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提督京營總兵官,掛徵虜大將軍印

孫傳庭自延綏出發,沿長城一路向東北進發,日行百里,第十天抵達偏關。

此時他可以沿着內長城一路行至雁門關,再出關,如果是這樣,他可以快速抵達自己的家鄉;或者,他可以從偏關出,直接抵達淪陷區,與敵軍交戰;又或者,沿着外長城抵達大同鎮。

詢問偏關守將,孫傳庭得知:偏關從始至終都沒有見到過北虜的蹤跡,大同已經解圍,派出去支援大同鎮的騎兵無功而返。

前幾日北虜還在雁門關下,現在已經退去了,北虜要麼已經北返,要麼就是去了宣府,打算進攻居庸關,進而威脅京師。

原本偏關守將是不打算給孫傳庭補給的,然後杜弘域瞞着孫傳庭找到偏關總兵,悄摸說道:“咱們這位巡撫大人可是有兩個女兒送入了宮中,盡皆爲陛下寵妃,如今聽聞更是已身懷龍子,你可確定不再考慮考慮麼?!”

偏關總兵額頭冒汗,連忙送上糧食補給,將延綏的三千騎禮送出關。

孫傳庭等人出關以後,沿着內長城一路向東,雖然還是沒有遇到北虜,但一路上卻收攏了數千潰兵和難民。

他的隊伍路過武寧、雁門,一直回到了家鄉代州振武衛。萬幸代州古城堅固,雖然遭遇了北虜的猛攻,卻沒有淪陷。

代州城牆血跡斑斑,孫傳庭等人的到來反倒是嚇了守城官兵一跳。確認身份後,孫傳庭得以率領三千騎兵在代州城下紮營,一千多裡的長途行軍,即便他們是騎兵,也需要稍作休整。

孫傳庭在鎮武衛的名氣很大,軍戶出身又考了個文進士,現在又當上了巡撫高官,整個鎮武衛的人都以他爲榮。

他的歸來受到了家鄉人的熱烈歡迎,孫傳庭回家,與夫人相見,見到家裡人安然無恙,他這一路上懸着的心才終於放下了。

孫傳庭將攜帶的難民收入代州城內安置,代州知州不情不願地收下難民,免不了埋怨:“孫伯雅,若不是看在你面上,我豈肯收容這幫難民!你又非不知,我代州素來不富,何處得來錢糧賑濟災民?!”

孫傳庭連連稱是,說道:“皆我三晉同鄉,見其遭難,我等安能坐視不理?況且亦無需長久豢養,與彼等飯食之際,便可使做工修繕城池。待驅退北虜,其家鄉安寧之後,再遣返原籍便了。”

兩日後,孫傳庭帶走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還從鎮武衛順走了幾百青壯,而後繼續北上。

離開代州城還不到一個時辰,就有斥候匆匆來報:“大人,前方發現了北虜的精銳鐵騎,不下萬人!!!”

宣府鎮距離北京僅僅三百里,驛騎飛遞,一晝夜可以做到軍情往返。

林丹汗雖然在政治和戰略方面是個白癡,但在軍事方面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畢竟他內鬥是鬥贏了的,如果不是建奴插手,他未必不能一統草原。他率領大軍異行宣府的行爲,確實給大明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由於距離近,朱由檢沒有再選派新的宣大總督,直接讓朱燮元坐鎮兵部負責調兵遣將,至於具體的戰役指揮,就交給戰場上的總兵,微操是萬萬要不得的。

宣府的消息可以暢通無阻地傳遞到京師,朝廷方面瞭解到的消息是:宣府騎兵支援大同,還未抵達便遇上了北虜的精銳騎兵,雙方廝殺一番互有勝負,因爲害怕被敵軍包圍,宣府騎兵只能撤回。二月二十五日,北虜五千騎抵達宣化府城下,驅使百姓攻城,總兵侯世祿率軍出城迎戰,搶回百姓一千餘,折損戰兵五百。然而更多的百姓卻是死在了雙方的箭羽和槍炮之下,宣化城下屍積如山,血流漂櫓,儼然化作人間煉獄。

三月三日,林丹汗率領大軍與北虜先鋒匯合,將各地劫掠的部衆全部聚集到宣府,蝟集了四萬大軍包圍了宣化城。

不過宣化城的情況比大同要好上許多:一個是距離京師近,比較受到重視;還有宣大總督王象幹長期駐守宣府,潛心經營,所以宣化城暫時沒有淪陷的危險。

但是宣府鎮的轄區範圍很大,宣化城被圍困之後,北虜又打算復刻在大同的舉動,包圍主城池,然後劫掠周邊。

如果說大同的那一次是因爲事發突然,朝廷應對不及時,那麼宣府這裡要是再被林丹汗如此禍害,那朝廷的威嚴就要敗光了!

宣府鎮巡撫焦源清彈劾宣府總兵侯世祿畏戰不出。

林丹汗此時卻再次派遣使臣要來與大明議和,表示大明如果答應他的條件,他立馬撤兵。

是戰是和,又在朝堂上引起一陣爭論。這件事,要皇帝拿個主意,皇帝要是左右搖擺,下面的人就沒辦法辦事了。

孫傳庭報告了自己的行蹤,俞諮皋率領的三千薊鎮輕車營已經抵達了宣化城,薊鎮騎兵也支援了一千騎。

朱由檢詢問朱燮元:“以現在宣府的情況,能不能跟林丹汗打一場大決戰?”

朱燮元知道了皇帝心思,拉着王象幹、秦良玉等人推演了一日,才告訴朱由檢答案,那就是可以打!

“那就打!”

英國公張維賢再次請戰,朱由檢拿不定主意還是詢問朱燮元的意見。

朱燮元說道:“自古強軍非練而得,實乃戰而鑄之。今京營之狀,正可拉赴沙場實戰歷練。然英國公未諳戰陣,可充任副將,實不宜爲主帥。臣以爲,可令忠貞侯掛帥,統兵出征。”

朱由檢頓時感覺有點毛骨悚然,害怕失陷了秦良玉,畢竟這不是她的嫡系部隊白桿兵,要是把她給坑死怎麼辦?

他也知道自己摳摳搜搜、這也怕那也怕是不對的,可是他窮怕了,實在是捨不得。

然而秦良玉聞戰則喜,強烈要求朱由檢派遣她出戰。什麼左都御史?她當得十分不自在,早就想找藉口開溜了!她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打戰,離開軍陣的日子,過得反而不是很舒心。

朱由檢最終應其所請,敕封秦良玉爲提督京營總兵官,掛徵虜大將軍印,率領三大營選鋒一萬大軍出居庸關,支援宣府,討伐察哈爾部。

畢自嚴要死要活的,他是主和的,因爲他算經濟賬,開打是虧錢的,議和反而可以少花點,由檢則明白這一仗不得不打,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

第132章 天選老農朱由檢,金剷剷鏟番薯第114章 陰謀詭計還是機緣巧合?!第60章 你不是衛鞅,我也不是嬴渠樑第155章 兵不畏死,軍心可用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32章 廢拉不堪的東林黨第52章 局勢大好,大明朝復興在即第69章 滿桂炫耀新衣服,毛文龍化身檸檬精第39章 什麼搶,借,咱這是借!第115章 土匪總督袁崇煥,野人總兵陳繼盛第155章 兵不畏死,軍心可用第66章 爾母婢也,你這廝是撿來的罷!第179章 戰術大反攻,建奴消消樂!第163章 果真不殺麼?!廢話,當然是騙你的第39章 什麼搶,借,咱這是借!第52章 局勢大好,大明朝復興在即第166章 皇太極:你怕了沒?!朱由檢:我賭第138章 遼東異動,嚴陣以待第17章 忠君愛國魏忠賢,貪贓枉法錦衣衛第43章 貪圖美色,枉顧朝政,塞言閉聽,昏君第71章 我有八百重騎,欲在今晚夜襲建奴,你第109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第112章 周奎:桀桀桀,閨女你不受寵,陛下第86章 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我要讓大蒙古國第176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28章 秦良玉:我覺得奢崇明的頭顱很適合作第160章 曹變蛟尚公主,朱由檢賣妹求榮第5章 朱由檢:朕弱小可憐又無助,吱吱吱第143章 什麼叫生擒老奴第十四子多爾袞啊?第131章 勝利需要犧牲,但憑什麼犧牲的是我第54章 朕用卿,欲效衛霍故事第62章 《財政革新詔》《簡任重臣敕諭》第1章 穿越成爲朱由檢,我直接開擺!第95章 御馬監太監曹化淳第152章 漢兒莊第三夜不收小隊李佑安第117章 臣請斬袁崇煥以安閩省士民之心!!第125章 毛文龍:也不知道皇帝娶不娶寡婦,第132章 天選老農朱由檢,金剷剷鏟番薯第142章 可嘆南朝多鼠輩,只將血肉築高臺!第62章 《財政革新詔》《簡任重臣敕諭》第151章 狼煙一瞬八百里,薊鎮告急!第111章 頭如搗蒜,連連稱是,戒驕戒躁,戒第157章 雞蛋搖散黃,蚯蚓切成半第176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156章 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第145章 圍魏救趙,直取明京!!!第99章 他孃的,耶耶我的火炮便宜這幫狗韃子第116章 梓潼,我把你家給抄了,你不會怪我第103章 論功算績,皆有賞賜!第159章 臣不冤,是臣的叔叔冤!哦?!冤從第39章 什麼搶,借,咱這是借!第93章 誰冤了,哪有冤啊?!你亂申冤,到時第33章 國力衰落,連大明皇家大笨象也吃不飽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84章 我大明明明蒸蒸日上,天豈會塌?第73章 算計無用,唯有以命搏命第46章 大明不亡天理不容?!第8章 大明“四大不靠譜”之首:光祿寺的飯第146章 你以爲我是誰,給我把船靠過去!第125章 毛文龍:也不知道皇帝娶不娶寡婦,第93章 誰冤了,哪有冤啊?!你亂申冤,到時第96章 京營整頓卓有成效,戶部 工部 兵部發第119章 災民若可賑濟,便賑濟;若事不可爲第94章 你便是盧象升?!今日一見,果然是條第134章 相互忌憚,不約而同反對議和!!!第2章 天顏玉潤,誠不世出者也!第164章 建奴夜襲失敗,大明設伏無功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127章 等值貨幣 差值貨幣 信用貨幣第76章 皇帝太菜,老臣朱燮元客串帝師第19章 看來陛下頗爲倚重戎行,不如讓他落水第43章 貪圖美色,枉顧朝政,塞言閉聽,昏君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熱,陝西天赤如血,甘肅第125章 毛文龍:也不知道皇帝娶不娶寡婦,第111章 頭如搗蒜,連連稱是,戒驕戒躁,戒第163章 果真不殺麼?!廢話,當然是騙你的第8章 大明“四大不靠譜”之首:光祿寺的飯第42章 保守派認爲激進派太過保守第115章 土匪總督袁崇煥,野人總兵陳繼盛第166章 皇太極:你怕了沒?!朱由檢:我賭第18章 跟這樣的 “蟲豸” 在一起,怎麼搞好第133章 你莫要跟我叫喳喳,當日在寧遠城下第168章 朱由檢:我感覺我這個皇帝是多餘的第32章 廢拉不堪的東林黨第70章 大人,我等也想食飯,可奈何只有稀粥第160章 曹變蛟尚公主,朱由檢賣妹求榮第30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下)第40章 朱由檢怕死,文官們也怕死,老朱家的第143章 什麼叫生擒老奴第十四子多爾袞啊?第109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第142章 可嘆南朝多鼠輩,只將血肉築高臺!第94章 你便是盧象升?!今日一見,果然是條第176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126章 將二者結合一下,軟硬兼施第48章 大明皇帝上班日常(下)第148章 把多爾袞吊在正陽門上第58章 畢自嚴舌戰羣儒,朱由檢哭唧唧第59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55章 陛下,臣妾明日身體不適第149章 崇禎元年有錢和缺錢的波粒二象性
第132章 天選老農朱由檢,金剷剷鏟番薯第114章 陰謀詭計還是機緣巧合?!第60章 你不是衛鞅,我也不是嬴渠樑第155章 兵不畏死,軍心可用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32章 廢拉不堪的東林黨第52章 局勢大好,大明朝復興在即第69章 滿桂炫耀新衣服,毛文龍化身檸檬精第39章 什麼搶,借,咱這是借!第115章 土匪總督袁崇煥,野人總兵陳繼盛第155章 兵不畏死,軍心可用第66章 爾母婢也,你這廝是撿來的罷!第179章 戰術大反攻,建奴消消樂!第163章 果真不殺麼?!廢話,當然是騙你的第39章 什麼搶,借,咱這是借!第52章 局勢大好,大明朝復興在即第166章 皇太極:你怕了沒?!朱由檢:我賭第138章 遼東異動,嚴陣以待第17章 忠君愛國魏忠賢,貪贓枉法錦衣衛第43章 貪圖美色,枉顧朝政,塞言閉聽,昏君第71章 我有八百重騎,欲在今晚夜襲建奴,你第109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第112章 周奎:桀桀桀,閨女你不受寵,陛下第86章 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我要讓大蒙古國第176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28章 秦良玉:我覺得奢崇明的頭顱很適合作第160章 曹變蛟尚公主,朱由檢賣妹求榮第5章 朱由檢:朕弱小可憐又無助,吱吱吱第143章 什麼叫生擒老奴第十四子多爾袞啊?第131章 勝利需要犧牲,但憑什麼犧牲的是我第54章 朕用卿,欲效衛霍故事第62章 《財政革新詔》《簡任重臣敕諭》第1章 穿越成爲朱由檢,我直接開擺!第95章 御馬監太監曹化淳第152章 漢兒莊第三夜不收小隊李佑安第117章 臣請斬袁崇煥以安閩省士民之心!!第125章 毛文龍:也不知道皇帝娶不娶寡婦,第132章 天選老農朱由檢,金剷剷鏟番薯第142章 可嘆南朝多鼠輩,只將血肉築高臺!第62章 《財政革新詔》《簡任重臣敕諭》第151章 狼煙一瞬八百里,薊鎮告急!第111章 頭如搗蒜,連連稱是,戒驕戒躁,戒第157章 雞蛋搖散黃,蚯蚓切成半第176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156章 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第145章 圍魏救趙,直取明京!!!第99章 他孃的,耶耶我的火炮便宜這幫狗韃子第116章 梓潼,我把你家給抄了,你不會怪我第103章 論功算績,皆有賞賜!第159章 臣不冤,是臣的叔叔冤!哦?!冤從第39章 什麼搶,借,咱這是借!第93章 誰冤了,哪有冤啊?!你亂申冤,到時第33章 國力衰落,連大明皇家大笨象也吃不飽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84章 我大明明明蒸蒸日上,天豈會塌?第73章 算計無用,唯有以命搏命第46章 大明不亡天理不容?!第8章 大明“四大不靠譜”之首:光祿寺的飯第146章 你以爲我是誰,給我把船靠過去!第125章 毛文龍:也不知道皇帝娶不娶寡婦,第93章 誰冤了,哪有冤啊?!你亂申冤,到時第96章 京營整頓卓有成效,戶部 工部 兵部發第119章 災民若可賑濟,便賑濟;若事不可爲第94章 你便是盧象升?!今日一見,果然是條第134章 相互忌憚,不約而同反對議和!!!第2章 天顏玉潤,誠不世出者也!第164章 建奴夜襲失敗,大明設伏無功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127章 等值貨幣 差值貨幣 信用貨幣第76章 皇帝太菜,老臣朱燮元客串帝師第19章 看來陛下頗爲倚重戎行,不如讓他落水第43章 貪圖美色,枉顧朝政,塞言閉聽,昏君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熱,陝西天赤如血,甘肅第125章 毛文龍:也不知道皇帝娶不娶寡婦,第111章 頭如搗蒜,連連稱是,戒驕戒躁,戒第163章 果真不殺麼?!廢話,當然是騙你的第8章 大明“四大不靠譜”之首:光祿寺的飯第42章 保守派認爲激進派太過保守第115章 土匪總督袁崇煥,野人總兵陳繼盛第166章 皇太極:你怕了沒?!朱由檢:我賭第18章 跟這樣的 “蟲豸” 在一起,怎麼搞好第133章 你莫要跟我叫喳喳,當日在寧遠城下第168章 朱由檢:我感覺我這個皇帝是多餘的第32章 廢拉不堪的東林黨第70章 大人,我等也想食飯,可奈何只有稀粥第160章 曹變蛟尚公主,朱由檢賣妹求榮第30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下)第40章 朱由檢怕死,文官們也怕死,老朱家的第143章 什麼叫生擒老奴第十四子多爾袞啊?第109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第142章 可嘆南朝多鼠輩,只將血肉築高臺!第94章 你便是盧象升?!今日一見,果然是條第176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126章 將二者結合一下,軟硬兼施第48章 大明皇帝上班日常(下)第148章 把多爾袞吊在正陽門上第58章 畢自嚴舌戰羣儒,朱由檢哭唧唧第59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55章 陛下,臣妾明日身體不適第149章 崇禎元年有錢和缺錢的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