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

安排一件事情,需要時間,武慶不可能當晚就去放一把火,那是傻子。

如果武慶是這樣的性格,李瑁也不敢將事情交給他來做。

要等,要等到右金吾負責金城坊的夜巡。

也就是兩天後。

李晟和王人傑那幫河西兵已經準備就緒,放火用得着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妥當,就存放在金城坊望樓下的衛所。

雖然因爲東市走水的事情,整個長安的防火工作上升了好幾個檔次,成衛京師的衛土甚至挨家挨戶檢查他們的用火情況,有隱患的,責令限期整改。

但是防不住家賊啊,防火的去放火,怎麼防範?

張盈盈外宅的警衛佈置,老黃狗他們已經摸清了,十來個人而已,剪除這些暗哨對於河西兵來說輕而易舉。

長安的宵禁變得更加嚴格,一入夜,京師瞬間便安靜了下來,除了一些特殊地方和夜市,幾乎看不到燈火,如果到了子夜,那更是黑漆漆一片。

「替罪羊找好了沒有?」李晟站在望樓上,詢問剛登樓的王人傑道。

王人傑點了點頭:「坊內有個波斯寺,裡面住着二十幾個白虜,這邊放火之後,徐少華就會進寺殺人。」

替罪羊只能在本坊找,因爲宵禁的時候每個裡坊的大門都會關閉,外人進不來。

波斯寺也叫大秦寺,或是景教,其實就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也是大唐外來的三大教之一。

皇帝准許外來教派進入中土傳播教義,一來是提取你教義當中一些有用的成分,再者也展現了大唐對外的包容,但你千方不要認爲朝廷是支持你傳教的。

那是嘴上支持,背地裡給你設置了無數道鎖,只有長安和洛陽可以傳播其它地方都不行。

因爲兩京的貴族居多,貴族們都是讀的聖賢書,只信儒丶釋丶道,你那套教義對他們沒用。

但也不是沒有上套的貴族子弟,畢竟景教是一種成熟的宗教,而貴族當中愣頭青也不少。

而外來教,都是歸鴻臚寺管理,大唐有律法,襖教丶景教丶摩尼教立寺所在,不得外人騷擾,一切事宜與鴻臚寺協商辦理。

所以這類寺廟當中的人,都很橫,只要不是鴻臚寺去了,其他人進去他們就敢拿兵器跟你對着幹。

那麼王人傑就有藉口了,不是我不想留活口,是他們不聽勸,武力反抗。

李晟點了點頭,對王人傑選的替罪羊還是滿意的,不能濫殺無辜嘛,那麼外來人就不無辜了。

景教在安西地區傳播極廣,給安西和北庭在地方的管理造成了很大壓力,那麼出身安西的王人傑自然就非常牴觸,選替罪羊的時候,幾乎都不用考慮。

「還有兩刻,右驍衛會從坊外經過,等他們走後,咱們就動手,」李晟道。

王人傑點了點頭,看了一眼望樓上的漏刻,下去準備了。

時辰一到,老黃狗帶隊翻牆入院,以臂張弩將宅內的護衛射殺乾淨,隨後將牆外扔進來的乾柴澆上火油,點着之後迅速撤離。

在長安,只有一等一的勳貴,才能住的上亮的大宅院,剩下的房子都是緊挨緊,一旦起火,都不好跑。

就比如後世的小區樓着火,你連家門都出不去,否則兩三秒之內就會被濃煙嗆暈。

火災喪生的人當中,百分之九十是被嗆死的。

同一時間,徐少華帶隊衝入波斯寺,見人就殺,而那些波斯人自然也會反抗,他們反抗的武器就是臂張弩和刀。

刀不是橫刀,是一種刀身略微彎曲,與吐蕃形制非常相似的外來刀。

因爲三夷教剛剛進入長安的時候,經常會被本地人欺負,畢竟他們是白種人,老百姓稱之爲白妖,極爲排斥。

白人男人是白妖,女人是菩薩蠻,黑人是崑崙奴,棒子那邊叫新羅婢,回叫回奴,突叫鍊鐵奴,統稱蠻夷,總之,大唐對外族的稱呼總是充滿了蔑視。

看不起你,又排斥你,自然會不停的找你麻煩。

如果遇到那種膽大包天的地痞無賴,甚至都能要了你的命,所以三大外來教向朝廷申請,獲得了臂張弩的使用權。

弩是殺傷力最大的武器之一,有了這玩意,他們的人身安危也得到了保障,

至少對付平民是沒有問題了。

但你遇上兵,那肯定完續子,因爲兵有盾牌甲胃。

二十三個人的戶體被整齊的擺放在地上,徐少華第一時間派人通知王人傑:

兇手反抗,已被盡戮。

而金城坊的這把火,也瞬間吸引來了在周邊巡查的其它衛府。

「你完了你完了,頂風作案啊,

1

右驍衛中郎將武第一時間帶隊趕來,指着李晟道:

「你們望樓上沒人嗎?怎麼能讓燒成這樣?東市的風頭還沒有過去,竟然在你的眼皮子底下發生這種事,你的職位保不住了,十八郎也保不了你。」

李晟當下正在組織人救火,本來呢,他都不打算救人,但是既然有外府來了,還是要盡心盡力一些的。

他現在也是一副擔驚受怕的樣子,灰頭土臉的恨聲道:

「我也沒想到,那些白虜膽子這麼大,都是讓鴻臚寺給慣的,無法無天了都,我這是運氣不好,如果這把火燒在昨天,那就是武將軍擔責了。」

昨天成衛金城坊的就是武,所以他聽到這話,也是暗覺慶幸,幸好是今晚,不然就輪到我倒黴了。

東市那場火,有關衙門不少人已經被下獄了,李瑁的右金吾自然也要報上來幾個,都是原先的老人,不是李瑁的心腹,交出去也沒毛病。

但是李晟這一次,是肯定跑不了了,因爲今晚是他坐鎮這裡,是第一責任人。

張盈盈也是命大,她這幾日本來就憂心,晚上睡的也輕,所以發現的早,躲進了宅子的蓄水池裡算是逃過了一劫。

當她被救出來之後,看到是李晟負責這裡,就猜到多半是李瑁下的手,心裡頓時五味雜陳,說不上是什麼滋味。

「快將貴人送回燕國公府,」李晟上前查看之後,趕忙吩咐左右道。

張盈盈斷然拒絕道:「送我去隋王宅,我只信任隋王。」

李晟眉頭一皺,瞬間體會到,怪不得隋王常說這個女人的腦子特別好使,確實厲害啊。

人家主動申請去隋王宅尋求庇護,這等於將李瑁給摘了出去,也就是說,她絕不會認爲這把火會是李瑁放的,反而覺得李瑁能夠幫助她,這是一種示好。

「高見,你將貴人送回王府,」李晟吩咐道。

望着張二孃離開的背影,武皺眉沉思:

「這個女人是個禍水啊,十八郎怎麼又跟她沾惹上了,我說良器,我在跟你說話呢?」

「嗯?」李晟一愣,他以爲對方是在自言自語呢,於是愣道:

「說什麼?」

「算了不說了,」武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道:

「幸好水車就在附近,救的及時,否則燒了太清觀,你小子可以去刑部大獄呆着了,這些波斯教徒,爲什麼要對付張二孃呢?他們有仇?」

李晟支支吾吾說不上來:「我只管救火,查案不是我的事情吧?」

一旁的王人傑道:

「張貴人是道門弟子,自然排斥外教,兩家又是鄰居,說不準平時有什麼口角之爭,這幫白虜都是些法外狂徒,不通中原禮數,男女關係也比較混亂,沒有一個好東西,但凡能在老家活得下去,誰願意千里迢迢來我大唐傳教,說不得他們在本國,就是一幫殺人越貨的盜匪之衆。」

他的話是完全有道理的,所有的外國人,對大唐的律法和人文習俗是不太清楚的,打個比方,大唐女人的地位非常高,可以參加大多數的社交活動,但是他們那邊不行,所以他們對女人有一種天生的主人感,認爲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地位低下。

所以白妖在長安犯事最多的就是調戲女人,他們沒有華夏正統的禮教約束,

對男女之間關係沒有邊界感。

武點了點頭道:「有道理,這幫白毛鬼確實不是東西。」

這時候,陸陸續續有其它衙門的人趕來了,張盈盈的宅子裡五十七個人,活下來二十一個,算是不錯了,主要是張盈盈沒事就行,至於那些家僕護院奴婢,

無所謂的。

這把火跟東市那把火,完全沒法比,也就是張盈盈的一座外宅燒沒了,附近建築都沒有被殃及,宅內又沒有什麼貨物,所以火勢很快便得到控制。

金城坊隸屬於長安縣,所以第一個趕來的,就是縣令蘇震。

放在平時,他來不了,但是最近因爲東市那場火,很多官員都守在衙門裡,

盤算着熬過這陣風頭,再恢復往日的正常作息。

但是沒想到,這才兩天,又來了一場火。

蘇震皺眉看向武:「今夜是你值守?」

「差不多吧,」武點頭道:

「我就在附近,來的也算及時,那些白虜膽子太大了,敢對衛士動手,是右金吾先發現端倪的,兇手也已伏誅。」

「一個活口都沒留?」蘇震皺眉道。

武聰指向王人傑道:「怎麼留?右金吾都傷了四五個弟兄,留活口的話,是要死人的。」

他是李瑁的表弟,自然是要配合金吾衛向上面交代的。

蘇震的目光隨即看向王人傑,正要問話,結果王人傑先說話了:

「別問我,我不歸長安縣管。」

蘇震一愣,好家夥,沒來長安多久,衛府的那股臭德行倒是都學會了。

只見他點了點頭:「那就等韋大將軍來了再說。」

這時候,街道盡頭傳來馬蹄聲,武慶帶人策馬趕來,一下馬,便疾步上前一個耳光抽在李晟臉上:

「你個糊塗蛋,怎麼值守的?阿郎找你問話,還不快去!」

李晟一臉犯錯的模樣,低着頭就往街外走。

蘇震望着這一幕目瞪口呆,好家夥,這是直接將第一責任人叫走了?待會上級衙門來人找誰問話?這保的也太明目張膽了些吧?

不過呢,他跟楊洄沾着複雜的關係,自然對隋王府的作爲,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保就保吧,情理之中嘛。

東市大火那件案子,已經了結了。

也就是說,那個已經不是案子了,明面上三法司已經結案,每個衙門找來幾個擔責的就算完事了。

但是私下裡,吳懷實一直在查。

他已經查到,走水的那天晚上,東市四面的坊門雖然沒有打開過,但是西門方向的小側門,進來過人。

爲什麼有側門呢?因爲這道門是爲了方便成衛京師的衛士們出入。

裡坊的大門都是非常厚重的,門後還有頂門柱,絆馬索,每次開啓都非常麻煩,但是巡夜的衛士不可能總是待在坊外,有時候他們也會進坊內找些樂子。

所以側門這玩意,只出現在擁有夜生活的裡坊,正常的居民坊是沒有的。

「你的意思是,側門的鑰匙,衛府都有?」吳懷實在東市的坊吏公內,詢問坊正道。

坊正查拉着腦袋回話道:

「不單單衛府,京兆府丶縣衙也有,右相丶左相也都有。」

吳懷實自瞪口呆:「你們這是將京師的成衛當兒戲呢?他們既然可以自由出入,那麼宵禁又有何意義?」

坊正卑微道:「回將軍的話,小人接手的時候就是這樣,這道側門是在永徽三年便有的,小人已經換過三次鎖了,不然的話,能進來的人更多。」

東市,是長安第一大貿易中心,因爲是貴族的娛樂區,所以關係戶特別多,

他們有時候玩的太晚,又想回家了,便會走這道門,如果家裡正當權,比如李林甫之類的,坊正爲了討好人家,會主動送上鑰匙,意思是你隨便什麼時候進出都可以。

一旁的嚴武也點頭道:

「擁有小門的裡坊,在長安有七處,這是大家都默認的,就連平康坊都有,

尤其是當下國事都在偃月堂議,很多官員半夜才能回家,爲了方便,纔有的小門。」

吳懷實常年在宮內任職,對於長安某些隱秘的規矩還是不太清楚的,嚴武要不是因爲在金吾衛幹過,他也不知道。

「也就是說,那晚到底有誰進來,你們都不知道,對吧?」吳懷實問話道。

坊正結結巴巴道:「確實不知道,他們有鑰匙,進出很方便的,都是上差,

我們也管不了啊。」

這可難查了......吳懷實意識到,金鋪那場火多半是官府自己乾的,但是究竟來自哪個衙門,被誰指使的,就不好查了,因爲鑰匙是可以配的,保不住那些衙門的人爲了方便,私下裡配了多少。

好在這類側門只出現在擁有夜市的裡坊,出不了多大問題,李林甫都默認平康坊有側門,他還能說什麼呢?

「今日換把鎖,想要鑰匙的,讓他們來找我,」吳懷實起身道。

他接下來,還要去一趟右武衛,因爲那晚在金鋪附近值夜的,是右武衛的兵曹參軍韓混。

「金城坊那把火,會不會與這件事情有關聯呢?」離開公之後,嚴武跟在屁股後面問道。

吳懷實咧嘴一笑:

「關聯大了,一個是裴夫人的產業,一個是燕國公的外宅,哪有這麼巧,走水的都是貴人宅邸?查一查,裴夫人,燕國公丶張二孃最近都去過哪裡,他們之間是否有什麼交集。」

說罷,吳懷實補充道:「不要去問右金吾,隋王牽扯其中,那邊是不會跟你說實話的。」

「嘶」隋王牽扯了嗎?我怎麼看不出來?」嚴武裝傻道。

吳懷實瞪了自己的弟子一眼,冷哼道:

「一個是表姐,一個是關係暖昧的老冤家,都跟他有關係,你說他牽扯進來沒有?」

「我覺得沒有吧..:::.隋王從西北迴來纔不久啊,」嚴武嘿嘿道。

吳懷實一腳踢在他大腿上,笑罵道:

「是啊,他回來之前什麼事都沒有,剛回來長安便兩次走水,我也不希望他牽扯其中,但這兩件事,絕對跟他有關係。」

張二孃被送進隋王宅之後,李瑁第一時間趕來探視。

「怎麼回事?怎麼會好端端的走水?人沒事就好,你先換件衣服吧,」李瑁一臉擔憂的上下打量了對方一眼後,招來下人爲張二孃沐浴更衣。

張盈盈幾乎已經肯定,就是李瑁乾的,因爲李瑁剛纔這句話,從頭到尾都透露着虛僞,而以李瑁的城府,想要哄騙人是很容易的,而對方剛纔的敷衍態度,

明擺着就是不想掩飾。

也就是說,李瑁只是演戲而已,而且是故意讓她知道在演戲。

這就叫看透不說透,繼續做朋友。

郭淑韋妮兒等人都被驚動了,而韋妮兒更是親自照顧張盈盈沐浴換衣,這裡只有她的衣服,張盈盈穿的了。

因爲郭淑和楊絳的個子高。

溫暖的堂屋內,一羣人圍繞着哭哭啼啼的張盈盈問長問短,大家雖然也是在客套,但是比李瑁剛纔的表現真摯多了。

就連武明堂也是不勝晞噓道:「真是多事之年,明日拜拜火神吧。」

李瑁剛纔一直在盯着武明堂,因爲他見識到了一種超強的演技,用柳宗元《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的句子來形容,最貼切不過:始而駭丶中而疑丶終乃大喜。

武明堂起初在聽說之後,一臉駭然,對於三天之內長安兩次走水而感到不可思議,接着就是疑惑,到底是什麼樣的賊人,敢對外戚下手,最後就是恭喜張盈盈了,沒事,房子沒了都是小事,你人沒事就行,這叫大難之後必有後福。

「那些白妖太猖獗了,」郭淑也是怒道:

「我在長安見過幾次,他們見到我竟不知俯首低頭,真是沒有規矩,做出這樣的惡事,也是預料之中。」

大唐是非常照顧外國人風俗的,一直都保持着開放和包容的態度。

波斯是向大唐朝貢的,但因爲路途遙遠,所以次數不多,正常的朝貢只有四次,分別發生在公元638年丶639年丶647年丶648年,也就是李世民和李治在位時期,而且大唐還在波斯先後設立過六座都督府。

不正常的次數就多了,因爲開元時期,被大唐認可的波斯王卑路斯一脈已經在當地不行了,卑路斯更是病逝在長安,他的兒子泥涅師從長安出發,被裴行儉護送至碎葉城,返回故國想要光復,也失敗了,二十年後灰溜溜的又返回長安,

被李顯封爲左威衛將軍,也是死在了大唐,但是他的兒子普尚依然留在故國。

當下給大唐朝貢的,就是普尚這一系。

金城坊的波斯寺教首,是新來的波斯人,跟卑路斯這一脈沒有任何關係。

張盈盈心裡很清楚,李瑁一次沒有弄死她,就不會再有第二次了,但她還是擔心,所以才主動示好,希望李瑁高擡貴手。

一切都在不言中,她知道李瑁會懂的。

「燕國公府來人了,希望將張二孃接回去,」管家張井進來通報導。

張盈盈聞言趕忙道:「讓他進來,讓我交代他。」

說罷,她看向李瑁道:「讓我在你這裡躲幾天,我不想回去。」

自從她被太子休了之後,與家裡的關係就一直不好,因爲她牽連自己的父母得罪了少陽院,所以纔想着能夠做些什麼事情,挽回父母對她的關心。

王秀的那件事,就是一次討好少陽院的機會,張去逸欣然做了,但是眼下事情鬧這麼大,張去逸肯定非常惱怒,所以張盈盈短時間內,也不敢回去。

郭淑第一個查拉下臉來,我們家又不是收容所,發生這麼大事情,你住王府算怎麼一回事?你又不是沒有家。

但她還是尊重李瑁意願的,聞言看向李瑁道:

「郎君怎麼看?」

李瑁點了點頭:「收拾出一間庭院,讓她暫且住進去吧。」

「我隔壁不是有一座空置的院落嗎?」武明堂看向李瑁笑道。

李瑁點頭道:「對,就住在阿姐隔壁吧。」

張盈盈心頭一緊,膽戰心驚的看向武明堂,她心裡清楚,能不能獲得李瑁的諒解,武明堂將會是最難過的一關,人家的鋪子都燒沒了,損失慘重,能不記恨她嗎?

我是有錯在先,但你們也差點燒死我,大家應該扯平了吧?

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340章 畜......畜生......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149章 狗舌頭第80章 下簾詩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80章 下簾詩第257章 離開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32章 空中樓閣第167章 賞罰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75章 狩獵第78章 別問了第167章 賞罰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310章 沒的選第348章 三贏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38章 356萬戶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154章 偃月堂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59章 十望州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84章 融合劑第180章 姚 宋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83章 互毆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127章 服務業第190章 賜名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19章 小畜生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87章 隔閡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344章 庭杖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210章 打穿了第13章 珍饈丞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315章 反間計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
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340章 畜......畜生......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149章 狗舌頭第80章 下簾詩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80章 下簾詩第257章 離開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32章 空中樓閣第167章 賞罰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75章 狩獵第78章 別問了第167章 賞罰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310章 沒的選第348章 三贏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38章 356萬戶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154章 偃月堂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59章 十望州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84章 融合劑第180章 姚 宋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83章 互毆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127章 服務業第190章 賜名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19章 小畜生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87章 隔閡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344章 庭杖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210章 打穿了第13章 珍饈丞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315章 反間計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