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金仙觀主

你還別說,張去逸父女,眼下也在宮裡。

李隆基是個極度聰明的人,心知宮裡的一些宮女宦官,已經被楊玉環給收買了,那麼武明堂進宮的消息,肯定瞞不住。

所以他特意將張去逸父女也叫來,這樣一來,就好像他是真的在過問這件事情。

高力士的人已經傳來消息,給貴妃報信的宦官叫什麼名字,基哥已經一清二楚了,這樣的人,按理說不能留,但是基哥不會將他怎麼樣,如果處置掉,自己的太真會生氣。

畢竟當初是他親自挑選的奴婢負責侍奉太真,也特意吩附那些下人,要對太真忠心耿耿,那麼忠僕,有時候是可以法外開恩的,反正有高力士盯看,出不了什麼岔子。

那個人之所以能夠平安將消息送出去,本就是高力士故意放縱,否則他哪有那個本事。

眼下的基哥,正在跟武明堂下棋,玩的就是雙陸。

他很喜歡眼下的這種氛圍,也沉浸其中,心情大好。

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李隆基半輩子薄情寡義,幾乎不會對女人傾注真心,直到遇上武落衡。

也許老李家天生就被武家的女人所克,總之,他與武落衡的感情,還是深的那麼第二次傾注真心,就是楊玉環了,但是他們倆的這對老少戀,愛情的成分不多,更多的是年輕的肉體,美麗的容顏帶給李隆基的那種彷彿回到年輕時般的感覺。

而武明堂,是那種望而不得,讓他心癢難耐的另一種誘惑。

如果說楊貴妃純真無邪,那麼武明堂就是一個頂級綠茶,她的每一個肢體語言,表情動作,都是刻意而爲,目的就是誘惑李隆基。

等到李隆基被挑逗起來之後,她又會立即給對方潑一盆冷水,擺出一副保持距離丶矜持端莊的姿態。

欲拒還應,欲迎還拒,她算是將李隆基給擺弄明白了。

這個年齡段的李隆基,能讓他吃虧的只有女人。

「洛陽那邊,還算安穩吧,」李隆基邊下棋邊說道。

武明堂淺淺一笑,嬌媚道:

「不知聖人口中的安穩,是指什麼呢?」

李隆基哈哈一笑:

「朕大概有五年沒去過洛陽了,也不知道他們現在都在幹什麼?」

實際上李隆基是在問,你們武家的人有沒有不安分。

五年前,李隆基最後一次去洛陽,那是因爲武惠妃也在,只要武惠妃在,那麼一切就會非常安定,但是現在,武惠妃死的莫名其妙,還被安上了假傳聖旨,

誘使廢太子瑛入宮救駕的罵名,所以他現在確實不願意再去洛陽了。

因爲他很清楚,武家的人,膽子非常大。

武明堂笑道:「聖人在上,沒有人會亂來的,大家還是以前那副樣子,懶懶散散的過日子。」

「他們沒有埋怨朕薄待他們?」李隆基淡淡道。

武明堂笑道:

「是他們自己不成器,怨得看誰呢?族內子弟每年都有舉人進京,但卻沒有一箇中舉的,可見家族衰落,已經不能阻擋。」

武明堂是非常清醒的,武家之所以出不了舉人,不是因爲真的沒有人才,而是因爲朝廷不讓他們中。

眼下武家做官的,基本都是靠着門蔭,而門蔭這玩意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當下的洛陽,高層官員姓武的沒有幾個,但是低級別的,武家能佔三成甚至更多。

這是朝廷針對武家的政策,目的是將武家在洛陽大本營的那撥元老級都耗死了,逐步削弱之後,再提攜那些年輕有爲丶親近朝廷的武氏成員。

武則天之所以將洛陽做爲大本營,就是因爲要躲避長安的關隴集團,所以她不遺餘力的在洛陽培植武家,扶持寒門士子,因此,武家與武則天時期的那些寒門出身的官員,有看千絲方縷的關係。

因爲他們曾經合力對付關隴集團,而那撥寒門集團,在開元時期成長爲整個國家的中流砥柱,也被叫做宰相集團。

所以李隆基對武家是非常忌諱的,武則天幾十年打造的班底,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摧毀,所以基哥的後宮當中,三個姓武的,級別都還不低,就是要告訴武家,朕沒有拋棄你們。

但實際上,武家正在被排斥出核心圈外。

李隆基笑了笑,道:

「朕對他們,其實是沒有仇怨的,也就極個別蠢貨,妄圖亂我國祚,終究是外戚,只要他們不亂來,朕只會厚待優遇,武敬一就是一個勤懇做事,忠於朝廷的老實人,所以他的女兒做了朕的兒媳,有機會了,你代朕轉告他們,只要忠心於朕,朕不會虧待。」

他是一個頂級聰明的人,心知武明堂故意住進隋王宅,恐怕有所圖謀,所以他要安撫好武家,給他們畫大餅。

他希望李瑁制衡太子,但絕對不希望武家支持李瑁。

洛陽那是什麼地方?長安生命補給線上最重要的中轉站,那個地方要是亂了,收拾起來會比吐蕃麻煩數倍。

「臣妾一定帶到,他們對聖人的忠心,永不會變,」武明堂笑道。

門閥勢力,在有唐一代,都是皇帝們最頭疼的問題,要不是黃巢清洗了一遍,宋朝的皇帝們也得頭疼。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門閥的影響力是非常恐怖的。

「讓他們進來吧,」李隆基朝高力士淡淡道。

高力士點了點頭,親自去往外殿,將張去逸父女請了進來。

張盈盈眼下的模樣是非常慘的,那張臉跟好看,已經不沾邊了,嘴脣外老大一圈都是通紅的,就像東成西就中的梁朝偉一樣。

至於她那雙被打腫的雙手,藏在袖子裡,李隆基看不到。

見到對方這副模樣,李隆基也是愣住了,打人不打臉,怎麼下這樣的毒手?

「二孃過來,讓朕看看,」

李隆基一副關心的模樣招了招手,將張盈盈喚來身邊,仔細端詳後,臉色瞬間一變,冷冷的看向張去逸:

「不會是你下的手吧?

張去逸一臉愧疚的低下頭,道:

「是臣力道重了些。」

他們父女來之前的路上已經商量好了,不能說是武明堂打的,否則事情就暴露了,只能讓張去逸頂這個鍋,畢竟臉是捂不住的,聖人見到之後肯定會詢問。

「胡鬧!」李隆基頓時怒道:

「一個女娃娃,能這麼教訓嗎?即使她犯了錯需要懲戒,也不能打臉吧?」

「是臣的錯,當時正值氣頭,下手失了分寸,」張去逸卑微道。

李隆基冷哼一聲,道:「因何事懲戒?」

張去逸下意識的嚥了口唾沫,欺君這種事情他是不熟練的,爲了避免被聖人看出破綻,只能將頭垂的更低,道:

「臣是責怪她與那些白虜置氣較勁,憑的落了身份不說,還招來一場禍事,

若非她平時張揚跋扈,怎會有今日之災,臣是希望她能夠謹言慎行,小心做事。」

「倒也怪不着二孃,」高力士在一旁幫腔笑道:

「實在是那幫蠻夷太過無禮,仗着聖人對番邦的厚待,平日確實過於蠻橫了些,這是鴻臚寺的錯,應該糾正。」

李隆基點了點頭,冷聲道:

「告訴楊話,再管不好這幫蠻夷,朕就讓他去掃朱雀街。」

「是,」高力士微笑點頭。

那麼接下來,李隆基假模假樣的讓張盈盈去了太醫署,看看太醫是否有什麼好辦法早日給她消腫,避免落下什麼病根,將臉盤給壞了,那可真就成醜八怪了。

熬過這一關,張去逸重新恢復了表弟身份,笑嘻嘻的坐了下來,朝武明堂道「明堂什麼時候返回洛陽啊?」

武明堂呵呵一笑,斜眼看向對方:「你可真不會說話,怎麼?想趕我走?」

「我真沒那個意思,」張去逸苦笑道:

「你還是像從前那麼伶牙俐齒,我說不過你。」

李隆基笑了笑,擡手示意兩人不要再鬥嘴了,開始聊起了家常。

有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想搞明白,皇帝只有一個人,爲什麼所有人都怕他呢?

首先,在古代社會等級森嚴的情況下,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再者,

就是對國家和臣民的掌控。

而掌控,他一個人肯定做不到,需要有人來幫他,這類人,就是保皇派。

皇帝是要有自己的基本盤的,那就是宗室丶心腹丶忠臣丶外戚,門生(科舉),這五類人羣與皇帝是利益共同體,會幫助皇帝來維護統治,以便從皇帝那裡獲取收益。

可以說,皇帝是大老闆,而這些人就是各部門領着高薪的負責人,在皇帝的主導下,負責維持帝國的正常運轉。

那麼這五類人,既是皇帝最顧忌的人羣,也是皇帝必須去要維持關係的人羣。

顧忌,是因爲他們有能力對皇帝造成威脅,維持,是因爲皇帝需要他們管理更下面的人。

張去逸與武明堂,都屬於外戚,那麼在李隆基眼中,他們必須是保皇派。

可是呢,這兩人眼下已經摻和進了太子與隋王之爭,觸犯了李隆基的利益,

那麼怎麼解決呢?

不是處理掉,而是拉回來。

也就是說,朕要給你們更多的甜頭,讓你們知道誰才能帶給你們更大的利益。

所以三人接下來這場聚會,可謂其樂融融,充滿了親情的溫馨,歡聲笑語,

溫情密意。

張去逸重新感受到,原來他表哥還是非常疼愛他的。

而武明堂不吃這一套,因爲她心如鐵石。

李瑁與他這個姨媽的關係還是不錯的,武落庭跟他的生母武落衡這是一輩人,但是年齡卻相差不少。

武惠妃是必然會在宮外扶持屬於自己的勢力,因爲大唐開國至今,後宮之主其實一直都在干政。

裴光庭的出身是非常牛逼的,因爲他的親爹是位列武廟的裴行儉。

但是他倒黴就倒黴在,他的老丈人是武三思,所以他在睿宗李旦時期,被貶了,本來呢,他這樣的身份基本上是起不來了,武三思那是誰,那是打算繼承武周王朝,徹底斷了老李家根的那位。

他的女婿,在老李家掌權之後,基本上是廢了。

但是呢,裴光庭運氣也是真不錯,隨着武惠妃得勢,熬出頭了,被李隆基召回長安之後,屢任要職,最終做了宰相。

但是他死的早,他若是死的晚一點,配合李林甫,有非常大的把握將李瑁給送上去。

可惜了,歷史的走向往往就是由一些大人物的壽命所決定的,武惠妃的暴,武家的下坡路跟坐上過山車似的,刷的一下就下去了。

而親身經歷過這一切的武落庭,也愈發的感覺到,武家的末路越來越近了。

「你連她是被誰養大的都不知道?」武落庭在家中接待了李瑁,姨甥倆就這麼乾坐着聊天。

李瑁笑道:「知道啊,武攸緒啊。」

「你這孩子,那是你母妃的叔父,你就這麼直呼姓名啊?」武落庭眼神責怪道。

李瑁趕忙意道:「侄兒的錯。」

武攸緒也是武土讓這一支的,武則天那是武士一支的,老武家的字輩比較亂,當下的字輩有兩個,一個是崇丶一個是延,朝廷就是在壓制這一輩的老人,

等他們都死光了,接下來的武氏子弟就會迴歸正常,與其他家族享受朝廷給予的同樣待遇。

當下還在長安的武忠丶武信丶武敬一丶武就丶武勝,這都改了名的,原先都是崇或延。

不改不行的,因爲這兩個字輩在長安的,都死絕了。

武落庭道:「她與薛和露一樣,都是被七叔(武攸緒)養大成人,七叔過世之後,如今的洛陽,就是他那三個兒子在主理家族事宜。」

「這個我知道,武崇謙,武崇暉,武崇延,我見過他們,」李瑁道。

這三個人年紀都在五十左右,算是當下洛陽的三頭坐地虎,也是武家崇字輩當中年紀最小的,因爲他們的爹排行就低。

之所以他們沒改名,那是因爲不打算來長安當官,要守着老武家最後的那點基業。

武落庭點了點頭:

「薛和露是我的親外甥,他的父親是薛崇簡,母親叫武落嵩,我的親姐姐,

他也是太平公主的嫡孫,你今後要與他多多來往。」

太平公主一共有兩個丈夫,第一個就是薛紹,薛和露的爺爺,第二個就是武惠妃的親大伯武攸暨。

「我聽說,聖人一直都希望薛和露入仕,是他自己拒絕的,爲什麼?」李瑁問道。

武落庭道:「因爲時機不合適,他肯定是要來的,但什麼時候來,要看時機》

這個薛和露之所以會被優待,是因爲他的爹薛崇簡是站在基哥這邊的,也是太平公主唯一一個活下來的兒子,還被基哥賜姓李。

但是到了薛和露就比較尷尬了,老薛家要跟他劃清關係,父母又早逝,基哥呢也沒有想起來管他,最後被武攸緒給養大了,那麼人家自然已經將自己當作武家人了。

朝堂容不下武家人,老人那是沒辦法,多多少少跟基哥沾親帶故,新人那是絕對不行的。

「額......七叔公過世之後,表姐就度做了女冠?那麼她在洛陽都幹了些什麼呢?」李瑁道。

武落庭笑了笑,慵懶的改換了一個坐姿,道:

「自然是爭權奪利了,我那個七叔之所以能活下來,就是因爲太懂得和光同塵,其它兒房一個個對官場趨之若鶩,恨不得靠看則天皇后能多分兒杯囊,但七叔是個異類,他從小學習周易,醉心玄學,一意修玄,雖然因爲不過族內,先後做過太子賓客,揚州總管司馬,鴻臚少卿,但後來還是決定隱退嵩山,閉門謝客,日讀易經,夜讀莊子,暮鼓晨鐘,悠然自得,所以他的那三個兒子想要在族內獲得尊重,不容易,三兄弟加上明堂丶和露十餘年來千難萬難,終於做到了這一步,明堂在此期間,也是出了大力的。」

李瑁明白了,看樣子表姐曾經的男人,多半都是她以美色所誘的踏腳石,直到武氏三兄弟掌權,她纔不用再出賣色相。

那麼不用說,裴敦復應該也是屬於這類屬性。

「你母妃原先並不看好他們,但後來還是幫襯了不少,所以他們是欠你一個人情的,」武落庭觀察着李瑁的表情,說道:

「你完全可以信任他們,武家需要你,你也有用得着他們的時候。」

李瑁點了點頭:「血脈親緣,自是值得信賴,對了,表姐今晚進宮了,姨母知道嗎?」

「沒聽說,但也不意外,因爲日間的時候,聽過貴妃去宣陽坊,」武落庭道宣陽坊緊挨着平康坊,貴妃出宮又是大張旗鼓,她自然是聽說了。

李瑁現在已經開始擔心,自己這個表姐會不會今晚就被基哥給睡了。

實際上,不可能的。

李隆基就算急色,也不會急到這個地步,他現在跟貴妃的感情正處在濃情蜜意期間,精神和生理上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對武明堂的那份情感,很多是心癢癢。

睡大臣的媳婦,他現在還幹不出來,雖然他幹出過更不要臉的事情。

張去逸與武明堂已經在亥時之前,離開了興慶宮。

李隆基聊了一整晚,也累了,意興闌珊的召入吳懷實,道:

「問過了沒有,少陽院最近沒有什麼動靜吧?』

吳懷實點頭道:「太子除了去東宮檢校飛龍軍之外,再沒有去過其它地方,

也沒有見過其他人。」

「也就是說,這件事跟他無關嘍?」李隆基道。

吳懷實猶豫片刻,點了點頭:

「至少目前看來,太子不知情,奴婢以爲,多半是韋堅,別人沒那個膽子。

高力士頓時冷哼道:「給了他個京兆尹,膽子是越來越大了,明明是件小事,被他鬧至今天這樣的地步,着實可恨啊。」

「你覺得是小事?人家可不會這麼覺得,」李隆基笑道:

「事關王忠嗣,小事也能變成大事,就讓他們鬧吧,朕倒要看看,他們能翻起多大浪來。」

高力士苦笑道:

「張二孃恐怕是被裴夫人教訓的,十八郎不會下這個手。」

李隆基笑道:「但說到底,還是幫十八郎打的嘛,金仙觀眼下無人主持,就讓張二孃做觀主,今後玄門中事,可直接入宮呈報。」

金仙觀,是李隆基早已過世的妹妹金仙公主的修道之所,這座道觀的觀主,

地位是很高的,李隆基等於是授予了張二孃隨時面聖的機會,說白了,要培養這顆棋子,甚至會直接指示張二孃去做一些事情。

李隆基繼續道:「不宜再拖了,等到後天貴妃回宮,便在興慶宮設較場,瞧瞧朕的這位太子,厲兵秣馬的如何了。」

高力士一愣,趕忙道:「是不是設在東宮爲宜?」

在他看來,太子的贏面不大,而李瑁現在是絕對不可能讓了,那麼丟人,肯定是人越少越好。

如果在興慶宮,聖人怕不是會讓大臣們也來觀摩,當衆丟臉,太子臉上無光啊。

李隆基完全明白高力士的顧慮,頓時臉色陰沉道:

Www● TтkΛ n● C〇

「你以爲朕不嫌丟人嗎?飛龍軍是從禁軍當中撥出來的,他們丟人,龍武羽林就不丟人了?」

說着,李隆基看向吳懷實道:

「別以爲朕只是讓你兼領右羽林,你就是右羽林大將軍,他們如果像飛龍軍一樣廢物,朕只會找你,不會去找別人。」

「奴婢知罪,」吳懷實趕忙跪地:

「今後定嚴加管教,勤加操練。」

李隆基緩緩起身,淡淡道:

「有些事情,朕也要面子,但有些事情,朕就不能要這個面子,禁軍是朕的親軍,朕不能因爲在乎面子,就任由他們墮落頹靡,長長記性總是好事,邊關兒郎在前面賣命,你們若是連武藝體魄都維持不了,朕養你們做什麼呢?」

李隆基也是看到禁軍的戰鬥力比起藩鎮實在是差的太遠,所以有了一種危機感。

關中軍隊本就不多,再加上不能打,今後難以面對危機狀況,所以這個臉面,他寧可丟了,也要促使禁軍來一場大整頓。

因爲只有他丟臉,禁軍纔會知恥而後勇,嚴加訓練,將臉面給他爭回來,將戰鬥力提上來。

基哥無論如何都不希望,保護自己的是一幫廢物。

高力士和吳懷實對視一眼,紛紛請罪,因爲高力士眼下還兼着左羽林。

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35章 父皇聖明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7章 2王3恪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87章 讓皇帝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84章 牛李黨爭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77章 李亨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231章 妖女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95章 粟特人第348章 三贏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85章 月俸第360章 體面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5章 走別人路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95章 粟特人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369章 朱墨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18章 何所懼?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38章 356萬戶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348章 三贏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95章 粟特人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57章 離開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30章 韓珠團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07章 買房子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42章 天塌了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10章 沒的選
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35章 父皇聖明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7章 2王3恪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87章 讓皇帝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84章 牛李黨爭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77章 李亨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231章 妖女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95章 粟特人第348章 三贏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85章 月俸第360章 體面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5章 走別人路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95章 粟特人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369章 朱墨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18章 何所懼?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38章 356萬戶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348章 三贏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95章 粟特人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57章 離開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30章 韓珠團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07章 買房子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42章 天塌了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10章 沒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