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三月初三

報數!1,2,3,4,5.......35000,需要很久。

那麼殺死三萬五千人,需要的時間更久。

索達赤這支大軍,成爲雙方開戰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軍覆沒。

慕容阿波渴那一次,至少有很多逃兵,而這一次,幾乎都被殺光了。

主要是唐軍這邊怨氣太大,投降的俘虜也是一個不留,全都被驅趕到一起,

由長槍兵一槍一槍的捅死了,光是捅俘虜,就捅了整整一天。

至於往南邊赤嶺方向逃竄的零散賊兵,沒有人會去追,因爲那邊逃不出去。

荒山野嶺,野獸出沒,夜裡凍死人,這些人註定會死在山裡,那是高原,山頂上的風都能將人吹走。

安貞和李光弼正在組織軍士打掃戰場,繳獲極豐。

這些繳獲他們需要整理之後,上報給韋光乘,名義上不能私吞,但任誰也會這麼幹。

正是因爲擔心軍士私藏繳獲,所以軍中才會以繳獲論功,你要是不想要功勞,那你自己留着吧。

而安思順的騎兵損失不小,陣亡了一千多人,他現在正在臨時休整,然後便會帶着臨洮軍主力往西與李瑁會合。

「節帥已經進駐綏和城,這一仗打的太痛快了,不過我們眼下兩邊都需要兼顧,兄長還是等一等節帥的命令吧,」

安貞找到他大哥之後,勸安思順暫時不要亂動。

因爲當下積石城那邊,打的非常慘烈,到底該去支援哪邊,誰去支援,還是聽皇甫惟明的吧,畢竟安思順眼下名義上,是臨洮軍副使,還是李瑁上一次來的時候,把他擼下來的。

安思順已經卸掉鎧甲,坐在一塊裸露的青石上休息,兩條手臂因爲肌肉使用過度,而微微顫抖着。

只聽他道:

「去石堡城的肯定是我們,節師不會讓李光弼去,只會讓他去支援郭子儀,

守住積石城,功勞不大,奪回石堡城纔是大功,節師不可能讓這份功勞落在河西軍手裡。」

他其實心裡也清楚,石堡城方向肯定已經打起來了,自己就算過去,也應該沒機會深度參與,畢竟人困馬乏的,過去也是幹看着。

但是呢,又必須過去,這就好比迪巴拉,我沒怎麼上場,但冠軍金牌也有我一塊。

安思順心知,他只要過去,李瑁論功必然算他一份,上一次他沒有拿回石堡城,已經很丟人了,如果這次不能參與進去,讓人家拿下來,更丟人。

而他可以肯定,這次石堡城必然能夠奪回。

索達赤的全軍覆沒,這對乞力徐來說是重大打擊,而繞進吐蕃大後方的河西軍,也一定會配合李瑁內外夾擊。

我要是去的遲了,人家說不定就打下來了。

「你留下清理戰場,將戶體都堆在一起,讓韋光乘派手下過來吧,兒郎們也拿的差不多了。」

如果能照相,安思順肯定給那些京觀拍個照,五百里加急給基哥送去。

但是現在嘛,只能讓人家韋光乘這個督軍當見證人,由人家上報朝廷。

還不能讓韋光乘來的太早,太早了弟兄們不能私藏繳獲。

要知道,戰場的繳獲不只是有甲胃軍械戰馬糧草牲畜,還有財物,這些財物的來歷非常廣泛,有截殺平民的,有軍中賞賜的,有個人繳獲私藏的,還有自己的私房錢。

別以爲打仗的時候身上就不會帶看錢了,尤其是那些將領,帶看的可不少呢,因爲財物這種東西,在戰場上如果不是帶在自己身邊,那就不是你的了。

何況吐番將領喜歡在手指上戴寶石戒指,脖子上有金項圈,寶刀上也會鑲嵌一些寶石,這些都是可以偷摸摸藏起來,以後找機會變賣換錢的,鄯州城和涼州城,都有這種專門幫助銷贓的地方。

還有天珠。

吐蕃人辮髮,戴不瑟瑟珠,雲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馬。

大唐這邊不喜歡這玩意的,瞧着不上檔次,但是呢,這玩意能在西域換貨物,平時也可以與吐蕃方面的走私客換馬匹。

安思順的家裡,都存了一大箱子了,都是下面的兒郎私吞之後,孝敬他的,

而他會折算成能在長安使用的硬通貨,用來打點京官。

「我只帶五千人走,剩下的都留下,等到將這裡都清理乾淨了,你再與我會合,」

說罷,安思順便站起身,開始穿戴甲胃。

已方陣亡之將土,需要統計,還需要將屍體帶回去,這涉及到一個撫卹問題做爲將領,不可能因爲自己的士兵陣亡,就不管不顧了,如果這樣,他這個將軍也就不要當了。

他還需要料理後事,很多將領都曾經因爲陣亡將士的撫卹問題,跟上司發生矛盾。

倒也不是上面不想多給,而是這一過程比較嚴格,有些屍體是真的找不見了,那麼找不見的到底是逃兵還是陣亡,這個不好判斷。安貞既然勸不住他這個堂兄,也就不再勸了,那邊臨洮軍和赤水軍因爲繳獲的問題,都打起來了,他還需要過去處理。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這種時候是不管什麼自己人的,但凡牽扯到分贓,必有矛盾。

而雙方主將,有些時候甚至是放任和縱容的,誰不想自己人多撈點好處呢?

皇甫惟明眼下就站在綏和城的城牆腳下,審視着這面大戰過後遍佈坑點的城牆。

他剛纔已經親切的慰問了赤水軍的將士,並且保證,一定會從重撫卹。

那番聲情並茂,帶着硬嚥的慰軍演講,還是比較有作用的,軍士們都是粗人,直人,老實人,比較吃這套。

李光弼眼下就跟着皇甫在城牆下方步,只有他們倆個,剩下的節帥府將領和赤水軍將領,都離的比較遠。

「光弼是善戰之人啊,將來定會在西疆成就一番功業,某幾可預見,」皇甫惟明邊走邊說道:

「我已經寫信給太子,對你大加褒獎,此番綏和之戰,首功是你的,我也會上奏聖人,爲你請功。」

李光弼可不是老實人,一聽對方這話,明擺着有拉攏的意思,還搬出太子,

不會是讓我站隊吧?

「不敢不敢,只是協助之勞,絕不敢居首,」李光弼一臉謙虛道:

「還是仰仗大總管與節帥之威,臨洮軍之勇,方成此功。」

他是非常在乎功勞的,因爲他想往上爬,不想當節度使的將軍,不是好將軍,李光弼這次是撿了個大便宜,衝擊索達赤中軍的是安思順,但是俘虜索達赤的,是他的赤水軍。

做爲契丹人,他與安思順的處境差不多,深知只有在藩鎮才能大展拳腳,一旦去了長安就是個小趴菜,只有任人拿捏的份。

他眼下第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憑藉在隴右的戰功,以及樹立起來的威望,

等到回去涼州,全面接管赤水軍。

如果成爲實質意義上的赤水軍使,那麼距離節帥就不遠了。

皇甫惟明早就將李光弼看透了,笑了笑道:

「蓋嘉運與隋王牽扯太深了,我曾經幾番催促其支援,未見動靜,隋王一到,他便立即出兵,真是越老越糊塗,沒聽說藩鎮哪個節度使,是給親王做馬前卒的,他想幹什麼?」

你別問我啊?這話是我能隨便回答的嗎?李光弼呵呵笑了笑:

「蓋帥有蓋帥的難處。」

「他是給自己挖墳,」皇甫冷哼一聲道:

「我將光弼當作自己人,有些話不便說明,你是個聰明人,能夠領會的,綏和之戰結束,積石城已無後顧之憂,我已傳令王難得主動出擊,你休整一日,也去吧。」

李光弼點了點頭,他聽得出,人家就是要讓他站隊了。

但是我沒辦法選擇啊,我現在不管怎麼說,都是在河西領軍,蓋嘉運願不願意放權給我,隋王的話分量很大。

但是太子是沒有這個能耐的。

如果我現在得罪了隋王,蓋嘉運給我穿小鞋,我永遠沒辦法掌控赤水軍。

「那麼臨洮軍,是去石堡城嗎?」李光弼試探道。

皇甫惟明點了點頭:「他肯定會去與隋王會合,這點我不干預,我與蓋嘉運的區別就在於,我雖然兼着臨洮軍使,但軍內事務還是都交給了安思順自己決斷,反觀蓋嘉運,對赤水軍視若私軍部曲,不肯放權,光弼的難處,我都看在眼裡。」

李光弼笑了笑,微微點頭。

放在平常,皇甫惟明不會說這些話,但是眼下,他感受到了極大的危機。

未來的大唐,在皇權交接的事情上面,很可能會重走老路,這種事情彷彿是老李家避不開的詛咒。

隋王的威望越高,少陽院的威望就越低,太子的處境就越發艱難。

所以皇甫惟明希望拉攏李光弼,不單單是因爲此人有希望獲得更大的官職,

而是因爲這個人,是聖人放在河西的。

那麼李光弼應該可以跨過中書門下,直接向聖人奏事,如果此人倒向少陽院,對太子來說大有好處。

也正因如此,一向謹慎的皇甫惟明,今日難免有些交淺言深了。

聊着聊着,他不說話了,沉浸在自己的思考當中,以及對大唐將來會發生的動亂流血而深深憂慮。

他是一個合格的臣子,也是一個盡職的主帥,也是一個好人。

但是好人,不一定會有好下場。

石堡城外圍的牛盲嶺,烽火堡丶高臺嶺防線,綿延二十五里。

像這樣的城牆堡壘一體化防禦工事,你打哪都不合適。進攻方肯定主攻一點,但是你主攻的地方,賊軍勢必會提前一步增加防禦,

你在山腳下,人家在山上,將你看的一清二楚,你剛開始登山,人家就已經準備在你攀登的方向以逸待勞。

安思順就是吃了這個虧。

但是眼下,鎮西軍與白水軍,沒有一點攻山的意思,而是派遣士兵,在安全距離之內,開挖步道。

登山,沒有誰是直線攀登的,因爲膝蓋受不了,即使一路給你鋪設臺階,等你上去腿也軟了。

避免大腿做出過多的高擡動作,是最爲節省體能的方式。

所以唐軍這邊開挖的步道,呈z字形,雖然大幅度的增加了登山的時間,但也大幅度的節約了軍士的體力,是非常划算的。

那麼吐蕃方向,肯定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你挖出幾條登山捷徑,所以頻繁派兵騷擾。

賊軍一下來,唐軍就下去,賊軍返回去,唐軍又上去,這樣的反覆牽扯,就是給臧希液方向提供援護。

臧希液是從昨夜開始行軍的,這個人這一次,是真玩命了,身先士卒,帶着自己的先登軍,以及安人軍一萬大軍,沿着倒淌河往石堡城腹地穿插。

這是非常冒險的一條路線,因爲河邊道路狹窄,兩岸懸崖高聳,是伏擊的絕佳場所。

吐蕃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早已埋伏數千軍隊,將提前準備好的石塊從懸崖上拋下。

這樣的高度,雞蛋大小的石頭落下來,就能砸死人。

轟隆隆的巨響在山谷之間反覆迴響,如遍地驚雷。

長達六裡的河谷之中,除了賊軍鋪設的攔路虎之外,沒有遭遇任何吐番軍,

因爲他們不能在這裡,否則也得挨石頭。

慘叫聲不絕於耳,但是沒有人敢後退,因爲這一次,李瑁親自做督戰隊。

戶體遍佈整個峽谷,鮮血已經將倒淌河染成了猩紅。

不過在天亮的時候,臧希液還是順利抵達回彎地區,這是倒淌河在石堡城方向範圍內,唯一的一處大空地,吐番守在這裡的五百軍士,被臧希液在二十分之內殺潰。

然後他便一刻不停,帶着將土們沿着取水小徑,往石堡城摸去。

下響的時候,他們在半山腰做休整,遠處的石堡城已經在望,城內的賊軍也看到了他們。

「進來多少?」臧希液渾身是血,詢問魔下的參軍道。

參軍也是灰頭土臉,遍體鱗傷,望了一眼山下路徑兩旁躺滿的正在休息的軍土,道:

「還不知道,但一定非常慘重,我這就下去清點人數。」

臧希液點了點頭,他還不知道安人軍的具體傷亡,但是他的六百先登軍,折損了兩百人,按照這個比例來看,一萬大軍入境,至少陣亡三千。

不過眼下的戰果已經很好了,至少他們可以看到石堡城了。

會跟着他打石堡城的除了先登軍,只有一千五百人,剩下的有佈置在回彎的,還有繼續沿着河谷行軍,往前佈防的,以免賊軍殺過來,斷了他的後路。

這時候,往前探路的斥候回來稟報:

「再往前走,有十三處藏兵,人數不多,每隊五十左右。」

是的,聽起來是真不多,但足夠讓臧希液喝一壺了。

這裡只是石堡城守軍取水的小路,不是大路,又是在羣山之間,完完全全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局面。

臧希液笑了,一點沒當回事。

他是真不怕,因爲他有重甲軍,就喜歡跟你貼身幹。

不要小看這剩下的四百重甲兵,昨晚的行軍,一個人的甲冑,需要分攤給四個人揹着,可想而知他們的甲胃有多重了。

臧希液用來攻城的一千五百人,有一千多人,就是爲了將重甲給背上來的,

剩下的就被揹着弩車的各種零件,等到達佈置地點後,主要就組裝那六架弩車。

弩車雖然做了改造,體積變得非常小,但是箭矢還是原來的長度,中間一根三米三,左右各三根,長三米。

石堡城還有一個名字,叫鐵刃城,源於它周邊隆起的山峰仿如刀刃一般,將其簇擁其中。

也就是說,它的地勢不是最高的。

如果居高臨下往城內發射弩炮,可想而知威力有多大。

臧希液緩了一口氣之後,便下令先鋒軍配甲,將身上的乾糧和水囊扔掉,就這麼慢吞吞的朝着石堡城方向移動。

一路所遇攔阻,都擋不住他們這撥狠人,叮叮噹噹的聲音刺耳難當,但落在先登軍耳中,卻是非常悅耳動聽,因爲那代表着甲胃在發揮作用。

臧希液負責開路,身後的軍土負責快速尋找合適的地點佈置弩機。這玩意的射程,官方說法是300步。

「連珠快箭,無遠不及」,只是誇張的形容手法,實際上300步肯定沒有,

200步的話還差不多,這還是將拋射距離也算進去了。

大唐的一步,是李世民左右腳各走一步的長度,大約爲五尺,也就是1.514

米,那麼200步,就是300米,這是正常射程。

抵達一處山坳,臧希液皺眉望向遙遠的南方,他能夠隱隱約約的看到,遠處的一塊平原上,無數人如同螞蟻搬大小,正在互相穿插。

而乞力徐的大營,也落在他的眼中。

「留人在這裡,要眼力好的,盯着點那個方向,」臧希液吩咐一聲後,便繼續趕路。

而他看到的,自然是蓋威了。

還有哥舒翰。

氣力徐的中軍大營,肯定是不敢放在石堡城的,這個地方太危險。

臧希液看到的賊軍大營,距離螞蟻穿插的地方,還有很遠的距離,蓋威眼下正在強攻莽布支的殿後軍。

縱觀整個西北,就沒有比這支騎軍兵力更強的了。

蓋威是昨夜收到的消息,隋王親自帶兵攻打石堡城,這就是他要等的消息,

也就是所謂的呼應。

於是他當夜發佈總攻號令,三路騎兵分三線突進,將莽布支的殿後軍三面包圍,不斷穿插,又是放火又是衝陣,直將個莽布支軍打的支離破碎。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乞力徐已經是心生退意了。

因爲他最爲擔心的事情,就是伏俟城一旦被拿下,攻打伏俟城的河西軍勢必南下,將會直接切斷他的退路,到了那個時候,想走都走不了了。

但是他又不敢走,因爲他一走,等於將積石城那邊的郎支都給賣了。

人家是贊普的兒子,要是被我給坑了,我回去不好交差啊。

隴右戰場有個李光弼想立功,河西這邊有個哥舒翰。

這個人帶着三千赤水軍已經越過莽布支的殿後軍,掩殺到了乞力徐的大後方這個時候,選擇進赤嶺,那是將自己徹底置於孤立無援之境,乞力徐撐了三天之後,無奈之下,選擇撤軍,將石堡城方向的三萬人全都拋棄了。

事實證明,人家撤的非常及時,既保存了中軍,莽布支的殿後軍損失也不大。

因爲他們前腳剛走,從伏俟城下來的大斗軍,寧寇軍,玉門軍三部,便已經抵達戰場。

哥舒翰沒有休整,直接便帶着赤水軍進了赤嶺,往石堡城方向去了。

那麼戰局發展成這樣,已經算是塵埃落定了。

但是在眼下的積石城,上演了一出更爲驚心動魄的大戰。

郎支都魔下的,是吐蕃王庭精銳,又有莫賀吐渾魔下的三萬人,一開始佔據着絕對優勢,欺負郭子儀兵少將寡,完全是在壓着打。

積石城外圍的防線已經全部被他拿下,但就是攻不破積石,郎支都無數次都覺得,馬上就要拿下積石城了,但又硬生生被擊退回來。

於是他開始頻頻派人在城下辱罵叫囂,說大唐的都是種,沒有一個人敢跟他正面對決,全都是縮頭烏龜。

他是盼着郭子儀能出來跟他幹,但是出來的不是郭子儀,是一個狠人。

王難得不是那種受不了辱罵的人,實際上他在城牆上聽着那些辱罵,樂呵呵半天呢。

要是自己人罵他,他受不了,吐蕃罵他,他無所謂,因爲他覺得何必與犬吠計較呢?

讓李光弼罵他一句,你看看他上火不上火?

之所以他率兵出城應戰,那是因爲皇甫的命令下來了,綏和大勝,積石轉守爲攻。

郭子儀都快累死了,這差事肯定不能讓人家幹啊。

於是王難得自領一千五百人的騎兵出城,直接衝擊郎支都的前軍陣地,李光弼和李思恭分別帶着赤水軍和積石軍出城列陣,做爲掩護。

郎支都身爲主將,經驗就淺了,人家乞力徐是躲在後面,他倒好,在前面,

還豎着他那杆統帥大旗。

這種情況下,王難得能放過他嗎?

廝殺之中,被王難得刺於馬下。

這下好了,三軍無帥,中貢論莫賀吐渾臨時接手指揮權,搶走郎支都的屍體後,便下令撤軍了。

隴西之戰,至此結束。

今日是三月初三,李瑁抵達鄯州也就月餘而已。

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190章 賜名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256章 膽子小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259章 十望州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85章 月俸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344章 庭杖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298章 國家隊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230章 韓珠團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82章 恩怨兩消第173章 瀚海侯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224章 好戰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236章 刺激第102章 忠王友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56章 膽子小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125章 隴右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348章 三贏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95章 粟特人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59章 十望州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283章 互毆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27章 服務業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7章 2王3恪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340章 畜......畜生......第322章 不請自來
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190章 賜名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256章 膽子小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259章 十望州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85章 月俸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344章 庭杖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298章 國家隊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230章 韓珠團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82章 恩怨兩消第173章 瀚海侯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224章 好戰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236章 刺激第102章 忠王友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56章 膽子小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125章 隴右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348章 三贏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95章 粟特人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59章 十望州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283章 互毆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27章 服務業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7章 2王3恪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340章 畜......畜生......第322章 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