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

聽到朱元璋鬆口,馬皇后連忙說道:

“絕食這麼久,身體本就受不了了,那些人毛毛躁躁的別傷到鈺兒了。”

“況且他現在萌生死意,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還是我親自去一趟吧。”

常妃也適時開口說道:“我找御醫問過,不吃飯能熬五到七天,若水也不喝超過三天就很難救回來了。”

“今天是表弟絕食第三天,恐怕已經很危險了。”

朱樉脫口而出道:“快找御醫一起去看看。”

衆人目光都看向朱元璋,決定權在他手上。

馬皇后已經做好準備,如果他反對,自己就硬闖過去。

朱元璋這會兒已經不在乎什麼面子了,說道:

“宣御醫。”

早就迫不及待的吳卓,應了一聲退出大殿,然後拔腿就往御醫院狂奔。

鄭良琦正在爲馬鈺入獄感到遺憾,說好的去請教一些醫術問題。

沒想到還沒成行,那馬公子就被打入死牢了。

不知道他還能不能再次上演奇蹟。

當吳卓告訴他,馬鈺在獄中絕食,今天是第三日的時候,頓時大驚失色。

雖然他還沒見到馬鈺,但經歷過亂世,他見過太多餓死的人。

知道該採用何種救治方法。

立即命人取來一些急救藥物,然後跟隨吳卓一路往幹清宮而去。

走到半路遇到了另一名內侍,說是皇后一行人已經去了大牢。

他們也不用去幹清宮了,直接去牢裡就行。

聽到這個消息,吳卓倒是沒啥,鄭良琦卻似乎想到了什麼,大驚失色道:

“不好。”

吳卓一驚,連忙問道:“鄭院使怎麼了?”

鄭良琦一邊狂奔一邊說道:“娘娘看到馬公子,肯定會餵食的。”

吳卓跟上來不解的道:“這……不可以嗎?”

鄭良琦說道:“不行,馬公子絕食兩日多不能貿然餵食,即便是流食都要小心。”

吳卓雖然不知道爲什麼,但御醫的話想來是不會有假,也是大驚失色:

“我們快追上去。”

然而鄭良琦畢竟年邁,很快就跑不動了,只能對吳卓說道:

“吳公公,你年輕體壯跑的快,趕緊追上去一定不要讓娘娘餵食,一切等我到了再說。”

吳卓也不敢耽擱,馬上又加快了幾分速度,一路嚮應天府大牢狂奔而去。

一路上引起了不少人的駐足觀看,紛紛猜測出了什麼事情。

吳卓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只恨爹孃爲什麼不多生兩條腿。

他期盼着能在半路追上對方,只是很顯然馬皇后他們趕路應該也很急,一路連人影都沒看到。

這讓他更加焦急。

一路狂奔着闖進應天府大牢。

還好看門的都知道他的身份,加上還以爲又出什麼大事兒了,也沒有敢阻攔。

讓他一路來到了大牢最裡面。

恰好看到朱樉正捏着馬鈺的嘴,馬皇后拿着碗正要往嘴裡喂東西。

他連忙大喊道:“慢……娘娘不可。”

馬皇后連忙停下,看着狂奔過來的吳卓問道:

“怎麼了?”

“呼哧……呼哧……”這會兒吳卓滿身大汗,臉色也跑的通紅,一副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

“呼哧……鄭……呼哧……鄭院使說……不能……不能……喂東西。”

馬皇后不解的道:“爲何?米湯也不行嗎?”

吳卓連連搖頭:“奴婢也不知,鄭院使怕您心疼馬公子喂他吃東西,就讓我先來告訴您一聲。”

“他的原話就是,不要喂任何東西。”

馬皇后很疑惑,她知道人餓久了不能隨便亂喂東西。

要先喂流食,緩一陣再喂一些比較軟和的食物。

所以她也沒有餵馬鈺別的,就是單純的米湯,沒想到連這都不行嗎?

儘管很疑惑,可她還是不敢亂來,就將碗放在了矮桌上。

然後讓朱樉將馬鈺放下。

吳卓這纔有空觀察馬鈺。

形容枯槁、嘴脣乾裂,看起來和餓殍一般無二,人也已經陷入了昏迷。

這讓他心中不禁一酸,眼淚差點流出來。

朱樉瞅了他一眼,道:“給我憋住了。”

吳卓捂住嘴,連連點頭。

事實上,在場幾人心情都不好受。

尤其是馬皇后,心中充滿了懊悔。

如果自己能多關注一下他的內心,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她也忍不住開始反思,自己真的有將他當成侄子對待嗎?

還是僅僅爲了他的學識?

讓她羞愧的是,她回答不上來。

此時她只有祈禱,馬鈺能安然無恙,以後她會當個稱職的姑姑。

大約一刻鐘後,鄭良琦上氣不接下氣的跑了過來。

顧不上歇息,他連忙察看馬鈺的情況,越看臉色就越是凝重。

馬皇后等人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鄭良琦也顧不上多說什麼,立即打開自己的藥箱,取出兩個瓷瓶:

“有溫水嗎?”

馬皇后看了看桌子上的米湯,說道:“米湯可以嗎?”

鄭良琦扭頭看了一眼,發現就是一些略帶渾濁的白水,點頭道:

“這樣的可以。”

吳卓立即捧着碗來到他身邊。

鄭良琦從一個瓷瓶裡倒出一些蜂蜜,又從另一個瓷瓶裡倒出一些鹽,攪勻後說道:

“一點一點的餵馬公子服下。”

衆人不解,這不就是蜂蜜鹽水嗎?有什麼區別嗎?

但這會兒大家也不敢多問,朱樉立即將馬鈺抱住,一手將他的嘴脣捏開。

就在他想將馬鈺牙齒也捏開的時候,鄭良琦及時提醒道:

“可以了,別傷到了馬公子。”

吳卓本來想自己上手喂的,但馬皇后卻將碗要過來,親自來喂。

只見她小心翼翼的舀起一勺子蜂蜜鹽水,一點一點滴進馬鈺嘴裡。

連續滴了有半勺,一直沒有動靜的馬鈺,喉頭輕輕滾動了一下。

一直在關注着他的鄭良琦大喜:“好好好,馬公子還可本能吞嚥,情況比我想的要好的多。”

其他人也都大喜,終於聽到好消息了。

馬皇后本來也想笑的,可不知道爲何,眼淚卻再也控制不住的流了下來。

她連忙用衣袖擦去,繼續餵馬鈺喝水。

直到喂下去小半碗,鄭良琦才說道:

“娘娘可以了,剩下的等一等再喂。”

馬皇后看着喉嚨還在不停滾動的馬鈺,恨不得將碗裡的水全都喂下去。

但理智還是讓她聽從了御醫的話,將碗放回矮桌上。

朱樉也小心翼翼的將他放好。

馬皇后接着問道:“鄭院使,鈺兒的情況如何了?”

哪知,鄭良琦卻語氣凝重的道:

“馬公子的情況比我預料的要好一些。”

“但形勢非常危險,能不能救過來只能看天意了。”

“而且他的身體恐怕也受到了損傷,即便能救過來也會比常人虛弱。”

“很可能終生都需要調理。”

朱樉臉色大變,質問道:“不是說人不吃不喝能撐三四天嗎?”

“現在滿打滿算才兩天多而已,怎麼會如此嚴重?”

鄭良琦解釋道:“那說的是身體健康的成年人,而且也是極限情況。”

“真不吃不喝三四天,人或許還有口氣,但也已經藥石無救。”

“實際兩三天不吃不喝,人的身體就已經扛不住了。”

“更何況馬公子年齡太小了,而且他的身體本身也不太好。”

朱樉馬上想到了之前鍛鍊身體,馬鈺總是容易出汗。

自幼習武的他自然知道,這是體虛的表現。

想到這裡,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馬皇后自責的道:“都怪我,沒有照顧好他。”

一旁的常妃、吳卓也露出緊張、悲傷之色。

就在衆人傷心的時候,鄭良琦話鋒一轉道:

“不過年齡小也不全是壞處。”

朱樉眼睛一亮,追問道:“還有轉機?快說。”

馬皇后等人也用希冀的目光看向他。

鄭良琦說道:“年齡小身體還在成長,很多小問題可不藥而癒。”

“很多大問題,調理得當也是可以恢復一些的。”

“若馬公子能挺過這一關,再配合恰當的調理,應當不難和常人一般生活。”

這時朱標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那就勞煩鄭院使了,一定要將表弟救活。”

衆人順着聲音望去,只見朱標正快步走來,他身後還跟着朱棡、朱棣、朱橚三兄弟。

鄭良琦連忙行禮,然後說道:“臣一定竭盡全力救治馬公子。”

朱標臉色嚴肅:“不是全力,是必須。”

鄭良琦正想告罪,馬皇后開口道:

“標兒莫要爲難鄭院使,我相信他會盡全力救鈺兒的。”

“如果救不過來……那就是鈺兒的命不好吧。”

鄭良琦感激道:“謝娘娘體諒。”

朱標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擔憂的看向馬鈺。

經過簡短的交流,朱標將自己兄弟四個,一起過來的緣由說了一下。

其實原因很簡單,他們也一直在關注着馬鈺的情況。

一開始他們也以爲,馬鈺這是在嚇唬人。可很快就意識到不對,沒有人會這麼嚇唬人的,表弟這是來真的。

儘管無法相信這個事實,可他們也知道不能在等了。

於是就相約一起去找馬皇后,然後再去找朱元璋求情。

只是他們到了坤寧宮才知道,馬皇后已經去了幹清宮。

他們又連忙追到幹清宮,見到了正在翻閱財稅卷宗的朱元璋。

當朱元璋見到四個親兒子的時候,心情是何等的複雜可想而知。

算上自己的婆娘和老二朱樉,自己這一大家子,竟然都站在了馬鈺那邊。

不過到了這會兒,他也已經被磨的沒有心氣兒了。

所以很是平淡的告訴他們,馬皇后一行人已經去了大牢。

於是朱標就帶着三個弟弟,一路來到了大牢。

恰好聽到了鄭良琦說的最後那幾句話。

這會兒又詳細瞭解了情況,心中都不禁非常擔憂。

朱標再次說道:“鄭院使,需要如何治療你儘管開口,不論是用什麼藥,我都會找來。”

鄭良琦猶豫了一下道:“倒也不需要特別名貴的藥材,主要還是看馬公子自己的命數。”

“還有就是……”他打量了一下牢房,才說道:

“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這裡……”

那意思再明顯不過,這裡不是治療的好地方。

朱標不敢做決定,將目光看向馬皇后。

馬皇后立即就說道:“將他帶去坤寧宮,我要親自照顧他。”

朱標連忙道:“娘,如此做恐惹非議啊。”

朱棡幾個也出來勸說。

馬鈺今年已經過了十四歲,擁有了那方面的能力。

哪怕現在他生死未卜,這要是住進坤寧宮,恐怕外面都要翻天了。

朱樉站出來說道:“在宮裡多有不便,還是回府上照顧吧。”

“娘要是不放心,可以在府上暫住幾日。”

馬皇后也知道自己有失冷靜,就順着他們的話說道:

“如此也好,就回府上吧。”

有了她發話,也就無所謂什麼欽犯不欽犯了。

衆人找來一塊牀板,將馬鈺擡到外面的馬車上,運回了府上。

馬府的僕從得知他回來,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

袁朗激動的行爲都有些失措了,馬八爺更是老淚縱橫。

馬鈺可是這一大家子的主心骨,他要是沒了,其他人的未來就都不好說了。

即便是對於僕從們來說,再想找到這麼好的主家,也幾乎不可能了。

他們自然不希望馬鈺出事兒。

所以在得知馬鈺並未脫離危險的時候,大家的心又懸了起來。

將馬鈺安置在他自己的臥室,鄭良琦再次爲他進行了細緻的檢查。

得出的結論其實和剛纔並無太大差異。

唯一算得上好消息的是,馬鈺的脈搏跳動比方纔要有力了一些。

這說明他的身體在向好的方向恢復。

但僅靠這些,還不足以斷定他就脫離了危險。

不過離第一次喂水已經過去了這麼長時間,鄭良琦又讓人餵了第二次。

這次餵了有大半碗,順便還餵了一些稠一點的米湯。

馬皇后全程照顧,沒有給其他人插手的機會。

朱標等人都感慨不已,母親對錶弟真是視若己出啊。

唯有朱樉非常不屑,現在知道着急了?早幹什麼去了?

不過他還沒有混到把這話說出來的地步,只是在心裡腹誹了一番。

經歷了此事,他對父母的意見非常大,也爲馬鈺感到不值。

心中已經暗暗下定決心,不是要分封皇子嗎,到時候我就帶着馬鈺去最偏遠的地方。

遠離你們這些沒心沒肺之人。

本來他想說狼心狗肺的,但考慮到是親爹孃,就換成了沒心沒肺。

——

馬皇后母子集體出動去應天府大牢,自然是瞞不住人的。

沒多久朝野就全都知道了。

包括後續將馬鈺接出來,他們也都知道了。

這讓羣臣都震驚不已,沒想到皇后竟然如此重視馬鈺這個便宜侄子。

那些堅守馬家樓的三十名小組織成員,則是欣喜若狂。

馬大哥果然無事。

不少沒能堅守的小組織成員,都懊悔不已。

自己還是太年輕了啊,爲什麼就不能再等一等,觀望一下呢?

當然,大多其實都無所謂。

他們加入小組織是奔着太子去的,本身就是爲了利益。

況且以他們的出身,將來朝堂必然有一席之地,小組織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沒必要冒這個險。

比起小組織成員,朝野卻是一片譁然。

馬鈺可是皇帝親自下令打入大牢的欽犯,怎麼能沒有旨意就被放出來呢?

就算是皇后、太子都不行啊,不少人已經做好了彈劾的準備。

李善長也是非常不滿,不過這次他並不準備親自下場,而是讓自己的手下敲敲邊鼓。

就算不能怎麼着馬鈺,也要噁心他一下。

但還沒等他行動,另一個消息就傳了過來。

馬鈺在獄中絕食,生死未卜。

得知此事李善長臉上滿是驚愕,連續詢問了好幾遍,纔敢相信這是真的。

然後就是巨大的疑惑。

馬鈺爲何要自殺?

就算他得罪了皇帝,被打入了死牢。

可皇后、太子、四位嫡皇子的態度在那放着呢,常遇春等人還沒開始發力。

事情遠未到最後一步。

就這麼說吧,對別人來說死牢真的是死牢。

對他們來說,死牢甚至可以當做度假、避難的地方。

無論如何,馬鈺都沒有自殺的理由。

而且還是剛進去就開始絕食,壓根就沒有任何掙扎。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他不想活了。

這時,他不禁回想起關於馬鈺的所有信息。

當初錦衣衛還叫拱衛司,他還有能力插手其間。

那會兒他獲得了很多關於馬鈺的詳細情報。

冒充皇親拉着陷害自己的人陪葬,口無遮攔罵朱元璋。 ωwш▪ ⓣⓣⓚⓐⓝ▪ ¢o

當時他以爲馬鈺夠狠,能豁得出去。

再加上他掌握着許多獨特的知識,一旦進入朝堂很可能就是一個大人物。

所以李善長才會忍不住對他出手。

事實證明他的預感是對的,自從馬鈺出現,皇帝已經很少再採納他的建議了。

更準確說,他不再是政策的制定者,而只是執行者。

這其中的區別可大了去了。

後來他停止針對馬鈺,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覺得馬鈺夠狠。

真要雙方結下死仇,到時候事情就不好辦了。

不過現在他的想法又變了,或許馬鈺不是夠狠那麼簡單,而是他壓根就不想活。

所以他纔會冒充皇親,纔會罵朱元璋。

即便被馬皇后認了親,還時不時就陰陽朱元璋幾句。

所以纔會剛被關進牢裡,就選擇絕食。

越想李善長就越覺得,這纔是真相。

然後……

他立即對李忠說道:“馬上告訴我們的人,不要彈劾馬鈺。”

李忠不解的道:“爹,怎麼了?”

李善長焦躁的道:“別問,馬上通知下去,誰要是不聽話惹出事,別怪老夫不保他。”

這話都說出來了,李忠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不敢再多問。

立即派人去通知之前聯繫好的官吏,不要彈劾馬鈺。

等到兒子離開,李善長才鬆了口氣。

正所謂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馬鈺有能力,還不要命,真要是將他給得罪死了……

不排除設個局拉着自己一起死的可能。

當初冤枉他的那些官吏,就是最好的證明。

關鍵是,別人只是窮的時候不要命,因爲那會兒就只剩下一條爛命了,能豁得出去。

一旦境況改變,就會變得惜身。

他自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年敢豁出命去跟着朱元璋造反。

可現在再讓他去幹這麼危險的事情,他是決計不會同意的。

但馬鈺不一樣,他一無所有的時候不怕死。

現在什麼都有了,還不想活……

這也正是李善長始終想不通的地方。

爲什麼?

雖然想不通,但不妨礙他做出判斷,不要招惹馬鈺。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如他這般清醒。

很多人得知馬鈺絕食生死未卜,也只是認爲他是故意的,彈劾的理由又多了一條。

第58章 孔子非儒第101章 三表法第19章 沒頭蒼蠅第96章 死意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81章 無題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29章 夠狠第92章 綁架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88章 自信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33章 錦衣衛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90章 窮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84章 開講第85章 狠狠輸出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65章 儒家病了第66章 姚廣孝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104章 趙敏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3章 那我問你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22章 暴露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76章 老狐狸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32章 你再想想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01章 三表法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88章 自信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129章 夠狠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28章 鼎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08章 無題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113章 無題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89章 無題第92章 綁架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96章 死意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01章 三表法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13章 那我問你第13章 那我問你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42章 上架感言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70章 究極大陰謀
第58章 孔子非儒第101章 三表法第19章 沒頭蒼蠅第96章 死意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81章 無題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29章 夠狠第92章 綁架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88章 自信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33章 錦衣衛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90章 窮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84章 開講第85章 狠狠輸出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65章 儒家病了第66章 姚廣孝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104章 趙敏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3章 那我問你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22章 暴露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76章 老狐狸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32章 你再想想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01章 三表法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88章 自信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129章 夠狠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28章 鼎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08章 無題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113章 無題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89章 無題第92章 綁架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96章 死意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01章 三表法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13章 那我問你第13章 那我問你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42章 上架感言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70章 究極大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