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翹tun

曹日升進去喊太子,但是太子遲遲沒有出來。

而巷子兩側,已經有其他王宅的家奴露頭看熱鬧了,對此,吳懷實並沒有驅趕,因爲明擺着,聖人就是要殺雞給猴看,隋王這隻雞,得讓他們看到啊。

而太子故意不出來,就是這個原因,他從曹日升口中得知,李瑁被揍的挺慘,心裡已經樂開了花。

他高興啊,李瑁捱揍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他爹給他傳遞了一個態度,朕還是罩着你的。

這就讓他很舒服了,只要我還是太子,老爹踩我罵我都沒關係,我能忍。

隨着時間漸漸過去,十王宅很多親王們也來了。

他們出不去十王宅,但是在十王宅還是非常自由的,吳懷實也管不了。

「吳將軍,車廂內是誰在嘶喊,怎麼聲音聽着有些耳熟?」儀王李故意上前詢問道。

李瑁的哀嚎聲就沒有斷過,喊得撕心裂肺,動靜很大,在安靜的十王宅顯得非常突兀,這樣的熱鬧,自然會將人都吸引過來。

看熱鬧嘛,人的本性。

吳懷實也老老實實道:

「聖人懲戒隋王,庭杖二十,以效尤,奴婢奉旨,帶隋王來向太子請罪。」

「~~~十八郎?」

慶王李琮頓時一臉擔憂的登上馬車,掀開簾子看了一眼李瑁那紅腫的跟猴屁股似的翹臀,關心道:

「十八郎,要緊嗎?你犯了什麼大錯,父皇如此懲戒你?」

其他兄弟也是面面相,雖然他們都明白,李瑁捱揍,父皇多少也有警告他們的意思,但眼下哀嚎的李瑁就在眼前,他們的心裡還是非常爽的。

這裡面,唯獨一個李琦,是真的擔心他哥,但是他本欲上前,被吳懷實一個眼神暗示給攔住了。

因爲這裡發生的一切,吳懷實都會如實奏報聖人,包括這些皇子們的幸災樂禍,他擔心李琦說錯話,而他又不能不稟報,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別說話。

接着,一個個親王看似關心的陸續登上馬車,輪流檢閱李瑁的猴屁股,而李瑁當下,也不在乎這些了,他只在乎什麼時候能熬過這種劇痛。

實在是太疼了.:::

「勸了他多少次,不聽啊,這下好了,觸怒了父皇,捱了一頓狠的,」潁王李激在下方撇嘴道:

「做人啊,還是要老實點,別那麼跳,這次就當長個記性了。」

他長記性了,你們長了沒有?吳懷實冷眼旁觀。

他很清楚,聖人兒子雖多,但真正有地位的親王,其實也就那麼幾個,剩下的並不被聖人所喜愛,說到底還是兒子太多了,生母的出身也太雜了。

聖人雖然多情,但不是對每個嬪妃都有真感情,實際上,宮內很多嬪妃,都是出於政治目的被冊封的,聖人真正在意過的女人,第一王皇后,第二武惠妃,

第三劉華妃,第四趙麗妃,四個都死了,現在就只有楊貴妃了,但是貴妃無子。

那麼哪些親王有地位,就非常容易看出來了,武惠妃丶劉華妃丶趙麗妃生的,就是貴子。

劉華妃的就是四王黨,趙麗妃是廢太子瑛,而當今太子的母親楊貴嬪,與聖人感情不深,因爲她是武后賜給基哥的,能當上太子,是沾了王皇后的光,李亨被王皇后撫養過。

當年的鄭國公楊知慶,是武則天的表侄,他的三個女兒,以武后母族之貴,

分別賜婚給廣平郡公李靈,節閔太子李重俊,臨淄郡王李隆基,其中就李隆基這個是妾,人家那倆是正妻,因爲基哥這個是庶出。

李亨之所以這麼自卑,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他媽是庶出。

所以在十王宅,能被吳懷實放在眼裡的親王,滿打滿算,不超過十個,剩下的,怎麼看,都不會有出息。

很久之後,太子終於出來了。

他一出來,其他人紛紛退往一邊,讓開道路,目視着李亨一臉焦急和擔憂的與吳懷實小聲交談一番後,匆匆拎着下襬登上馬車。

片刻後,車廂內傳出太子悲憤的哭喊聲:

「十八郎啊,十八郎,你怎麼被打成這樣了..::..是爲兄不好,不該與你計較的.

車廂外面的人,都傻眼了。

「他是哭喪呢?」穎王李激朝着慶王琮低聲道。

慶王咧了咧嘴,不屑道:「貓哭耗子假慈悲,這個人怎麼變成這樣了?都會演戲了?」

吳懷實也是有些懵逼的,他印象中,太子不是這個性格啊,裝的這麼虛僞幹什麼呢?當我們都是傻子啊?

哭了半響後,李亨抹着眼淚離開車廂,朝吳懷實道:

「孤要入宮覲見父皇,代弟請罪,孤是兄長,沒有處理好與弟弟們的感情,

過錯在孤,請吳將軍奏稟父皇。」

吳懷實都有些手足無措了,媽的,你擱我這演上了?

只聽他道:「太子眼下不宜覲見,聖人當下不見任何人。」

沒錯,我猜他也不會見我,於是李亨朝着四周的兄弟們揖手道:

「今天,孤給大家賠個不是,往日有照拂不到的地方,都是孤的不是,十八郎前車之鑑,今後吾等兄弟,當同胞共命,扶持互助,不可再犯。」

慶王他們還能說什麼呢,咬牙切齒的朝着李亨揖手行禮:

「願尊太子,同心協力。」

一場鬧劇,就這麼結束了,吳懷實稀裡糊塗的將李瑁帶走了。

隋王宅,沒有哭聲。

因爲郭淑是一個堅強的女人,而楊絳沒心情哭,正在手把手的與侍女悉心照料着李瑁。

至於韋妮兒,因爲要照顧新生兒,所以還不知道她丈夫被打的這麼慘。

「這個陳玄禮,就是活脫脫的一個蠢貨,」李消息靈通,第一時間趕來探望,見到李瑁的慘狀後,怒罵道:

「我聽阿爺說,王忠嗣已經在宮裡躺了半個月了,至今都下不了牀,也是陳玄禮動的手,這個人一味愚忠,不知通融,將來不會有好下場。」

一旁的盧奐聽到這裡,直接來了句:

「你閉嘴吧,愚忠就不是忠了?你敢諷刺愚忠?」

他本來就跟李林甫爺倆不對勁,本身級別又高,訓斥李幾句,李眼下也不好發作,畢竟這是在隋王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隋王友人。

若是在偃月堂,你敢這麼嗆我,說不得我要擼起袖子跟你比劃比劃了。

「王忠嗣的事情不要外傳,你幾個腦袋啊?」盧奐繼續道。

他雖然說話難聽,但是李聽的出,人家這是爲他好,王忠嗣捱打的事情,

他爹確實囑附過他,千萬不要說出去。

也就是跟李瑁講一講,其他人他是不敢說的。

哀嚎了一整天,傍晚時分的李瑁,算是熬過了最慘的那一段時期,眼下雖然也非常疼,但至少咬牙能忍住。

楊絳就在榻上,不停的爲他更換着冷巾,太醫說了,不用上藥了,冷敷三天,熱敷三天,硬扛吧。

李瑁留着冷汗,看向下方的蓋擎,道:

「好在咱們結親家的事情,聖人準了,這頓打便沒算白挨。」

蓋擎苦笑道:

「你還有心情說這些事情,你被擡去十王宅請罪的事,這還不到一天,就已經傳開了,對你極爲不利啊。」

很簡單,聖人的這一舉動就是在告訴所有人,誰敢再找太子的麻煩,隋王就是例子,也是在告訴所有人,太子就是太子。

那麼短期內,表面上會維持風平浪靜。

盧奐說道:「王忠嗣奏請辭去左羽林和朔方節度使,聖人已經準了,你那個岳丈,已經被拜爲朔方知留後,王忠嗣跳出來,太子就不會有事,你呀,老實點吧。」

他不算站隊李瑁,也不是站隊太子,就是個正兒八經的中間人,立場鮮明。

但如果李瑁真有一天可以上去,他也會毫不猶豫選擇幫忙,你可以認爲這叫牆頭草,但我們要知道,牆頭草才能生長的更茂盛。

中立派,也叫搖擺派,他們究竟會搖向哪邊,看實力說話。

眼下對李瑁就頗爲不利,意味着很多搖擺派會繼續搖擺下去。

送走了這些人之後,郭淑纔不情不願的將達奚盈盈帶了進來,後者是悄悄來的,一路上都有人保駕護航,確保不會被任何發覺。

「你們都出去,讓她來,」李瑁道。

郭淑頓時眉,沉吟片刻後,給楊絳使了一個眼色。

於是楊絳將冷巾交給達奚盈盈之後,所有人都退了出去,關上房門。

達奚盈盈脫鞋上榻,給李瑁敷着屁股,小聲道:

「千難萬難,我總算是見到杜鴻漸了,新豐的眼線太多了,我不得不小心謹慎,畢竟這件事誰都不能知道。」

「說結果,」李瑁呻吟了一聲,達奚盈盈趕忙輕輕敷上他的屁股。

只聽她繼續道:

「你的這個人還是得力的,已經安排好了一切,當下我們不能再留着那些東西了,韋抱貞隨時會去新豐倉,我已經囑咐杜鴻漸,讓他屆時設法將東西暴露出來,推到韋堅身上,那批貨是從河北來的,怎麼也牽連不到你身上,我的人也都安排好了一切,你放心好了。」

李瑁點了點頭,臉上表情古怪,半響後,不好意思道:「我想如廁。」

達奚盈盈笑了笑,起身道:「我伺候你。」

韋抱貞有兩個兒子,長子韋外任當官,次子韋政則是跟着他搞水利。

他有兩個官職,將作監下設的庫谷監,任監一職,以及弘農郡太守,兒子韋政是東西倉副使,正使原來是韋堅。

父子倆的職位都是相當相當重要,因爲東西倉是兩京走廊運輸線最爲關鍵的命脈所在,所有進京物資,都會在弘農郡,也就是三門峽下船,送入東西倉,然後走陸路越過三門峽,再走漕運入京。

東西倉,就是裴耀卿的傑作。

也正是因爲他們是韋堅的本族,所以被安排在如此重要的地方,肩負着極重的任務。

如今,韋抱貞奉旨接手水陸轉運,那麼新豐倉是必來的,而新豐倉名義上的主管,也是他的下屬,弘農縣縣尉崔成甫。

不過韋抱貞不是一個人來的,李適之也來了。

接手京兆尹,那麼這項工程李適之避無可避,他必須要幫韋抱貞疏通京兆府所有衙門關係,好讓對方能順順利利的接手工作,並有序開展。

所以今天的新豐縣,等於是頂級欽差大臣,下來視察了。

杜鴻漸等一干地方官員數百人,早早的就在城外迎接,並將這支豪華的巡查隊伍迎入縣城。

由李適之主持的洽談會結束之後,他們此行的第一站,就是新豐倉。

「這位便是崔縣尉,負責主管新豐倉,」杜鴻漸在新豐倉外,低頭哈腰的爲李適之等人介紹道。

沒有資格參加洽談會的崔成甫,趕忙施禮道:

「卑職崔成甫,見過左相,南宮郎丶蘇少尹....

李適之對這個人不熟啊,聞言皺眉道:

「弘農縣尉,怎麼會在這裡?」

弘農縣,不屬於京兆府,京兆尹是管不了的,而且官吏擅自離開轄區在別處任職,也不符合律法。

當然了,崔成甫這樣的安排,也不犯法,因爲韋堅是轉運老大,兩京走廊他可以隨意安排。

京兆少尹,長安縣令蘇震趕忙解釋道:

「這是韋堅當初的安排,此人擅倉養護,所以安置在這裡,並無過錯。」

「噢~?」李適之點了點頭,看向韋抱貞:

「查倉吧。」

「是,」韋抱貞點了點頭,吩咐幕僚屬下,開始對新豐倉幾十個大倉清點查驗。

至於李適之,則是帶人在一處衙房內等候,負責最後的審覈。

任何一項工程如果換了負責人,那麼下一任必然是會查帳的,因爲他得將以前的爛帳都搞清楚了,撇清楚了,才能開展自己的工作。

新官不問舊官事,但是新官也不接舊官的帳。

韋堅欠下的虧空,等於一筆揭過,他欠的錢,李林甫接過去了,今後工程的帳務,李林甫也會親自監督。

工房朝集使,南宮郎李恆,將作爲此項工程的監理方,全程監督,所以今天他也來了。

清點倉,是一件非常非常複雜和耗時的工作,數百人蔘與進來,也需要三四天左右的時間,完事後,李適之回到京師,還需要四五天的核對,纔會備檔。

他的任務,就是審覈加作證,也就是說新豐倉到底有多少存貨,查驗審覈之後,他蓋了印,就等於具備法律效力,以前的帳跟韋抱貞再也沒有關係。

這項工作也很枯燥,李適之的人在外面監督查驗,但是他沒事幹啊,只能是聊天了,聊的累的,再打個盹。

傍晚時分,韋抱貞帶着兒子匆匆進入衙房,拍醒了李適之,小聲彙報導:

「左相,有些東西,需要您親自過目。」

李適之迷迷糊糊的眉頭一皺,立時起身道:

「帶路!」

一座倉,以柵欄分隔,柵欄內爲一倉,而這一倉當中,則會根據貨物的品種,建造符合存放條件的大大小小十餘間或數十件倉房。

李適之騎馬都走了十五分鐘,才抵達那座倉庫,進入圍欄之後,蘇震已經在這裡等着了,趕忙提着燈籠在前引路,來到一座石頭所砌的倉庫。

倉庫的門是打開的,已經被李適之帶來的右武衛層層包圍,中郎將李條已經將其它衙門的官吏盡數驅趕在一邊,見到李適之趕來,這才讓開道路。

而且只允許李適之丶李恆丶蘇震和韋抱貞父子進去,其他人等,全數攔在外面。

李修帶着幾名衛士打着燈籠,在前引路,來到倉房的最後方,隨後上前,將上面遮蓋住的篷布一把掀開。

隨着燈籠靠近,李適之瞳孔劇縮,沉聲道:

「有無備案?」

其實他自己知道,真要有備案的話,韋抱貞就不會帶他過來了,而且這麼多軍械,有備案也不該出現在這裡。

侄子李條回答道:

「沒有,什麼都沒有,這座倉記載着的是鐵器農具,但是大半個倉,存放着的卻都是甲冑軍械,數量之多,令人咋舌,卑職還沒有來得及清點,但目測,可裝配千人所用,問過那個崔成甫,他說不知道。」

李適之眉頭緊鎖,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千人軍械,不是一般人可以搞來的,勢必牽扯軍器監和兵部,他卸任兵部尚書還不到一年,並不知道還有這樣一批軍械保存在新豐倉。

軍械出現在轉運倉,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戰時運輸,李瑁坐鎮河西,王忠嗣出擊塞外的時候,北都軍器監運送兵械,確實要經過這裡,但是一路上都有中書省丶兵部以及十六衛監督,全程嚴謹,不可能落下這麼一大批軍械不爲人知。

這是要命的疏漏,會牽連很多很多的人。

最匪夷所思的一點在於,李適之認得出,這些鎧甲,不是打造給藩鎮的,而是十六衛,也就說,這批貨根本就不是送往隴右與朔方的,而是直送京師。

「立即讓裴敦復來,」李適之陰沉着臉道。

他拿來燈籠,仔仔細細上前驗查,發現這批軍械應該是短期內存放在這裡,

因爲兵械雖然過,但是最外面一層沒有落灰,很多地方都有人爲搬運過的新鮮痕跡。

「你覺得,這批軍械,大概出現在這裡有多久了?」李適之詢問李修道。

李條說道:「不會太久,應在月旬之間。」

李適之點了點頭:「有關人等,都扣下了嗎?」

李條點了點頭:「沒我的命令,所有人都不準離開,包括縣令丶縣尉,卑職已經派人去往新豐驛,將兵曹參軍韓混也帶來,這裡的官,一個也別想跑。」

這個人是李適之的親侄子,是他大哥左武衛大將軍李的次子,爹在左武衛,兒子在右武衛。

韋抱貞已經嚇傻了,我特麼到底接手的是什麼玩意啊,這纔剛查倉,就給我查出來這麼一個玩意?

這時候,外面一名將領進來票報:

「有十七名倉吏沒有找到,還在找。」

李條一愣,看向他叔。

李適之沉聲道:「給我找,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達奚盈盈來新豐,不是白來的,她就是來給杜鴻漸擦屁股的,但凡經手過這批軍械的人,包括杜鴻漸的那個心腹幕僚,都被達奚盈盈暗地裡解決了。

杜鴻漸一開始捨不得,覺得他這個幕僚忠心可鑑,不會出問題,但是達奚盈盈非常果斷,直接就動手了。

事後杜鴻漸倒也沒有怨言,人不狠站不穩,做大事的,殺伐果斷是必備技能「你不要擔心,這件事跟你沒有關係,」李適之看向一旁戰戰兢兢的韋抱貞,說道:

「但跟韋堅脫不了干係,東西倉有沒有這類東西?」

行得正站的直,我沒幹過我就不怕,韋政站出來代父答道:

「絕對沒有,請左相立即派人去查。」

李適之看向李條:

「立即調撥一隊兵馬去弘農,所有倉庫全部查驗一遍。」

「是,」李條轉身出去吩咐。

半響後,李適之離開倉庫,目光看向了不遠處的那羣地方官,所有人此刻的臉上都是一片驚懼,那個崔成甫更是癱軟在地,雙目空洞。

也是啊,這件事往小了說,兵部和軍器監失察,往大了說,可就要了命了。

接着,李適之讓人搬來公案,就地下了一份調兵令,派人送往長安調撥兵馬,另外又寫了一份奏疏,立即上報興慶宮,請聖人示下。

裴敦複眼下還沒有睡覺,正在書房內獨自一人練字。

幾乎所有的大官,都有一手好字,因爲他們的奏疏是給聖人看的,如果字寫的太差,聖人對他的印象都會不太好。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嘛。

如今接手了兵部,更得練字了,因爲兵部侍郎盧絢的字寫的太牛逼,讓他很沒面子。

足足兩個時辰後,子時到了,裴敦復揉了揉眼睛,準備就寢。

也就是這個時候,管家帶着一名右武衛進入書房:

「阿郎,新豐有要緊情事。」

裴敦復挑眉看向那名右武衛:

「什麼事?」

那名將領道:

「遺漏軍械,數量巨大,無檔可查,左相請尚書立即前往新豐倉。」

裴敦復嘴角一抽,手臂猛地擡起「備馬!」

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386章 契丹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25章 隴右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180章 姚 宋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119章 小畜生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66章 白月光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228章 讖書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383章 玩命第361章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77章 李亨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19章 小畜生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86章 右賢左戚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2章 眼下富裕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47章 豪蕩第37章 2王3恪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33章 表妹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44章 庭杖第85章 月俸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83章 美名冠之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148章 太原尹第293章 我同意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7章 2王3恪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79章 回去吧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
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386章 契丹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25章 隴右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180章 姚 宋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119章 小畜生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66章 白月光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228章 讖書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383章 玩命第361章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77章 李亨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19章 小畜生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86章 右賢左戚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2章 眼下富裕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47章 豪蕩第37章 2王3恪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33章 表妹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44章 庭杖第85章 月俸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83章 美名冠之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148章 太原尹第293章 我同意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7章 2王3恪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79章 回去吧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