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

李瑁踏入偃月堂的那一刻,成了萬衆矚目的焦點。

不是因爲他帥的亮瞎人眼,也不是他的氣質讓人目不轉睛,只是因爲這座偃月堂,沒進來過親王。

裴耀卿第一時間起身,挪了下位置,請李瑁坐在他的上首,以至於也已經起身,準備讓位置的牛仙客,尷尬的又坐下了。

至於楊玉瑤,則是一直跟着李瑁,坐在了他的背後。

「先要恭賀隋王了,王妃有孕,孺人增冊,王宅多子多孫就在眼前,」牛仙客笑呵呵道。

李瑁進來的時候,就在偃月堂外的迴廊見了不少大官,但是能坐在偃月堂的,無疑級別更高。

四五品的都沒有幾個,大多爲三品,大唐的職事官,最高就是三品了。

李瑁微笑道:

「上次見左相,已是很久遠的事情了,今日再見,您老當益壯,不減當年啊。」

「老了老了,」牛仙客微笑擺手:

「身子骨已經是大不如從前,倒是隋王風采依舊,比之從前更勝。」

接下來,其他人也紛紛與李瑁打招呼,這樣的場景極爲罕見,好在大家都是老戲骨,應付這種場面綽綽有餘。

反正人是右相放進來的,聖人不悅,也不會衝着他們來。

盧奐則是一副完全與李瑁不熟的樣子,只是略微的點了點頭,便算是打過招呼了,而韋陟,則是一直在偷偷的打量李瑁。

人家娶了他們家的閨女,韋陟自然對李瑁分外好奇了。

李林甫一直等着大家寒暄過後,這纔看向李瑁:

「隋王今日到訪,找我家四郎有事?」

「奉旨辦事!」李瑁點了點頭。

這四個字出,別說李林甫等一衆高官錯了,就連他背後的楊玉瑤也是一臉懵逼。

你這張嘴是真敢說啊,聖人確實是讓你幫我,這沒錯,但這不是旨意啊,只是授意而已,你能不能不要這麼高調?

韋陟愣道:「隋王可否詳說?」

中書省是專門管聖旨頒發的,每一道旨意都要經過這裡,才具備法律效力,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聖人特賜。

但是呢,特賜,中書省這邊事後也需要備案,所以他有此一問,是正常的。

李瑁微笑搖頭:

「現在還不能跟紫薇郎說,時機合適了,再告訴你。」

韋陟點了點頭,將這件事記在心上了,他肯定不會認爲李瑁假傳旨意,

眼下坐在偃月堂的,隨便一個都有直接面聖的資格,沒有人敢當着他們的面亂說話。

李瑁看向李林甫,笑道:

「聽說右相風溼犯了?您老還是要多顧及自己的身體,中樞可不能沒有您啊。」

這一句話,無疑將李林甫捧的很高,但實際上,人家就是那麼高。

李林甫嘆息一聲,低頭看了看自己盤坐的兩條腿「年輕時候不注意,惹了風疾,到老了受折磨,也就是聖人開恩,老夫才得以在家中辦公,不要緊的,每年都犯那麼一兩次,休養月餘便可進宮了。」

李瑁開了這樣一個話題,大家本來都在談正事,也逐漸開始議論起風溼病的問題。

因爲在座的人當中,有風溼病的可不少。

人在四十以後,身體的各種小毛病便冒出來了,風溼病算是普遍的一種疙病了入內5

聊着聊着,一幫高官像是一羣病友一樣,探討起健康問題了。

裴耀卿也藉機湊過來,小聲道:

「突厥內亂了,登利可汗與其母密謀,誘殺右殺祿特勤,自領西部兵衆,如今左殺判闕特勒率兵正在攻打王庭,登利請求朝廷出兵協助,聖人準了。」

李瑁點了點頭,也小聲道:

『聖人準不準,王忠嗣都不會動,這種時候,應是坐山觀虎鬥,等他們內耗的差不多了,再出面收拾殘局。」

裴耀卿一愣,到嘴邊的話又給咽回去了。

因爲李瑁猜的很對,聖人明面上頒發的旨意,確實是讓王忠嗣出兵,但是私下還有授意,那就是按兵不動,坐看其亂。

這小子腦子轉的太快,沒法愉快的聊天。

自己還想着許久不見,告訴他一樁近來大事,人家可好,雲淡風輕,洞若觀火,像是什麼都清楚一樣。

裴耀卿是非常喜歡與李瑁聊國事的,因爲他早就看出來,人家對國事有着非常清晰的理解和判斷。

雖然與親王聊這些,違法,但是你不說,我不說,誰知道咱們在聊這個呢?

大家不聊政務,聊風溼,不就是因爲李瑁在這嗎,

牛仙客一直注意着李瑁與裴耀卿這邊的動靜,見兩人一直在竊竊私語,

忍不住發問道:

「隋王與煥之在聊什麼?」

李瑁笑道:「我們在聊右相如此辛勞,應該有人站出來分擔一些。」

衆人聞言一愣,促狹的看向牛仙客。

按理說,最該給右相分擔的應該是左相,牛仙客也願意啊,但人家李林甫不放權啊。

牛仙客面上笑道:

「是老夫的錯,我若能再多分擔一些,也不至於累垮了右相。」

心裡則是大罵李瑁這個小王八蛋,你是不會說話呢,還是故意這麼說,

韋際則是開口道:

「隋王打算什麼時候,至韋府交換婚帖?」

李瑁笑道:!「紫薇郎覺得什麼時候合適,就什麼時候?」

韋陟一愣,犯渾是不是?你這個回答,讓我怎麼回答呢?

「那就明天吧,」韋陟呵呵道。

李瑁直接拱手道:「好!就明天。」

韋陟又愣住了.::

「痛快!」嚴挺之笑呵呵的看向韋陟:

「韋郎是家長,族內女子婚配,自該是你說了算,隋王遵循你的意見,

也是一份敬重。」

韋陟點了點頭,這小子倒是挺給面兒,還真就答應明天了。

「那我明天可要跟右相請個假了,好安頓一些家事,」韋陟朝李林甫道。

李林甫微笑點頭:

「家事國事,都是大事,韋郎只管去張羅。』

一直聊到傍晚,大家都要散夥了,李還沒回來,整個期間,沒人主動開口與楊玉瑤說話,這讓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長安,還只是一個蟻。

張咱給面子,眼下堂內這幫人,可不給面子。

事實上,真實的歷史當中,楊玉環在初封貴妃的兩三年內,並沒有多少官員將她放在眼裡,主要原因還是來歷不乾淨。

你要是人家武惠妃那種明媒正娶,我們啥也不說,但你是兒媳啊。

這不符合禮制的。

直到會議結束,李都一點沒有離開的意思,裴耀卿幾次提醒,讓李瑁早點走,不要與李林甫獨處,否則會被人拿住把柄。

但李瑁無所謂,因爲楊玉瑤跟着,而他也確確實實是在按照老爹的吩咐辦事。

漸漸的,偃月堂的人越來越少,直到牛仙客最後一個離開,這裡除了修剪花草的家奴,收拾坐席的婢女,就只有李林甫李瑁和楊玉瑤三人了。

這個時候,楊玉瑤才趕忙起身,朝着李林甫納福道:

「蒲州未亡人楊氏,見過右相,問右相安。」

李林甫一臉疲倦,笑呵呵的擡手道:

「本相腿腳不便,不能相迎,三娘快請起身。』

楊玉瑤規規矩矩的重新坐下,她目前混跡於長安的貴族羣體,已經算是風頭正勁的後起之秀,但那是貴族,不是中樞。

她的社交圈,都是一幫吃喝玩樂的貴胄,而中樞大官,沒有那麼多時間吃喝玩樂。

見到李林甫這樣權傾朝野的人物,她也心虛,平日裡的豪蕩,收斂的丁點不剩,只剩下素雅端莊。

「好了,隋王現在能告訴老夫,聖人旨意如何嗎?」李林甫道。

李瑁指了指楊玉瑤,道:

「奉聖人命,幫着三娘買一座商宅,好做今後之立身營生,現如今與王元寶商量過了,看中了道德坊的琉璃鋪子,來找四郎,不過是想四郎今後能夠幫襯着點。」

楊玉瑤低垂着頭,不敢做聲,眼神一直盯着自己的深溝。

李林甫聞言內心一嘆,聖人寵幸楊氏,實在是太過了,賜宅就不說了,

畢竟楊是頂門」戶的,楊玉瑤又是親姐姐,怎麼還幫看做生意呢?

賞賜的錢不夠花嗎?足夠了吧?

「當下用得着琉璃的地方,不多了,」李林甫皺眉道:

「華清宮那邊已有安排,洛陽紫微宮的明堂,今年也要修,但是韋堅已經攬下這個差事,老夫有心幫忙,卻也無處用力啊。」

其實是李林甫不想管這些小事,老子大事都忙得團團轉,哪有功夫管你這個,

李瑁笑道:「無妨,有些小的營造,也是可以的,達奚盈盈今後會是三娘在外的管事,專門負責打點琉璃生意。」

李林甫聽到達奚盈盈這個名字,瞬間一愣,又從李瑁閃爍的眼神當中,

得到了一些暗示,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

達奚盈盈懂個屁的營造,她懂琉璃之事?她只會經營惡錢。

沒想到啊沒想到,一個未亡人野心這麼大,都敢摻和這一行?我還真是小瞧你了。

可不就小瞧了嗎?歷史上人家虢國夫人,其實並不怎麼將你當回事。

眼下不過是初創階段,還憂你三分,等人家起來你再看,哥奴哥奴叫的可歡了。

李林甫沉吟片刻後,點頭道:

「這件事老夫與煥之去談。」

李瑁點了點頭,李林甫幫忙肯定比李強多了,王元寶是裴耀卿的人,

李林甫肯定是跟裴耀卿去打交道,而不是楊玉瑤和達奚盈盈,這倆不夠格。

「那我們就告辭了,右相辛勞整天,也該早點歇歇了,」李瑁起身道。

李林甫道:「已至晚食,吃過再走不遲。」

「那行!」李瑁又一屁股坐下,以至於跟着他站起來的楊玉瑤一陣尷尬人家只是客氣一句,你還真不客氣啊?

她想多了,頂級人物很多時候,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是跟你客氣,因爲他們習慣了字字勘酌。

吃飯,女人肯定不能同席,楊玉瑤又不是李瑁的老婆,沒了丈夫的她,

沒資格和李林甫坐在一起吃飯。

李林甫故意讓李的媳婦柳氏,接待楊玉瑤,給他騰出了與李瑁獨處的機會。

這個獨處的時間不能太長,就是一頓飯,還得是正常的吃飯速度。

期間,李瑁詳細的敘述了楊玉瑤有心插手惡錢的事情,而南曲那幫人,

忌諱楊玉環,所以沒有太過排斥,達奚盈盈也答應會幫忙,至於啓動資金,

就是右金吾的那點錢。

李林甫得知李要摻和進南曲的事情當中,自然是一萬個支持,如今的國賦沒辦法開源,那麼打擊惡錢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因爲可以讓良錢變的更值錢,朝廷收稅,可不收惡錢。

他囑咐李瑁,務必搞清楚惡錢從江淮進入長安的整個流程,如果能查清楚惡錢在江淮鑄造的老巢,他這邊會配合着端掉一些。

肯定不敢全都端掉,不然會引起極大的風波,會搞亂當下的市場,李林甫只需適當使惡錢升值,便已經受用無窮了。

開元通寶,從李淵時期沿用至今,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即使是開元鼎盛時期,每年的新鑄幣,也不過三十二萬七千。

究其原因,是銅礦開採有限,而開元通寶的含銅量非常實在,尤其是進入李隆基時期,每一枚錢幣又增重一到兩成,對銅礦的依賴更大。

這是一種非常精美的錢幣,是後來算卦辟邪之人常用的「大五帝錢」之一,因爲開元二字具有極深的道教屬性,有開劫創始超度衆生之意,幾乎是算卦術士必備之物。

良錢產量大小V7

可避。

據李林甫說,戶部計算過,每年產出的惡錢,應大致在三百萬至五百萬之間,進入兩京等地之後,再流向全國。

惡錢進入平民百姓家,會導致朝廷收稅愈發艱難,只有打掉一些,逼其升值,降低與良錢的兌換比例,纔能有效抑制其流入民間,破壞國家收稅的根本。

也就是說,李林甫其實是希望惡錢更值錢,因爲值錢了,就輪不到百姓了,而國家的稅收基礎,是百姓。

但是這樣一來也有一個弊端,越是值錢,私鑄的越多,只能是不斷打擊,有效遏制,難以根除。

李林甫與李瑁吃飯的同時,李也回來了。

但是這小子非常聰明,沒有過來打斷李瑁二人的談話,而是與妻子陪着楊玉瑤喝酒。

楊玉瑤有求於人家,加上自身酒量又大,頻頻敬酒。

李瑁過來之後,還替了不少酒,即使如此,李和楊玉瑤還是全都醉倒了。

柳三娘無奈的搖頭道:

『各自管好自己的,十八郎帶她回去吧。

此女出身河東柳氏,名門望族,與李瑁也頗爲熟稔,因爲李結婚的時候,李瑁鬧過洞房。

回家的路上,車廂內,楊玉瑤趴在李瑁的大腿上不停的說着醉話,說她當年特別羨慕楊玉環能嫁給李瑁。

她今年也才二十八歲,正是女人發育最爲成熟的階段,該長成的都長成了。

李瑁和她之間,沒有什麼男女忌諱,感覺她喉嚨不停在動,有嘔吐的跡象,趕忙令李晟停車,扶着楊玉瑤下去,就這麼在路邊大吐特吐了一番。

酒場文化,自古以來就有,楊玉瑤輕易不容易醉,今天也算是豁出去了。

翌日,李瑁一大早便派內侍王卓入宮,請高力士這個新任義父,去一趟韋昭訓的家裡,交換婚帖。

一來,是將高力士與韋妮兒父女關係定死了,宣揚出去,再者也是告訴基哥,你別催了,我娶。

高力士也很無奈,他本來就是一個頂級不粘鍋,常在花叢走,片葉不沾身,幾十年了,沒曾想折在韋三娘手裡,一把年紀了,認了一個孫子輩的當閨女。

他在見到王卓之後,也是哭笑不得。

罷了罷了,認都認了,後悔也沒用了,於是他只能精心打扮一番,紅光滿面的來了李塌這邊,整理好婚帖事宜後,便去了韋宅。

李無傷早早便去了韋昭訓家裡通報消息,讓他們做好準備。

以至於今天請了一天假的韋陟,領着韋昭訓等人,早早等在府門外,靜候高力士大駕光臨。

「哎呦,高將軍,您老親自出馬,我族蓬生輝啊,」

韋陟做爲帶頭人,上前親自將高力士扶下步琴。

高力士帶着一副喜慶的笑意,笑呵呵道:

「這事還只能是我來,隋王是我看着長大,三娘又是我的義女,別人當不起這個差事。」

「是的是的,沒有比高將軍更合適的了,」韋昭訓也是賠笑道。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他只能接受這個現實,與其哭喪着臉,不如高高興興的將女兒嫁出去。

韋妮兒就等在一旁,等到高力士被韋陟扶着登上臺階之後,換她來接手,只見她過去親暱的挽着高力士的胳膊:

「女兒猜到,婚貼肯定會是阿爺送來,所以府上提前準備了來自川蜀的荔枝,味道自是比不得嶺南,也是女兒的一份心意。」

楊貴妃喜歡吃荔枝,是從四川開始的,因爲她爹曾在四川當官,而高力士則是打小就愛吃。

後人只知貴妃喜荔枝,但是當下,朝堂的人都知道,喜歡荔枝的其實是高力士。

因爲嶺南高州,纔是盛產荔枝的地方,也就是廣東茂名。

清朝兩廣總督阮元曾作詩:新歌初譜荔枝香,豈獨楊妃帶笑嘗,應是殿前高力士,最將風味念家鄉。

而當下長安能吃到的荔枝,只有四川的,沒辦法,嶺南的送不過來,半道就得壞。

而嶺南荔枝和四川荔枝,只要吃過的人,都認爲不是一個味兒。

長安城可是不少吃過正宗嶺南荔枝的,比如那些曾經被流放的宗室。

「還是高州的荔枝鮮甜爽口,可惜運不來長安,」高力士笑道:

「將來有機會了,三娘去趟江南,那裡也是可以品嚐到的,屆時你便知曉,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積,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不過三娘還是有心了,荔枝在長安,也是不多見的。」

因爲這玩意是貢品,啥叫貢品?供應皇城的,韋家長安一霸,自然能從珍署搞來。

對了,李瑁現在還兼着珍丞呢。

進入院中,即使見多識廣的高力士,也不得不感嘆韋家的底蘊,實在不是長安其他豪族可以比擬的。

韋昭訓家裡豪不豪,先看琉璃,琉璃影壁,琉璃屋頂,琉璃石刻.::::

進入前堂,再看木料雕工丶傢俱飾品,無一處不在彰顯着,韋昭訓特別有錢。

畢竟是鄖公房,從北周到現在兩百多年,都是長安混的最風生水起的一支。

婚貼其實就是八字,古代女性只有在嫁人的時候,纔會帶着自己的八字離開,甚至有些只有在結婚時候,才起名字。

高力士帶着的帖子裡,還記載着彩禮帳單,李瑁給的不算少了,畢竟女子重聘。

聘禮會和嫁妝一起,成爲女子嫁人後的私有財產,丈夫都不能輕易動用即使到了後世,女孩子也都將自己的嫁妝看的特別緊,避免婆婆惦記,

這是有由來的,不是人家不願通情達理,這事古時就是這樣。

也就在同一天,楊玉瑤的大姐和大姐夫進京了。

楊玉瑤這些天也沒有閒着,幫着看了幾處宅子,但她肯定不能做主,需要大姐來了再做決定。

楊卉這個人,是非常一本正經的,畢竟是家裡的老大,楊玉瑤她們都挺憂她。

「大姐爲什麼就是不願意見楊話呢?」楊玉瑤是帶着楊在明德門等候大姐進城。

但是人家楊卉說了,不想看到楊話。

楊話當時那個尷尬,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楊卉在車廂內陰沉着臉,冷冷道:

「別問了,我就是看他不順眼。」

所有的怨恨都是有原因的,楊卉不單單是看楊不爽,其實那些堂兄弟,她是一個都看不慣。

因爲他爹楊玄琰是老大,繼承了祖業,但是她爹沒兒子,所以老二楊玄掛丶老三楊玄後來瓜分了他們家的財產。

楊玄還算是有良心,得了財產,也撫養了她們姐妹四個,至於二叔楊玄,就是一個吃絕戶的。

那時候楊玉瑤和楊玉環年紀還小,不懂這些,但是楊卉可是都記在心裡的。

而楊話,就是老二楊玄的兒子,她能不恨嗎?

第230章 韓珠團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53章 撤軍第294章 五武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91章 國寶郎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51章 鑰匙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54章 偃月堂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183章 西市第167章 賞罰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180章 姚 宋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284章 融合劑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81章 文壇元帥第147章 豪蕩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157章 忠義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96章 莊嚴一家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360章 體面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5章 父皇聖明第12章 眼下富裕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28章 讖書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147章 豪蕩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80章 姚 宋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92章 各演各的戲
第230章 韓珠團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53章 撤軍第294章 五武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91章 國寶郎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51章 鑰匙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54章 偃月堂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183章 西市第167章 賞罰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180章 姚 宋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284章 融合劑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81章 文壇元帥第147章 豪蕩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157章 忠義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96章 莊嚴一家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360章 體面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5章 父皇聖明第12章 眼下富裕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28章 讖書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147章 豪蕩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80章 姚 宋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92章 各演各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