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兩個都是

改元詔書的全稱爲《改元天寶之年大赦天下制》。

歷來改元,肯定是要大赦天下的,以彰顯皇帝的寬大和仁慈,也有不少政治意義。

在大唐,獲罪的都是一些政治犯,也就是當官的,不是被貶就是被流放,而當官的大多家裡都有關係,一直在疏通門路希望能將人給撈回來。

所以改元這種事情,朝廷是從下到上都樂意,因爲很多罪臣,會因此而得以救免。

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所以西北那麼大的戰事,李林甫等人一致認爲,要拖到改元之後,否則一幫子罪臣的事情就沒法解決,各大家族,家裡基本都有犯事的。

竇也是命不好,再晚幾天的話,他的死罪就能免了。

這份大赦文,是中書省幾位大佬親自操刀,可以說一字都不用改,先是感謝宗社降靈,朕才能千了三十年,而在朕的治理下,大唐繁榮昌盛,民風淳樸。

接着就是正月初一是個好日子,陽春布和,鳥獸擎育,適宜大赦,罪無輕重,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繫囚見徒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還要降低賦稅,削減役。

第三部分,就是求才,其前資及白身人中,有儒學博通,及文詞秀逸,或有軍謀越衆,或有武藝絕倫者,委所在長官具以名薦。

各州縣還要祭祀蒼天神靈丶五嶽四瀆丶名山大川。

那麼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就有獲益者了,一個是赦免罪行,一個是可以繞過科舉入仕。

玉真公主第一時間寫信,送往藍田縣,因爲李白住在那裡的驛站。

他是不在長安的,他沒有那麼多錢天天住在長安,來一趟住了十天左右,就得趕緊回去,否則就得借錢回家。

這一次沒有回家,是因爲他要在上元節應制作詩,所以沒走遠,李適之打的招呼,在藍天驛白吃白喝白住,走的戶部的帳。

這是完全合適的,因爲人家確實是奉旨了,就是住進皇城的賓館,也是可以的,但李白不喜歡那裡的氛圍,擔心影響他的靈感,整日在藍田縣周邊的山野間遊玩。

很顯然他是符合第三部分的求才,而一般大型制書頒行的制令,都會得到落實,因爲落實不了是在打皇帝的臉。

換句話說,這次能夠選上來的,不用守選,可以直接做官。

基哥只是跟李白和王維打了個招呼,屆時會讓他們應制作詩,但具體題目如何,還不知道。

主題肯定與上元節有關,但其核心內容要彰顯怎樣的思想與情感,王丶李兩人肯定是不知道的。

算是半開卷吧。

按理說,李白當下的境遇,與歷史上已經不一樣了,所以會有一些詩歌已經不可能出現了。

但是就在正月初一的下午,一首詩歌從藍天驛傳入,很快便傳遍了長安: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着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詩的名字叫《遙別兒童入京》。

對於這首可以倒背如流的名詩,李瑁是非常熟悉的,當他見到手中這篇抄來的詩文後,也是哭笑不得。

歷史上這首詩的名字叫做《南陵別兒童入京》,也就是李白接到了皇帝的詔書,告別了身在南陵的妻兒,意氣風發的進京了。

但是這一世,你離京師不遠啊。

不過還是合適的,收到詔書之後,李白想起了自己在家鄉的妻兒,寄付遙思,很應景。

「雖無格律,不失爲一篇上乘佳作,」裴耀卿嘆息道:

「果真是大才,王維有對手了。

他今天和李瑁,純純就是偶遇,偶的不能再偶了。

兩人在一間蒼蠅館子給撞見了。

裴耀卿看過李瑁遞來的詩文後,讚歎不絕,接連誦讀了好幾遍,完全沉浸其中,回味無窮。

「單此最後一句,可爲傳世名篇,天下士子之心,盡在此中,」裴耀卿感嘆道:

「盧奐一定很喜歡這首詩,吏部該刻錄下來,掛在衙門的顯眼位置。」

他說的沒錯,這首詩的最後一句,至今仍掛在很多大學生的嘴邊。

社畜牛馬們,也常常會在辭職的時候用上,

兩人邊吃邊聊,一開始都是些無關政事的話題,但聊着聊着,就聊起來了。

「盧奐要搬進崇仁坊了,就在禮院的旁邊,宅子不算大,但也是聖人的恩賜,」裴耀卿笑道:

「竇一死,那件刺殺案子也算是了結了,再查也是敷衍應事,不會細究了,我們認識你挺倒黴啊,總是被各種流言中傷。」

李瑁笑道:「裴公不能怨我啊,我也是受害者。」

裴耀卿笑道:「老夫特別喜歡盧奐這個人,因爲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他的做事風格,我非常認同,這次在你的幫助下,收拾掉竇,做的漂亮,這一點老夫不如他。」

不不不,不是你不如他,是他的敵人沒你的牛比。

李瑁是知道的,這兩人都是頂尖的權謀人物,身居要職,如臨深淵,眼晴裡揉不得沙子。

一旦與人結仇,一門心思要弄死對方,裴耀卿話裡的意思是,他沒弄死蓋嘉運,而盧奐弄死了竇,所以他不如盧奐。

差遠了,竇鱷什麼時候能跟蓋嘉運相提並論了。

李瑁笑道:「二位都是國之賢良,自然悍悍相惜。」

裴邀卿哈哈一笑,轉移話題道:

「西北的事情,你知道了嗎?」

「知道,」李瑁點了點頭,沒必要在人家面前裝糊塗。

裴耀卿道:「那麼太子也一定知道了,當下的形勢對皇甫極爲不利,右相本來就不認可皇甫節度隴右,如今有了把柄,怕不是會將事情鬧大。」

鬧大又怎樣?太子是個縮頭烏龜啊,

李瑁一直以來最爲擔心的事情就是,太子不肯開團,因爲他太懦弱了,純純的欺軟怕硬。

必須要有一個極大的事件,來逼迫太子做出選擇,歷史證明,皇甫惟明和韋堅先後出事,都沒能迫使太子下狠心。

他是被關在十王宅,但他不是沒有號召力的。

多少人願意跟着太子做從龍之臣呢?海了去了,要不然基哥能這麼顧忌他?

你沒兵沒將,無所謂,我們有啊。

所以基哥特別害怕別人認爲他身體不好,因爲會有人慫太子奪權。

「西北形勢複雜,讓人頭大如牛,」李瑁嘆息道。

裴耀卿長眉一挑,好奇道:

「隋王很關心西北戰事?」

「嗯?」李瑁一愣,趕忙道:「畢竟是邊關重事,自然是牽掛的。」

裴耀卿狡點一笑:

「西北的得失對很多人來說並無影響,十王宅的親王們除了太子,其他人肯定不會在意邊關情事,太子在西北有皇甫,隋王也有蓋嘉運啊,牽掛也是正常的」

李瑁瞬間面無表情,大哥,你要跟我聊深的啊?

裴耀卿一直在李林甫身邊,他難道看不出李林甫在押寶李瑁嗎?

以前吧,他還能認爲李林甫是癡心妄想,但眼下興慶宮沒有常朝的時候,國家大事都在偃月堂,已經足以說明李林甫集大權於一身,是可以對儲君之位造成影響的。

而李瑁出嗣以來的種種跡象都表明,他在配合李林甫。

儲君之位,還會有變故啊。

出嗣無所謂的,聖人從前也出嗣了,不照樣回來了?

是誰的種就是誰的種,這一點是無法改變的。

「隋王怎麼不說話了?」裴耀卿笑道。

李瑁苦笑道:「裴公不要害我,蓋嘉運從來都不是我的人。」

「不是你的人,也算是自己人了,」裴耀卿笑道:

「我與曲江公乃志同道合之摯友,政見相合,所以對待很多事情的態度是一樣的,以至於世人都說老夫是曲江公的人,老夫也不否認。」

李瑁心知對方在套的話,套什麼呢?套他的想法,套他的野心。

裴耀卿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奪回五年前與他失之交臂的儲君之位。

不能讓他知道,因爲裴耀卿當下的立場很模糊,不像李林甫,大家嘴上不說,心知肚明該怎麼幹,這是利益一致的盟友。

但李瑁和裴耀卿之間不存在共同利益,所以他們的關係其實是很脆弱的。

朋友,隨時可以成爲敵人。

「裴公會這麼想,想必當下有很多人也在這麼想吧?」李瑁自嘲道:

「那麼下一場風波,會不會就是本王交構蓋嘉運呢?」

「那倒不會,」裴耀卿笑道:

「竇鱷的死,已經將這條路堵死了,沒有人再會用這樣的手段針對隋王,但這並不表示隋王可以高枕無憂。」

李瑁笑道:「我的睡眠一直都很好,不瞞裴公,我很少點卯的,因爲起不來啊。」

這小子高明啊,總會用些看似摸不着頭腦的話,將你的話題一筆帶過,裴耀卿不以爲然,笑道:

「竇銘,其實很像盧奐,隋王也許不知道,他曾經是老夫的下屬。」

李瑁淡淡一笑,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

裴耀卿也不再多說了,起身結帳離開。

因爲他知道李瑁讀懂了他的警示,竇銘也是一個眶必報的人,跟他和盧奐,都是一類人。

一般的節假日,對於身上有安保工作的人來說,等於沒假日。

不過大唐還好些,會讓你們輪流過節。

比如金吾衛,元日七天假期,兩天一輪,每天至少要保證七百人在崗,混得好的,七天壓根就不來,當然了,需要李瑁允許,比如他的那幾個屬官。

但是李瑁做爲第一責任人,平時不在崗無所謂,節假日必須在。

因爲元日七天假,長安的熱鬧程度,在一年當中僅次於上元節,纔剛到正月初一,很多商鋪的酒水便已經售罄了,遍地的醉漢,各種的打架鬥毆,管都管不過來。

李瑁今天是白天在家,傍晚時候出的門,因爲他今晚要值夜。

晚飯是跟裴耀卿一塊吃的,過後就會在右金吾的轄區內轉悠,只要他巡查,

那麼右金吾的所有值守人員,纔會認真巡查,否則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悄悄的鑽進酒樓丶賭坊。

「賭坊這幾日可謂日進斗金啊,一年當中也就是這幾天,玩的最大了,」武慶跟在李瑁身邊,嘆息道:

「前日輸了三十多貫,回到家裡,差點被我那惡婆娘拿鞭子抽打。」

武慶屬於近親結婚,表哥娶的表妹,媳婦姓王,普通王,平民出身,性格非常潑辣。

李瑁一開始非常擔心武慶的子嗣會有問題,不過目前還算正常,兩個兒子兩個閨女,都挺活潑。

近親結婚在古代非常常見,因爲娶媳婦不容易,漂亮的女孩基本會給有錢人做妾,再漂亮的給世家子弟做妾,反正美女壓根就不是平民可以獲得的資源。

武慶的老婆就很漂亮,但不能讓她開口,否在會大打折扣,但她有一方面比較寬容,允許武慶納妾。

原因讓人啼笑皆非,她覺得家裡的奴僕太少,不夠用,既然管不住丈夫,那就讓他納妾,進門之後當奴婢用。

「你們呢,都去玩了?」李瑁笑呵呵的看向身後。

李晟等人也是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

有武慶這個賭鬼帶頭,他們肯定是會受影響的,況且賭性是人的天性,可以暫時抑制,但不可能徹底壓制下去。

「卑職沒有去,」老黃狗今天是跟在李瑁身邊的,因爲形象不好,所以跟在隊伍的最後面。

李瑁轉過身去,笑道:

「我聽誰說來着,你想攢錢去北曲耍耍?」

老黃狗頓時臉紅了,當然了,他的臉紅也不容易看出來,被別人這麼調侃,

他無所謂,還會義正詞嚴的反駁,但是被李瑁一說,有點不好意思了。

「我早就勸過他,他那點錢去不了北曲,」李晟年齡雖小,卻對長安的各類風月場所知之甚詳,就因爲他年齡小,正處在一柱擎天的年紀,對那類事務也是超級好奇:

「他去西市還差不多,北曲那都是貴人去的地方,價格太高了。」

實際上,平康坊三曲,北曲那是最便宜的,南曲纔是最高端的,即使如此,

老黃狗也消費不起。

人家那邊平日裡會給金吾衛好處費,但不會讓你白玩,一碼歸一碼。

加上老黃狗的模樣屬實疹得慌,那些風塵女子看到也是望而生畏啊,你出多少錢,老孃都不能讓你糟蹋。

李瑁笑道:「走吧,平康坊距離這裡不遠,今晚就當是老黃狗在長安的初夜了,算我帳上。」

老黃狗一愣,更不好意思了,連連推卻,平時嘴巴上叫的挺歡,要上正場了,軟了。

李晟等人圍過去紛紛調侃着老黃狗,後者更爲窘迫。

李瑁是打算見見達奚盈盈的,對方已經從右相府回來了,那麼她在右相府的那幾天都發生了什麼,李瑁還是很感興趣的。

於是老黃狗被李晟等人架着去了北曲,找地方給他開葷,而李瑁則帶着武慶丶無傷等人,去了達奚盈盈的小院。

「我得換個地方了,這裡不安全,」達奚盈盈幫李瑁斟酒道:

「竇一死,我更加危險了,別以爲竇銘是個清閒散人,他比竇狠多了。

李瑁自然知道竇銘不簡單,楊玉瑤今早還去了隋王宅,說是聽楊話說,竇銘將自己老孃給軟禁了。

親弟弟臨死前,都不肯看一眼,又軟禁親媽,這不是狠人是什麼?

「你能搬去哪裡?他們允許你離開南曲?」李瑁問道。

達奚盈盈在他對面坐下,臉色凝重道:

「自然不會離開南曲,但我需要換一間大宅子,招募百來名護院,否則說不定哪天,就被人拋屍龍首渠了。」

李瑁點了點頭:「確實有這個必要。」

「你得幫我個忙,」達奚盈盈道。

李瑁嗯了一聲:「你說。」

達奚盈盈小聲道:「我要訂一批甲胃軍械,走清明渠的水門進城,你讓右金吾幫我遮掩放行。」

你還有這個路子?李瑁多少有點震驚了,甲胃都是軍器監打造,你從哪來的渠道啊?

「私囤甲冑,可是死罪,」李瑁道。

達奚盈盈笑道:「什麼叫罪?被人知道了才叫罪,不知道就是無罪,惡錢也是死罪,我不是活的好好的嗎?」

嘶......你說的還挺有道理,這就好比什麼叫,花錢了叫,不花錢不算。

「你從哪弄來的軍械?」李瑁好奇道。

達奚盈笑了笑,雲淡風輕道:

「隋王出嗣不久,很多暗地裡的行當,您還沒有接觸過,藩鎮地區有的是人千這種買賣,要不然他們的軍械會每年都有缺額嗎?名義上是報損,實際上有一部分都被暗中售賣了。」

這算是軍火生意了?

「有多少?」李瑁問道。

達奚盈盈道:

「自不敢多取,二十套鎧甲,軍器若干,有臂張弩二十架,只爲看宅護院,

圖個安全,非緊要關頭,絕不會用,因爲一旦暴露,我的麻煩也不小。」

二十套啊,不少了,這價格絕對不低。

「你能搞到多少?」李瑁又問。

達奚盈盈一愣,你啥意思?你也想要?

「最多百餘副,你用不着吧?」

李瑁笑了笑:

「萬一用得着呢,你也知道,我最近的日子也不好過,想要對付我的人並不少,如今都敢刺殺盧奐,保不齊哪天就敢刺殺我,我府上的甲胃攏共才三十副,

不夠用啊。」

「此事風險很大,你若需要,我可以幫忙,但要分批送入長安,每次不超過五套,」達奚盈盈道。

李瑁問道:「哪的路子?」

達奚盈盈嘴角一撇:「既然要走運河,自然不在西北。」

那就是范陽了。

藩鎮真是做的一手好買賣啊,明裡一直跟朝廷要錢要軍械,背地裡卻高價售賣,兩頭掙。

這不就跟現在的北yue一樣嗎,對本國國民聲稱:支援小鵝十億美元軍火,實際上送過去的恐怕三個億都不到,銷帳呢這是。

他們根本不是要幫助小鵝,而是平國內的債務。

「該多少錢就多少錢,我會如數給你,」李瑁道。

達奚盈盈笑道:

「你倒是不想給,我也給你墊不起啊,咱們可是說好了,從今往後,我就是你的人了,你千萬護着我。」

「你是真心還是假意?」李瑁皺眉道。

達奚盈盈起身來到李瑁身邊,挽着他的胳膊道:

「要多真,有多真,如今我是真的沒有倚靠了,南曲背後這幫人,經過這一次事情,肯定對我不放心了,右相真是厲害,我從相府這麼一進一出,沒有人再會信任我了,即使右相根本就沒有見我,但是沒有人會信,那麼我現在只能投靠你和右相,跟你還有活路,跟了右相,怕不是隨時會成爲棄子。」

她現在的處境確實非常尷尬,大家都知道李林甫一直在盯着惡錢,而南曲的惡錢,都是達奚盈盈負責。

如果死在右相府,或者半死不活的被扔出來,大家還能放心一些,說明你什麼都沒說。

但是你毫髮無傷的出來,別人不多心是不可能的。

李林甫這一招確實高明,內部分化,挑撥離間,迫使達奚盈盈自己做選擇。

「惡錢這條線,韋堅是不是外面的負責人?」李瑁問道。

達奚盈盈點了點頭:

「昭然若揭了我的隋王,你以爲聖人不知道嗎?其實都清楚,是動不了,而且韋堅來負責是有好處的,至少會合理控制進入長安的惡錢數量,避免催高物價,惡錢的事情,不只是於國有害,於國也有大利啊。」

說着,達奚盈盈道:

「其實很好猜,誰是水陸轉運使,誰就是惡錢進入長安的負責人,從前是宇文融,現在是韋堅和李齊物。」

李瑁一愣,臉色凝重的看向達奚盈盈:

「裴耀卿呢?」

達奚盈盈笑了笑,將玉手伸進了李瑁的衣襟,來回撫摸,柔聲道:

「裴公擔任轉運使的時候,他手下有兩個得力助手,一個是竇銘,一個是裴幼卿,你猜是哪個?」

李瑁一把抓住達奚盈盈的手腕:

「是裴幼卿?」

達奚盈嬌笑道:

「兩個都是,隋王猜錯哩。」

說罷,她一口咬向李瑁的鼻子。

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9章 3角關系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53章 撤軍第310章 沒的選第193章 老黃狗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85章 棺材板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15章 反間計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33章 表妹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340章 畜......畜生......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19章 小畜生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39章 3角關系第293章 我同意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83章 西市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62章 撕破臉第381章 錢監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2章 眼下富裕第186章 再無兄弟投票第76章 上架感言第218章 何所懼?第283章 互毆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57章 離開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25章 隴右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147章 豪蕩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24章 好戰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30章 搶親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78章 豹鬥犬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3章 16王宅
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9章 3角關系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53章 撤軍第310章 沒的選第193章 老黃狗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85章 棺材板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15章 反間計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33章 表妹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340章 畜......畜生......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19章 小畜生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39章 3角關系第293章 我同意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83章 西市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62章 撕破臉第381章 錢監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2章 眼下富裕第186章 再無兄弟投票第76章 上架感言第218章 何所懼?第283章 互毆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57章 離開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25章 隴右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147章 豪蕩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24章 好戰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30章 搶親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78章 豹鬥犬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3章 16王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