的想着與聖人之間建立了聯繫,今後在河西的奏報可直達天聽,這下好了,玩我呢?

「我們需設法應對,眼下看來,將來丟掉節度使,也不可能像牛仙客一樣拜相了,」崔升嘆息道:

「聖人明擺着是在暗示我們,府主該退了,您若能退的穩當,大郎將來的路就走的順當。」

陸臉色凝重道:

「不一定,如今奸臣當道,府主肯退,大郎將來也恐被壓制,蓋氏一門,府主過後,恐難再出興家之子。」

蓋嘉運雙目一眯,沉吟半響後擡手道:

「眼下形勢微妙,李適之已經與李林甫正式翻臉了,兩派之間鹿死誰手,猶未可知,隋王勸我不要站隊,但當下,我不得不做出選擇了,支持李林甫,大郎將來出頭無日,惟有李適之,方可爲我兒留一線機會。」

「長安到底什麼情況?」蓋卿問道。

他這麼一開口,立即就有人將當下的形勢詳詳細細陳述出來。

畢竟蓋擎這個人是非常有主見的,平時很多事情,蓋嘉運都是詢問兒子的意思,有培養的心思在內,但蓋擎無疑已經培養出來了。

「我們不能妄動,至少現在不能,」蓋擎沉聲道:

「右相擔任宰相已經六個年頭,朝中上下依附者衆,李憲臺能不能傷其筋骨,還說不準,就以咱們的立場來看,你要軍需,是希望朝右相要,還是李憲臺呢?」

陸點了點頭:「自然還是右相,李適之盯着的是左相,將來就算上去了,

財政大權也落不到他手裡,實因無此才能啊。」

不管如何,衆人對李林甫的理財能力,還是非常認可的,只要是合理的要錢,李林甫都沒有讓藩鎮失望過。

而站在藩鎮的角度,誰能給我錢,我聽誰的。

蓋擎還是那副淡然的表情,笑道:

「所以右相倒不了,右相倒了,藩鎮軍需找誰要去?眼下的朝堂誰能擔得起這個重擔?左相尚且不行,何逞李憲臺?」

說着,蓋擎看向其父道:

「阿爺萬不能得罪右相,還要客氣些,您放心好了,我在長安絕無任何問題,權力該放手時則放手,無權總是好過無命。」

「有道理啊,我們就是看不開,舍不下,纔不能像大郎這樣坦然,」陸看向崔升,笑道:

「咱們都老了,是該讓後輩們上來了。」

蓋嘉運搖頭苦笑,看向兒子道:

「你的這番說辭,與隋王如出一轍,要不是爲父知道你二人素未謀面,差點要認爲你們是知己好友了。」

談到李瑁,蓋擎頓時正色道:

「隋王如今便在旁觀,阿爺卻心急摻和,可見隋王的勸告你沒有聽進心裡,

不過無妨,接下來便由兒子在長安,與他打交道。」

在座之人都很清楚,蓋擎回來,那麼蓋嘉運肯定就得走了。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聖旨來的那麼快,幾乎與蓋擎前後腳抵達。

「聖人也是擔心阿爺摻和當下的事情,所以着急讓你返回河西,」

蓋擎將詔書看完收好,雲淡風輕道:

「進奏院交給我,阿爺安心上路吧。」

年紀大的人,兒子就是他的主心骨,這是每一個男人都避免不了的人生走向。

即使性格再強勢,早晚有一天也會向兒子服軟。

因爲你人生的最後那幾年,是人家說了算。

蓋嘉運一臉欣慰的授須笑道:

「吾兒在京,爲父無憂矣。」

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334章 三策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13章 珍饈丞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147章 豪蕩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84章 融合劑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10章 打穿了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286章 敲鐘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369章 朱墨第86章 右賢左戚第390章 有喜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261章 田舍郎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180章 姚 宋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98章 國家隊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2章 空中樓閣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15章 反間計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315章 反間計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154章 偃月堂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127章 服務業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31章 妖女第193章 老黃狗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73章 瀚海侯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340章 畜......畜生......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334章 三策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13章 珍饈丞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147章 豪蕩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84章 融合劑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10章 打穿了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286章 敲鐘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369章 朱墨第86章 右賢左戚第390章 有喜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261章 田舍郎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180章 姚 宋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98章 國家隊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2章 空中樓閣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15章 反間計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315章 反間計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154章 偃月堂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127章 服務業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31章 妖女第193章 老黃狗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73章 瀚海侯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340章 畜......畜生......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