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膽子小

李琩對李光弼這個人有多大好感,談不上。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喜好,李琩不會因爲對方在歷史上非常牛逼,就刻意去拉攏結交。

交朋友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也需要緣分,李琩覺得,自己跟李光弼,似乎沒有那個緣分。

一大幫子的人圍在院子裡吃羊肉,氣氛非常好,或坐或蹲或站,都比較隨意看上去,似乎五六個人就能吃掉這頭羊,實際上,一隻羊足夠二十個人吃了,這玩意是看着能吃下,實則吃不了多少,因爲太實在,太頂飽。

撒一把鹽就足夠了,不需要其它佐料。

「軍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卑職還是不要跟着隋王回長安了,」李光弼啃着羊肉小聲說道。

李琩笑了笑,抹了一把嘴,道:

「怎麼?擔心去了,就回不來了?」

李光弼呵呵一笑,低頭不說話,算是默認了。

他知道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離開赤水軍,甚至都包括皇甫惟明,因爲皇甫惟明看重的是他這個人,不是赤水軍副使的身份。

如今他身上有了俘虜敵軍大將的功勞,放在藩鎮是板上釘釘的一鎮主將,就算不在赤水軍,去了其它地方級別也不會低。

但是李光弼肯定不想走,因爲赤水軍兵馬使距離一鎮節度使,已經非常近了,最多熬個七八年,將老一輩都熬下去,差不多就輪到他了。

但是皇甫惟明認爲李光弼回了河西會被打壓,所以勸李光弼向朝廷遞交申請,留在隴右任職。

皇甫非常看好李光弼,打算爲少陽院扶持這顆新的將星。

「你和王難得,都要跟我回長安,」李琩將碗放在一旁,道:「這對你們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想不想聽聽爲什麼?」

李光弼點頭道:「卑職洗耳恭聽。」

李琩繼續道:

「我能理解你希望留在藩鎮的念頭,而且我也支持你留在藩鎮,但是你今後想要往上走,還是要讓長安記住你的名字,慕容阿波謁是被你殺的,索達赤是被你俘虜的,郎支都被王難得陣前斬殺,這樣的功勞,朝廷必然是希望你們入京獻俘的,而你們這一趟去了,會在長安勳貴以及百姓心裡,留下極深的印象,對你將來的升遷變動,有很大益,名利名利,名在利前頭,你現在非常需要讓天下人知道,河西有你李光弼這麼一號人物。」

李光弼聽罷陷入沉思,他當然希望自己名頭響亮,人盡皆知,但是眼下的情況是,他認爲蓋嘉運以及皇甫惟明,都不希望他繼續留在赤水軍。

那麼這倆人背地裡會如何運作,誰也不知道,也許突然一天,調動的詔令就送到他手上了。

他今天來找李塌,就是希望對方幫忙跟蓋嘉運打個招呼,高擡貴手。

至於皇甫惟明的小動作,他倒是不怎麼放在心裡,蓋嘉運不點頭,皇甫也沒能耐將他從河西要走。

雖然他是聖人安排的,但是軍中有慣例,當你無法領導一支軍隊的時候,聖人只會換了你,就像滕哈赫被曼聯解僱一樣。

而蓋嘉運一句話,就可以讓赤水軍反他眼見對方沉默,李琩笑着拍了拍李光弼的肩膀:

「放心,我將你帶走,自然會將你送回來,我知道你也許信不過我,但我一定能幫你做到。」

「不會不會,卑職怎麼會信不過隋王呢?」李光弼趕忙道。

實際上他心裡也是吃不準的,嘴上答應的事情,有時候是可以不作數的,即使隋王是真心實意,但其它外界因素是否會影響結果,誰也不知道。

只聽李光弼道:「蓋帥與我之間,應該是有些誤會,卑職希望隋王能做箇中間人,至於蓋威對我的成見,我會找機會親自登門請罪。」

「你呀你,」李琩指着李光弼笑道:

「你也太小瞧蓋嘉運了,他如果真的是小肚雞腸,沒有容人之量,河西那麼多將領,會對他死心塌地嗎?」

李光弼對蓋嘉運的個人魅力,是非常敬仰的,但是兩人之間呢,有條無法修復的裂痕,那就是李楷洛的死。

「蓋帥之品德,卑職惟有仰慕,」李光弼道。

李琩點了點頭:「給蓋嘉運的信,我前天就派人送出去了,信裡面主要談的就是你的問題,儘管安心,赤水軍需要你這樣的大將坐鎮,無論是聖人還是我,

還是蓋嘉運,都屬意你,不要多想了,休息幾天,跟我回長安。」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光弼肯定是滿意了,於是轉移話題,開始與李琩聊起了這段時間的戰事。

他們的話題當中,自然避不開一個人,郭子儀。

郭子儀以駐防積石城爲由,沒有來州,而且人家與李思恭完成城防交接之後,就會離開隴右,返回朔方。

也就是說,他和李琩這對翁婿,不會見面。

不過李琩帶來的郭子繡,眼下就在積石城,是李琩派去慰軍的。

「你這個人,隋王就在鄯州,離這裡又不遠,應該去見見的,」身爲大哥,

郭子繡自然認爲弟弟找理由不去州而感到不滿。

人家是大總管,你該見吧?還是你女婿?該見吧?

你倒好,找理由也不找個靠譜點的,大戰結束了,你留在積石城算怎麼一回事?眼下的屋子裡,郭子儀的三個兒子也在,老大郭曜,老二郭肝,老三郭晞。

上陣父子兵這句話,算是被郭子儀用到極致了,他眼下攏共就三子四女,三個兒子全在身邊了,他也不擔心萬一出點差池,絕後了咋辦?

郭子儀只是呵呵笑着,面對兄長的埋怨也不哎聲。

老三郭晞也順着他大伯的話,勸說其父道:

「總是要見一見的,都說醜媳婦終須見家翁,阿爺倒好,岳父羞得見女婿,

於情於理都不合適啊。」

他是三兄弟當中唯一見過李琩的,因爲前年的時候,他還在朔方進奏院上班,是與李琩的屬官郭英義一起離京去的朔方,他留在了自己親爹的振武軍,郭英又留在他哥的安北都護府。

老郭家在中樞沒人了,所以眼下都寄希望於靠邊功光耀門庭。

郭子儀是少有的不在兒子面前擺威嚴的父親,要不然歷史上他的四几子,也不會被他慣的醉打金枝。

聽到兒子的牢騷,郭子儀也只是道:

「朔方還有很多事情,我不能在此滯留,儘早交接儘早離開,將來總是會見面的,也不急在一時。」

說罷,他看向大哥郭子繡道:

「四娘應該出月子了吧?」

郭子一臉沒好氣道:

「當然,你可算問起你女兒的事情了,四孃的兒子,是被聖人親自賜名的,

叫李佶,隋王眼下需要支持,你這個做岳丈的,休想能夠袖手旁觀。」

當大哥的,自然瞭解自己的弟弟,他清楚郭子儀刻意與李琩保持距離,是不想摻和進皇子們的爭鬥當中。

你想置身事外?可能嗎?你閨女是人家的王妃,將來隋王遭禍,你能躲的了清算?

長子郭曜此刻也皺眉道:

「樹欲靜而風不止,隋王眼下太過耀眼,就算沒有別的心思,別人也不會信了,想要保全自身,還是要爭一爭的。」

郭子儀挑眉看向長子,道:「年輕人就是膽子大啊,你知道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郭曜毫不猶豫道:「知道啊,隋王眼下的處境,與少陽院已經是水火不容了,太子將來一旦繼位,咱家沒有好結果的,阿爺可以不喜歡隋王,但別忘了,

四娘是王妃,還誕下了嫡長子,我要是太子,第一個拿咱們家開刀。」

郭子也小聲道:「瞧見沒?大郎都比你看的通透,如今隋王內有右相佐助,外有蓋嘉運支持,完全是有希望的,王府的屬官早就看明白了,隋王跟太子將來,必有一戰,我們都做好心理準備了,你身爲岳丈卻想躲清閒?躲的了嗎?」

郭子儀笑了笑,沒有反駁。

他是在禁軍幹過的,又受過寧王的指點,比他大哥看的更清楚。

聖人是不會更換儲君的,隋王風頭越盛,死的越快。

眼下的風光,不過是聖人在拿隋王壓制少陽院,等到真正交接的那一刻,聖人只會選擇處死隋王,好讓太子順利接班。

所以郭子儀很清醒,自己這個女婿要面對的敵人不是太子,而是聖人。

聖人在逗你玩呢,你還真信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自己確實被李琩綁架了,這麼近的關係,太子繼位之後,

肯定會收拾他,即使他什麼都沒有做。

「你們都不要亂來,這些話也切莫傳了出去,」郭子儀看向其兄長道:

「阿兄回到長安之後,去一趟華陰,讓你弟妹收拾一下,來靈武居住吧。」

他希望妻子王氏能來朔方,萬一長安發生變故,能躲一個算一個。

李琩這次攜大功返京,必然要與少陽院發生衝突,誰知道會鬧成什麼樣呢?

郭子冷笑一聲,道:「你真是慫瓜。」

是郭子儀慫嗎?不是的,他膽子小,是因爲他比其他人看的更清楚,他也確實慫,因爲他不敢跟聖人做對。

如果將來有一天,他察覺到聖人確實有易儲心思的話,他比誰的膽子都大。

剛硬易折,柔者長存,膽子小的纔能有大作爲。

中樞有幾個膽大的?一個都沒有,膽子大的要麼被罷官,要麼被賜死,小心才駛得萬年船啊。

與人相處,首先你要了解這個人。

李琩一直都覺得,李光弼是個小心眼,記仇的,如果你不幫他,他會一直記在心裡,將來李琩對他多少的好,都抵不上這次對他的不好。

記仇不記恩,是很多人的本性。李琩也就乾脆好人做到底,將蓋威和李光弼都叫來,當着他們倆的面,表達了對李光弼支持的態度。

他不擔心得罪蓋威,蓋威這個人好哄,你給他一巴掌,他生氣了,轉頭給個甜棗,氣兒就消了。

那麼李光弼魔下的赤水軍,李琩下令由白孝德暫代軍務,先一步率軍返回河西,一直等到李光弼從長安回來。

李光弼肯定是要送一送的,也需要囑咐心腹白孝德一些事情。

趁着這個空檔,李琩去了蓋威的騎軍大營。

「是不是不服氣?」李琩朝蓋威擺了擺手,示意對方坐下。

蓋威一臉不服氣道:

「卑職只是不清楚,隋王爲何要照拂他?這個人是沒有立場的。」

他話裡的意思是,我們家選擇站在你這邊了,你應該向着我們纔對。

李也懶得再拐彎抹角了,畢竟蓋威似乎完全看不懂形勢,於是他坦白道:

「李光弼是聖人派在河西,制衡蓋帥的,正如杜希望在隴右,你小子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蓋威一愣,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門外,趕緊走近一些坐下,驚道:

「這只是隋王一人的看法吧?」

李琩呵呵道:「你爹,你哥,都清楚。」

蓋威嘴角一抽:「那他們爲什麼不告訴我?」

「不讓你知道,就是因爲蓋帥故意讓你在赤水軍給李光弼找麻煩,讓他不自在,」李琩冷笑道:

「若是讓你知道了,你還有膽子打壓李光弼嗎?」

蓋威想了想,還別說,真沒這個膽子,他要是知道李光弼的後臺是聖人,哪敢像現在一樣頻頻跟對方對着幹啊。

「這麼說,我對李光弼都做了些什麼,聖人都知道?」蓋威已經有些後怕了。

李琩擺手道:

「那倒不至於,李光弼不過是一個狗腿,狗腿能總是跟主人發牢騷嗎?但是你今後,還是要維持現狀,我今早訓斥你,是做給李光弼看的,不是讓你真的改,無論是你阿爺還是你兄長,都不希望李光弼真的執掌赤水軍,但又不能讓這個人離開赤水軍,如何把握這個尺度,還是要靠你了,但不要做的太過。」

蓋威深吸一口氣,茫然的點了點頭。

他是相信李琩的,因爲他崇拜他哥,蓋擎給他的信中說的很清楚,要事事聽從隋王,而他也從父親那裡知道,他們家現在是跟人家綁在一起的。

李在大營沒待多久便離開了,當領導就是這樣,需要照顧這個的情緒,還需要照顧那個的想法,還要給所有人一種,我信得過你,我非常看好你,我很想重用你的感覺。

因爲領導是不做事的,你得哄好下屬爲你做事。

剛一回到節帥府,被臧希液從石堡城替換回來的王人傑便湊過來小聲道:

「人沒了。」

李琩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愣道:「什麼人沒了?」

王人傑繼續道:「徐少華回來了,押送假王孝德去京師的左衛軍士,沒了。」

李琩頓時雙目一眯,沉聲道:

「將人帶來。」

王人傑點頭離開。

牀上坐着人,小板凳上坐着人,兩條長凳上,也各坐了三個人。

擁擠的屋子裡,李琩信得過的心腹手下,都來了。

而李琩自己,還是坐在小火爐前,聽着徐少華將事情的過程詳述完畢。

從州至長安,這條線上的驛站是非常多的,是大唐消息傳遞最爲頻繁的驛線之一。

李琩派出去,名義上押送王孝德進京的二十名衛士,在伏羌縣休整過後,便再沒有出現過。

徐少華爲了確定情況,帶人繼續東進,在沿路的各個驛站搜索尋找,找不到任何出入記錄,驛站也沒有人見過左衛這些人。

而這些左衛軍士沿途要在哪些驛站補充住宿,是事先都約好的。

那麼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人被滅口了,還被毀戶滅跡。

「看來韋寺卿猜的沒錯,白狗那件事,還真是皇甫做的,」嚴希莊皺眉看向李琩,道:

「王孝德眼下還在我們手裡,只要帶回長安,早晚能問出實話。」

裴迪則是搖了搖頭,說道:

「看透不說透,如果這事真的是皇甫做的,就沒法追究了,否則便是與太子撕破臉,府主眼下的形勢,還不宜如此,但這王孝德這個人,我們還是要牢牢控制在手裡的。」小屋內,王人傑丶徐少華兩個河西兵都在,因爲這兩人老練穩重,是能藏得住事的,當下非常得李琩信賴,經常能夠參與進來李琩的私密會議當中。

有些人,既然選擇用,就要放心的用。

王人傑道:「但是他們會不會已經發現,殺的並不是真的王孝德呢?」

「應該不會的,」武慶道:

「若是換成我,我肯定不會派一些認識王孝德的人動手,因爲你如果知道王孝德是誰,就未必敢下這個手了。」

沒錯,是這個道理,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河北軍士都知道安祿山是在造反,他們還會跟着造反嗎?他們真的以爲是清君側,對付楊國忠呢。

李琩繼續詢問徐少華道:「有沒有查探到一些可疑人的蹤跡?」

徐少華看向裴迪手裡的一份小冊子,道:

「各個驛站的進出記錄,全在那上面,大多都是商旅,以及長安方向來的輯重隊伍,我問過驛站的人,他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反常的地方,伏羌縣周邊我也探查過來,沒有查到任何線索。」

李琩點了點頭:「人家既然敢做,肯定不會讓你查到。」

「但他們並不知道,我們可以猜到,」嚴希莊沉聲道:

「此事關聯極大,說明皇甫已經有心對府主下手了,如果是太子授意,事情將非常嚴重。」

武慶皺眉道:「言重了,不要胡亂攀扯。」

事實上,武慶比嚴希莊想的還嚴重,只不過不希望嚴希莊明着說出來,太子與隋王的矛盾,大家都知道,但你不能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掛嘴上。

嚴希莊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可以議論皇甫,但不能牽扯太子,那不是他能牽扯的,於是趕忙聲,對於武慶的提醒投去感激的目光。

牽扯到太子,保不準會有人反水的,確實需要設防。

而像嚴希莊這樣中過進士的人,自然希望有更大的舞臺來展現自己的能力,

李琩,是唯一能給他這個舞臺的。

李琩沉默片刻後,道:

「正如裴迪所言,此事不要聲張,有些事情我們心裡有數就好,沒必要非得求個水落石出,我們這次商議,故意避開了李恆李峴,他們恐怕已經多想了,他們那邊,我來應付,將王孝德看好了,不準任何人見到,等回到長安,再做打算。」

衆人點了點頭,各自散去。

老三李峴,晚上是住在李琩屋子裡的,但是白天,他會和元載一起,負責搞賞三軍的籌備安排。

雖然實際事務,是韋光乘在做,但是總管府這邊,肯定也是需要協同的,李琩不簽字,軍和撫卹就發不下去。

而李峴就是負責整理之後,找李琩簽字的。

至於老大李恆,則是負責與一衆將領覆盤整個戰事過程,以備回到長安之後聖人問詢。

當天夜裡,大家脫衣服睡覺。

古代的晚上,沒啥可以消磨時光的東西,夫妻呢,就是傳宗接代,如果一羣男人,那就是談天說地了。

武慶先起的頭,聊起了今年的上元宴,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白狗的事情上面。

忽然,李琩側身轉向對面的李峴,道:

「王孝德還在節帥府,被帶回京師的那個是假的。」

李峴一愣,猛的坐起身,驚訝道:「這......這......

李琩笑了笑:「不要跟別人說,包括你兄長。」

李峴驚訝過後,趕忙道:

「隋王做這樣的安排,是擔心王孝德被滅口?」

李琩道:「上路的那個假的,已經被滅口了。」

李峴嘴角一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他清楚,最怕王孝德進長安的,肯定是皇甫,倒不是因爲白狗作的事情真的是被皇甫指使的,而是因爲長安一定會將這件事定性爲,就是皇甫指使的。

長安的司法部門,看似都不在李林甫手裡,但最後的決定權,還是人家。

而李林甫,是肯定希望藉機辦了皇甫的。

李峴苦口婆心的勸說道:「一定不是皇甫做的,隋王要徹查清楚,不能冤枉他,牽扯太大了,這件事,真的沒必要這麼辦的。」

李琩淡淡道:「我也希望不是他做的,所以回京之後,我暫時不會將王孝德交上去,我會自己私底下調查,我不會冤枉他,但也不會排除他。」

李琩今晚故意這麼說,就是要借李峴之口,讓李恆知道。

雖然他嘴上提醒李峴,不要告訴你哥,但人家是親兄弟,怎麼可能不說。

那麼李恆知道之後,有很大可能,是會告訴皇甫的,因爲他們都是太子黨。

這樣一來,王孝德在李琩手裡一天,就等於李琩捏着皇甫的一個把柄,後者會投鼠忌器,至於怎麼利用,李琩還沒有想好。

但是從今往後,皇甫惟明只怕是吃不好,也睡不好了。

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383章 玩命第253章 撤軍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187章 讓皇帝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154章 偃月堂第83章 美名冠之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25章 隴右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173章 瀚海侯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344章 庭杖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24章 好戰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187章 讓皇帝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83章 美名冠之第256章 膽子小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85章 月俸第147章 豪蕩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102章 忠王友第82章 恩怨兩消第190章 賜名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62章 醉酒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90章 美輪美奐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344章 庭杖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8章 356萬戶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94章 五武第139章 真爭氣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19章 小畜生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3章 16王宅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348章 三贏第82章 恩怨兩消
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383章 玩命第253章 撤軍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187章 讓皇帝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154章 偃月堂第83章 美名冠之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25章 隴右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173章 瀚海侯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344章 庭杖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24章 好戰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187章 讓皇帝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83章 美名冠之第256章 膽子小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85章 月俸第147章 豪蕩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102章 忠王友第82章 恩怨兩消第190章 賜名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62章 醉酒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90章 美輪美奐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344章 庭杖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8章 356萬戶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94章 五武第139章 真爭氣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19章 小畜生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3章 16王宅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348章 三贏第82章 恩怨兩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