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粟特人

李瑁閒暇的時候,就會練習武藝,他的師傅,就是王府侍衛當中的那個隴右老兵,叫牛五郎。

牛五郎在隴右當兵的時候,節度使是郭知運,後來在開元八年,他以節度使帳內的身份,跟隨郭知運北上,與當時的朔方大總管王唆合兵,共擊粟特叛軍康待賓的時候,在傳遞軍情的路上受了傷,被郭知運舉薦回了長安。

初時只是一名普通的金吾衛亭長,後來武惠妃見此人乃矯健壯士,便安排在了前身壽王的身邊。

這個人在隋王府,單挑無敵手,擅橫刀丶漆槍。

牛五郎的身上,一直都帶着一小塊磨刀石,這塊石頭伴隨了他的整個軍旅生涯,他常掛在嘴邊的說一句話就是:磨刀不誤砍人工。

他是帳內,也就是郭知運的親衛隊,親衛主要的制式兵器,就是橫刀和槍,

其實在大兵團作戰的時候,橫刀是沒用的。

但是宮變的時候,橫刀配上一面盾牌,最適合宮城這種近距離貼身巷戰。

所以李瑁眼下主要練習的,就是橫刀。

「刀末曰鋒,其本曰環,名起於隋,多兵士所配,」牛五郎在王府的演武場,指點李瑁道:

「在軍中是用不着橫刀的,只因這玩意砍人太費勁,入皮肉三分爲骨,它砍不動骨頭,遠不如陌刀用起來爽利,但若是緝捕拿人,近戰殺敵,它又是最好用的,不過得時常帶着這個。」

說着,牛五郎掂了掂手裡的磨刀石:

「殺人,不是一刀就能解決的,需要很多刀,如果遇到甲士就更難辦了,刀鋒容易磕壞捲刃,所以磨刀石是橫刀必備。」

李瑁一身戎衣,手執橫刀笑道:

「那也不是人人都有磨刀石啊。」

牛五郎笑了笑,將磨刀石收入懷中,道:

「刀鋒銳利,無論敵人是否着甲,只砍脖子,刀鋒捲刃,那就砍敵人執兵器之手腕和肘窩,這只是個人經驗,我用橫刀的時候,就是這麼乾的。」

死人堆裡磨礪出來的經驗,自然是非常寶貴的,要不然李瑁爲什麼偏偏挑人家當師傅?

牛五郎能給郭知運當帳內親衛,就是因爲人家原本是最底層的槍兵,隴右軍帳,殺敵二十八人,屬於絕對的狠人了。

他教給李瑁的招式,也都是軍伍當中的制式刀法,但傳授給李瑁的經驗纔是寶貴的。

不過牛五郎還是那句話,沒有上過戰場的人,刀都拿的不穩當。

武慶丶李無傷,無論以何種兵器,都無法讓牛五郎手裡的兵器脫手,這就是本事。

所以他教導李瑁的第一步,就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掉自己的兵刃,那等於將自己的命交到了敵人手中。

因此李瑁每一次練習橫刀之後,右手五指很長時間都無法伸直,需要長時間的活血按摩才能恢復正常。

「啊......疼死了,今後你別碰我,」

咸宜尖叫一聲,趕忙躲閃至一側,一臉嫌棄的看着她的哥哥。

李瑁練刀過後,見到咸宜來了,習慣性的右手拍了拍對方肩膀打招呼,結果將咸宜給驚嚇的連連後退,口中不停喊疼。

李瑁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只覺指關節堅硬無匹,五指用力一握,指骨咔咔作響。

「你每次都是這樣,拍疼我好幾回了,」咸宜一臉不滿的在郭淑身邊坐下,

牢騷道:

「都是閒出來的,沒事幹可以去戲場酒樓逛一逛,何必折磨自己?」

李瑁揉捏着手掌坐下,道:

「今天怎麼這麼晚來?」

「日間在曲江鬥雞,贏了不少,我這不是想着元日要到了,所以來問問你,

賀詞與賀禮你準備好了沒有?缺錢的話借你點,」咸宜揉着肩膀道。

元日,也就是除夕了,唐朝的節日是非常多的,而且假期也非常多,白居易就有一首詩: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頻。

單是正月,就有元日(除夕),正月初七的人日(女媧造人日),正月十五的上元節。

李隆基《假寧令》規定:元正丶冬至,各給假七日,人日是一天,上元節前後二夜,金吾弛禁,開市燃燈,永爲式,是三天。

不過這種假日對於李瑁來說都是多餘的,他一年有大半年都是節假日。

郭淑回答道:「都準備好了,王府眼下也不缺錢,咸宜的好意,郎君領受。

別啊,咱們怎麼就不缺錢了?你個實誠娘們,李瑁頗爲無語,咸宜那麼多錢,與其鬥雞輸掉,還不如給我呢。

雖然咸宜嘴上說是借,實際上他們兄妹幾個之間,借和給是一個意思。

而且咸宜這傻丫頭,曾經私下裡透露給李瑁一個秘密,長寧公主當年上交的家產不是全部,她還給自己的兒子楊洄,留了一小部分。

咸宜沒有具體折算這筆財產大概值多少,但是李瑁用屁股想也知道不少。

那可是韋后的親女兒,當年都是可以賣官的存在,足足給李隆基上交了兩百萬貫,那麼給楊洄私留的那部分,怎麼也有四五十方貫,再加上楊洄親爹楊慎交家產,咸宜的一千戶食邑和嫁妝,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幾人正聊天的功夫,管家張井進來了,附耳李瑁低語幾句,李瑁直接起身:

「你們聊吧,我出去一趟。」

「阿兄去哪?若是好玩的去處,應該帶上我們,」咸宜搶先道。

李瑁淡淡迴應了一聲:

「不帶你們。」

他這次要去的地方,還是長樂坊,不過不是大安國寺,也不是教坊,而是徐家酒肆。

徐家本是江南揚州人士,隋朝時從江南遷徙至長安,因擅釀酒,很快便在長安立足了。

他們家的酒非常的貴,利潤超級高,原因就是產量少,攏共四個酒窖,年產也就幾百罈子,除了照例進貢皇宮的,剩下的真沒多少了。

所以他們除了自己的招牌黃桂稠之外,還賣其它酒水,不然生意就黃了,其中還有被粟特商人壟斷的西域葡萄酒。

長安的所有娛樂場所,隨處可見外族人土,穿金戴銀花裡胡哨,那肯定就是粟特人了,也就是昭武九姓,這幫人是整個西域最會做生意的,控制了絲綢之路的貿易。

但身在長安的粟特人,絕大多數可不是外人了,他們已經融入了中原,成爲唐朝百姓。

男年五歲,則令學書,少解,則遣學賈,以得利多爲善,妥妥的東亞youtai

人。

因其民族特性是父子計利,所以只存在小家族觀念,堂表親戚都很疏遠,例如安祿山和安思順。

安祿山起家就是邊境上幫買賣人協議物價的牙郎,可見賺錢,是粟特人刻在骨子裡的。

這次約他見面的,是盧奐,在一個不起眼的包廂內,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胡人。

不對,穿金戴銀的,這是個粟特人。

李瑁進入包廂之後,盧奐的隨從從外面將門關上,盧奐看到一身便服的李瑁,笑道:

「大郎坐吧。

他派人通知李瑁的時候,就囑過,不要掛着顯眼的金魚袋,要避人耳目。

如今呼之爲大郎,自然是不希望那名粟特人知道李瑁的身份。

「這位是我本族.......額.......算是族叔吧,比我高一輩,」盧奐指着李瑁朝慄特人介紹道,隨後又向李瑁介紹:

「這位來自營州。」

他本來想要掩飾李瑁身份,介紹李瑁是他的堂侄,但轉念一想,那自己不就比聖人還高出一輩,於是只能硬着頭皮叫叔叔了。

「都是自己人,」盧奐朝那名粟特人道。

那人嘻嘻哈哈起身,朝着李瑁行禮:

「見過郎君,郎君真俊,實屬京師罕有。」

粟特人因爲做生意的緣故,所以嘴巴特別甜。

接下來他又說了一些恭維的話之後,便告辭離開,因爲他和盧奐談的事情,

已經談完了,以爲李瑁是盧奐的第二個客人。

等到慄特人走後,盧奐笑呵呵指了指長几上的酒罈子:

「還未開封的黃桂稠,隋王飲幾杯?」

李瑁點了點頭:「那個胡人是誰?」

盧奐爲李瑁斟酒道:「營州都督安祿山帳下的參軍,名叫安守忠,這不是年關到了嗎,進京給我送禮來了。」

安祿山眼下,已經是平盧軍兵馬使兼營州都督,今年剛上任的,營州就是後世遼寧朝陽那一塊,在幽州的東北面。

「地方官賄賂你,爲什麼還要告訴我呢?」李瑁笑道。

盧奐先敬了一杯酒,隨後道:

「就是故意讓你看見的,本來那個人很謹慎,早就要走了,我故意留他,直到你來。」

他是吏部侍郎,管着官員的升遷調動,老家又是河北,被安祿山盯上,一點不奇怪。

「爲什麼要讓我知道呢?」李瑁道。

盧奐笑道:

「這個人前天給右相送了十車財貨,給左相送了五車,陳希烈和我,都是三車,一個雜胡,志向不小啊,四個主持銓選的,他都在暗地裡巴結。」

「你怎麼知道的那麼清楚?」李瑁皺眉道。

盧奐笑道:

「這裡是長安,誰還沒有點眼線呢?我只是想讓隋王知道,我大唐眼下的官職,都被這種人給搶走了,進士出身的士子,比不過一個營州雜胡,何其哀哉。」

原來是這樣,李瑁心裡倒是挺樂意知道這種事情,因爲他對安祿山的事情還是非常關心的。

但很顯然,眼下的朝堂,沒有誰會將安祿山放在眼裡。

「賄賂這種事情,罪名可大可小,國寶郎告訴我,就不怕我把你賣了?」李瑁笑道。

盧奐哈哈一笑:「無妨,一來,我相信隋王的人品,再者嘛,左相右相全牽扯在裡面,大家都拿了,隋王不會這麼沒有眼力。」

李瑁撇了撇嘴,舉杯道:

WWW• t t k a n• c○

「邊喝邊聊。」

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81章 錢監第390章 有喜第33章 表妹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283章 互毆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18章 何所懼?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45章 翹tun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360章 體面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386章 契丹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349章 烏龜第154章 偃月堂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387章 隔閡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387章 隔閡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180章 姚 宋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3章 表妹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9章 3角關系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385章 棺材板第261章 田舍郎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25章 隴右第389章 金花箋
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81章 錢監第390章 有喜第33章 表妹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283章 互毆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18章 何所懼?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45章 翹tun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360章 體面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386章 契丹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349章 烏龜第154章 偃月堂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387章 隔閡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387章 隔閡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180章 姚 宋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3章 表妹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9章 3角關系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385章 棺材板第261章 田舍郎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25章 隴右第389章 金花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