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

李林甫對惡錢的厭惡,主要來自於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控制不了。

如果能夠控制,他就不厭惡了。

任何事物的誕生,都有其必然規律,沒有需求就沒有生產,如果大唐的官方鑄幣能滿足全國的需求,就不會有假幣出現。

還是那座閣樓,李林甫負手立在窗口,打開窗戶,聆聽着不知從何處傳來的琴音。

他剛纔與李瑁他們聊了一會,十分頭疼,所以想着打開窗戶透透氣,緩解一下。

他的工作勞心費神,所以常有頭疾,

達奚盈盈已經派人送進來一尊小暖爐,然後將一領毛巾在爐上烤熱之後,上前求得李林甫同意,然後圍在了對方的額頭上。

維持頭部保暖,是可以緩解疼痛的。

「十八郎的想法是好的,難點就在於,惡錢極爲複雜,參與人數過衆,各有各的念頭,」李林甫淡淡說道:

「老夫就怕一個不好,被他們所裹挾,以至於造成貨幣動亂,影響貿易商業」」

李瑁點了點頭: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想辦法應對,削減西北軍費,那也是明年的事情,

我們尚有一年時間準備,楊洄正在拿回族內的惡錢管理權力,再加上達奚盈盈,

出了問題,我們還是有能力反制的。」

「還有裴夫人,」達奚盈盈補充道:

「惡錢經洛陽入長安,武家的態度至關重要。」

惡錢集團,最高層是是十一個大家族掌握了話語權,分別是:

李唐宗室丶京兆韋氏丶扶風竇氏丶河東裴氏丶趙郡李氏丶太原王氏丶太原武氏丶洛陽元氏丶滎陽鄭氏,弘農楊氏丶洛陽獨孤氏。

這些家族全部屬於兩京走廊貴族集團。

在他們下面,還依附着大量的小家族,而負責惡錢生產的江南氏族,則是頗爲獨立,他們負責生產,北方集團負責銷售,構成了完整的利益鏈條。

惡錢的產生也有其歷史原因,南方囤積着大量舊朝貨幣,如果按照唐律銷燬的話,民間財富將遭受空前重創,所以惡錢應運而生,就是爲了對衝開元通寶對南方貨幣體系造成的衝擊。

「尚書省有過清查,如今良錢最集中的地方,反而是江南,」李林甫繼續道:

他們將惡錢送入兩京,自己卻文囤積良錢,以至於鑄幣場傾盡全力,也緩解不了民間對良幣的需求,如果惡錢能夠在江南大量流通,其實對兩京來說是好事。」

說罷,李林甫看向達奚盈盈道:「達奚娘子應該是最清楚的。」

達奚盈盈點了點頭:「惡錢需以良錢購買,這麼多年,確實有天量的良錢流入了江南,除揚州之外,惡錢在江南並不盛行。」

大唐中樞,不單單排斥河北,也排斥江南。

朝堂上來自河北的官員終究還有一些,江南就比較少了,朱丶張丶顧丶陸四大吳姓,王丶謝丶袁丶蕭四大過江僑姓,在兩京做官的其實並不多。

還是那句話,李治和武則天好不容易狼狠打擊了關隴貴族集團,在李隆基時代,又走回頭路了。

朝堂中樞由兩京貴族把持,勢必造成地方政治分裂,這就是爲什麼歷史上會有安祿山之亂和永王李江南之亂。

李瑁淡淡道:

「江南常年輸血京師,大量租賦流出,那麼他們爲了鞏固當地,吸收良錢是在所難免的,沒有誰對誰錯,是朝廷在大方向決策上,有疏漏之處。」

李林甫其實是認同李瑁的,很多人也知道國家政策其實存在一些重大弊端,

但是沒辦法,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皇權,政策也是爲了皇權制定,爲國爲民纔在其次。

兩京貴族集團,是李隆基的擁,是他的權力基本盤,不能丟的。

一直坐着沒聲的蓋擎聽的非常認真,而他也明白了自己今天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朝廷要削減河西軍費,其中利弊,想讓他知道,如果惡錢行不通,削減便是在所難免,他能夠理解的更透徹一些,對於朝廷將來施行削減之事,是有幫助的李瑁已經跟他提過,維持好與李林甫的關係,蓋擎將來的節度使之位,基本不會出問題。

「卑職是河西出身,比右相和隋王更爲了解藩鎮將土,」蓋擎緩緩道:

「軍中皆爲粗鄙武人,朝廷跟他們講道理是行不通的,我大唐邊關,當下皆爲募兵,長征健兒本來就是衝着錢,才心甘情願留在邊關服役,削減軍費,恐難以施行,小則聚衆抵制,大則恐引發兵亂。」

別的兵馬使,都不會有蓋擎這樣的深刻認識,因爲蓋擎可以參與節帥府所有軍事和行政事務,名義上是一軍主將,實際上相當於河西節度副使,都是少師了。

蓋擎繼續道:「在軍中,什麼錢都能動,唯獨軍那是萬萬動不得,上面有節帥府,下面有各路兵馬使,各鎮當中也是自成派系,大家一門心裡都是想着找錢,多多益善,如果動他們的錢,恐怕不好收場。」

還是那句話,不管你在軍中官階大小,你必須要做的,以及必須要長期維持的,就是你與手下那幫人的關係,而鞏固他們對你的忠心,錢財是首選,錢給到位了,咱們才能談感情。

這就是爲什麼,李光弼想要掌握赤水軍,是永遠都不可能的,因爲蓋嘉運會卡他的軍,讓他無法像蓋擎那樣順順當當收買人心。

李林甫皺眉道:「這麼說,你也傾向於在惡錢上面想辦法?」

蓋擎點頭道:「軍中不比其它地方,鬧事屢禁不止,都是性情中人,腦子一熱根本不計後果,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也不足爲奇。」

李林甫嘆息一聲:

「那就先從惡錢方面着手,老夫不便參與,這事交給隋王,你將他們擺平了,剩下的事情老夫來做,不要拖得太久,三月之內我要見分曉。」

李瑁點了點頭。

李林甫這句話,等於是授予了李瑁插手惡錢的權力,而且會以中樞在背後支持李瑁所有針對惡錢集團的動作。

而李瑁要做的,就是讓惡錢集團配合朝廷,在合理的範圍之內,稀釋藩鎮財富,將惡錢流入藩鎮,以減輕國家財政負擔。

其實也是一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手段,等到財政健康一些之後,就會再來一次打擊惡錢的專項行動,將放出去的水再收回來,確保經濟平穩運轉。

這世上沒有哪個政策是固定不變的,它需要一直變化,來應對當時的各項危機。

接下來,蓋擎終於提到了楊玉瑤的事情:

「裴夫人想請右相幫着拿個主意,她會依從右相的建議。」

李林甫關上窗戶,坐下後朝李瑁笑道:

「她這麼做,有兩個可能,一是在本相面前表現的誠意一些,迫使我安排竇銘,二是她拿了竇銘太多的好處,還不回去了。」

「就是第二點,」李瑁笑道:

「三娘這個人我還是瞭解的,她敬重右相,斷不會認爲右相會給她這個面子來安排竇銘,她現在是入不敷出,寅吃卯糧,看着風光,實則債務遍地,家裡的庫房修了那麼多,卻是今日進明日出,她這麼個花法,金山銀山也經不住。」

事實上,李瑁和李林甫都清楚,楊玉瑤一個寡婦,再能花錢,也不可能花的了那麼多,原因在於,人家的賺的錢,大頭都送給了聖人,補貼了太府寺,饑荒自己扛着。

這樣的空中樓閣,看似不穩固,其實穩得一批,因爲只要聖人一天在,楊玉瑤這座聚寶盆便一直生效。

「誰給她出的主意,讓老夫來決定?」李林甫笑道:

「她既然還不回去,那麼竇銘的事情,我還真就得幫她辦了,其實就是裹挾老夫,罷了,竇銘自視極高,其實不過如是,當下就算讓他進中樞,也都在老夫掌心之內,翻不起什麼浪來,隋王如今又要干預惡錢,這個人情不管竇銘認不認,我交給你來做,你得空了見見他,看他想要什麼位置。」

竇銘是竇家惡錢集團的話事人,作用相當巨大。

李瑁點頭笑道:「他好像與四王有牽扯,利用好了,也許能給太子造成一些麻煩。」

「呵呵......」李林甫笑道:

「他們現在想着坐山觀虎鬥,盤算着到了最後撿便宜,老夫偏要將他們拉下水,人的慾望是會隨着權力的增加而增長,現在將他們捧上去,咱們什麼都不用做,他們自己就會主動去爭去搶,老夫可以讓出一些利益給他們,但太子可讓不出來,竇銘的事情你儘管去做,你答應的就等於老夫答應的。」

「好,」李瑁點了點頭。

李林甫重新整理下噗頭,起身要離開了。

李瑁三人趕忙站起來相送,李林甫卻擺了擺手:

「不必了,你們接着聊吧,老夫年紀大了,比不得你們的精力,今後同乘一船,望諸位同心協力。」

蓋擎和達奚盈盈趕忙應聲:

「絕不辜負右相擡愛。」

他們同乘的,就是李瑁的船。

「是楊釗去找的你?」李瑁等到李林甫走後,問道。

蓋擎點了點頭:「看樣子,這個主意多半是楊釗給三娘出的,如今看來,高明啊,右相終究還是讓三娘安安心心的將錢揣好了。」

「小計謀,大智慧,怪不得楊家會捧他,」達奚盈盈也道:

「將來不失爲一個好助力。」

李瑁笑了笑,沒有聲,楊釗可是個雙刃劍,用不好了會反噬的。

楊釗勸說楊玉瑤,將竇銘的事情甩給李林甫做決定,這一招真正牛逼的地方在於,楊釗是知情人。

他知道楊玉瑤的錢,流向何處,而他也料定,李林甫必然會滿足楊玉瑤的要求。

因爲人家楊玉瑤在給國家補虧空,在給聖人補虧空,已經拿不出來退給竇銘了,怎麼拿?難道從太府寺拿?

你如果佔了這一點,你的路是非常好走的,任何人,都要給你鋪路搭橋。

補虧空的事情,知道的人並不多,僅限於那麼少數幾個,而知道的人也絕對不敢外傳,因爲傳出去的話,最面上無光的,是聖人。

私人在補國庫,傳出去誰的臉上最掛不住呢?

第一李隆基,第二就是李林甫,最高興的也是他們倆。

所以竇銘即使是站在了李瑁的對立面,也不符合李林甫的政治利益,但李林甫還是幫對方達成心願。

而竇銘明知楊玉瑤與李瑁穿一條褲子,還敢求到對方頭上,就是知道自己的錢將來會流向何處。

我給財政捐錢,我必然會有回報。

李瑁等人分別之後,達奚盈盈獨自返回自己的宅院,剛剛脫掉衣服就寢,下人來報,王蘇蘇來了。

這麼夜了她來幹什麼?與楊釗有關?

「讓她進來吧,」

達奚盈盈簡單披了件睡衣,便坐在屋內等候。

王蘇蘇一進門,就開始哭哭啼啼,坐下之後也是一個勁的掩袖低泣。

達奚盈盈多少是有點憎的,詢問之下,她更懵逼了。

王蘇蘇向她展示了自己身上的幾處傷痕,上半身下半身都有,誰幹的呢?楊釗。

達奚盈盈也沒有想到,自己做爲中間人介紹兩人認識,並且囑附王蘇蘇今後多加關照對方,結果呢,楊釗竟然不知憐香惜玉,他用強迫的手段,姦污了王蘇蘇。

對一個妓女,準確點說,用不着姦污這兩個字,但是王蘇蘇呢不是一般的妓女,這是花魁級別的,在三曲也是響噹噹的人物,多少人期盼着獲得人家的青睞,好成爲入幕之賓,一親芳澤。

楊釗可倒好,完完全全像是對待妓女一樣,粗暴而野蠻。

「今夜是你們第幾次見面?」達奚盈盈眉問道。

王蘇蘇已經停止了抽泣,擺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道:

「第二次,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一些不軌的舉動了,當時奴家並未在意,誰知今夜如此殘暴,我的身子從未遭受過這般躁。」

她是都知級妓女,也就是說,不單單容貌身材出衆,心思也不同常人,換句話說,人家很聰明。

剛纔一進門就訴說委屈,這是做給達奚盈盈看的,意思是你交代給我的人,

我可是伺候好了,是他做的太過分。

「你是有什麼地方得罪他了?印象中,楊釗不是這樣的人啊,」達奚盈盈非常疑惑,她對楊釗的印象,基本來源於李瑁。

而李瑁這麼器重對方,讓她誤認爲楊釗應該是個特別出彩的人物,否則不會被李瑁和楊玉瑤看重。

但是李瑁可沒有告訴她,楊釗是歷史上有名的奸相。

所以達奚盈盈甚至認爲,是王蘇蘇輕視人家官階低,有什麼不當的言辭和舉動,惹怒了對方。

王蘇蘇頓時喊冤道:

「您是知道我的,我陪侍客人向來周到,言語態度絕無瑕疵,甚至被人羞辱,也從來不會表現出一絲不滿,楊大郎與別人不一樣,他不懂得憐惜奴家。」

「然後呢,他如此粗暴對待,你有沒有跟他爭吵?」達奚盈盈問道。

王蘇蘇搖頭道:

「天大的委屈,也只敢藏在心裡,找娘子傾訴罷了,在楊大郎面前,奴家是非常順從的,只因這是娘子的交代,不過他出手卻是大方,我拒絕收下,他還是扔下走了。」

達奚盈盈皺眉道:「有多大方?」

「五條金,」王蘇蘇道。

達奚盈盈一愣:「那可真是大方啊,據我所知,他沒有那麼多錢。」

沒有錢,卻敢這麼花,兄妹倆還真是一個家門出來的,風格都一樣,達奚盈盈頓時覺得,楊釗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因爲沒錢卻捨得花錢的人,要麼是傻子,要麼就是志向遠大。

而且他強暴的,還是長安有名的頂級花魁,與很多達官貴人交好的花魁。

這樣看來,楊釗的膽子也不是一般的大,不符合對方當下的級別,反倒挺像是李瑁這個級別的作風。

「總是有原因的,聽你一家之言,我也不好判斷,今後再有相處,你小心謹慎一些便是了,」達奚盈盈說道。

她清楚楊釗是帶着任務去接近王蘇蘇的,是爲李瑁辦差,所以自然會維護楊釗,也是爲了讓對方能夠完成任務。

她只是南曲的大管家,並不代表那些花魁都是她的人。

王蘇蘇頓時呆愣住了,從達奚盈盈這番話,她能夠聽得出,自己今後還得伺候那個粗俗的男人。

本來都金盆洗手了,結果來了這麼一個硬客。

但是她沒辦法拒絕,不單單是因爲達奚盈盈管着她,而是楊釗後面的人,當下如日中天,得罪不起。

不得不說,楊釗的行事作風,確實非同常人。

他在李瑁府上的時候,與下人無異,眼力勁比下人還高明,地上髒了第一時間便會去收拾,李信拉一泡屎,他還要上去端詳一翻,以此來判斷李信的身體是否有恙,可謂面面俱到。

在楊玉瑤府上的時候,也是規規矩矩,回家之後只在自己住着的小院活動,

除非楊玉瑤找他,否則絕不在宅中亂跑,主客之間的距離,維持的明明白白。

而去了王蘇蘇那裡的時候,則又是另外一副模樣,霸氣側漏,豪氣逼人,給王蘇蘇一種此子絕非池中之物的感覺。

別人都是在跪舔王蘇蘇,而楊釗反其道行之,將大男子主義展現的淋漓盡致。

兩人的第三次見面,王蘇蘇擔心的暴風雨並沒有出現。

楊釗只是讓她陪着飲酒,談論詩賦樂舞,高興了還會親自下場跳舞,一副意氣風發的風流才氣。

這一次,楊釗並沒有讓王蘇蘇陪夜,只是喝了一頓酒便走了,還是扔下了五條金魚。

此番過後,王蘇蘇反倒覺得,楊釗似乎順眼了一些。

殊不知,這是楊釗最後的五條金鍵了,還是在涼州的時候,蓋嘉運送給他的眼下的他,一貧如洗。

「要跟三娘借些錢財,你放心,我一定會還你的,」這天,楊釗請府上下人通報之後,來到了楊玉瑤的寢院。

楊玉瑤苦笑道:「今後別這麼拘束,你是我的堂哥,你若見我,何須下人通凜?知道你懂規矩,但不能如此見外。」

她們家眼下要扶持楊釗,自然要維繫好親情。

「懂了,今後自會隨便一些,」楊釗笑道。

這就是人家聰明的地方,在楊府的自由,需要你主動給我,而我今後還是會守規矩,直到你三番五次的提出來,我纔會放開這層拘束。

他如果一開始便在這裡表現的無拘無束,不拿自己當外人,反倒是會惹楊玉瑤反感。

兩人聊過之後,楊玉瑤膛目結舌:

「你這麼大方啊?雖說是個花魁,也不能才見過三次,就給了十金鍵啊,我都沒有你這麼個花法。」

楊釗正色道:

「給隋王和三娘做事,錢財不計,只求能讓隋王滿意,我也是打聽過王蘇蘇這個人,擔心少了喂不飽,才強裝豪氣,如今囊中羞澀,裝不下去了,才求助三娘。」

「十八郎讓你這麼做,到底是爲什麼?」楊玉瑤疑惑道。

楊釗道:「不知,隋王必有緣由,我只管做事,不問其它。」

「我沒有看錯你,」楊玉瑤點頭微笑:

「記住了,在長安,要少說多聽,時刻謹記管好自己的嘴巴,咱家現在風光了,太多人嫉妒,更要謹慎,給隋王做事,不要告訴大姐他們,他們不懂時局,

完全是婦人之見。」

楊釗臉色嚴肅道:「放心,這裡的事情,我一定守口如瓶,保管不會告訴大姐他們,如果幫大姐做事,我也一樣不會告訴三娘。」

「你敢?」楊玉瑤伴怒笑罵一句,道:

「好了,我給你五十金,十八郎交代的事情一定要辦好,他呀比我大方,你給他做事做的漂亮,他回報給你的,可不是錢財能買來的東西,你明白嗎?」

楊釗點頭道:「明白,當下的官員任命,全在右相手裡,也只有隋王的意見,右相會慎重考慮,我絕不敢辜負隋王。」

楊玉瑤欣慰笑道:

「也不是全靠他們,等到將來你的官職上去了,貴妃和我自會找機會將你引薦至聖人面前,那個時候,咱們也不用再看李林甫的眼色,但是你要爭氣。」

楊釗信誓旦旦的表態,一定不辜負族內對他的厚望。

「好了,我要就寢了,你出去吧,」楊玉瑤擺了擺手。

楊釗規規矩矩的退下,楊玉瑤看在眼裡,有些哭笑不得,這個堂兄也懂禮了。

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310章 沒的選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93章 兵制崩壞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92章 秘書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381章 錢監第119章 小畜生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86章 右賢左戚第327章 護短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327章 護短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73章 瀚海侯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59章 十望州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80章 下簾詩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27章 服務業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44章 庭杖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2章 眼下富裕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277章 李亨第147章 豪蕩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381章 錢監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327章 護短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149章 狗舌頭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50章 秘書省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
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310章 沒的選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93章 兵制崩壞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92章 秘書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381章 錢監第119章 小畜生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86章 右賢左戚第327章 護短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327章 護短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73章 瀚海侯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59章 十望州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80章 下簾詩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27章 服務業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44章 庭杖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2章 眼下富裕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277章 李亨第147章 豪蕩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381章 錢監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327章 護短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149章 狗舌頭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50章 秘書省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