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集大成者

金吾除夜進名,畫褲朱衣四隊行,

院院燒燈如白晝,沉香火底坐吹笙。

臘月三十,長安有一民間習俗,叫做驅。

這一天就是後世的除夕,驅和除夕的意思差不多,驅趕邪票妖怪。

這一活動是非常盛大的,由官方主持,民間出人,在元日當天,驅隊伍會出現在長安城的各個角落,引得百姓們紛紛離開家門,在街頭巷尾圍觀嬉鬧。

驅隊伍最前方的,是一對男女,戴着老翁和老婦的面具,他們倆的角色叫做翁母,在他們身後,會有數百人,戴着孩童面具,謂之護僮子。

這些人算是好人,因爲他們是負責驅鬼怪的。

緊接着,還有數百人,戴着各式各樣的鬼怪面具,不但要承受護僮子的毆打,還要承受來自周圍百姓的毆打。

當然了,都是象徵性的,大部分百姓都是湊熱鬧起鬨來着,小孩都不會真打。

這一天,長安賣的最火的東西,就是面具,有神仙有鬼怪,模樣各不相同,

令人眼花繚亂。

電視劇《大明宮詞》當中,太平公主就是在這樣的場景下,邂逅了薛紹,被稱之爲最美初遇。

李瑁自然也帶着自己的家眷們出門,混入了擁擠的人流當中。

郭淑也購買了兩副面具,一個給李瑁帶上,一個給自己帶上,都是青面療牙的妖怪樣式。

因爲戴上這樣的面具,會引來孩童的驅趕,而郭淑就需要以銅錢或是好吃的,來打發這些孩子。

「最盛大的隊伍在朱雀大街,我們去那裡吧,

郭淑戴上面具之後,歪着腦袋朝丈夫說道,

李瑁點了點頭,帶着隨從們千辛萬苦的往朱雀大街的方向,慢慢的擠靠過去今天的武慶他們,身上沒有兵器,只是腰間插着一支短棍,很短,跟鼓槌的長度差不多,但更粗。

衛府今天肯定是加班的,人手分佈於長安城各處,安保措施僅次於上元節。

下響出發,直到傍晚,李瑁他們才終於進入朱雀大街,期間已經被數撥孩童「打劫」過了。

孩子們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專尋那些衣衫華貴之人驅,因爲他們知道,這類人給的東西最好。

只見孩童們手裡拿着乾草做成的除穢之物,不停的在李瑁他們身前揮舞,嘴裡嘰哩哇啦的。

郭淑會用叫做膠牙(tang)的吃食,來分給孩子們,這玩意大概類似於後世的麥芽糖,是大麥丶小麥和糯米制成的甜品。

老人和小孩最喜歡。

每一顆膠牙場裡面都包着一顆銅錢,這是貴族們在過年期間,最流行的賞物方式,寓意爲有吃的,有花的。

朱雀大街,是華夏曆史所有的封建王朝中,氣勢最恢弘,規格最高,長寬爲最的首都大街。

今夜朱雀街的驅隊伍最爲宏大,足足兩千餘人,是金吾衛給扮的。

護僮子們的手中,都拿着一捆麥穗,拂拭在周圍看熱鬧的人羣當中,意爲驅除邪崇。

郭淑拉着丈夫的手,硬擠到前面,請護僮子爲她夫婦二人驅穢。

今夜的朱雀大街,集中了相當大一部分的貴人,自然也引來了無數的長安孩童。

在人羣當中,李瑁注意到一個熟悉身影。

裴耀卿。

這老小子沒戴面具,非常好認,身邊也就跟着幾個隨從,興許是周圍人羣太擠,習慣了維持儀態的他,已經駐足在一個地方半天,沒有挪動腳步了。

「咸宜跟你約好在什麼地方見面?」在周圍的鬨鬧聲中,李瑁詢問妻子道。

郭淑沒聽清楚,於是李瑁又問了一遍。

「就在北邊街西的安業坊,咸宜說坊內有一米姓的胡商,擅鑑珠寶金飾,約我一同前往,」郭淑道。

李瑁點了點頭:

「那你先去,我遲些過去找你。」

郭淑自然注意到丈夫的目光一直落在對街一位頗具氣勢的老者身上,聞言乖巧的點了點頭,帶着郭湘及女婢,在家僕的護送下,去往安業坊。

當然,嚴衡與王卓也被她帶走了。

李瑁就這麼原地等待着,等到一小隊驅隊伍過去之後,他戴着面具擠往對街。

裴耀卿發現有一小撮人向他這邊走來,身後的隨從頓生警惕。

不過裴耀卿眼光老道,隔着面具觀身形,也猜到是誰過來了。

於是他打了一個手勢,往身後的巷子裡退了過去,李瑁也隨着往裡走,一直跟着裴耀卿的隊伍。

轉過幾條巷弄之後,裴耀卿鑽入一座臨街食肆。

李隨即跟着進入。

兩人見面的地方,是在後廚的一個小房間,這裡本是老闆休息的地方,如今成了裴耀卿和李瑁吃羊肉的去處。

「這裡的水盆羊肉還是不不錯的,就是羊騷味處理的不好,」

裴耀卿笑看着老闆端上來的羊肉,道:

「老夫幼時曾在家中的牧場住過一段時間,習慣了這個味道,郎君多半是吃不慣的。」

說着,裴耀卿便拿起筷子,從熱騰騰的鍋中夾了一大把羊肉,端着碗吡溜吡溜的吃了起來。

李也有樣學樣。

水盆羊肉是長安比較風靡的一種羊肉吃法,各家鋪子的盛具還不一樣,李瑁也是第一次就着鍋吃。

羊騷味是真重,但確實是好吃。

一老一小吃肉喝湯,直吃的滿頭大汗。

「這裡說話方便嗎?」李瑁問道。

裴耀卿笑道:

「你沒有發現老闆是個聾子嗎?他的娘子也是失聰之人。」

李瑁一愣,他剛纔還真沒有發現,只是看到裴耀卿打了一個手勢,人家老闆夫婦便下去準備去了,他以爲裴耀卿肯定是熟客,所以老闆不用問也知道他們吃什麼。

天生的聾子,肯定是啞巴,這一點毋庸置疑。

「我倒也無事,只是覺得既然遇到您老人家,自該過來打個招呼,」李瑁笑道。

裴耀卿就着碗沿,吸溜着羊湯,含糊道:

「老夫還以爲,你是來感謝我的。」

李瑁忍俊不禁道:

「我憑什麼感謝你啊?」

裴耀卿頓時嗆了一口,擡頭看向李瑁,異道:

「長安令的事情,老夫終究是幫了忙的。

「您可別亂說,」李瑁趕忙擡手:

「什麼長安令?我怎麼聽不懂呢?』

裴耀卿哈哈一笑,搖了搖頭道:

「是老夫失言了,郎君確實不應該知道。

接着,裴耀卿突然嘆息一聲,說道「郎君應該知道常平倉吧?」

李瑁點了點頭,常平倉不是一個倉庫,而是國家倉庫當中的一種庫名。

地方上的正倉丶義倉,由尚書省戶部下的倉部司管理,常平倉由太府寺下的常平署來管理,太倉由司農寺下的太倉署來管理,轉運倉則直接受轄於司農寺,

這些都是國庫。

常平倉,是國家用來穩定糧價的一種倉庫,豐年購糧以存儲,歉年賣糧以平準。

目前爲止,常平倉主要設置在江南至長安沿線的州縣當中,還有長安東西市的常平倉,直屬於太府寺常平署管轄。

常平倉的設立,是利民之策,谷價賤時,加價三錢由國家購入,充入常平倉,谷價貴時,減價出案。

這對平民百姓來說是好事。

裴耀卿嘆息道:「年關之前,楊慎矜加價三錢,於民間購入粟米八萬石,你如何看待呢?」

李瑁一愣,隨即陷入沉思。

眼下的糧價並不賤,尤其是在長安,可以說糧價還處在一個偏高的範圍內,

畢竟過年了,糧食肯定漲價。

這個時候收糧,其實是賠錢的,想要不賠,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以更高的價格賣出。

「太府寺缺錢,我是知道的,」李瑁道:

「但是明目張膽控制糧價,他楊慎矜有這個膽子?」

糧食是命脈,價格高低,是受嚴格監控的,楊慎矜這一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是要在正月推動糧價上漲,好爲常平署賺一筆。

這就是變相的搜刮民財。

裴耀卿擦拭着鬍鬚上的湯汁,說道:

「這得看錢用在什麼地方,李林甫前腳從左右藏挪用了十五萬貫,方便聖人用來賞賜長安百姓酒食開支,緊接着太府寺便向民間購糧,明擺着是想在正月裡補了這個虧空,唉,他們這些手段,皆爲疲民之舉,於我大唐何益乎?」

裴耀卿的引路人,是宇文融,也是一個頂級聚斂大師。

但李瑁知道,裴耀卿擔任宰相時的所作所爲,雖然類似於聚斂,但實際上還是保持看一定的操守,他也是開元天寶年間,賢相集團向聚斂集團過渡的一個關鍵人物,自裴耀卿之後,一水的聚斂之臣。

李瑁還能說什麼呢?楊慎矜哪來的膽子操控糧價,背後肯定還是基哥和李林甫的支持。

常平倉這玩意,其實早就變質了,反向操作,低買高賣並不稀罕。

李隆基也不是一次兩次侵吞國財。

早在開元十二年,李隆基頒發《置勸農使詔》,任命宇文融爲「勾當租庸地稅使」,在全國開展統計逃戶丶統計土地的大巡查,這一次,一共查到了八十萬的新戶。

按律,新戶免五年賦稅,但需立即繳納一千五百錢。

當年一共收繳上來十二億錢,摺合一百二十萬貫,全部進了李隆基的中藏庫將國家的財稅,放進了李隆基自己的腰包正是在李隆基逐漸膨脹的貪慾之下,大唐開國以來,聚斂集團集大成者李林甫,登上歷史舞臺。

第277章 李亨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69章 朱墨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90章 賜名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294章 五武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350章 秘書省投票第259章 十望州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19章 小畜生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102章 忠王友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236章 刺激第315章 反間計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62章 醉酒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78章 豹鬥犬第378章 房貸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315章 反間計第230章 韓珠團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5章 父皇聖明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359章 獻誠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86章 右賢左戚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
第277章 李亨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69章 朱墨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90章 賜名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294章 五武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350章 秘書省投票第259章 十望州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19章 小畜生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102章 忠王友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236章 刺激第315章 反間計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62章 醉酒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78章 豹鬥犬第378章 房貸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315章 反間計第230章 韓珠團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5章 父皇聖明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359章 獻誠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86章 右賢左戚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