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

「瞧瞧,瞧瞧,高將軍你瞧瞧,這玉種,多通透啊,」

楊玉環已經將那對玉鐲戴在了手腕上,她腳步輕盈,每一步踏出都彷彿有舞步的節奏蘊含其中,翻然若仙子,縱有千般嬌態,卻無半分矯揉造作之感。

優雅,簡直太優雅了。

高力士望着舉在自己面前如同蓮藕般的白皙手腕,笑道:

「太真娘子喜歡就好,也是造化,您想要一副翡翠子,吳妻呂氏,剛好便收藏着一副。」

說着,他看向同樣高興的李隆基,道:

「最難得的是,太真娘子戴着合適。」

「哈哈.....

李隆基一身常服,慵懶的半躺在軟榻上,笑道:

「朕的太真缺玉鐲了,外面就能進獻上來,可見太真能來朕的身邊,是天意。」

他不在平玉鐲的來歷,也懶得問,不過心裡肯定清楚,呂令皓未必有這麼好的東西,多半還是高力士在背地裡幫着吳懷實想辦法了。

楊玉環確實是愛不釋手,她對喜歡的東西是特別專情的,比如琵琶,玉鐲,荔枝,石榴......

「太貴重了,吳將軍的夫人破費了,」

楊玉環從手腕取下來,來到李隆基身邊坐下:

『妾身可不敢隨意收下,等我那些舊物拿回來,我要好好挑選一些,送給吳夫人。」

李隆基哈哈一笑,看向高力士:

「也該回來了,這麼久嗎?

高力士趕忙道:

「老奴出去問問。」

今早的時候,陳賓帶着龍武軍去了隋王宅,名義上是將太真娘子的舊物拿回。

但是呢,昨晚的時候,高力士提前派了內侍去了一趟,囑咐李瑁連夜銷燬。

也就一刻功夫,高力士回來了,在他身後,跟着剛剛返回興慶宮的陳賓陳賓眼下也是一臉憂色,因爲他沒辦法交差了。

「回聖人,那隋王妃昨夜,在府內前院燃起一堆大火,將太真娘子的舊物一件不剩,全給燒了。」

「嗯?」李隆基假迷三道的疑惑的一聲。

楊玉環目瞪口呆。

唐朝的婦人,將嫁妝看的非常重,因爲嫁妝幾乎等於她們的立身之本,

是她這輩子的家當。

楊玉環嘴脣顫抖,眉角一動,頓時撲進李隆基懷抱痛哭起來:

「三郎.....!我定要她賠我......那可都是妾身從孃家帶來的資財,

她......她......

李隆基揮了揮袖子,高力士一腳踢在跪地的陳賓屁股上:

「出去!」

啊?沒我事了?行,那我走,陳賓站起來趕緊就溜,生怕聖人繼續追問他。

楊玉環本性不壞,跟郭淑較勁,那也是女人之間一種微妙複雜的情緒,

如今得知自己財物被毀,也沒有說要李隆基給她撐腰,治罪郭淑,只是讓賠錢。

「好了好了,」李隆基安撫道:

「燒了也就燒了,那郭四娘雖狂妄了些,但朕幾時曾與一晚輩計較過?

中藏庫裡面的寶貨,太真看上哪個,只管取去便是,難道朕的內庫,還不如你那點資財?」

楊玉環心裡面不服氣啊,比起嫁妝,這口氣着更讓她難受。

但嚴格意義來說,你度之後,那些確實不算是你的東西了,所以這事啊,很難去較真。

「可是吳夫人那邊,妾身拿什麼還人家人情呢?我可不要聖人的財物,」

楊玉環硬嚥道:

「還有,妾身當時在郭氏面前曾誇下海口,要讓她親自將我的東西給送回來,這下好了,又輸給人家了,我這顏面往哪放啊?」

李隆基挑眉看向高力士:

「還有這事?」

有?還是沒有啊?高力士也不知道啊,難道我天天伺候你,還得過問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啊?

高力士嘆息道:

「要不,讓隋王妃服個軟?」

這話一出,李隆基發現自己懷裡的硬嚥聲瞬間消失,只見楊玉環已經拾起頭來,淚眼婆娑的望向高力士。

李隆基頓時啞然失笑,只覺太真可愛至極。

看樣子,自己的太真也不是真的很在平財物嘛,其實就是咽不下那口氣啊。

「讓郭四娘進宮,給朕的太真道歉,」李隆基撫須笑道。

他倒要看看,自己這位新任兒媳,會不會跟太真服這個軟。

如果不會,李隆基也絕對不會怪罪的,因爲他要營造一個好公公的形象,雖然兒子,已經不是自己兒子了。

隋王宅,

響午的聚會是在咸宜府上,然後善安便一直念叻着,要去阿兄的新宅瞧一瞧。

於是午宴過後,他們便來了安興坊。

自打進了王府,瞧見這裡的寒酸樣,善安的臉上便一直掛着難過的表情。

牛貴兒平時囑咐過她,惠妃過世之後,她能倚靠的除了聖人,就只有李瑁他們了,所以牛貴兒下了大心思,指點善安,以至於小小年紀的公主,平日裡在宮內惜字如金,說話三思。

語遲則貴嘛。

「我要奏請父皇,今後常來阿兄這裡,宮內住着不是滋味,我不喜歡,」善安眼神請求的看向自己哥哥。

牛貴兒一愣,趕忙糾正道:

「前半句可以,後半句說錯了。」

善安皺眉道:

「難道我在阿兄這裡,也是什麼都不能說嗎?」

牛貴兒點了點頭:

「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隨便說話。」

他有些過於嚴苛了,這不怪他,因爲他經歷的太多了。

李瑁雖然有些不忍,但也知道自己這個幼小的妹妹,既然生在帝王之家,牛貴兒的早教,其實是符合時宜的。

童年養成的言行舉止,會伴隨你一輩子,眼下難過,以後會好過的,

郭淑做爲阿嫂,一直陪伴在善安身邊,聞言道:

『二十一娘久在宮內,一定是孤單的,今後若能常來也是好事。」

「恐怕不行,」

咸宜搖了搖頭,關於這一點,她是非常有話語權的。

因爲她當年未出閣之前,與李瑁見面,也是多在宮內,而不是十王宅,

要知道那時候武惠妃可是還活着呢。

牛貴兒點了點頭:

「也就幾年了,熬過這幾年,二十一娘出閣之後,便一切都好了,奴婢也就無所牽掛了。」

善安聽過之後,更覺傷心,她捨不得牛貴兒。

她不同於咸宜。

咸宜出閣之前,一直在阿孃身邊,但是她呢,母妃已經過世四年了,四年來所有的宮內時光,都是牛貴兒陪伴在她身邊。

所以他們兄妹幾個,善安與牛貴兒感情最深,

而公主府,是沒有宦官的,再者說,牛貴兒這種級別,就算親王府也是容納不下的。

這時候,宮裡來人了,來的是高力士義子,正六品的內謁者監,馮神威。

此人與太子內侍李靜忠同級,比監院中官曹日升級別高,與曹是拜把子兄弟。

見到牛貴兒,馮神威也是第一時間行禮:

「小人見過內監,竟不知您也在此?」

牛貴兒與高力士是一輩的,但是地位肯定是差別巨大。

「怎麼?聖人有口諭?」牛貴兒問道。

馮神威點了點頭:

「太真娘子聽說財物被毀,不高興了,聖人讓小人來傳個話,請隋王妃入宮一趟,與太真娘子道個歉。」

說罷,馮神威微笑看向李瑁:

「其實就是服個軟,低個頭,太真娘子也不是真的在生氣,只是覺得被隋王妃冷遇了,入宮說道說道,這事也就算了。」

郭淑面無表情的看向丈夫,李瑁其實對她已經有過交代,如果楊玉環着不放,也不要服軟。

因爲聖人,其實不希望你服軟。

不要看他嘴巴上怎麼說,你得去猜測他的心意,昨晚一把火燒了那些財物,本來就是高力士傳的話,要不然郭淑哪裡捨得。

所以郭淑眼下也清楚,聖人是在哄楊玉環,安撫對方耍小性子。

「現在就要入宮嗎?」李瑁問道。

馮神威笑道:「正是與小人一起入宮。」

李瑁點了點頭,看向郭淑:

「那你去吧,好好回話,跟人家低個頭。」

「妾身曉得,」

郭淑正要起身,卻被善安一把拉住:

「正好,我也很久沒見過父皇了,與阿嫂一同去吧。』

李瑁頓時皺眉,第一時間看向牛貴兒,牛貴兒輕輕頜首,示意無妨,他會陪在善安身邊。

善安是住在大明宮的,而基哥去興慶宮的時候,沒帶上她。

「那便請二位貴人動身吧,」馮神威恭敬道。

知道真相的楊絳,自然沒有主動請纓,她心知肚明是聖人故意挑唆郭淑與阿姐較勁。

而她呢,今後也不會跟阿姐解釋清楚,就阿姐那點心思,複雜的事情根本就看不明白。

這次改換身份,她都是苦口婆心解釋了半天,甚至阿姐如何向聖人請奏,每一句話該怎麼說,也都是她教的。

「唉....今後還是少讓王妃入宮吧,仇人見面,不知道會如何呢?」

將人送出府後,楊終在返回的路上朝李瑁小聲道:

「我那阿姐藏不住心思,又是個小心眼,今後若是在公衆場合,指不定會爲難王妃的。」

李瑁點了點頭:「是該注意一些。」

若是宮宴那種場合,楊玉環耍起小性子,跟郭淑唱對臺,還真就不合適別以爲人家楊玉環幹不出來,人家在歷史上當着李隆基的面,掃百官羣臣臉面的事情,都幹過。

她比郭淑的膽子,只大不小。

不管怎麼說,兒子的上一任妻子,被自己搶了,那麼現任這位,李隆基就算不樂意,面子上都必須容忍。

這是很有必要的,要做給別人看。

太過苛待兒媳,十王宅裡那些人也不答應啊,畢竟親王們之間雖各有各的矛盾,但因成長經歷一樣,實際上是有種同病相憐之感。

所以李隆基對付十王宅的手段,便是離強合弱,逐個分解。

多年下來,十王宅裡的親王們,幾乎沒有形成任何小團體,彼此勾心鬥角,可見基哥的手段成效顯着。

郭淑進殿之後,就一直在裝傻充楞,所有人都知道她在裝傻充楞,可就是拿她沒辦法。

因爲人家一口咬死,前隋王妃楊太真已經死了,眼下的這位,叫楊玉環。

人家是徹底進入角色了,完全配合改換身份之後的流程,對此,李隆基能夠理解,維護丈夫的臉面嘛。

可見自己這個兒媳,確實不錯。

「好了好了,你們倆別吵了,」李隆基打量了一眼身邊的善安,皺眉道:

「朕的善安還在這裡呢,你們這麼鬧成何體統?」

楊玉環氣呼呼的冷哼一聲,走過來朝善安行禮道:

「公主見諒,隋王妃實在是太過分了,我只求一聲道歉,她都不肯。」

接着,李隆基眼角餘光開始打量起閨女的表情。

歷史記載:公主以母寵,禮遇過於諸公主,玄宗特所鍾愛,賜甲第,連於宮禁。

善安是非常受寵的,至於李隆基爲什麼特別寵這個閨女,只有李隆基自己知道。

善安笑着起身,親暱的握住楊玉環的手掌,笑道:

「太真姐姐說的是,凡事都要講個道理,我家阿嫂確實太耿直了,你們好好說,父皇在此,定會給你們評個對錯。」

楊玉環也驚訝於對方如此客氣,就她眼下的身份,實在當不起太真姐姐這個稱呼。

但是李隆基卻非常受用,撫須笑道:

「太真今年不過二十二,稱一聲阿姐,是合適的,還是朕的善安懂事,

比某些人強多了。」

他這個某些人,明擺着是在說郭淑,但也是明裡幫着楊玉環說話,免得對方不依不饒,繼續糾纏他。

郭淑對善安的表現,並不意外,因爲來時的路上牛貴兒已經交代好了善安,該如何回話。

那聲太真姐姐,也是牛貴兒主意。

眼下再看聖人的態度,不得不說還得是貴兒能吃透聖人。

「楊太真的屍身,前天就送往蒲州了,別說安興坊的都知道,怕是不用多久,長安也都知道了,」

郭淑低着腦袋回話道:「現在的楊玉環,本該是臣妾的晚輩,臣妾豈有屈尊之理?」

李隆基面無表情,看向牛貴兒,道:

「貴兒怎麼看?你認爲,究竟誰對誰錯呢?

牛貴兒就站在高力士一旁,拘僂着身子笑道:

「奴婢以爲,隋王妃此言不差,做事做全嘛,眼下的太真娘子,是隋王孺人的堂妹,是隋王府舉薦爲太后追福,確實應算王妃的晚輩,總是要顧忌一些的。」

「力士呢?」李隆基又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直接來了句:

「此爲聖人家事,老奴不便多嘴。」

牛貴兒一愣,自覺落了下乘,還得是你,這就是爲什麼你比我混的好。

李隆基呵呵一笑:

「雖是家事,但你們也看到了,朕這個家主也辨不清黑白了。」

說着,李隆基看向善安,笑道:

「今日便讓朕的善安做主,你說誰錯,就是誰錯了。」

只見善安皺着眉頭沉吟片刻,隨後笑道:

「女兒以爲,既然難分對錯,那就該照顧一下吃了虧的,太真姐姐損失頗重,所以女兒覺得,這次就算隋王妃錯了吧?」

「公允!公主此言,再公允不過了,」高力士笑道。

在他看來,各方的態度都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郭淑呢是肯定不會服軟了,這一點聖人是樂見的。

那麼楊太真,聖人又需要安撫,所以善安這話一出,做爲嫂子的郭淑,

就不能再肇了,因爲聖人給了善安評判的權力,而善安判了她輸。

李隆基微笑點頭,看向郭淑道:

「汝可不服?」

「公主所判,臣妾服氣,」說罷,郭淑轉向楊玉環,一臉的不樂意道:

「是我錯了,還望娘子海涵,你的損失,隋王府會補償的。」

楊玉環冷哼一聲,撇嘴道:

「誰要你補償了,我不就只是求個道歉嗎?

一楊玉環也心知需給善安面子,於是走過去將郭淑扶起。

而郭淑起身的同時,正好看到了楊玉環胳膊上的那副玉鐲。

楊玉環也察覺到了對方的自光,得意的在郭淑面前晃了晃: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四娘見過這麼好的玉鐲嗎?」

「這不是剛見了嘛,就在娘子臂上,」郭淑沒好氣道。

楊玉環笑了笑,一陣風般去了樂器架子那裡,取下自己的琵琶,轉身俏皮道:

「請聖人準臣妾奏一曲。」

「哈哈......朕準了,」說着,李隆基看向善安道:

「善安有福了,太真的琵琶奏的極好,世所罕見。」

善安微笑着點了點頭:.

佈政坊。

此坊因緊鄰皇城,所以坊內的私人宅子非常少,也就是蕭嵩宅丶魏珏宅等四五家。

除此之外就是各種寺廟,胡襖祠,善果寺,鎮國大波若寺,法海寺,濟法寺,明覺尼寺丶福祥觀。

坊內還有兩條內渠,清明渠和永安渠,這兩道水渠連通着廣通渠,更遠還連着龍首渠和宮渠,乘小舟可經三十多個裡坊,可見長安城內的水路也是非常發達的。

從這裡坐船,甚至能直達興慶宮,只不過水路當中設置有好幾道水門,

而水門有衛士把守。

李瑁今天來了,坊內東北隅,就是右金吾衛的官。

這是他初次上任,自然要開個見面會。

大堂內,眼下坐了六十四人。

金吾衛裡面的分工比較複雜,因爲它管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京師盜賊丶水火,考按疑事,晝夜巡警,城門坊角,武官暗探,擊鼓報時.....,

但是,右金吾衛有多少人呢?所有在編人員加起來,只有一千五百人,

而他們卻要幹很多的事情。

李瑁坐在大堂主位,屬於他這個大將軍的位置上,打量看堂下衆人。

已經八十五的上一任大將軍,鄧國公張眼下就在,雙目悍像是沒睡醒,就這麼坐在下面閉目養神。

另一位將軍,駙馬爺張咱,身上還兼着太府寺少卿和兵部侍郎,平時也很少來,按理說今天該來見見李瑁這位新上司的,但人家以公務繁忙脫不開身,不來了。

李瑁緩緩開口:「本王新任,很多事務還不熟悉,今後要向諸位多多請教了。」

「不敢當不敢當,定傾力輔佐大將軍..

「惟大將是從。」

「但有所示,莫敢不從。」

一個個嘴上也都說着漂亮話,內心怎麼想的,李瑁也不知道。

這世上最難的事情,就是與人打交道,尤其還是這麼多人。

「左右翊衛府中郎將,是哪兩位?」李瑁目光掃視下方,詢問道。

右金吾衛當中,負責上番皇城的,就是左右翊衛府,加起來四百個人,

平時的職責是長安縣六街晝夜巡警之事,上番皇城的時候分爲兩隊,叫做請遊隊和玄武隊,一年也就輪一次。

話音一落,兩名身穿官服的人站起身,朝李瑁行禮,並自報家門一個叫董延光,左翊衛府中郎君,一個叫做竇鱷,右翊衛府中郎將。

翊衛的意思,是輔助護衛,所以他們上番的時候,就是個打下手的,真正在皇城擔着重責的,是其它衛府的親衛丶勳衛。

「原來是駙馬當面,怪我怪我,竟沒有認出大郎,」

李瑁趕忙從座位上走下來,來到竇面前,親切的寒暄看:

「你我見面太少,我又從未聽說大郎在此任職,以至於親人當面,竟未相認,我的錯我的錯。」

竇的爹,叫做竇希,李隆基的親舅舅,李瑁的舅爺。

那麼他的媳婦呢,是李瑁的姐姐昌樂公主,十三郎潁王李的同母妹。

百分之百的近親結婚了,等於是表叔娶了表侄女。

我也是前幾日才知道,十八郎竟要來右金吾,期盼許久,終究將你給盼來了,」竇鱷今年也就二十九歲,但是比李瑁還高一輩,既是表叔又是姐夫,挺亂的。

李竇兩家從李淵開始,就不停的聯姻,是李唐皇室最穩固的外戚,一直都保持着親戚關係,要比其他外戚更爲親近皇室。

李瑁故意討好竇,就是做給那個張看的,你這個外戚叫什麼外戚?

人家這個纔是真外戚。

至於另外一名中郎將董延光,史書上也就那麼蓼蓼幾筆,但不可否認,

wωw★ тtκan★ ¢ ○

他那幾筆卻坑了一個王忠嗣,可見也是一個牛逼人物。

李瑁返回座位之後,開始詢問府內諸事,他要搞清楚右金吾的運行體系,方便今後能夠利用到。

同時,他也打算這裡適當的安插一些自己人,做事情嘛,用人是第一要義。

而用人呢,首推自己人。

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30章 永徽律疏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95章 粟特人第286章 敲鐘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351章 鑰匙第389章 金花箋第327章 護短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350章 秘書省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4章 太原郭氏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86章 右賢左戚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348章 三贏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351章 鑰匙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79章 回去吧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3章 16王宅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359章 獻誠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378章 房貸第210章 打穿了第183章 西市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359章 獻誠第84章 牛李黨爭第91章 國寶郎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69章 朱墨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361章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294章 五武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210章 打穿了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292章 秘書第228章 讖書第340章 畜......畜生......第253章 撤軍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378章 房貸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83章 西市
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30章 永徽律疏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95章 粟特人第286章 敲鐘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351章 鑰匙第389章 金花箋第327章 護短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350章 秘書省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4章 太原郭氏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86章 右賢左戚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348章 三贏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351章 鑰匙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79章 回去吧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3章 16王宅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359章 獻誠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378章 房貸第210章 打穿了第183章 西市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359章 獻誠第84章 牛李黨爭第91章 國寶郎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69章 朱墨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361章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294章 五武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210章 打穿了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292章 秘書第228章 讖書第340章 畜......畜生......第253章 撤軍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378章 房貸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83章 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