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

崔圓下獄了,左監門府從七品下的直長長上。

六月十五,就在韋妮兒嫁入隋王宅的前一天,被大理寺抓了,罪名是交構隋王,胡亂言語。

告狀的是武陽縣開國侯,秘書少監獨孤明,抓人的是大理寺丞韋見素。

同一時間,李瑁也被請入大理寺問話,一時間,長安無數權貴開始全身心關注着這場事件的動向。

李瑁一點都不憂,雖然他也知道,有罪沒罪,看的不是真相,而是博弈,但他非常清楚一點,基哥不會讓他出事。

清楚這一點,就沒人能將他怎麼樣。

不過這樣的小風波,還是頗爲麻煩的,可見得罪了人,人家是不會讓他舒坦的,專挑與韋家結親的前一天,這不就是噁心人嗎?

大理寺在皇城的最西邊,緊鄰將作監,所以李聽說李瑁被帶來問話,

也是第一時間與一幫過來看熱鬧的官員議論着。

這件事確實新鮮,因爲大理寺在整個開元時期,就沒有進去過親王一級的人物,三庶人之案也沒有,人家那仁沒有經過任何司法部門,直接就被基哥判的。

大理寺乃刑獄重地,被認爲殺氣過盛,生人不宜靠近,以免沾染陰穢。

所以大理寺的官員都有一個習慣,身上總是帶着一些道家的辟邪之物這是其它部門沒有的。

因爲大理寺管審查丶禁囚丶斷獄丶刑殺,而刑部是負責審議大理寺上交的案情,詳覆定論,雖然刑部也有大獄,但是刑部殺的人,沒有大理寺多。

原因就在於,進了刑部大獄的,一般級別都比較高,很多都不會判死。

陰森森的大堂,李瑁坐在正中間,前後左右共有二十餘名各司官員,有記錄的,有五聽官,有刑部陪審的,有監審的內侍,還有張均那個王八蛋。

張均坐在正首位置,背後是一整面的漢白玉牆壁,上面雕刻看象徵司法公平和公正的神獸「」。

因其形似羊,黑毛,頭上有獨角,能辨是非曲直,識善惡忠奸,是大理寺守護神獸。

一名官吏爲李瑁端來茶水,

「大理寺的茶水,發苦,隋王應是喝不慣的,」張均冷冷道。

李瑁擡起手,直接便將面前的茶水潑在地上:

「那就不喝。」

兩人的初次對話,便劍拔弩張,堂內的氣氛本就嚴肅,現在好了,肅殺之氣更濃。

李瑁現在的敵人,大約便是張氏兄弟,竇氏一家,還有獨孤家,以及他的一些兄弟姐妹。

這都不好惹,也就是他了,換了別人,早被乾死了,因爲李瑁也不好惹。

「咳咳......」大理寺少卿徐嬌清了清嗓子,道:

『有人彈劾,隋王以巡查禁中之機,結交禁軍,時常與其私下會面私談,可有此事?」

李瑁皺眉道:「你是誰?」

徐嬌笑道:

「司法審案,不得詢問法官姓名,我也沒有告知的義務,隋王需知。」

確實有這條律法,本意是保護司法官員,免得讓人家知道來歷,背地裡報復。

李瑁笑道:

「宗室成員,卑官不可問話,你身上穿着的是緋紅官服,也就是四五品,我是從一品,你審問不了我。」

徐嶠一愣,你要這麼較真的話,我感謝你啊,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坐在對面的另一位少卿,戴國公李道邃。

這就是爲什麼大理寺一般會留一名品級至少是正三品的官員,爲的就是審問像李這樣的高品級官員。

李道邃人家的本職是左驍衛大將軍,大理少卿是兼任,

審問李瑁,無疑是一個苦差,誰也不願意幹,因爲大家都知道,以一個監門衛下面的小官爲由,判一個皇帝的親兒子,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

判不了,那就得遭人報復。

李道邃呵呵一笑,道:

「隋王何必較真呢?這位是徐少卿,贈太子少保丶崇文館大學士丶集賢殿學士徐堅之子,徐少卿也兼看集賢殿學士,父子相次爲學土,自祖及孫三世爲中書舍人,時論榮之,隋王應該是聽說過的。」

「噢......原來如此,」李瑁點了點頭,看向徐嬌:

「司法務求嚴謹,卑官就是卑官,本王對徐少卿絕無偏見,他們不敢問話,才推你出來擋箭。」

2c

「呵呵......」張均冷笑道:

「隋王口氣不小,《史記天官書》載:斗魁四星,貴人之牢,日大理,

大理寺審的就是像隋王這樣的貴人,你憑什麼覺得,我們不敢呢?」

李瑁擡手指向對方,道:

「那就你來審,我今天只回答你的問題。」

說罷,李又看向負責記錄的文吏,道:

「詳細過程,一個字都不能寫錯,但有錯處,便是誹謗親王。」

那名文吏握筆的手一抖,只覺身上的汗毛都立起來了。

李瑁心知,張均對他意見不小,由對方問話,必然帶有偏見。

而此番審問過程的記錄,必然會交給中書門下和基哥過目,張均的審詞但凡帶有一絲成見,人家都看得出來。

因爲正常情況下,李瑁這個級別犯事,是皇帝直接過問,根本不經大理寺。

那麼今天既然出現在大理寺,顯然,張均也摻和其中。

張均心知別人奈何不了這個刺頭,於是向五聽官要來了問卷案錄,仔細瀏覽一遍後,就要問話,出於本能,拿起驚堂木這麼一拍。

「啪!」

李瑁故作嚇了一跳,臉色一變,直接掀翻了面前的方几:

「你嚇唬誰呢?」

張均一愣,沒想到對方這麼蠻橫,完全就是在旁枝末節的地方插科打渾,案子一句還沒提呢,你倒是張揚舞爪半天。

這小子城府深沉啊。

案子爲重,老子不跟他計較。

不用張均打招呼,早有小吏過來收拾地面,而張均則是將驚堂木推遠了一點,免得待會又順手,拿起來拍一下。

「清河崔圓已經交代了,私下與你共有五次見面,分別在......五個地方,你一個嗣王,結交監門衛,所圖何爲啊?」張均問道。

李瑁笑了笑:「自然是打算造反了。」

嘶...:.大堂的空氣,彷彿都被官員們這一口倒吸的涼氣,瞬間給吸光了。

一時間,人人膛目結舌,誰也想不到,能從李瑁嘴裡聽到那兩個字。

張均也是一臉懵逼,別啊大哥,我可沒打算給你定這個罪啊。

李道邃苦看臉勸道:

「有什麼就說什麼,隋王何必爲難我們呢?你這麼一說,事情可就大了,不是我們大理寺能管的了的。」

「誰能管得了,就找誰,」李瑁掃視衆官員,笑道:

「我就是打算造反,買通崔圓,就是讓他給我開門,既然你們管不了,

上報中書門下吧。」

任誰都聽得出,李瑁這是胡攪蠻纏,目的也很簡單,讓大理寺不能審他管人家是不是陰陽怪氣,但人家嘴上確實是這麼說的,也被記錄在案了,造反這種事情,確確實實不歸大理寺管,他們也管不了。

張均瞬間慌了神,因爲這樣一來,他沒辦法再接着問下去了,問什麼?

你打算什麼時候造反?步驟如何?人都安排好了?

聖人沒有特批的情況下,這不是他能問的。

「隋王言重了,此二字休要再提,」張均趕忙找補道:

「誡宗屬制,你比我們都清楚,交構官員,胡亂言語,這是宗法所不容的,本官並沒有說隋王有不臣之舉,你不要混淆視聽。」

李瑁搖了搖頭:!「不不不,我就是要造反,趕緊將我交上去吧。」

張均嘴角一抽,這個王八蛋故意亂扯,就是不想讓我審他。

「算了算了..!...」大理中丞韋見素無奈道:

「還是上報中書門下吧。」

人家這是幫忙呢,他知道張均因爲嚴武的事情,看李瑁非常不爽,帶有私人偏見,容易給李瑁亂扣帽子。

而李瑁的案子一旦進入中書門下,肯定啥事沒有。

李林甫不可能辦李。

本來不是多大點事,但你真要鬧大了,它也不小,但看目前的形勢,韋見素又很清楚,大理寺動不了李瑁。

聖人沒那個意思,誰也動不了。

「案子還沒審,就上交書中門下,」張均冷笑道:

「大理寺成擺設了?邦國折獄詳刑之地,案子有這麼辦的?」

說罷,他看向李瑁,沉聲道:

「崔圓已經交代了,你私下結交李彥允,本官沒有冤枉你吧?一個七品官如果算不上交構,從五品上的金部郎中,這算交構了吧?」

李道邃和徐嬌同時皺眉,李彥允是金部主官,今年乃多事之秋,沒有右相同意,戶部的官員是不能牽扯的。

崔圓已經審問過了,李瑁曾經幫忙讓其做中間人,見過李彥允一次。

但只是一次,還是在興慶宮外,百官面前,這也算交構的話,實在是太牽強了。

李瑁聞言,猜到崔圓這小子一定是捱打了,雖然他和崔圓認識不久,但大致對其性格有一個判斷。

不是被用刑,李彥允的事情崔圓都不會說。

大唐自武則天時期重用酷吏以來,五花八門的刑法層出不窮,到如今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被髮揚光大了。

因爲管用啊,刑訊逼供目前爲止,一直都是最有效的審訊手段。

李瑁淡淡道:

「崔圓無論說了什麼,我都認。」

李道邃嘴角一翹,偷警了一眼臉色鐵青的張均,你審吧,人家都認了,

你怎麼審?

你也給他用刑?你敢嗎?

張均也是辦過不少大案了,但還沒見過這麼橫的,從前被叫來問話的,

哪個不是規規矩矩,生怕說錯一個字擔上干係,這個可倒好,嫌罪名不夠小?

你不就是仗着我不敢對你動刑嗎?

「隋王不要再胡攪蠻纏了,你這麼回話,在聖人那裡,也是個蔑視司法之罪,」張均已經快拿李瑁沒辦法了。

李瑁皺眉道:

「我都認了,怎麼還視司法了?那我應該怎麼說?我一個親王,交構臣子能幹什麼?除了造反,我實在想不到,我交構他們還能幹什麼?巴結?

李彥允值得本王巴結,還是崔圓值得我巴結?」

沒說您是要造反,何必總是往這上面牽扯呢?」韋見素皺眉道。

李瑁頓時怒道:

「是我故意牽扯,還是你們想將我牽扯進去?如果不是爲了造反,我便不算交構,談不上交構,你們今天將我叫來幹什麼?還有,我請吃過飯的人多了去了,如果人人都算交構,你們抓一個崔圓可不夠,你們得去寧王府啊,那邊那幾個,我可不只請了五次。」

「你扯寧王他老人家幹什麼啊?你們是至親啊,」李道邃一臉無語,他是不打算繼續問話了,再問下去成寧王造反了,聖人看到這樣的問卷,給他一巴掌都是輕的。

誰特麼捅上來的事情?給我大理寺出難題。

李瑁冷哼道:

「剛纔有人說,檢舉我的是獨孤明是吧?他是信成公主駙馬,也算是我的姐夫了,他不是認爲我交構嗎?告訴他,我造反之前,第一個先宰了他。」

衆人臉色大變。

這人真是什麼都敢說啊,又是造反又是殺駙馬,你還想幹嘛?

這時候,坐在堂內的那位內謁者監馮神威,嘆息一聲,開口了:

「上報中書門下吧。 Wшw✿ttκan✿¢ ○

他是高力士的義子,這一次因爲牽扯到了左監門衛的官員,所以高力土派他來監審過程。

大唐的官宦,地位還沒有高到可以干預司法,所以馮神威剛纔一直沒有麥的話。

張均看向李道邃和徐嬌,發現這倆人也是一臉的敷衍,心知想要給李瑁扣個屎帽子,單靠崔圓和李彥允遠遠不夠。

他不是不知道裴丶嚴丶盧與李瑁有交往,但這三個,他不敢牽扯,否則直接就是黨爭,到時候一個不好,人家沒事,他得出事。

就這樣吧,今天這件事鬧得不小,李瑁交構官員的名聲算是放出去了,

目的也算是達到了,今後再抓住痛腳,人們也不會覺得意外。

這小子出嗣之後過於張揚,把柄不少,這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一次兩次不行,三次四次總是會讓聖人生疑的。

張均點了點頭:「那就暫且如此,上報吧。」

李瑁的事可不算完,因爲還要過中書門下那一關。

皇城內等着看熱鬧的不在少數,尤其是眼下正好是下班時間,都閒着,

滯留不走,就等看看熱鬧呢。

有些人認爲,隋王離開十王宅之後太跳了,得罪的人不少,早晚會出事,今天這不就落在張均手裡了嗎?

有些人則是認爲,十王宅那邊終究忍不了李瑁,開始發力了。

因爲獨孤明的媳婦,是皇二十二子濟王李環的親姐姐,再加上之前被李瑁得罪的竇家人,十王宅目前看不慣隋王的,至少都有慶王琮丶潁王墩丶濟王環丶永王琳。

「什麼個情況?」鴻臚少卿魏珏見到徐嬌帶着人拿着卷宗出來,趕忙過去詢問道。

李見狀,也湊了過去。

徐嶠無奈道:「移交中書門下,大理寺不辦了。」

魏珏頓時愣道:

「事情有這麼大嗎?你們大理寺還辦不了?」

徐嬌警了一眼越來越多圍過來的人,嘆道:

「本來不大,隋王硬要扯的比天還大,我們不敢審了。」

魏珏一臉懵逼,啥意思?我怎麼聽不懂?

將作監兼左監門衛將軍范陽王李宇,也是一臉異:

「隋王真的在外面亂說話了?這麼嚴重?」

徐嬌苦笑道:

「他有沒有在外面亂說話,我不知道,但是他今天在大理寺亂說話了。」

「你倒是說清楚點啊,」左衛將軍郭千里追問道。

徐嬌道:「別問了,其它我也不便多說,等右相定奪吧。」

說着,他便帶人離開皇城,前往興慶宮中書門下,移交案卷。

「我估摸看,事情大了,直接跨過刑部,移送中書門下,怕是牽扯不小啊,」戶部侍郎蕭靈皺眉道。

他這話是故意說給一旁的另外一位刑部侍郎崔聽的,因爲崔眼下兼了太子少詹事,常去少陽院。

現在大家都想搞清楚,太子的立場如何?

因爲獨孤明這次冒頭,明擺着是十王宅裡的人指使的,一般人沒辦法讓獨孤明冒這個險。

太子有沒有摻和呢?如果摻和,是不是表示,十王宅這一次通力合作,

鐵了心要搞垮李了。

崔一直在旁靜聽,完全不插嘴,人家是聰明人,猜到李瑁絕對不會有事。

他也知道,太子並沒有插手,也完全不知情,只是十王宅裡某個昏了頭的傻逼,才能做出這件事來。

這不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嗎?誡宗屬制攏共也就十來句話,字字都是針對你們。

шωш •тt kān •¢○

你們倒好,拿這個對付李瑁,就不怕將來別人拿這個對付你們?

大唐律疏管不了你們,誡宗屬制可就是管你們的。

「交構誰來着?我都沒記住那個名字,」李在人羣中好奇的問道。

眼下已經是申時,整個皇城的官員都在下班,承天門街全是人,陸陸續續,穿紫袍的也出來了,加入了這場討論。

大圈子小圈子,全在議論這件事。

郭千里答道:「好像是崔圓,我對這小子有印象,武舉上來的清河崔氏,從七品的直長長上。」

李頓時鼻道:

「我也是服了那個獨孤明瞭,交構一個七品官,玩呢?他也真敢告。」

「還有一個李彥允呢,」說着,蕭靈給他們這個小圈子的人使了個眼色,因爲李彥允眼下也下班了,就在不遠處與尚書右丞韋濟走在一起。

韋濟出身京兆韋氏小逍遙公房,其實本來是東卷房,但是他爹韋嗣立被封爲逍遙公,所以他們家現在被稱爲小逍遙公房。

他爹也是當年被韋皇后牽連的同族當中,地位最高的一位大佬,所以他們這一支,現在挺老實。

等到李彥允漸漸走遠,郭千里納悶道:

「人家好像什麼事都沒有啊?大理寺不是說他與隋王交構嗎?」

李又笑道:

什麼叫交構?暗中有所謀劃,有違憲章之舉,纔算交構,如果只是見過面,吃過飯,我特麼算不算交構?」

衆人相繼大笑。

「四郎自然不同,你們從小長大,是摯友嘛,」蕭靈笑道。

這時候,魏珏給衆人使了一個眼色大理寺方向,李道邃帶着一衆官員,與李瑁出來了,正往承天門街這邊走來。

要出皇城,必經這條街,好多人看到李瑁之後,紛紛開始停止議論,慢慢散去。

但是李這邊沒有,還是一羣人圍着,望着李瑁過來的方向。

本來走的好好的李瑁突然停步,擡手道:

「我的刀。」

李道邃一愣,無奈的朝後麪點了點頭,一名官吏將李瑁的佩刀送上。

李瑁接過之後綁在腰上的碟帶孔上,左手握着刀柄,沉聲道:

「別走在我前面。」

說罷,李瑁帶頭往前走。

李道邃等人也是無可奈何,沒辦法,卑讓尊,人家確實比他們尊貴。

本來還是一羣人簇擁看李塌,結果隊形改了,成了李塌帶看一羣人。

魏珏等人也是看的一臉懵逼,不是說將隋王移交中書門下嗎?這是移交?還是硬闖啊?

氣勢洶洶啊。

進入承天門街,李瑁面無表情的看向正前方李等一衆人,這幫人正好擋在他的必經之路。

李從來沒有見過李瑁當下的眼神,很陌生,很鋒利,彷彿像個陌生人。

其他人的感受也一樣如此,因爲他們每一個人都感覺到,李瑁看向他們的眼神當中,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

魏珏第一個移動腳步,向後退讓,接下來,其他官員也開始紛紛後退,

給李讓開通行的道路。

他們這羣人,保底都是正五品的大官,眼下卻彷彿一羣小吏一樣,一個個表情肅然的爲李瑁讓行。

大理寺一衆人,就這麼從他們中間走了過去。

等人都走遠了,分站兩邊的十幾人,開始面面相。

每個人的觀感肯定都不一樣,但是無一例外的,都被李瑁剛纔的眼神所震鑷了。

那是一個被圈禁了十幾年的親王,該有的眼神和氣勢嗎?

就連最熟悉李瑁的李,眼下也是一臉呆滯,遙望看走遠的那道背影。

這小子剛纔那副模樣,挺讓人犯憂啊!

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183章 西市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390章 有喜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262章 撕破臉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93章 兵制崩壞第15章 走別人路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61章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56章 宰了他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310章 沒的選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7章 2王3恪第167章 賞罰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30章 韓珠團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75章 狩獵第92章 各演各的戲投票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218章 何所懼?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298章 國家隊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85章 月俸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356章 宰了他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0章 誰給你賣命
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183章 西市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390章 有喜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262章 撕破臉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93章 兵制崩壞第15章 走別人路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61章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56章 宰了他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310章 沒的選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7章 2王3恪第167章 賞罰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30章 韓珠團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75章 狩獵第92章 各演各的戲投票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218章 何所懼?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298章 國家隊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85章 月俸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356章 宰了他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0章 誰給你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