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戶房朝集使

“你竟有這樣的好主意?怎麼不早告訴我?父皇已經準了你的奏請,”咸宜喜形於色道:

“不過你要小心點,營造府庫的錢,不在今年的預算當中,李林甫他們勢必要從別處抽調,被削減了預算的官署,只怕對你意見不小。”

比如王忠嗣,邊疆用錢,鬧了幾次他都要不來,李琩這麼一搞,戶部立即就要撥錢造冊。

錢是有數的,李琩花的多了,別人自然就少了。

李琩其實並不在意,如今的朝堂,敢於耿直諫言的人,如同鳳毛麟角,尤其是他作爲兒子奏請給父親修庫,這是孝,聖人以孝治天下,沒人敢嗶嗶的,最多私底下發發牢騷。

不過李琩也有辦法應對,他不想現在成爲焦點,被人矚目。

李岫像一個跟屁蟲一樣,遠遠的盯著李琩兄妹竊竊私語,內心著急萬分,因爲他猜到,他能過來談,別人也會來。

含元殿內,太子的反應明顯比李林甫慢了一拍,不過他也是很快醒悟過來,趕忙令少詹事齊浣出去通知韋堅,務必拿下這個工程,不能被右相府搶了先。

身在廣場的韋堅得到消息後,根本沒有找他弟弟韋蘭,而是打算親自與李琩見一面。

畢竟他弟弟搞工程有一套,談判合作,是不行的。

“李四郎在這裡做什麼?”韋堅信步走來,望向遠方石欄處的李琩兄妹,但嘴上的話,是跟身邊的李岫說的。

他們倆算是親戚,韋堅的媳婦是楚國公姜皎的閨女,李林甫的表妹。

但是他們這個親戚,私底下已經鬧掰了,李岫嘴角微翹,直接挑明瞭道:

“大家自己人,不要動不動便你爭我搶的,這次歸我們,下次再有,予你如何?”

他已經猜到,既然韋堅親自出馬,那麼肯定就是爲那件事來的。

韋堅是什麼人,能被李岫忽悠了?下次?這麼爛的藉口,我都張不開嘴:

“壽王此舉,是做爲兒子的一番孝心,自然應該由太子從旁協助,你摻和什麼?怎麼?你也是聖人的兒子?”

這句話已經非常不客氣了,但韋堅確實比李岫高一輩,李岫還得管人家叫姑丈呢。

李岫一愣,慍怒道:

“你翻臉可是夠快的,我阿爺就是養條狗,也不會咬主人,你還不如一條狗。”

憑藉韋堅的出身,其實仕途是非常順利的,但是當下的朝堂局勢,你想要掌握更大的權利,繞不開李林甫,所以韋堅有一段時間,是在巴結對方的。

但是後來看出李林甫嫉賢妒能,絕對不可能將自己推上去,這才轉投太子。

其實也是太子把握住了機會,看出李林甫與韋堅之間出現裂隙,於是將韋堅的妹妹,從太子孺人,奏請皇帝直接封爲太子妃。

這下子,等於和韋堅捆綁在了一起,將這位非常有才幹的人物,收攏爲太子黨。

韋堅絲毫不怒,忍不住笑道:

“我吃的俸糧,可沒有一粒是右相給的,如果吃國家俸祿的是狗,右相與我何異乎?”

“田舍奴!啖狗腸!”李岫低聲怒罵:

“我看你是連長安令也不想幹了。”

官員銓選任命,是中書門下說了算,皇帝只是最後點點頭而已,輕易不會改變宰相的決定。

開元十二年,中書令張說奏改政事堂爲“中書門下”,改政事堂印爲“中書門下之印”,包攬了尚書省六部的行政大權,集行政決策於一體,權利之大,前所未有。

而這個時期呢,正趕上李隆基老了,身體各項機能都在下滑,對國家政務的關心逐漸減少,開始沉迷享受。

李林甫又最擅長逢迎皇帝,無論國庫還是皇帝的內庫,都填的滿滿當當的,所以李隆基非常滿意,陸續放權給對方。

長安令這麼高級別的官員,李林甫只要籌劃得當,是可以拿下的,主要看東宮的抵抗程度。

長安令,呵呵,你當我看的上嗎?韋堅眼見李琩兄妹似乎聊完了,正向著他們這邊走來,於是趕忙迎了上去,揖手道:

“壽王.......”

李琩直接擡手道:

“子金(韋堅字)不必多說,雲娘我已經送人了。”

說罷,李琩衝著李岫微笑點了點頭,然後直接與韋堅擦身而過。

韋堅愣在當場.......我不是跟你談雲娘啊?

一旁的李岫忍不住嗤笑道:

“雲娘?就是你養在平康坊的那個舞伎?原來你早就開始經營壽王了啊?看不出,你背地裡幹了不少勾當啊,可惜人家不稀罕。”

他爲什麼知道雲娘呢?因爲右相府就在平康坊,而此坊入北門有三曲,南曲、中曲、北曲,爲妓女聚居之處。

名妓楊妙兒、王團兒、王蘇蘇等就住在南曲之中,京都俠少,也都萃集於此,這個坊也被戲稱爲“風流藪澤”之處,乃長安第一高端會所聚集地。

韋堅無所謂的聳了聳肩,轉身離開。

他這個人非常有風度,也心知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辦成的,要有耐心,只要大家利益分配合理,沒有什麼合作是談不成的。

而李岫也暫時退了回去,因爲李琩剛纔的話,給他透露出一個消息,韋堅將私養的名伎送給了李琩,什麼時候送的,在哪送的,李琩又送給了誰,這都要查清楚。

李琩返回座位之後,弟弟李琦探頭詢問,李琩稍微解釋了一下。

而咸宜公主則是令家僕將消息帶給自己的丈夫衛尉少卿楊洄。

楊洄挺尷尬的,官階不低,能上朝會,但進不了今天的含元殿,出身出硬,弘農楊氏觀王房,當朝駙馬,可惜了,是個駙馬。

駙馬娶公主叫尚,沒有贅婿慘,但也好不了多少,好在人家是先當官,才做的駙馬,要是先尚公主,是很難成爲一寺副官的。

所以他不是跟咸宜公主坐在一起,而是在下面的廣場上。

但是他這個人,非常有能力,歷史上記載他幫助丈母孃武惠妃參與構陷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造就了三庶人大案。

具體情況如何,李琩其實也不清楚,而楊洄口風也緊,什麼都不說。

“王副郎,令郎現在何處?”

楊洄端著酒杯朝戶部官員所在地方走了過來,說了一句開場白。

王𫟹也是個頂級人物,心知對方肯定有正事找他,提他兒子不過是起個話題,於是連忙搭話笑道:

“聖人封犬子爲鬥雞小兒,應是在雞坊準備。”

王𫟹的職事官叫做戶部員外郎,戶部下設四司:戶部、度支、金部、倉部,他是這個小戶部的員外郎,屬於副官,所以叫副郎,主官是戶部郎中,就是他親哥王銲。

兄弟倆管著一個司,這權利絕對不算小,更何況王𫟹還是中書門下的戶房朝集使,等於是在中樞了。

楊洄笑呵呵的湊了過來,王𫟹趕忙挪了下屁股,給他騰出一個位置。

“今年戶部的預算,沒有餘額吧?”楊洄小聲問道。

怎麼?要錢?王𫟹小聲道:

“駙馬直說便是,若是一些小的預算,我這裡可以幫忙。”

戶部司,領天下州縣戶口之事,任土所出之貢賦,載列天下物產,備存於司。

這是財政部,王𫟹的意思是,你要是花的不多,給我列個條目,我這裡可以給你批一下。

楊洄不缺錢,也不會幹這種事,湊至對方耳邊,小聲道:

“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落在王副郎頭上了。”

王𫟹臉上裝作驚喜,心裡壓根就不吃這一套,我又不是被糊弄大的:

“我官階不足,怕是幹不了大事。”

楊洄笑道:“給聖人修建新庫,你要是幹不了,那我只能是換個人了。”

恩?王𫟹呆住了。

中藏庫滿了,他一個戶部的怎麼可能不知道,但這種事情,實在輪不著他來說,他前腳說,李林甫後腳就能將他蹬出中書門下。

獻媚聖人這種事情,只有兩種情況:一,李林甫獻媚,二,李林甫默認的情況下,別人獻媚。

所以王𫟹沒那個膽子。

一聽楊洄這話,王𫟹心裡也反應過來了,看樣子有人抓住機會,奏請給聖人修建大庫了,方纔殿內的動靜,恐怕就是這件事。

嘶......怎麼會是楊洄來跟我說呢?你小子不也跟我一樣進不去含元殿嗎?

咸宜公主?

“楊兄,這麼大的一件功勞,恐怕輪不到我吧?”王𫟹疑惑道。

楊洄附耳小聲道:

“壽王奏請,聖人已經準了,詔令壽王主持營造,令郎與盛王關係匪淺,好事自然是交給自己人辦。”

王𫟹多少有點矇蔽,自己那個只會鬥雞的兒子,還能給他帶來這份天大的好處?

恐怕壽王另有所圖吧?

但不管怎麼樣,這件工程要是攬下了,壽王就算有些無理要求,也不算什麼了。

於是他以最小的聲音和楊洄嘀咕了幾句,後者微微一笑,告別離開。

“你們剛纔在聊什麼?”大哥王銲等到楊洄離開之後,湊過來問道。

王𫟹見四下沒人注意他們,本想據實相告,但還是謹慎的小聲道:

“兄長勿問,回去再說。”

他此刻的心裡,是非常興奮的,他現在能走到這個位置,得感謝堂兄楊慎矜,而楊慎矜就是因爲太府寺管得好,所以極受聖人器重。

左藏和右藏兩個國庫,就歸太府寺。

所以他很清楚,想要爬的更高,得是能夠爲國家增賦,爲聖人盈庫,而他正好在戶部,專業對口,但是一直苦於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壽王掛名主持,在前面頂著李林甫,自己在後面出工出力,如果能將這件工程辦好,得聖人歡心,功勞不算小。

最重要的是,說不定有機會得聖人垂詢,那麼自己蟄伏這麼久,便有了一展抱負的機會。

王𫟹面上不露聲色,端起面前的美酒,暢快的一飲而盡。

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102章 忠王友第307章 買房子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87章 讓皇帝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362章 醉酒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231章 妖女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80章 下簾詩第13章 珍饈丞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81章 錢監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27章 服務業第286章 敲鐘第381章 錢監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50章 秘書省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327章 護短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187章 讓皇帝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90章 賜名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35章 父皇聖明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387章 隔閡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261章 田舍郎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4章 太原郭氏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83章 玩命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57章 忠義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8章 356萬戶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53章 撤軍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80章 下簾詩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15章 反間計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349章 烏龜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360章 體面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33章 表妹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45章 翹tun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32章 空中樓閣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187章 讓皇帝
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102章 忠王友第307章 買房子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87章 讓皇帝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362章 醉酒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231章 妖女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80章 下簾詩第13章 珍饈丞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81章 錢監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27章 服務業第286章 敲鐘第381章 錢監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50章 秘書省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327章 護短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187章 讓皇帝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90章 賜名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35章 父皇聖明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387章 隔閡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261章 田舍郎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4章 太原郭氏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83章 玩命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57章 忠義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8章 356萬戶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53章 撤軍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80章 下簾詩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15章 反間計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349章 烏龜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360章 體面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33章 表妹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45章 翹tun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32章 空中樓閣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187章 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