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勳國公房

有趣的一幕在安興坊發生了。

大理寺的人,帶不走最重要的嫌疑犯,李瑁直接在王府官署的門口搭了一座棚子,他本人就坐在這裡,將所有想帶走嚴武的人,攔在了門外。

這個差事必須他親自出馬,因爲他的屬下里,沒有足夠分量的人,擋不住大理寺。

也只有他,能跟張均比劃比劃。

那麼大理寺這邊,也在巷子裡搭起了一長排的棚子,各路辦事官員臨時在棚子底下辦公,做筆錄的丶問話的可以輪流進入王府官署。

皇城,大理寺官署。

「明目張膽包庇罪犯,不愧是隋王啊,倒是我小看了他,」

張均自然不願意繼續跟李瑁較勁,安排妥諸事之後,便返回了大理寺,

思着如何破局。

「這樁案子早就沒有頭緒了,時間隔了太久,」韋見素皺眉道:

「隋王宅那邊,您就先別去了,去年這樁案子是戴國公主辦,便請他去與隋王交涉吧。」

說罷,韋見素看向了坐在他對面的一名中年人。

戴國公就是李道邃,宗室成員,同時也是左驍衛大將軍,兼任大理少卿。

李隆基去年爲了以示公允,專門派宗室成員主辦此案,李道邃親自帶人,一路從長安追到了江淮,纔將嚴武這小子捉了回來。

期間經過,李道邃是最清楚的。

張均點了點頭,看向李道邃:

「你去跟他交涉吧,我這張臉在人家那邊,呵呵......行不通。」

李道邃嘆息一聲,苦笑道:

「這樁案子去年已經了結了,嚴武南下一路,各郡縣驛站的證人,需要召回長安,還得找王元寶,是他給嚴武提供的船,這些都沒問題,關鍵是侯莫陳三娘在哪呢?找不到人,這案子沒法定罪啊。」

張均臉色陰沉道:

「再難也要水落石出,聖人既然下令重審,說明就連聖人都覺得,這案子疑點重重,咱們去年的判罰難以服衆,這一次務必要更仔細一些,告訴侯莫陳超,他府上不是有人親眼看見嚴武將人拐走嗎?將人帶來,與嚴武對質。」

李道邃一臉無奈,他是刑名出身,破案是他的老本行,正因如此他才知道,這案子已經破不了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嚴刑逼供,讓嚴武自己承認,這能行嗎?現在就是將嚴武帶出來,他也不敢用刑。

雖然有很多證人可以證明,嚴武就是帶着一名小娘子一路南逃的,模樣也大致能跟侯莫陳三娘對的上。

但是,大唐沒有照相機,找不到侯莫陳三娘,你不能靠證人們模糊的概念,就給嚴武判罪。

任入估,

口合色中家庭歐火畫師的素描肖像水平參差不齊,你要是請吳道子,或者是賢殿書院的那幾位畫直操刀,嚴武多半是逃不掉了。

但是大唐的頂尖畫家,基本都在宮內任職,叫做「非有詔不得畫」,你請不動啊。

侯莫陳三娘也有畫像,但她的畫像水平,基本屬於除了她們家的人,其它都認不出來。

即使如此,這些證據,其實也足夠給嚴武定罪了,這要是換成其他人,

大理寺直接就結案了,但嚴武不行,牽扯太大。

去年張九齡還活看呢,一堆子人幫嚴武說話,哪個敢隨便定罪?

「誰都知道這件事就是嚴武乾的,但定罪與否,我們也不敢輕易決定,」另一名少卿徐嬌道:

「嚴挺之可是回來了,我們要是辦了他兒子,麻煩可不小。」

張均挑眉道:

「怕他做什麼?嚴挺之眼下還沒有新職呢,能不能上去還說不定,就是因爲誰都清楚是嚴武殺人,我們纔要將證據完善。」

你不怕我怕啊.::::.徐嬌道:

「我以爲,這樁案子,要不要請示一下高將軍,聖人的心意纔是最重要的,如果真的是爲了安撫侯莫陳超,我們走個流程,也算是交代了,現在讓嚴武伏法,難度比之去年更大,如果正好相反...:..我們也應順應爲之。」

他的意思是,大理寺定不定罪,在聖人,如果聖人傾向於辦了嚴武,那麼他們就好辦了,羅織證據一口氣乾死就行。

沒證據無妨,我可以現編嘛,我本行啊,主要是需顧及局勢,所以不能胡來。

張均肯定是反對的,因爲很多人都知道,嚴挺之與高力士的關係非比尋常,實際上,他跟嚴挺之,關係也不錯。

但那是從前了,一旦牽扯到利益,什麼情意都是扯淡的。

張九齡以前還是跟看他爹混的,他爹死了之後,人家張九齡直接便另立門戶了。

「不妥,去年就是高將軍一句話,保了嚴武,今年不行了,」張均加重語氣道:

「侯莫陳超上午剛剛來催過,永王也派人催了,這種時候不要牽扯高將軍,案子就在大理寺辦。」

「那行,」李道邃起身道:

「我去一趟安興坊,瞧瞧那邊的情形,牽扯進來這麼多人,我們這一次需要謹慎再謹慎啊。」

其他人紛紛點頭。

一旦牽扯朝局,沒有人敢不當回事,神仙打架不止是凡人遭殃,有時候其它神仙也會跟着倒黴。

也許你昨天還好好的,明天一口大黑鍋就給扣腦門上了。

這是朝局,是博弈,不看對錯,只論輸贏。

「來來來,徐家酒肆的黃桂稠,挺之有多年未曾嘗過了吧?」

高力士在自己家中,親自接待嚴挺之。

她的夫人呂氏,爲嚴挺之倒酒道:

「吳懷實去了曲江,不然他今天也該來的,舊友相逢,總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情。」

嚴挺之趕忙起身,雙手捧杯:

「怎勞夫人斟酒?嚴某慚愧啊。

高力士的老婆也姓呂,沒錯,跟吳懷實的老婆是同族,但是她們這一支呂氏,已經從河東遷徙至河北的河間地區。

當年就是呂氏嫁給了高力士之後,給吳懷實做的媒。

吳懷實的老丈人都做到了蒲州刺史,高力士的老丈人能差了?司農寺少卿呂玄。

今天嚴挺之,不是自己來的,而是被高力士請來的。

這個節骨眼上,他怎麼敢牽扯高力士,但是高力士無所謂,因爲人家是專門跟基哥請假,說清楚了,是與嚴挺之小聚。

他在基哥那裡沒假話,基哥對他也是一萬個放心。

高力士難道不需要在朝堂上,有他的盟友嗎?嚴挺之怎麼回來的?不就是他天天在基哥跟前念叻嗎?

李齊物上任河北轉運使,李林甫看誰的面子?

高將軍在朝堂的能量不小呢。

呂氏笑道:「妾身從前常呼兄長,今後自當如此,爲兄斟酒,哪裡不合適呢?」

這就是嚴挺之與高力土關係不尋常的地方,他跟人家夫人關係也不錯,

什麼叫盟友?互相幫襯嘛,他當年掌銓選之職的時候,沒少爲呂家謀幸福。

「好了好了,我們說話,夫人就不要插嘴了,」高力士笑呵呵的請妻子離開,隨後與嚴挺之邊喝邊聊道:

「見過李林甫了?」

嚴挺之點了點頭:「實在是不習慣啊,想要改觀對一個人的固有印象,

絕非易事,他許諾我吏部尚書。」

高力士跟李林甫之間,其實是不對付的,但是他們這種不對付,藏得非常深,也非常微妙。

李林甫心知高力士並不待見他,但也知道高力士不會害他,而高力土呢,是厭惡李林甫的人品和一些手段,但對其治國能力,也是服氣。

總得來說,兩人之間真要鬥起來,不會玩陰的。

「先想辦法拿回銓選之職,這樣一來,今後李林甫也奈何不了你,國家大事上,你要配合他,國事政務眼下只有李林甫一人可以擔起,你不要拖他的後腿,」高力士淡淡道。

嚴挺之點了點頭:

「放心,說句自貶的話,財稅一項,我不如李林甫遠甚,眼下朝廷負擔極重,也只有李林甫有能力解決,我能去吏部,也不過是爲李林甫擋一些麻煩,好讓他能安心爲國增賦。」

誰也不是傻子,嚴挺之心知肚明,國家官員任命的諸般事務,其實也是一團亂麻,李林甫一心要搞錢,那麼就必須拋開這個包袱,能接這個包袱的,只有他和裴耀卿。

而他比裴耀卿更合適,他是舉人,裴是童子舉,但裴是豪門,他是寒門。

至於剩下那幾個想要爭奪這個位置的人,並不是科舉出身,李林甫那關就過不去。

「隋王宅那邊的動靜,我都聽說了,」高力士岔開話題,忍不住笑道:

「十八郎如今的一些舉動,我都看不明白了,他做的很多事情,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嚴武那小子是跟對人了,在十八郎身邊磨鍊,有好處的。」

嚴挺之愣道:1「我一直以爲,隋王暗中幫忙,是你的主意。」

「我可從來沒給他出過主意,」高力士擺手笑道「但是不得不說,他多半是衝着我的面子才幫你,損之給你寫信的事情,我提前根本就不知道,自然也沒法攔,也不知十八郎是怎麼猜到的?令人費解。」

嚴挺之笑了笑:

「也不難,畢竟隋王與李林甫極爲熟悉,對方的一些手法套路,咱們或許看不透,但隋王可以。」

高力士舉杯,與嚴挺之碰酒之後,擦了擦嘴,緩緩道:

「小心陳希烈。」

嚴挺之眉頭一動,點了點頭。

太子妃韋氏,今天來了。

她的車駕本來無需經過王府官署的大門,但是她特意安排,從這裡走了這叫行爲語言。

她這是在暗示大理寺,這樁案子少陽院也在盯着,而她故意在門口下車,與李瑁詢問了幾句嚴武當下的情況,這就是表明立場了。

有些事情,不需要說透,全看你是否能夠理解。

「本宮與十八郎是有些事情要談,戴國公可否行個方便?」韋妃朝着趕來的李道邃道。

眼下的大門口,兩邊依然在對峙着,如果李瑁離開,大理寺有很大可能會強行拿人,畢竟李道邃來了,帶了五十名左驍衛,隋王宅這邊的護衛力量沒有優勢,一旦衝突,攔不住。

這事關面子問題,大理寺還從來沒有在外面審問犯人的先例。

李道邃心知,人家太子妃這句話,是暗示隋王離開的這一小段時間內,

他們這邊不能亂來。

這個面子不能不給。

「太子妃放心,臣擔保這裡不會出亂子,」李道邃道。

韋妃點了點頭,朝李瑁示意一下,便重新登上馬車,走王宅大門。

她這次來,身邊還帶着一名少女,十五歲,也姓韋,韋昭訓的女兒,韋妮兒。

李瑁是從王府官署進去,然後繞到正門,大開府門,帶着郭淑一起迎接的自己的嫂子。

韋妃帶着那個小姑娘下車之後,朝後面擺了擺手,便有下人將賀禮給李瑁搬了進去。

「當不起阿嫂如此厚禮,府內沒有準備,怠慢之罪,皆在臣妾一人,」郭淑趕忙行大禮。

韋妃笑道:「有王妃這句阿嫂,又何來怠慢一說?難道親人之間也需如此客氣?」

李瑁點頭笑道:「阿嫂先進府吧。

王府中堂,李瑁請韋妃坐上位,他和郭淑坐在下手,而坐在他們夫婦對面的,就是韋妮兒。

這個小姑娘自打進門,就一直在李瑁身上打量着,毫不避諱自己對李瑁的好奇,她有一雙靈動的眼睛晴,與韋妃極爲相似。

身上的衣衫異常華貴,頭釵首飾華美精緻,整個人給人的感覺,耀眼奪目。

主要是家裡實在是太有錢了。

「給十八郎介紹一下,這是我本族侄女,你現在的下屬韋昭訓的三女,

,稱她三娘即可。」

李瑁微笑着衝着對方點了點頭,韋妮兒亮澤晶瑩的嘴脣輕輕一抿,還以微笑。

郭淑連忙令人帶進來一個小匣子,裡面是她臨時爲韋妮兒準備的禮物,

三口J。

李瑁心裡很清楚,京兆韋氏是頂級豪門,從來不會將籌碼都放在一張賭桌上,眼下支持少陽院的,其實也只有彭城公房,最牛逼的逍遙公房及勳國公房,沒有鮮明立場。

但卻是朝堂上最不可忽視的一股龐大力量。

因爲逍遙公房和勳國公房本就是近親,所以這兩家在族內,擁有最大的話語權,是長安最大的地頭蛇。

韋妮兒,就是出身勳國公房,他們這一支祖上就是韋孝寬,族內宰相馬都不少,還有兩個嫁給李世民的。

還有一點不能忽略,歷史上,壽王李瑁被搶走媳婦之後,就是娶了韋妮幾爲壽王妃,她給壽王生了五個兒子,兩個閨女。

所以今天李見到她的時候,會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楊孺人不在?」寒暄一陣後,韋妃好奇問道。

因爲按理說,如果對方在家,肯定需要來拜見她,這是禮數。

郭淑提前開口:「上元節去了興慶宮,至今未歸。」

韋妃頓時眉,這個楊孺人也是,你的身份太過敏感,應該避嫌纔對,

老是賴在宮裡做什麼?

「給她傳信,讓她回來,」韋妃神情不滿道:

「理由就是本宮來了。」

郭淑雙目一亮,看向李瑁。

李瑁點了點頭:「阿嫂專程來探望我們,她理該回來。」

他心裡清楚韋妃是什麼盤算,一來是要讓基哥知道,我來十八郎這裡是大大方方,沒什麼不可告人的,再者,韋妃在拉攏郭淑。

「那我親自入宮一趟,阿嫂今天務必多留一陣子,」郭淑起身道。

韋妃點了點頭:「去吧,今晚的晚食,就在你這了。」

等人走後,韋妃示意李靠近一些說話。

T工E

昌拎着坐席就走了過去「本來我聽說韋昭訓昨天來過隋王宅,你跟他之間卻沒有什麼交流,我還因此而不滿,因爲十八郎該知道他是誰的人,」韋妃笑道:

「今天進坊之後,才得知這邊竟是這種情形,你跟大理寺較勁,恐怕父皇也已知道。」

「知道了他也不會管的,」李瑁道:

「嚴武,我是肯定不會讓他們帶走的,牽扯太大了,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嚴武要是不明不白的死了,大理寺一定將罪名扣在嚴武身上,說他是畏罪自盡,那麼接下來,就會有人對付嚴挺之,本來只是一個人命官司,有人偏偏想要鬧至朝堂,真要遂了他們心願,事情就大了。」

說完這話的時候,李瑁突然一震,飛快的轉頭看向下方端坐的少女,

好家夥,那丫頭一點聲音都沒有,我都忘了她在這裡,竟然當看她的面談及這麼重要的事情。

韋妃察覺到李瑁的異常,笑道:

「我既然能帶着身邊,自非尋常女子,三娘是非常穩重的,也很聰慧。」

韋妮子衝看李瑁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隨後使緩緩起身,自己一個人出去了。

這丫頭自打進來,就沒有說過一句話。

「是我大意了,這些事情不該讓她聽到,」李瑁暗怪自己粗心,忽略了那個仿若透明的少女。

韋妃笑道:「待會我會囑咐她一番,不是外人,不會壞事的。」

「阿嫂這次來,有什麼囑託?」李瑁開門見山道。

韋妃點了點頭:

「我不放心旁人交代,所以只能找藉口親自來見你,你兄長有意拉攏嚴挺之,所以讓我來轉告你,務必保住嚴武,我們這邊也會盡力幫忙。」

李瑁聽明白了,少陽院多半是有高人,猜到嚴武這次不會出事,想做個順水人情,主要還是不希望嚴挺之靠向李林甫。

這就是李瑁的價值所在了,少陽院需要通過他交好嚴挺之,李林甫也是如此。

做爲中間商,李目前也只能賺個差價,真正利潤他拿不住的。

所以他點頭道:

「阿嫂放心,這事我會安排妥當,眼下嚴挺之的夫人裴氏,還有裴寬的夫人韋氏,就在府上,阿嫂是不是見見她們?適當的透露一些態度,好讓他們知曉,太子是向着她們的。」

「她們此刻就在?」韋妃一愣,這個情況她是不知道的,如果能直接對上嚴挺之的妻子,肯定更爲方便一些。

李瑁點頭道:「就在官署隔壁的院子,擔心嚴武出意外,日間都守在那邊,我讓她們來見你。」

「不,我親自去見,」說着,韋妃直接起身。

裴寬的妻子主之一+場7寸力城再爲方便因爲是同族嚴挺之的立場太重要了,重要到少陽院不能不去爭取。

李瑁將韋妃帶至那處院落之後,便直接離開了,他要給韋妃單獨拉攏對方的機會,因爲他這個阿嫂,肯定也希望如此。

他都能猜到韋妃會怎麼說:我已經囑咐十八郎了,嚴武的安全絕無問題,太子也會全力做保。

也就能哄哄裴氏,嚴挺之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

「今天這件事,你們打死都不能上報,聽見了沒?」李瑁在院子裡囑咐王卓和嚴衡。

王妃已經答應,要給他們倆找媳婦,將來說不定還會幫忙置辦宅院,供他們起居安樂,這對沒有前途的宦官來說,幾乎是終極目標。

所以王嚴二人,眼下與太子身邊的李靜忠已經差不多了,能說的說,不能說的絕對不說。

再加上兩人在王府的地位還不低,生活也滋潤,時間久了,便更加融入,已經視自己爲王府的重要成員。

「那個小娘子人呢?怎麼沒有見到?」李瑁環顧四周,好奇道。

王卓道:「她獨自一人去了後院,奴婢本要安排隨從,但人家拒絕了,

她是太子妃帶來的人,奴婢也不好強迫,不過我派人在偷偷盯着。」

李瑁點了點頭,獨自往後院去了。

尋了半天,纔在後院的池子邊上,見到了那位安靜的少女。

只見她撩起袖子正蹲在池邊,細長的手臂撩撥看冰涼的池水,自娛自樂「咳.

李瑁故意發出聲音,好讓對方曉得他來了。

韋妮兒聞聲之後,緩緩起身看向李瑁,盈盈笑道:

「隋王還是不放心嗎?」

「不放心什麼?」李瑁裝傻道。

韋妮兒笑道:「自然是漏泄啊,反正不會是擔心我在王府走丟。」

「你別說,我還真怕你迷路,」李瑁笑道:

「宅子雖然不大,但也不算小,何況我這裡還養了烈犬。』

韋妮兒一笑:「巧了,我也養了幾隻,我素愛訓犬,隋王可否讓我見識一下你的獵犬呢?」

好丫頭,不動聲色轉移話題?李瑁笑了笑:

「那就來吧。」

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80章 下簾詩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261章 田舍郎第307章 買房子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1章 大膽的押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61章第79章 回去吧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02章 忠王友第259章 十望州第224章 好戰第230章 韓珠團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33章 表妹第292章 秘書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183章 西市第39章 3角關系第360章 體面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149章 狗舌頭第154章 偃月堂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278章 豹鬥犬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83章 美名冠之第95章 粟特人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54章 偃月堂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39章 3角關系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236章 刺激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2章 眼下富裕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366章 白月光第261章 田舍郎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224章 好戰
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80章 下簾詩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261章 田舍郎第307章 買房子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1章 大膽的押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61章第79章 回去吧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02章 忠王友第259章 十望州第224章 好戰第230章 韓珠團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33章 表妹第292章 秘書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183章 西市第39章 3角關系第360章 體面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149章 狗舌頭第154章 偃月堂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278章 豹鬥犬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83章 美名冠之第95章 粟特人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54章 偃月堂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39章 3角關系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236章 刺激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2章 眼下富裕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366章 白月光第261章 田舍郎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224章 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