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萼相輝樓,這裡已經冷清將近一年了。
事實上,因爲李瑁登基之後沒有來過興慶宮,整個興慶宮當下都非常的冷清。
楊玉環除了花萼樓之外,唯一的去處就是龍池,身邊的侍女從最初的成羣結隊,到眼下,也只剩下四個了。
她重新換上了道袍裝束,外裹素服,變得少言寡語,似乎任何事物都無法再博她一笑,她已經預見到,自己的後半生,將會在無比淒涼的日子中度過。
她很想找楊玉瑤她們說說話,但是需要請示皇后,她不願意開這個口,因爲她永遠都不會對郭淑低頭的。
但是楊玉瑤在第三次入宮之後,從李瑁那裡獲得了審批,得以從大明宮走夾城入興慶宮,然後再返回大明宮,從大明宮出城。
因爲興慶宮的宮門,已經很久沒有打開過了。
「你說什麼?大姐她們已經離京了?」楊玉環神情呆滯的坐在閣樓上,一時間難以消化這一消息。
楊玉瑤嘆息道:
「陛下已經是仁至義盡,能讓她們離開,這也是爲她們好,若是繼續留在京師,當今皇后早晚不會放過她們,不過你放心,我都安頓好了,她們都回了蒲州老家,楊洄也擔保,不會有人再追究咱們了。」
楊玉環聽罷,眼簾合上,兩滴眼淚滑落下來:
「你爲什麼不走?」
楊玉瑤淡淡道:「皇后不會動我的,有陛下護佑着我。」
「他爲什麼要護你?」楊玉環睜目道。
楊玉瑤嘆息一聲:「事到如今,也不瞞你了,我跟陛下之間的感情,並非你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楊玉環愣住了,也自然讀懂了姐姐這句話,目瞪口呆道:
「你怎麼敢的?那是你妹夫。」
楊玉瑤頓時挑眉道:
「你怎麼有臉說我的?當年你若抵死不從,聖人又能如何?你將人家害成那樣,淪爲天下笑柄,正因如此,我纔想着彌補,故而走的是太近了些,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楊玉環被這句話給問住了,一時陷入發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她當年沒有想過會這麼複雜,聖人讓她度女冠爲太后祈福,她只當事實真的如此,
直到入了太真觀之後,聖人頻繁來見她,那時候,她才意識到事情不對勁。
後來,隨着與聖人相處久了,她漸漸的也便沉淪了進去..:::
半響後,
「是我對不起他,我欠他的,下輩子還吧,」楊玉環頓時掩面垂泣,說她對李瑁毫無感情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是髮妻,壽王李瑁是她的第一個男人。
兩人當年要是早早有了孩子,度這件事就不可能成行,至少在她看來,有了孩子,
聖人就不會再奪走她。
「他有跟你提及我嗎?」楊玉環突然問道。
楊玉瑤眉道:「你在想什麼呢?他怎麼可能還會提起你?這麼說吧,陛下若是對你念念不忘,你唯有死路一條,郭淑不會放過你的。」
「她現在也不會放過我,我在等着她呢,」楊玉環面無表情道。
楊玉瑤頓時駭然:「你什麼意思?你察覺到些什麼?」
楊玉環苦笑點了點頭:
「這一年來,興慶宮的奴婢一直在更換,漸漸的都換成我從未見過的生面孔,不會是十八郎做的,只能是郭四娘,我活着一天,她一天不得安穩,就因爲她不是十八郎的第一任妻子,她是無法容忍這一點的,只有我死了,她心裡才舒坦。」
楊玉瑤瞬間面無血色:「不會的,她不會亂來的,你終究還是太妃,她不敢對你下手。」
楊玉環悽然一笑:
「還記得小時候那位道士給我算命嗎?命途多舛,天意弄人,富貴榮華不過曇花一現,後來成爲貴妃,一個叫王皎道士也給我看過相,他只給我留了四個字:見白綾死。」
說罷,楊玉環指看閣樓內道:
「你看這滿樓的白慢,我的死期可不就是到了嗎?』
勤政樓與花萼樓,因爲是李隆基生前最喜歡的地方,所以這裡設置有牌位,素白慢也都沒有撤掉。
楊玉瑤沉聲道:「玄都觀王皎,我認識此人,此人之術不可信,他還說能給牛仙客續命呢,牛仙客不照樣死了嗎?你不要信他。」
嘴上勸妹妹不要信,其實楊玉瑤已經開始擔驚受怕了,因爲她也找過王皎幾次,覺得對方的相術還是挺厲害的。
她之所以這麼說,不過是安慰妹妹罷了。
楊玉環慘然一笑:
「也許是真,也許是假,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記得幫我告訴十八郎,來世當牛做馬丶結草銜環,以彌補我今生對他的虧欠。」
「你不要說這樣的話,」楊玉瑤也哭了:
「十八郎是不會害你的,他心軟,你比我更清楚。」
楊玉環沒有再繼續談論這件事,而是與楊玉瑤回憶起了小時候,回憶她們姐妹當年寄人籬下的日子,所有的回憶都彷彿是在交代後事,這讓楊玉瑤的心情更加沉重。
傍晚時分,楊玉瑤經夾城返回大明宮,然後從那裡離開皇城。
而郭淑,已經在興慶宮等了整整一天了。
一名宮女正在詳盡的向郭淑彙報情況,楊氏姐妹聊天的時候,那名宮女其實一直在樓下偷聽,雖然沒有聽全,但也聽了一個大概。
郭淑點了點頭,揮手令宮女退下。
在她身後,大哥左羽林中郎將郭曜小聲道:
「不能留着了,這個楊三娘恐會尋陛下求情,她今日能見太妃,保不準將來還能見,
若是被她說服陛下,你再動手就晚了。」
二哥郭肝也道:「六叔不是早早將遺書給她寫好了嗎?不要猶豫了。」
郭淑雙目一眯,緩緩起身。
她確實已經動了殺心,本來還猶豫該怎麼收拾對方,結果今天楊玉瑤竟然來了,而且還是陛下允許的。
也就是說,楊玉環當下已經有了可以與外界聯絡的渠道,時間一久,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萬一陛下真的心軟,令其出家,自己就不能再動手了,否則便是違逆丈夫。
只見郭淑雙拳一握,帶着兩個哥哥朝着花萼樓去了。
二樓,燭光下,楊玉環依然在撫摸她那件心愛的琵琶。
這時候,突然一名陌生的宮女登樓,在她的四名隨身女婢耳邊嘀咕了幾句,四名侍女隨即看了她一眼,然後低下頭離開。
片刻後,楊玉環聽到了登樓的腳步聲,於是她緩緩起身,目光警惕看向樓梯口。
既意外,也不意外,她看到了近一年來最常出現在她噩夢中的那張臉龐。
楊玉環忍不住苦笑一聲,重新抱着琵琶坐下,十指輕動,開始彈奏起來。
「太妃好心情,琴藝之佳,也算是本宮生平僅見了,可惜...:..終是小藝,」郭淑的警惕心非常重,目光一直在樓內遊視。
她是第二次進入花萼樓,從前只是跟丈夫來過一次,但是那一次,目光沒有敢亂看。
此番舊地重遊,只覺花萼樓內的佈置裝飾,堪稱絕佳,一雕一木皆爲精品。
而楊玉環當下,似乎醉心於彈奏之中,壓根沒有搭理郭淑的意思,其實她很清楚,見到郭淑,基本上便是見到閻王了。
偏偏,她能跟別人低頭,就是跟郭淑低不下這個頭,她能與別人求饒,卻寧死不願在郭淑面前露出一絲膽怯。
郭淑也很有耐心,在樓內四處溜達着,直等到楊玉環一曲彈罷。
「這首曲子不錯,怎覺並未聽過?」郭淑淡淡道。
楊玉環緊緊抱着琵琶,彷彿這件琵琶就是她的命,臉上懼意已現,但依然嘴硬道:
「陛下聽過,你不通樂曲,自然是門外之人。
2
郭淑頓時一愣,銀牙一咬,好家夥,死到臨頭還敢跟我鬥嘴?
她現在已經被激怒了,別人激怒她不容易,楊玉環一激一個準,沒辦法,有羈絆。
「父皇寵你至今,天下盡知,但你的臉上,怎麼一點哀榮都看不到?」說着,郭淑一步一步走過來,越是看清楚那張臉,她越是憤怒,直接擡手一巴掌扇了過去。
楊玉環卻是擡手一擋,口中大聲道「放肆!」
郭淑瞬間一愣,望着面若冰霜的對方。
楊玉環緩緩起身,咬牙直視對方:
「你知道什麼叫結髮妻子嗎?男人這輩子,永遠只有一個嫡妻,你永遠只能是續,是繼,我的勝女當下還是德妃,你的勝女呢?」
郭淑渾身一震,急怒攻心,再也忍不住了,朝着樓下大喊道:
「大兄!」
大哥郭曜第一時間跑了上來,手裡還拿着從門廊上扯下來的一條白。
楊玉環見到那條白,瞬間全身劇顫,本能的向後退去。
她怕死,誰能不怕死呢?尤其是死亡臨近眼前。
「讓她嘴硬!動手!」郭淑暴怒道。
郭曜二話不說,跳過長几,一把擋開楊玉環扔過來的琵琶,手中白慢精準的套在了楊玉環的脖子上,然後郭曜猛地用力往後拉拽。
楊玉環雙腳狂證,面旁由白轉青,說不出話來,片刻後,她停了下來,一動不動。
這時候,老二郭旺也跑了上來,朝郭淑道:
「都妥當了。」
他在下面,負責解決楊玉環的四個侍女,全部都吊在了樑上,如今上來之後,配合大哥將勒死楊玉環的白慢也掛在了二樓的樑上。
然後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下面,將楊玉環的戶體擡着掛了上去。
郭淑長出了一口氣,從懷裡拿出她六叔仿造楊玉環筆跡寫好的一封遺書,大概意思就是思念聖人,殉情了。
「趕緊走,你們留下打點好一切,切勿泄露出去,」郭淑又看了一眼楊玉環那張面龐,些許恍惚一閃而逝,吩咐兩個哥哥幾句後,匆匆離開了。
李瑁來的比較遲,在他收到消息後,第一時間派人通知楊玉瑤楊話等人。
所以當他抵達花萼樓的時候,楊玉瑤他們已經哭聲大起了。
「屍體都停在了迴廊,太醫院檢查過了,太妃已,遺書在此,請陛下過目,」吳懷實心情沉重的將那份遺書雙手遞給李。
李瑁接過之後,只是大致一看,便遞給了一旁的郭淑:
「皇后看一看吧。」
郭淑本能的手抖了一下,好在手在袖中,別人無法察覺,她不敢看李瑁的眼睛,嗯了一聲,接了過來。
吳懷實似是不經意的警了一眼郭淑,隨後退至高力士身後。
而高力士也在一瞬間,與吳懷實傳遞了一個眼色。
一個閉嘴的眼色。
吳懷實當然要閉嘴,因爲他是第一時間趕到事發現場的,所以也第一時間派人搜查了整個花萼樓,找到了一封寫在金花箋上面的訴言。
這封訴言,他幾乎斷定必然是太妃親筆,他認識楊玉環的字,而且知道,太妃習慣在金花箋上面書寫一些心得文字。
但是那封遺書,不是金花箋。
這份訴言,是一篇長詩,大概記述太妃當年對壽王的不捨,以及對聖人柔情依賴的複雜心理,還有後來濃濃的愧疚感,通篇讀完,只有四個字:命運弄人。
此刻這份金花箋,就在吳懷實的袖子裡,他不打算交給李瑁了,找個機會,他會毀掉。
李瑁進樓之前,吳懷實緊緊跟隨,來了一句:
「樓內之物,並未翻動,一切如初。」
李唱點了點頭,看了一眼遠處正在大哭的楊家衆人,隨後帶着郭淑進入花萼樓。
樓上樓下所見之物,李瑁很多都不陌生,因爲太多都是楊玉環的舊物。
在二樓佇留很久之後,李瑁從一個架子上取下了一個小匣子,打開之後,裡面是一對白瓷娃娃的抱枕。
這玩意是當年還是壽王妃的楊玉環令人做成之後,與壽王李瑁商量着,將來用來給孩子壓被子的瓷枕,如今多年過去,依然完好如初。
他們夫妻沒有等來屬於自己的孩子,卻等來了一個造化弄人的結局。
李瑁將匣子合上,遞向吳懷實:
「此物陪葬,將太妃葬於細柳原。」
細柳原,位於西安西南長安縣的細柳鄉一帶,漢文帝時,周亞夫屯兵於此抵禦匈奴,
軍營叫做細柳營,故得名於此。
這裡的皇陵不少,但是距離基哥的泰陵卻很遠。
所以郭淑丶高力士丶吳懷實全都愣住了。
不過高力士反應快,趕忙點頭道:
「老奴會辦妥的。」
沒辦法,一個女人同時與先帝丶今上有情感羈絆丶倫理名分,若是陪葬泰陵,今上臉面有損,既然無子嗣,最好的辦法,就是隱匿塵埃,靜悄悄的消失,被所有人遺忘於歷史的記憶當中。
那麼楊玉環的葬禮,必然是不能引人矚目,草草安葬。
「你覺得如何?」李瑁突然看向郭淑。
郭淑渾身一顫,有種被窺破的驚孩感,聞言趕忙點頭:
「陛下安排得當,臣妾以爲應該如此。」
李瑁點了點頭:
「楊爲太妃之兄,拜朝議大夫,以示慰藉。」
說罷,李瑁將那份遺書,放進了一旁已然沒有火焰的小爐之中,但是遺書剛一放進去,紙張很快轉爲焦黑,不一會就成了無數片薄薄的碎屑。
今後,史書上關於楊貴妃,應該就只有寥寥數筆了。
也不會再有長恨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