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不請自來

韋堅的心裡,是超級愧疚的,兄弟姐妹當中,他的心眼最多,城府最深,腦子轉的最快。

從得知魏珏被外放出去的第一時間,他就隱隱察覺到了危機。

魏珏是典型的京官,出身根正苗紅,深受信賴,這樣的人不是不能巡查地方,只是魏珏不能。

巡查,也就是執法之大官,需要的至陽至剛,手段強硬之輩,到了地方爲了維護朝廷利益,敢跟本土集團對着幹的那種。

魏珏不行啊,別看他跟盧奐一樣玉樹臨風,比起盧奐的手段差得遠了,是個仁義柔順之人,讓他安撫一方那是綽綽有餘,讓他巡查一方,他不會來硬的。

衆所周知,三句好話抵不上一個大鼻竇,魏珏就是那種不會扇鼻竇的人。

等到姐姐自縊,韋堅徹底明白了,這是背地裡有人要搞他,所以拿姐姐和魏鈺的事情做文章,而隨着姐姐體面而去,他的風險也隨之消散。

但是這筆帳,他是會死死記在心裡的。

「鬥吧,鬥吧,都死了纔好,一乾二淨...

太子妃韋氏,與太子已經趕到了薛王宅,見過姐姐遺容之後,再也忍不住了,哭天喊地的哭了半響之後,此刻纔算是好一點。

她們家兄弟姊妹八個,就兩個女的,先是老二韋賓坐罪賜死,接着是大姐。

韋堅剛纔在房,已經囑咐過韋妃,平日小心一點,已經有人要跟他們家魚死網破了,韋妃當時就破口大罵,說什麼你現在才知道,這種鬥法會魚死網破嗎?

眼下的廳內,人非常的多,不單單是太子幕僚,宗室成員,韋家大佬,宮裡的內侍省也來人了。

韋妃這番話,明顯不該說出來,所以太子狠狠的在她的骼膊上擰了一把。

「別碰我!」韋妃終於硬氣了一回,不顧太子狠辣的眼神暗示,起身離開大廳。

李亨臉色鐵青。

黎敬仁環顧廳內衆人神情,緩緩道:

「王妃乃貴胄,爲聖人至親,其靈體,不得任何人查驗,應儘早辦理喪事,

以登仙台。」

他來了之後,好奇心驅使下,第一時間詢問韋堅薛王妃是怎麼死的,韋堅實話實說。

黎敬仁心思通透,知曉聖人雖然對他沒有任何交代,但他也明白,王妃必須是暴,不然自縊一說若是傳了出去,事情會變的非常複雜。

所以他才說,不準任何人去查驗屍體,也是在暗示所有知情人,你們嘴巴閉緊點,別自找麻煩。

接下來,所有人開始忙碌起來,佈置靈堂,置辦喪禮。

黎敬仁給韋堅使了個眼色,將後者叫至一邊,小聲道:

「高力士應該是察覺到你我的關係,你要是還用得着他,最好找機會見見面。」

這話其實是在試探,是黎敬仁逼迫韋堅與高力士劃清關係。

韋堅什麼人,自然聽得出來,聞言不以爲然道:

「我與黎監之交,正大光明,用不着顧忌他人。」

黎敬仁笑了笑,拍了拍韋堅的肩膀:

「你自己拿主意吧,我要回宮了。」

放在從前,黎敬仁不敢跟高力士對着幹,但是眼下,高力士在太子與隋王之間,立場模糊,讓他看到了機會。

他與其他巨宦一樣,都很清楚,聖人不會易儲,既然太子的東宮之位穩如泰山,那麼自己爲什麼不能錦上添花呢。

從前高力士是完全支持太子的,他沒有機會,如今機會來了,自然不願錯過。

你說他跟高力士有仇嗎?其實也沒有,一起共事幾十年,大家知根知底的,

熟的不能再熟了,但是既然大家都是一起伺候聖人的,爲什麼所有人都在巴結你,討好你,我就要低你一頭呢?

太子亦呼之爲兄,諸王公呼之爲翁,駙馬輩直謂之爺,我可沒有這個待遇。

黎敬仁,是相當牛逼的,也是最早伺候李隆基的宦官之一,那麼權力自然也不小,殿中監丶右監門衛大將軍丶知內侍省事丶上柱國丶上黨縣開國伯。

如果高力士始終保持中立,那麼誰拉攏到這個人,誰就會非常有優勢。

李瑁早就下手了,他是請牛貴兒在宮內多與黎接觸,增進感情,但如今看來,牛貴兒失敗了。

「那個楊釗回來了沒有?」太子在靜室內,詢問韋堅道。

韋堅搖了搖頭:「我已經派人沿途盯着,此去潼關三日路程,應該快回來了,那個崔興宗在中書省,我不方便詢問,還需太子想想辦法。」

李亨點了點頭,看向一旁的李泌道:

「長源來安排,你去找崔舍人(崔琳),請他幫忙探探消息。」

李泌點了點頭。

「這件事,會不會是隋王做的?」太子右庶子高仲舒疑惑道。

太子賓客王丘搖了搖頭:

「可能性不大,事關宗室,事關薛王顏面,宗室下手的可能性最小,李林甫和李瑁都不會拎不清,給薛王臉上潑髒水的事情,他們不會幹,也不敢幹,那是聖人親弟,可不是表弟。」

南宮郎李恆道:

「事情越來越複雜了,魏珏多半會在楊釗返京後的半月之內,傳來死訊,結局幾成定論,那麼這樣一來,以盧奐爲首的那幫人,恐怕也要下場了,局面會越來越亂。」

李泌直到此時,才警了一眼韋堅,開口道:

「我曾經勸過太子,此番紛爭,儘量不要死人,至少在前期,不能死人,有人死,事情就會失控。」

韋堅頓時皺眉道:

「長源此言,有責怪韋某之意,但是那個雲娘,是個娼使,這樣的人死了,

不算死人。」

自從雙方鬥爭開始,最早出事的是嗣吳王李祗,眼下宗正寺與大理寺還在調查他。

這個人死不死,李瑁目前還沒有決定,但是有人打算藉着機會讓李抵死,那就是四王黨。

李祗出事,源自於李瑁,如果定了死罪,那麼就會將少陽院和隋王宅的衝突上升一個層次,對他們是有利的。

但是至少自前爲止,人沒死,仍在取保候審當中。

李泌淡淡道:「京尹不將其視爲人,隋王會不會,我們不知道,莫怪長源語重,京尹不該下手的。」

韋堅不會計較李泌這些難聽話,他很欣賞這個人,聞言道:

「不論應該不應該,人,我已經殺了,做事是要往前看的,如今後悔也是無用。」

李泌點了點頭,道:

「王妃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警示,它在告訴我們,除了李林甫與隋王,背地裡,還有一些人,在暗中將水攪渾,薛王宅衆多宗室成員,多與寧王宅交好,隋王自小養在寧王府上,自然也是一樣的,他不會動這個主意,甚至,他都未必知道這件事,而李林甫,他如果有膽子玷污薛王聲名,他就不會是首相了。」

賀知章嘆息一聲,點頭道:「長源此言,深譜我心,此事恐怕,與那幾位有關係。」

大家都知道,他說的是四王黨。

四王想躲在暗處撿便宜,而實際上,無論是少陽院和隋王宅,都將他們看作在明處。

只不過是四王還沒有明着插手進來,等時機到了,人家自然會來。

這時候,有人進來稟報,隋王攜王妃孺人,前來吊信,不過李瑁還沒有進門。

他在薛王宅外,正在與一個穿着喪服的人交談。

這個人身上的喪服可不是給薛王妃穿的,人家是給他爹。

寧王宅的隴西郡公,老六李璃。

他雖然在丁憂期間,但是按照禮制,他是要來吊的,可是穿着喪衣是不能進門的,於是薛王宅已經有人出去,在巷子內佈置祭桌,方便像李璃這樣的人在府外吊。

「長安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你們斗的太早了,」吊過後,李璃將李瑁拉至一邊,小聲道:

「兄長也認爲眼下不是時機,我們都在服喪,難以回京助你,你一個人在長安,孤掌難鳴啊。」

有些事情,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人生經歷。

李瑁自小養在寧王宅,跟李他們一個比一個親,回到十王宅,與自己的親兄弟,反倒是一個比一個疏。

因爲小時候結交的情誼,纔是最鐵的。

李瑁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我也是沒有辦法,好在你們離長安不遠,我若出事,還來得及返京救我。」

接着,李瑁將從盧奐那裡聽來的,關於薛王妃與魏珏的事情,悄悄的告訴了老六。

李璃越聽越心驚:「還特麼有這回事?我們兩家挨着,我都沒有聽說過,這麼說,她死的蹊蹺啊,魏珏八成是回不來了,這老小子,膽這麼肥?」

這時候,李璃注意到宅門方向,李珍四兄弟正朝着他這邊走來,趕緊停止了這個話題,迎了上去。

寧王宅和薛王宅,一牆之隔,都在勝業坊,兩邊的堂兄弟們也是自小長大,

關係非常親。

聽說李璃來了,薛王宅四兄弟自然要出來見面。

「諸位兄弟節哀,我們家也是不方便,只能我一個人代他們來一趟,」李璃迎面道。

老大李璦他們紛紛表示理解,因爲他們家也即將要不方便了。

父親死了要丁憂,母親也一樣。

他們也將開始爲期二十七個月的丁憂期。

李璃既然來了長安,也不可能來一趟就走,雖然不能進宅,也是要在外面多坐一會的。

大唐律,子爲父母親守喪期間,不能當官,不能參加科舉,不得娶妻生子,

不得喝酒吃肉,不洗澡丶不剃頭丶不更衣。

所以巷子裡招待李璃的,是一些素食,老四李珍陪在這裡。

至於李瑁他們,則是被請入了王宅。

這是親叔母,戴孝的級別跟親叔父是一樣的,李瑁夫妻,也得戴五服第二等的齊衰,七天之內不能脫了,除了自己家和薛王宅,不能進別人家。

韋堅也是齊衰,這叫在室姊妹,血緣關係太近了。

漸漸的,十王宅的那幫皇子們也都到了,一時間,三方勢力在薛王宅匯聚,

但是他們沒有碰頭,好像在故意躲避着對方。

直到晚上放飯,一羣人這才都出現在大廳內。

辦喪事是大事,家裡的人會比往日多很多,如果是富貴人家,那麼會更多。

大堂內,很多很多的人,都擠在這裡吃飯,飯菜也很樸素,簡簡單單的粥菜和胡餅,皇子們一人分了一塊粘糕,算是特別優待了。

堂內除了一些人的小聲說話之外,就只剩下了碗筷勺子碰撞發出的輕微響聲郭淑用木勺,挖出一小塊粘糕,給同樣穿了孝服的兒子送進了嘴裡,李佶已經能吃輔食了,他七個月大了,平時基本不出門,但是今天也得來。

大唐白事的規矩,或者說整個華夏,都講究四個字:不請自來。

結婚有請柬,但是白事沒有,即使主家沒跟你打招呼,你只要聽說了,而且與主家有一定關係,那麼就需要抽時間前來。

而皇室成員家裡有喪事,往往是來人最多的,因爲有一層關係叫做上下屬關係,也就是說,當官的來的最多,即使平日裡完全沒有與薛王宅打過交道的,你也要來。

但是能留在這裡的,那就是關係近的了,關係遠的祭拜之後也就離開了,因爲這裡的人實在是太多,擠不下。

「福郎這麼大了,孤抱抱看,」太子主動帶着韋妃來到李瑁這邊,朝着郭淑伸出雙手,意思是把孩子給我。

李幾乎是本能的看向了李亨原先座位後面的那道俊秀的身影。

有了李泌是不一樣啊,比以前會來事了,也會僞裝了。

這一幕,使得堂內瞬間安靜下來,最緊張的無過於薛王宅三兄弟,他們擔心太子和李瑁在今天這樣的場合爭吵起來,那可真是添大亂了。

郭淑起身將孩子遞給李亨,李亨抱在懷裡悠了悠,看向一旁的太子妃道:

「確實像十八郎,眉眼一模一樣。」

韋妃不擅做僞,表情僵硬的點了點頭,但她的眼神還是不經意的與李瑁觸碰在一起,不過也只是剎那,便飛快避開。

接看,太子又哄了哄孩子,說了一些長輩該有的關懷之言,便返回了座位。

薛王三兄弟見狀,長鬆了一口氣,事實上,其他人也一樣。

李瑁和韋堅最近的衝突,別人不知道,眼下大堂內,可是有不少人知道,所以薛王宅這邊,故意將李瑁的座位與韋家那邊的座位佈置的遠遠的,避免矛盾衝突。

韋妮兒有身孕,不能來,兩邊一旦衝突起來,連個能緩和的人都沒有。

「不是說了,讓大舅他們去後面嗎?你怎麼安排的?」老大李瑗小聲的埋怨老三李玥道。

李塌無奈道:「右相在後面呢,眼下中堂成了靈堂,至親宗室只能安排在前堂後堂,你覺得大舅跟右相在一塊安全,還是在這裡安全?」

李璦噢了一聲,沒話說了。

確實,他那個舅舅也許敢跟李林甫幹起來,但絕對不敢在太子和一衆親王面前幹起來。

就好比你敢跟科長叫板,但絕對不敢當着局長的面叫板。

薛王宅的面積很大,但是周圍的偏房眼下都安置着女眷幼童,以及與他們家來往頗深的親友,外加入京的親戚等等,剩下的房間正在收拾,爲的是給今晚守靈的宗室成員留個能睡覺的地方。

像李瑁這樣的,可以留在薛王宅,等過了丑時找個房間對付一晚,也可以回自己家,然後明天早早來,畢竟他家離這很近。

但是十王宅的肯定是走不了了。

非常尷尬的一頓飯,就連李琬都沒有過來與李瑁打招呼了,一幫兄弟形同陌路。

「今晚咱們待在這裡,還是回去?福郎還小,他熬不住的,」吃完晚飯後,

郭淑小聲的詢問丈夫道。

李瑁道:「讓下人帶去休息吧,今晚咱們不走,他們都在,我們走了,落人把柄。」

待到酉時一刻,禮官開始引領家卷,來到靈堂,行跪拜之禮,血緣近的,還要繞着棺材走好幾圈,反正程序挺複雜,大家照做即可。

完事後,晚輩女子還要進去哭靈。

那麼靈堂前方,就只剩下了這幫皇子們,李瑁後退的時候不小心踩了儀王李一腳。

完全是本能驅使下,李一把推了下踩到自己的那個人。

當他看到是李瑁的時候,趕忙移開目光。

大家眼下都穿着齊衰,腦袋上還頂着喪冠,分不清誰是誰。

李瑁本來也覺得無所謂,只是頗爲威嚴的瞪了儀王一眼,但是落到別人眼裡,可就不行了。

慶王李琮第一個道:

「你瞪什麼?你踩了人家,還是你佔理了?」

明顯帶着火藥味的一句話,頓時引來其他人的關注,李亨也是好奇的注視着雙方,你們不是剛打過一架嗎?父皇沒有過問,但是今天要是在這裡打一架,不過問都不行了。

李瑁笑了笑,直接轉過身去,選擇無視對方。

他不是一個輕易會動怒的人,控制不住情緒,是辦不了大事的。

但是李琦忍不住啊,呵呵道:

「我剛纔不知被踩了多少腳,也沒見推過誰,李是一點虧不肯吃啊,連這個都計較?」

「有意思,直呼其名了都,」穎王李冷笑道:

「在你眼裡,還有沒有兄長?諸多兄弟當中,你排行老大嗎?」

「人家不是神威大將軍嘛,最近威風着呢,」做爲太子一方的濟王李環,此刻也出言冷嘲熱諷。

他跟李瑁是不對付的,因爲左衛大將軍原本是他,再加上,如今少陽院一派,是有心將四王黨拉下水的,自然會選擇火上澆油。

你想當獵人,咱們就看看到底誰是獵物。

「排行老大又如何?見了自己的弟弟,也照樣得行禮,跟我也沒區別嘛,」李琦這句話,等於是一箭雙鵰。

因爲李琮是老大,但是見了老三李亨,也是要行禮的,儲君跟他已經不能論排行了,李亨從前是稱呼大哥的,但是自從入主東宮,一次都沒叫過。

薛王宅四兄弟算是看出來了,兩邊都想將四王黨拉進來,估摸着都覺得,咱們明面幹仗多簡單,何必躲在暗處呢?

「放肆!」李亨怒斥一聲:

「沒有規矩,有你這麼跟兄長說話的嗎?你算老幾?後邊呆着去。」

他反倒幫着李琦開脫了,似乎是在緩和氣氛,讓李琦避一避。

沒錯,三方勢力,你不能同時幹兩個,要對付一個的時候,就必須穩住另一個,誰也不想被兩邊圍攻。

他們這羣兄弟眼下就是這麼的混亂,我挑撥你和他,你挑撥他和我,他挑撥你和我,反正我不能同時跟兩頭對線,

薛王四兄弟一陣好勸,奈何不管用啊,人家這撥人沒將他們的勸和放在眼裡。

「別耍嘴皮子了,有什麼招數都使出來,我等着你們,」李瑁目視前方,沒有與任何人對視,只是冷冰冰的選下這麼一句話。

「你口中的你們,指的是誰?」李琮冷笑道:

「是我,還是太子?」

面對這句挑撥,李瑁沒有再說話了,鬥嘴挺沒意思的,鬥嘴佔上風又能怎樣?

「按禮制,你已經出嗣,似乎應該站在後面,」穎王李墩指了指後面道。

這句話就確實非常侮辱人了。

靈堂前祭拜,也是講究一個先後順序的,但是親兄弟們之間,其實無所謂,

太子李亨和老大李琮分別站在最前方的左右兩邊,他們背後,其他人就是分開站了,不按排行。

但是在他們後面,才輪到那些同輩中的嗣王丶郡王丶國公,那些人,明顯跟李瑁不是一個檔次。

李琦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直接就上頭了,衝着李激就要撲過去,卻被薛王宅四王死死的拉住。

靈前打架,你們不嫌丟人嗎?還是我媽的靈前?

「諸位兄弟,今天可不是爭吵的場合,」嗣岐王李珍查拉下臉來道:

「我母妃靈位在前,你們有什麼矛盾,是不是應該收斂一些?」

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他目光看向太子,希望太子能出面控制局勢,但是李亨沒有任何動作,這讓李珍非常失望。

反倒李瑁轉過身來擡手將李琦給摁了回去,隨後看向穎王李,淡淡道:

「隋王在伯叔輩中排行第六,是父皇與薛王的親兄弟,我嗣隋王,依然是薛王親侄,與你有何分別?」

李墩正要反駁,被李琮給攔住了。

李琮也不想拿這種事嘲諷李瑁,畢竟有一點改不了,李瑁跟他是同根同種,

一個爹生的,於是他過去將穎王李激拉了回去,算是息事寧人了。

薛王宅四兄弟互相傳遞了一個眼神,心知最近幾天不好過了,這幫人絕對不會閒着,這才第一天,接下來,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麼蛾子。

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44章 庭杖第148章 太原尹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75章 狩獵第327章 護短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307章 買房子第33章 表妹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261章 田舍郎第82章 恩怨兩消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28章 讖書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13章 珍饈丞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359章 獻誠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381章 錢監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86章 敲鐘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57章 忠義第33章 表妹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33章 表妹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80章 下簾詩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218章 何所懼?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190章 賜名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369章 朱墨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
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44章 庭杖第148章 太原尹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75章 狩獵第327章 護短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307章 買房子第33章 表妹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261章 田舍郎第82章 恩怨兩消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28章 讖書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13章 珍饈丞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359章 獻誠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381章 錢監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86章 敲鐘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57章 忠義第33章 表妹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33章 表妹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80章 下簾詩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218章 何所懼?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190章 賜名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369章 朱墨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