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

呵.....tui...

李瑁還在堂內問話,張一口老痰就給2了出來,下意識往地上瞅了一眼,可把個李瑁噁心壞了。

但他也不便責備,畢竟人家是有功之臣。

張是在銅縣令任上,與當時擔任路州別駕的基哥結交的,這個人非常有錢,是基哥的第一任金主。

庶人瑛當年還活着的時候,管人家叫舅舅呢,而張那時候,也是全力支持李瑛,直到李瑛被殺。

一大把年紀了,李瑁也不打算跟他過不去,萬一一個好列將人家氣死可咋辦?

李瑁首先過問的,就是右金吾的帳本,這很正常,哪個新領導上任,都是先看帳本。

不出預料,帳上沒錢了,還剩下七十五貫。

「每年公田的收成是多少?每月出貸多少?怎麼帳上才這麼點錢?」

李瑁的目光看向了右金吾長史李樹忠。

李樹忠臉上連點客氣的假笑都欠奉,聞言道:

「帳簿上記載的很清楚,每一項開支都無遺漏,太過詳盡,下臣也記不住,隋王仔細看幾遍,便清楚了。」

李一愣,好家夥,我問你,你讓我自己看?欺生欺到我頭上了?

他轉向一旁的杜鴻漸,從對方腰上抽下那支短棒,然後從主位上走下來,來到李樹忠面前,挑眉道:

「你剛纔說什麼?再說一遍?」

「啊.....tui.......」

張又是一口老痰,直接2在身前的地面上,

L

但彷彿是吐在了李瑁臉上。

李瑁頭也不回,聲音驟提道:

「給他拿個痰盂!」

與杜鴻漸一起陪同李瑁來此的裴迪,出去了一趟,拎回一個痰孟放在了張面前。

李瑁的眼睛仍然直視着李樹忠。

李樹忠一點驚慌的表情都沒有,淡淡道:

「下臣的年紀也不小了,記性不好,有些開支確實記不住,公署的帳目上記載的清楚分明,隋王看過便知。」

「我現在,是讓你回話,」李瑁一字一字道。

李樹忠嘴角一勾:」「那下臣需看着帳簿,才能回隋王的話。」

「咚!」的一聲悶響。

李瑁在毫無預兆之下,狠狠一棒子敲在了對方頭頂,一下還不夠,接着又是三五下。

「你幹什麼?」引張終幹起身,怒不可遏的看向李。

一個部門的主官做的久了,那麼這裡面的會計一定是他的人,所以李瑁雖然不知道李樹忠的出身,但絕對知道這個人是張的人。

宗室肯定不會了,宗室成員沒有起這個名的,你不符合我們家的字輩排行。

眨眼功夫,一大攤子血就漂在地上,躺倒在地的李樹忠雙目圓睜,多半是隔屁了。

實在是李瑁的手勁過大,牛五郎平日裡可不是白教的,李瑁的骼膊上可是硬的很。

此時堂內的其他官員,也都受了驚嚇,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一個個目瞪口呆。

誰也想不到,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打死一個從六品上的衛府長史。

「老夫要覲見聖人!老夫要勤見聖人!」

張氣的臉都黑了,他年紀太高,所以身後一直跟着兩個僕從,只見他在僕從的扶下,顫顫巍巍就要離開。

結果李瑁橫移一步,擋在對方身前,手中的棒子指着那口老痰:

「去把地擦了。」

張渾身一震,怒道:

「你說什麼?」

「我說......」

」李瑁提高音量,一字一字道:

「去將地,擦了!」

張氣的手臂顫抖,指着李瑁道:

「你......你......你竟如此羞辱老夫?老夫定要請聖人做主....

李瑁不耐煩的擡手打斷:

「將地擦了,你就去,擦不了,你今天別想出這個門。」

張畢竟已經在右金吾幹了七年,這裡面他的馬仔非常多,眼瞅看新任和舊任鬧僵,好多人也出面說和,希望李瑁能消消氣,有的呢,甚至直接便指責李瑁不敬國公。

李瑁呵呵冷笑。

你要是襲的國公,我還真就敬你三分,因爲襲爵,多半說明你的家族挺牛逼,但你是第一代,那我就不憂你了。

你不知道吧?基哥也在盼着你們這幫所謂的天子元從,早點死呢,

何況你還是廢太子餘孽,基哥要不是擔心別人說他不念舊情,早就將你幹了,還能忍你到今天?

「誰今天敢替他說話,就從這裡給我滾出去,」李瑁陡然大喝一聲。

「走就走,兄弟們,咱們走,」

「隋王跋扈,臣等受不了這等羞辱,我們走。

陸陸續續,便有十來個人過來,要護送張出去。

但是李瑁依然攔着,他們總不能上來推開李瑁。

「將地擦了!」李瑁再一次厲聲喝道。

接着,便有一人冷哼一聲,轉頭過去蹲在地上,用袖子將張那幾口老痰給擦拭乾淨。

李瑁見狀,這才讓開道路,冷冷道:

「今天從這裡出去的,如果你們還能回來,我這個大將軍就讓給你們來做。」

「好好好..···..」張氣的吹鬍子瞪眼:

「自有聖人爲老臣做主,隋王便在這裡恭候旨意吧。」

說罷,十餘人便這麼離開官署,前往興慶宮告狀去了。

「犯不着啊,你惹他幹甚?」

等人走後,竇來到李瑁身邊,指着地上李樹忠的屍體道:

「此人的阿爺,可是李守德啊。」

李瑁呵呵一笑,你小子也是個機靈鬼啊,我打之前你不提醒,不就是等着看好戲嗎?

也好,你真要告訴我此人來歷,我還不方便打死了呢。

李守德呢,就是基哥當年的左李右王當中的左李了。

年輕時候的李隆基出行,身邊跟着兩個打手,一個李守德,一個王毛仲,姓李的是奴婢出身,王毛仲是官奴出身,當年哥倆是被基哥一起給擼了的。

「這麼爛的帳,我看他們跟聖人怎麼交代?」李瑁冷哼道:

「公翩錢放出去四年沒有收回,全靠下面的巡街武候收保護費,以維持官週轉,都已經爛到根上了,你不知情?」

竇一愣,趕忙擺手:

「我不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我也不缺這點俸祿啊。」

你還真不缺,李瑁點了點頭,這就是貴族的好處,人家比較清楚哪些錢能賺,哪些錢不能賺,不像張這個蠢貨,七年來將右金吾都給吃空了。

「之巽,將帳簿拿過來,」

李瑁看向杜鴻漸,後者遞來帳簿,李瑁翻出一頁,指着給竇鱷看:

「這個達奚盈盈是誰?」

右金吾的錢,全部放給了這個娘們,但是一分都沒有收回來,歷年累計高達十四萬貫。

竇鱷再裝傻就不合適了,於是苦着臉道:

「你可別說是我告訴你的啊,這個女人可複雜了,背後牽連不少,達奚珣的義女,韓莊的妾。」

李瑁隨即然,歷史上確實有一本《達奚盈盈傳》,他一直認爲是野史,以爲其中內容多爲杜撰,今天沒想到還真就有這個人,更沒想到的是,

來歷真可謂不小啊。

達奚珣是吏部侍郎,而韓莊,是內侍省正五品下的內常侍,賜紫金魚袋,掌通判省事。

高力士這個老大,大多時間都在陪在基哥身邊,內侍省的事務分身無力,所以韓莊在內侍省是個幹實事的,權力不小。

「此女做什麼營生?」李瑁好奇道。

竇小聲道:「是位都知娘子,名聲不顯,不過聽說南曲都是人家的產業,你說她是幹什麼的?」

李瑁表情錯愣:「平康坊?」

竇點了點頭。

南曲,就是平康坊三曲之一,整個長安最大的高級會所聚集地,這麼牛逼的地方,人家能霸了南曲,可知能量不小。

至於都知嘛,其實就是老鎢,只不過在大唐稱呼的文雅一些。

想來想去,李瑁想明白了,韓莊在內侍省管着掖庭宮,掖庭宮那是什麼地方?歷來的罪臣女眷,很多都被充入了掖庭,達奚盈盈這是有進貨渠道啊。

官員女眷,質量肯定差不到哪去,說不定雲娘都認識這位達奚娘子。

咸宜平日基本不去平康坊,對那種事也沒興趣,所以沒有在李瑁面前提到過。

「按照你這麼說,右金吾這個錢,還不好要了?」李瑁問道。

竇忍不住笑道:

「別想那麼長遠,你當下還是先想想怎麼面對聖人吧?人家都去告狀了。」

李瑁微笑着撇了撇嘴,沒事的,就讓你看看,我怎麼讓這位鄧國公致仕。

李隆基不喜歡見兩種人,一種是病人,一種是老人,因爲他覺得這兩類身上帶着不吉。

寧王那種身份,李隆基都不想常見,何況張這種歲數,身上一股子行將就木的腐朽味。

李隆基都覺得鼻子衝得慌。

「好好好,朕知道了,你先回去,朕會給你做主的,」李隆基不耐煩道。

偏偏這個時候,張喉頭一動,明擺着一口老痰卡在那裡,但是他肯定不敢唾在這裡啊,於是便硬生生給咽回去了。

這下好,楊玉環瞬間被驚呆了,一臉嫌棄的扭頭就走,只覺噁心死了。

李隆基趕忙給高力士眼色。

「好了鄧公,聖人都知曉了,會給你主持公道的,您先回去成不?」高力士直接上去就將對方拉扯起來,然後指示左右過來扶。

高力士就這麼扶看對方往外走:

「您跟隋王置什麼氣啊?年輕氣盛的,您老身子骨不好,別跟年輕人一般見識啊。」

張瞬顫顫巍巍說道:

「不是的高將軍,你聽我說,不管怎樣,他都不能打死人啊....

「對對對,是是是,」高力士非常敷衍,人家張也不聾,他可倒好,

湊在人家耳朵邊上大聲喊話。

張道:「老臣去哪裡等聖人旨意啊?」

「您先回府,」

高力士停下腳步,不再往前送了,朝着張擺了擺手,便返回了花萼相輝樓。

「嘔~~」

楊玉環躲在後面的盥室內不停嘔吐,不知道的還以爲有喜了呢。

她實在是受不了那個張,此人一進來就帶着一股難聞的味道,那咽痰的動作,彷彿一道雷,擊在楊玉環的頭頂,她當時整個人都懵逼了。

直到現在,都是汗毛倒豎,渾身雞皮疙瘩。

李隆基聽到了後方的乾嘔聲,也覺得興致大減,將手裡的鼓槌和樂譜放在一邊,一臉嫌棄的看向高力士道:

「將窗戶都打開,散散這個味兒,今後他再來,你去打發。」

高力士連忙指揮着內侍打開拉開帷慢,打開窗戶,再將香爐裡的薰香給點上。

兩名來自弘農楊氏的侍女,正在伺候着楊玉環,那一陣陣乾嘔聲,聽得李隆基一陣煩悶。

「你去一趟右金吾,問問什麼情況,朕不能太縱容他了,上任第一天就打死人,他以爲他是誰啊?」

「老奴現在就去,」

高力士點了點頭,離開去了偏殿一間小室,換下他伺候李隆基時穿的常服,換上他的紫金魚袋。

『太真如何了?」李隆基來到盥室,關切的詢問道。

楊玉環嬌喘着,撫摸着脖頸,五官擰在一起,皺眉道:

「那個人是誰啊?他怎麼如此無禮?三郎面前,竟如此粗鄙不堪。」

李隆基面色難看,他能說什麼呢?這是我的人?我年輕時候在州,天天跟我光膀子在一塊喝酒?

那朕豈不是也很粗鄙?

「一個老臣,於國有功,舉止粗陋,朕也不便怪罪,」李隆基道。

楊玉環接過侍女遞來的美酒,咕咚咕咚的喝光,這才感覺喉嚨稍微舒服一點,在侍女的扶下起身:

「今後您再有這類老臣,臣妾可不奉陪了。」

李隆基一愣,頓時冒火了,看來朕是將你慣壞了,敢這麼跟朕說話?

「滾出去!」

楊玉環渾身一顫,不能置信的看向李隆基,雙眼頓時淚汪汪的,楚楚可憐。

李隆基看在心裡,一陣心軟,正要說句軟話,結果楊玉環已經掩面而泣,哭哭啼啼的跑出去了。

「喉......

,」

李隆基猛一拂袖,在樓內來回步,口中低罵着:

「都不讓人省心!膽子都肥了!」

李隆基罵罵咧咧幾句,朝一名內侍道:

「去隋王宅,叫孺人楊氏進宮,去陪陪朕的太真。」

放在以前,基哥可沒有這麼好的脾氣,一個女人根本不值得他服軟,但是眼下年齡大了,楊玉環愛撒嬌的性格,將他拿捏的死死的。

正所謂一物降一物,再精明的人,深陷感情之中,有時候也像個白癡。

「右金吾的帳,爛到這個程度?」高力士已經抵達佈政坊的右金吾官解。

此時的他,手裡正拿着李瑁交給的幾卷帳簿,一點一點的仔細翻閱着眉頭緊鎖。

他是奉旨來的,所以堂下的官員包括李瑁在內,都是眼巴巴的看着高力士,等人家詢問,因爲人家的詢問,基本代表聖人在詢問。

李在下面點頭道:

「偌大的官衙,七十五貫錢,阿翁,我怎麼接手啊?我就連問都不敢問,才問了幾句,人家就讓我自己看帳簿,這麼大的虧空,是看看帳簿就能解決的?」

高力士笑了笑,放下手中的那捲,又拿下一份新卷,繼續翻閱道:

「那你也不能打死人啊。」

李瑁雙手一攤:

「我只是想教訓一下,誰知他這麼不經打,三兩棒子就鳴呼了,是我失手。」

半響後,高力士將卷宗放在一旁,看向竇鱷,道:

「這麼說,這幾年來,全靠武官武候城門衛在下面搜刮,才得以維持?

講一講吧,你們是怎麼一個賺錢法子?」

竇在高力士面前,那是一個字的謊話都不敢說,因爲人家那是奉旨問話,他敢胡咧咧,就是欺君。

「回高將軍的話,左右翊衛府,負責京城左右六街鋪巡警,以果毅二人助巡探,下設五個武候鋪,大鋪三十人,小鋪五人,再加上金光丶開元丶延平三門翊衛之責,以及各街坊市門」,總得算下來,每月的食利錢,大概能有七八千貫。」

「其中武候,從六街之商鋪取些治安費,城門翊衛,是城防輔助,只能從城防衛分潤一些小錢,至於負責坊市門的武官,就是賺些放行之費用,談不上搜刮二字,是正常的經營所得。」

話聽起來冠冕堂皇,但高力士還是比較認可的。

藉助職務之便,撈點小錢,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其實也合情合理,關鍵還合法。

高力士清楚,商鋪的治安費其實一直都有。

比如走水,這是金吾衛的事情吧?我去滅火費勁不說,有時候還擔着風險,甚至會死人,那麼做爲走水的商家,你是不是得交點辛苦費?

再比如說,某一家失竊,金吾衛抓到了賊人,給你尋回失竊之物,你要不要感謝一下?

要知道,金吾衛不是全靠朝廷養看的,他們本來就有點自收自支的性質,大唐的每一座公連高利貸都放,這些收入其實已經很正常了。

但是..:.:.張這些年來,收的太狠了,簡直就是在破壞營商環境,適當的收取,商家樂意,金吾衛也能吃口飯,兩全其美。

唐朝的商人本來就是本小利微,利潤當中一大塊都是運費,運輸又特別消耗時間,你過於壓榨人家的利潤,不單單是擡高長安物價,甚至直接導致惡錢流通。

因爲官方鑄錢的數量是有限的,但是眼下的長安,貿易空前發達,官方鑄幣難以維持這樣高水位的流通,所以江淮一帶民間鑄造的假錢,便大量在市面上出現。

錢多了,也就不值錢了,商品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再加上長安城內各級衙門的一層層搜刮,長安的貨物價格始終保持高位運行。

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賺的錢不夠花,大家都沒錢當然了,這個問題,不單單是張的問題,牽扯的範圍太廣了。

竇一五一十,將右金吾日常運營狀況,老老實實的向高力士彙報清楚高力士聽罷也是一陣頭疼,他不是財政專家,不懂這個,於是言歸正傳,看向李瑁道:

「不管怎麼說,十八郎終究是失手了,你派府上的人去一趟李宅,適當撫卹,然後寫一道請罪奏疏,老奴遞給聖人,由聖人決斷吧。」

他已經隻字不提右金吾的帳目問題了,沒辦法,我解決不了。

我要是插手這件事,就等於砸了右金吾一千五百多人的飯碗,這事我不能幹啊。

李瑁點了點頭:

「我不欲阿翁爲難,李樹忠的撫卹喪葬,我管了,但是金吾衛的帳,我得查清楚,張一把年紀,老糊塗了,留下只會我的肘,七十致仕,他都八十五了,連自己一口老痰都管不住,怎麼管金吾衛?請阿翁專稟聖人,要麼撤了我的職,要麼撤了張的職。」

高力士一聽到老痰這倆字,雙肩頓時抖了一下,心裡只覺張這個習慣實在是太噁心了。

竇聽了李瑁的回話卻是一愣,好家夥,你特麼這是威脅聖人呢?

這還真是開了眼了,不愧是親兒子啊,怪不得你們被圈禁在十王宅,感情都這麼刺啊?

高力士苦笑道:

「好好好,我一定將你的話帶到。

說罷,高力士站起身來,堂下諸人也都紛紛起身。

只聽高力士面無表情道:

「你們的事情,我坐不了主,我只是聖人派來問話的,等着吧,聖人自有決斷。」

「送高將軍,」衆人紛紛叉手。

高力士朝李瑁點了點頭,就這麼帶着幾個內侍離開了。

「韓莊?」

李隆基在花萼相輝樓聽取完彙報之後,瞬間把握到了華點所在,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高力士在右金吾隻字不提韓莊,但是回宮之後,最先交代的卻是這樁事情。

宮裡的事情,要在宮裡解決。

「亂的很,老奴看過帳目,可謂一塌糊塗,按制,公錢出貸,每月收取利息,但是這個達奚盈盈已經四年了,本金和利息一分沒交,」

高力士皺眉道:,「帳目上寫着按月交了,但是我詢問過,右金吾的帳目都是假的,私底下那本真帳,在鄧公手裡。」

一座官衙偏離了其正常的運行規律,李隆基肯定是在意的,因爲他不允許事情脫離他的掌控。

「掖庭宮,朕讓你管着,這些年來宮人出入情事,你知道否?」李隆基詢問道。

高力士一五一十道:

「老奴不知道,省內事務大多都交給了韓莊丶楊八丶劉奉廷在管着,老奴並不清楚。」

李隆基點了點頭,他不是不知道高力士大部分時間都陪在他身邊,哪還有功夫處理內侍省那些瑣碎之事。

「這麼說,韓莊在挖朕的牆角?他在宮內,達奚盈盈在宮外,這是內外勾結?」

李隆基挑眉道:

「十八郎還給朕揪出這麼一個蛀蟲出來?」

高力士道:

「目前只是猜測,畢竟每年從宮內放還的宮女,怎麼着也該有幾百人,

這一塊都是韓莊在管,他若是挑選一些送入平康坊,確實也不好查啊。」

「不好查也得查!」李隆基怒道:

「這事就交給十八郎去做,不論牽扯到誰,先奏請朕,他自己不要亂拿主意。」

「老奴明白,」高力士點頭道,隨後道:

「那麼鄧公呢?」

李隆基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道:

「賜特進,讓他回家養老去吧。」

特進是文散官第二階,算是一種不低的榮譽了李隆基爲什麼會因爲韓莊的事情,這麼動氣呢?因爲大唐貞觀二年,李世民從宮內放還宮女三千人,令之「任求伉儷」,也就是說,你們出去之後隨便找對象。

這是善舉,彰顯了帝王的仁愛,所以纔有白居易那句:三千怨女放出宮,四百死囚來歸獄。

自李世民以後,宮內每放還宮女,都是允許其自由婚配的,這是皇帝的恩賜。

那麼你將這些宮女送去當妓女?第一個不能接受的是誰呢?

就是皇帝。

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13章 珍饈丞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80章 下簾詩第38章 356萬戶第154章 偃月堂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148章 太原尹第33章 表妹第13章 珍饈丞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183章 西市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257章 離開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13章 珍饈丞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349章 烏龜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390章 有喜第119章 小畜生第261章 田舍郎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342章 天塌了第157章 忠義第86章 右賢左戚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345章 翹tun第231章 妖女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48章 太原尹第256章 膽子小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82章 恩怨兩消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53章 撤軍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30章 搶親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00章 集大成者
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13章 珍饈丞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80章 下簾詩第38章 356萬戶第154章 偃月堂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148章 太原尹第33章 表妹第13章 珍饈丞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183章 西市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257章 離開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13章 珍饈丞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349章 烏龜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390章 有喜第119章 小畜生第261章 田舍郎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342章 天塌了第157章 忠義第86章 右賢左戚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345章 翹tun第231章 妖女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48章 太原尹第256章 膽子小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82章 恩怨兩消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53章 撤軍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30章 搶親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00章 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