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6王宅

李琩婉拒了堂哥李璡的邀請,先是去靈堂祭拜了一下年初過世的養母寧王妃之後,便於申時正(下午三點),乘車輦離開了王府。

他要回他的家,他的家在永福坊,就是李隆基專門圈養兒子的十王宅,位於長安城東北角。

他不得不回去,因爲他身邊一直跟著兩個內侍省的宦官,專門負責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彙報宮中。

也就是說,李琩幹了什麼事,李隆基都能知道。

一輛馬車,二十名近衛外加兩名宦官,組成了李琩的車隊。

車隊前後是四名刀盾手,盾是木質大排,塗了樹脂,外裹特製牛皮,繪有獠牙虎頭,刀就是橫刀了。

兩側是四名重甲陌刀兵,穿戴的是甲冑之王明光鎧,這是重步兵中的絕對精銳,一套明光鎧做成,耗時半年之久。

內有四名重甲槍兵及六名臂張弩手,至於車伕以及手擎壽王府徽記旌旗開道的王府參軍杜鴻漸,不戴甲。

他的護衛,不是來自北衙六軍,也不是十六衛,就是正兒八經的親王部曲,是武惠妃在世時,爲李琩精挑細選的精悍矯健之士。

回家的路,李琩經常走,從勝業坊到十王宅,差不多六裡地,大概四十分鐘左右的路程,這條路上遇到的人,都不一般,因爲這裡處於長安城北,皇城以東,頂級貴族居民區。

駕車的近衛,名叫武慶,李琩母妃孃家那邊的旁支子弟,十七歲被安排在李琩身邊,至今已有十五年。

街道盡頭,遠遠的駛來一支車隊,人馬頗盛,瞧著有百八十號人,步騎皆有,聲勢不小,策馬開路的衛士正在淨街,顯然車廂裡面坐著的,是個大人物。

武慶微微側頭,瞥了一眼身前滿嘴白沫的駿馬,又看了一眼遠處的車隊,然後駕駛車輛繼續前行。

“老六(武慶),迎面來的是右相的車隊,讓一讓吧,”步行的內侍嚴衡道。

親王,地位不低,一般情況下只有別人給他讓路,沒有他給別人讓路的道理,不過也有特殊情況,三公三師,宰相之職,親王就得讓,以示尊敬。

往常遇到李林甫的車隊,李琩也肯定是會讓的。

但是這一次,不是李琩不讓,而是拉車的黑馬不讓。

被栓在車轅上的這匹黑馬,是在寧王府剛剛換的,原本就不是服馬(駕車的馬),而是單騎。

也就是說,這匹馬以前,不幹體力活,是李琩的坐騎之一,眼下正值發情期,是匹公馬。

而李林甫的服馬,是個母的。

古代用於拉車的馬,一般是母馬,因爲母馬相對溫順,騎乘是公馬,腳力好。

隨著幾聲馬兒的嘶鳴,兩支車隊亂成一團,武慶用力的拉扯著黑馬,往街道一側避讓,嚴衡等人也是趕緊幫忙,畢竟黑馬的那玩意已經直了,眼瞅就想霸王硬上弓。

“祖宗唉,那個你不能上,”另一名宦官王卓,苦著臉拚力的拉著車轅,臉都憋紅了。

李琩也於慌亂之中,離開了車廂,等到自己的車駕被拉遠之後,這才朝著李林甫的車廂走去。

“驚擾了右相車駕,本王的過錯,”李琩遠遠的朝著李林甫的車廂拱手道。

李林甫的隨從,都認識李琩,因爲當年幫著李琩爭奪儲君的,就是李林甫,但是自打武惠妃過世之後,李林甫已經放棄了對李琩的投資。

而李琩這一次,可以借著表達歉意的方式,光明正大的與李林甫來一場私下會面。

這就是李林甫爲什麼要在朝會上提醒李琩去寧王府,因爲李林甫下班回家的路線,要經過寧王府所在的勝業坊。

聰明人打交道,是聽話聽音。

“寧王可好?”車廂內,面容清臒,有些黝黑的李林甫掛著他那招牌式的微笑,仔細的端詳著李琩。

“一切都好,不是什麼重疾,”李琩望著滿臉疲憊的李林甫,笑道:“右相爲國事操勞,殫精竭慮,辛苦了。”

“哈哈,不辛苦不辛苦,”李林甫笑道:“爲國爲君,也是爲我自己,人道是高處不勝寒,老夫坐在這個位置上,不爲自己考慮,下場只怕好不到哪去。”

李琩點了點頭:“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右相之功績,陛下心裡最清楚,有陛下呵護,誰能將您怎麼樣呢?”

李林甫嘆息一聲,表情落寞的望向窗外,他現在掌權的日子不算短,拜相五年來,也算兢兢業業的爲皇帝斂財,但是最近他察覺到,東宮不甘寂寞,正在起勢。

先是王忠嗣權柄更盛,東宮那邊又打算推出一個韋堅,牛仙客也不聽話了,自己眼下的處境可不太好。

畢竟他和太子之間,是有死結的。

“天下之事瞬息萬變,將來會是如何,誰也不知道,朝堂袞袞諸公,有多少人在背地裡謀算我,老夫也不清楚啊,”李林甫微笑道。

“本王對右相,只有敬重,”李琩正色道:“當今可總攬國事者,惟右相一人而已,聖人心裡最清楚不過了。”

李林甫笑了笑,李琩也笑了笑。

沒有道別的客套話,李琩只是揖了揖手,便下了馬車。

等到李琩離開之後,一名文士模樣的青年登上了李林甫的車廂,隨後車隊繼續行駛,消失在街道盡頭。

“壽王好像跟以前不一樣了,”東宮司經校書苑鹹在車廂內笑道。

司經局,掌東宮圖書,校書,就是校勘書籍,官不大,但這個人考中進士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李林甫的書記,類似於記錄員一類的,如今負責幫李林甫盯著東宮。

他是東宮的官,但不是太子的人,跟太子也不常見面,因爲太子不在東宮,在十王宅。

李林甫面帶輕笑:“不受打擊難成人,惠妃離世,如今正妻也離他而去,他也該長大了。”

苑鹹皺眉道:“府主難道看好李琩?眼下形勢,李琩沉淪已成定局,單是中間夾著一個楊太真,聖人與他之間的隔閡,怕是難以消弭。”

“老夫不過是好奇罷了,”李林甫捋須笑道:“今天朝會上,他主動推掉朔方節度,又推辭河東節度,令人驚訝,看似消沉實則不然,武惠妃過世之後被追贈貞順皇后,那麼李琩就是皇后之子,位置正,當今能對太子造成威脅的,也就是他了。”

苑鹹皺眉道:“李武韋楊四大家,武家正在走下坡路,朝廷現在對武家的怨恨還未消解,他們未必能給李琩多少支持,也就是一個寧王了,可是寧王現在不問國事,又患重疾,李琩的家底還是太單薄了,今時不同往日,府主不可冒險。”

李林甫笑道:“老夫有的是耐心,看得出,壽王現在也有耐心,合作是要看形勢的,眼下情形,老夫不肯,人家也未必肯。”

苑鹹這才放心的點了點頭。

接著,李林甫突然轉頭,雙眼一眯,笑道:“李琩.......不是你叫的。”

苑鹹一愣,擡頭望著李林甫那道柔和的眼神,心裡頓時一驚,冷汗道:

“府主教訓的是,屬下知錯。”

他是李林甫的幕僚出身,所以稱李林甫爲府主,也就是幕府之主,以前武惠妃在世時,權傾後宮,就連李林甫也需要巴結,如今嘛,樹倒猢猻散。

沒了母親的庇佑,而太子之位已經確立,李琩似乎已經不再是一件合適的投資品。

而他需要有人投資,曾經與母親合作過的李林甫,無疑是首選,何況李林甫還有個情婦,是李琩的堂姑。

說是情婦,其實是真愛,少年時期仰慕之人,終在權傾朝野之後,得以一品芳澤,就是老了點。

李琩腰背筆直的坐在車廂內,聆聽著外面嚴衡對武慶的不停抱怨,在嚴衡看來,冒犯李林甫車駕,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別看宦官都出自宮裡的內侍省,有高力士罩著,但是高力士不是誰都罩。

李琩先前與李林甫的一場碰面,其實已經互相交代了對方的態度,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是在暗示李林甫,李琩不甘沉淪,而李林甫的看不清將來,是告訴李琩,如今形勢未明,兩人之間能否合作, 還要再看看。

........

十王宅,只是它現在的稱呼,以前叫入苑坊,後來叫永福坊,開元初,李隆基在兒子們相繼成年之後,於這裡開闢宅院,以供皇子出閣居住。

實際上這裡面住了十六個王,歷史上也叫十六王宅。

每位親王配備宮女宦官共四百人,侍衛六十人,他們的總負責人,叫做監院中官,也稱監院使,是個宦官。

這個宦官,負責向皇帝彙報皇子們的一舉一動。

壽王宅位於坊內的中心位置,東西南北四個鄰居,分別是盛王琦、潁王璬、儀王璲、棣王琰。

壽王府與長安城內的大多數住宅一樣,採用中軸線和左右對稱的平面佈局,五重院落,亭臺樓閣,綠樹成蔭。

李琩住在後院的正寢,東西兩個廂房各有三處廡房,住著一個女人和二十八名近侍宮女。

這個女人姓楊,出身弘農楊氏,是楊玉環的本族堂妹,庶出陪嫁女,也叫媵侍。

她的模樣不如姐姐,但心智遠勝楊玉環,也許是因爲庶出的原因,雖然才十八歲,但心智非常成熟。

“太子晌午時候,派人邀殿下今晚往府上赴宴,您去不去?”楊絳幫著李琩更衣道。

李琩面無表情:“不過是客套而已,以前不去,今後也不會去。”

楊絳眉角一動,小聲道:“下人來報,下晌看到王忠嗣的馬車,進了太子府,至今沒有離開,想來也是太子今夜宴會的賓客。”

李琩雙目一眯,擡手在楊絳的翹tun上用力一抓:

“備馬!”

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139章 真爭氣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78章 別問了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33章 表妹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3章 表妹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383章 玩命第236章 刺激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37章 2王3恪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361章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167章 賞罰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361章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344章 庭杖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147章 豪蕩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351章 鑰匙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292章 秘書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236章 刺激第253章 撤軍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334章 三策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270章 做皇帝難度更大第360章 體面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76章 上架感言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193章 老黃狗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366章 白月光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78章 別問了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67章 賞罰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175章 狩獵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80章 下簾詩
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139章 真爭氣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78章 別問了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33章 表妹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3章 表妹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383章 玩命第236章 刺激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37章 2王3恪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361章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167章 賞罰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361章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344章 庭杖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147章 豪蕩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351章 鑰匙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292章 秘書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236章 刺激第253章 撤軍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334章 三策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270章 做皇帝難度更大第360章 體面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76章 上架感言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193章 老黃狗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366章 白月光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78章 別問了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67章 賞罰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175章 狩獵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80章 下簾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