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
捷報傳來,朱元璋立即傳旨,命華雲龍接管北平軍務,常遇春、李文忠回京敘職。
半個月後兩人率領三千騎兵回到應天。
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標率百官前去碼頭迎接,應天府數萬百姓自發前去迎接英雄歸來。
小組織的成員們也幾乎都去了。
反倒是馬鈺,並沒有去湊這個熱鬧。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當他得知常遇春平安歸來,懸着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歷史改變了。
應天碼頭,當全副武裝的騎兵隊伍,在常遇春和李文忠的帶領下,參拜太子的時候。
現場的百姓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萬勝’之聲。
與之相對的,百官們的表情就有點複雜了。
歷朝歷代皇帝和太子的關係都很敏感。
你們這些大頭兵竟公然參拜太子,是真不知道輕重啊。
知道你常遇春是太子的準岳父,可越是如此你不應該越避諱纔對嗎?
就不怕皇帝誤會你們勾結,威脅皇權?
啥,你說皇帝和太子的關係一直很好?
懂不懂什麼叫天家無親情啊,在權力面前哪有什麼父子。
對太子有好感的臣子,都露出了擔憂的表情。
不少人已經決定,私下去提醒一下太子,要注意影響。
朱標自己絲毫沒覺得有什麼問題,表彰了將士們之後,就帶着大家返回應天城內。
走到哪裡,沿途都有無數百姓歡呼。
聲音之響亮,在城內的馬鈺都聽的清清楚楚。
朱元璋和馬皇后自然也能聽得到,都笑的合不攏嘴。
馬皇后對身後的常妃說道:“現在你放心了吧。”
常妃先是連連點頭,然後害羞的道:
“讓娘娘見笑了。”
等了一會兒,朱元璋在內侍的提醒下,前往午門接受凱旋將士朝拜。
然後就是禮部官員宣讀皇帝的賞賜。
這些都略過不提,一通禮儀之後朱元璋來到常遇春和李文忠面前,說道:
“哈哈……你們兩個,可是給了咱一個大大的驚喜啊。”
常遇春咧着嘴正想炫耀,李文忠搶先說道:
“未請示陛下貿然出兵,末將之過也。”
“陛下不懲罰末將已感恩不盡,豈敢言功。”
朱元璋頷首道:“你們知錯就好,以後不可再犯。”
“不過功是功過是過,這次你們確實立下大功,咱若是不賞將士們如何願意爲大明效命。”
之後還是宣佈了對兩人的賞賜,左右不過是升官和錢財。
對目前的兩人來說,象徵性大於實際意義。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激勵。
之後朱元璋又宣佈在奉天殿宴請諸將,百官皆到場祝賀。
走到大殿,朱元璋看着滿頭大汗的兩人,心疼的道:
“你看咱都高興糊塗了,快給二位將軍卸甲。”
立即有幾名侍衛上前,協助兩人脫去了身上的盔甲。
這可是八月盛夏酷暑難耐,兩人的盔甲被太陽曬的燙手,他們本人有多難受可想而知。
等盔甲脫下來,裡衣已經被汗水浸透。
朱元璋拉着他們來到羣臣面前,說道:
“看看,都看看,這就是我大明的將士。”
“若無他們在前方奮勇殺敵,哪有爾等的榮華富貴。”
“若誰還不知足,休怪咱不留情面。”
羣臣連道不敢,至於心裡是怎麼想的,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這時一陣風吹來,常遇春忍不住打了個激靈,眼睛也瞬間模糊起來。
朱元璋並沒有發現異常,道:
“溼衣服穿着難受,去後面換一身乾爽的再來吧。”
常遇春猛搖了一下頭,讓自己清醒過來,拍拍胸脯道:
“都習慣了,這麼熱的天一會兒就曬乾了,何必那麼麻煩。”
朱元璋也沒有強迫,就拉着他們來到最前方坐好。
羣臣也按照禮部官員的指引,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宴會正式開始。
朱元璋先舉起酒杯說道:“伯仁、思本此戰辛苦了,來咱敬你們一杯。”
兩人連忙起身,端起酒杯……嗯,常遇春的是酒碗。
謝過恩之後,一飲而盡。
衆人紛紛叫好,常帥海量啊。
但就在這時,衆人卻驚訝的發現,常遇春身形搖晃起來。
手中的酒碗也掉落在地,‘啪’的一聲摔的四分五裂。
接着他整個人就這麼一頭向地面栽了下去。
還好李文忠反應快,迅速伸手將他抱住,然後順勢放在地上,纔沒有被摔傷。
朱元璋也是大驚,一個箭步衝過來,急切的道:
“伯仁,伯仁,你怎麼了?”
都不用他吩咐,一旁大太監孫福已經派人去找御醫了。
朱標也是臉色大變,連忙過來查看。
羣臣也都錯愕不已,好好的這是怎麼了?
李善長、劉伯溫等人身份特殊,也圍了上來仔細觀察。
卻發現常遇春身軀微微抽搐、口角流涎,人也已經失去了意識。
劉伯溫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連忙對朱元璋說道:
“陛下勿動,常將軍這怕是中風了。”
什麼?中風?
大殿‘嗡’的一下就變得嘈雜起來,禮部官吏提醒好幾次纔將聲音給壓下去。
正常的暈厥還沒什麼,中風這可是要命的病。
就算運氣好沒死,也會有嚴重後遺症。
這幾乎就意味着,常遇春的軍事生涯結束了。
前一刻纔剛剛創造了人生最輝煌的戰績,正意氣風發。
下一刻就要面臨這種結局。
如何能不讓人錯愕。
真就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啊。
朱元璋也是臉色驟變,中風?這怎麼可能?
這時朱標猛地想起了什麼,大聲呼喊道:
“回陽丹呢,把回陽丹拿過來。”
一旁正焦急的藍玉臉色大變,因爲他早就不知道把回陽丹丟哪去了。
反映過來的朱元璋豈能看不出來,憤怒的道:
“廢物,咱是怎麼吩咐你的……”
這時一隻手伸了過來,卻是李文忠,拿着一個小盒子道:
“陛下,這是我的回陽丹,快喂常帥服下。”
朱標正想伸手,朱元璋先一步伸手奪了過來。
取出裹着金箔的丹藥,掰碎用水衝着喂常遇春吞服。
還好他還有吞嚥意識,很快就把藥服下。
等把藥喂下,朱元璋等人才稍稍定神。
發生了這種事情,宴席自然也就舉行不下去了。
之後在禮官的引導下,羣臣相繼離開,只有幾個重臣被留下。
過了有一刻多鐘,鄭良琦等三名御醫,就在內侍的帶領下一路狂奔而至。
只可憐他五六十歲的年紀,跑到這裡已經是滿身大汗,上氣不接下氣。
卻也不敢歇息,立即就開始給常遇春檢查。
只一眼他的心就沉了下去,這種症狀他太熟悉了。
就在前不久纔剛剛研究過,中風。
中風的原因有多種,但發生在武將身上,很可能就是卸甲風。
不過他還是做了詳細的檢查,確定了常遇春目前的狀態,緊繃的臉色纔好轉了一些。
然後就取出筆寫下藥方,讓人連忙去抓藥。
朱元璋直到這時纔敢出聲問道:
“如何?”
鄭良琦深吸口氣,儘量讓自己的呼吸平穩下來,說道:
“回陛下,常將軍是中風之症。”
朱元璋臉色煞白,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當被確認他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但緊接着鄭良琦又說道:“不過目前常將軍的狀況尚算穩定,可是服用過回陽丹?”
朱元璋連忙道:“對,剛剛用了一顆。”
然後他希冀的問道:“可能治癒?”
鄭良琦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道:
“經過臣等用藥驗證,回陽丹若服用及時,是可以減輕中風後遺症的。”
“如果中風症狀不嚴重,甚至可以免除後遺症。”
“以常將軍目前的情況看,臣也不敢斷定能否徹底治癒。”
“但就算有後遺症,當也不會太嚴重。”
朱元璋心中升起了希望,道:
“好好治,一定要將常將軍治好。”
“若他能徹底痊癒,咱重重有賞。”
就在這時,馬皇后也急匆匆的過來,後面還跟着一臉惶恐的常妃。
“伯仁怎麼樣了?”
朱元璋連忙上前拉住她,給她介紹情況。
朱標看到淚眼婆娑的未婚妻,那叫一個心疼。
這會兒也顧不上什麼禮節了,上前不停的安撫。
劉伯溫等人都轉過頭,假裝沒有看到。
得知常遇春目前情況還算穩定,兩人的情緒才稍稍穩定下來。
馬皇后後怕的道:“穩定就好,穩定就好。多虧了鈺兒的回陽丹,否則……”
衆人這纔想起馬鈺的事情,表情各異。
之前因爲卸甲風的事情,馬鈺可是成了大家眼裡的笑柄。
但現在……
他成了常遇春的救命恩人,是常妃的救父恩人。
就算是帝、後,也要因此承情。
常遇春所代表的軍方勢力,估計也會將他視爲大恩人。
當初的嘲諷,此時全都變成了千百倍的收穫。
朱元璋這會兒也終於想起了馬鈺,說道:
“馬鈺呢?快將他找來。”
馬皇后也連忙說道:“對對對,快去將他找來。”
說不定他就有什麼好辦法了呢。
此時的馬鈺,正在家裡處理家務事。
原因是他發現今日馬八爺心事重重,午飯的時候,就連最喜歡吃的雞蛋都沒動。
於是就將他叫過來問道:“八爺,可是有什麼難處?”
馬八爺連忙道:“沒有沒有沒有,就是胃口不好。”
馬鈺溫聲道:“咱們是一家人,遇到什麼困難了就告訴我,咱們一起解決。”
“就算我解決不了,也可以去找娘娘求助。”
馬八爺這才告訴他發生了什麼。
聽完後馬鈺心中也是非常無奈,其實一切還是因他而起。
他一個外人突然成了馬皇后的侄子,享受了本該屬於馬氏一族的榮耀——至少馬氏一族是這麼認爲的。
他們自然不高興。
如果馬鈺接下來提攜一些馬家的人,給他們一些好處,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可問題就在於,他不想和馬氏宗族有太多瓜葛。
就將馬八爺推出來當擋箭牌。
馬八爺倒也聽話,馬氏族親那邊來要好處的人,都被他給擋了回去。
這一下馬氏宗族的人就不願意了,可又不敢得罪馬鈺,於是就拿馬八爺留在家裡的親人撒氣。
雖然不敢傷害他們,但各種指桑罵槐,破壞地裡的莊稼之事常有發生。
眼看着就生活不下去,他們只能給馬八爺寫信求助。
馬八爺是又難過,又怕馬鈺誤會不敢說,所以才一個人擔憂。
得知事情經過,馬鈺歉意的道:
“此事責任在我,考慮事情不周全,讓您的家人受到了傷害。”
“這樣,您給家裡寫信,讓他們全部搬到應天來。”
馬八爺又驚喜又遲疑的道:“啊這……可以嗎?他們除了種地,什麼都不懂。”
馬鈺說道:“娘娘不是給了我們五百畝地嗎,如果他們覺得在城裡不自在,可以去莊園生活。”
馬八爺高興的道:“謝謝大郎,謝謝大郎,我這就給他們寫信。”
當然不是他自己寫,而是找管家幫忙。
等走到一半,他又回過頭說道:“大郎你放心,我保證不會讓那幫人打擾到你。”
馬鈺微微點頭,道:“謝謝八爺。”
等他離開,馬鈺長嘆口氣,果然好處沒那麼好拿啊。
不過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和馬氏一族徹底切割的想法。
有些事情當斷則斷,否則必會爲其所亂。
他們要是有不滿意的地方,可以去找馬皇后。
真要是有才華,以馬皇后的性格,豈會真的不提攜幾個人過來?
還是那句話,就算沒才能,當初朱元璋馬皇后他們造反的時候,派人出來幫個人場也不行嗎?
什麼都不做,現在想要好處,純屬想多了。
將此事處理好,他就起身準備出去轉轉。
也不知道慶功宴舉辦的如何了,自己要不要等會兒去常家拜訪一趟?
只希望常遇春不要因爲卸甲風的事情,對我產生偏見啊。
就在他有一搭沒一搭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見到門房帶着一名內侍,一路小跑過來:
“馬公子、馬公子,快……快……入宮,陛下宣。”
馬鈺有些疑惑,道:“這位公公慢點說,陛下宣我何事?”
那內侍上氣不接下氣的回道:“常大將軍在宴會上中風不醒,陛下讓您進宮可能與此有關。”
馬鈺震驚的道:“什麼?怎麼可能?”
當下也不敢耽擱,趕緊跟着內侍往皇宮裡趕。
一路上心裡卻亂糟糟的。
原本歷史上不是寫的,凱旋途中中風的嗎?怎麼變成宴會上了?
難道自己努力這麼久,也沒能改變他的結局嗎?
仔細詢問內侍,得知御醫去看過,說常遇春狀態比較穩定。
他才稍稍放下心來,不管怎麼說,自己的建議還是起到了作用的。
而且他能拖到京城才發病,很可能和自己提的建議有關。
不過還在還言之過早,一切等了解過詳情才能知曉。
等他趕到皇宮的時候,常遇春已經被轉移到了幹清宮的偏殿。
這是朱元璋的寢宮,足見其對常遇春的重視。 又跟隨內侍來到幹清宮,遠遠就發現大殿門口跪着一個人。
他心掛常遇春,並沒有放在心上。
還是內侍小聲的說了句:“這是常將軍的內弟藍玉。”
藍玉?
馬鈺驚訝的看了過去,發現他身軀像是一堵牆,胳膊比一般人的大腿都粗。
在那跪着猶如一口大鐘一般。
關鍵是,這人面容竟然相當英俊。
想來也是,常妃生的就比較漂亮,家族基因不差的。
至於他爲何跪在這裡……
馬鈺也猜到了一些,大概率是沒照顧好常遇春。
這時藍玉也察覺到有人過來,看到他的樣子似乎想到了什麼,開口問道:
“敢問可是馬鈺馬公子。”
馬鈺停下腳步,說道:“正是在下……”
話還沒說完,就見藍玉朝他‘砰砰砰’的磕頭:
“請馬公子一定要救救我姐夫,藍玉當牛做馬報答您的恩情。”
馬鈺連忙伸手想要攙住他。
哪知卻感覺自己像是抓住了一臺高馬力的機器,不能沒能將他給扶住,還被帶的一踉蹌。
無奈之下,他只能說道:“藍將軍不必如此,我與常升情若兄弟,必不會袖手旁觀的。”
這時內侍催促道:“公子快進去吧,莫要讓陛下久等了。”
馬鈺點點頭,又和藍玉說了一聲,就轉身去了偏殿。
在這裡見到了朱元璋等人。
就連常茂,也接到通知趕了過來,此時正急的團團轉。
還不等馬鈺行禮,朱元璋就說道:
“你終於來了,快去看看伯仁。”
馬鈺心道,我又不是醫生,會看個錘子的病人啊。
不過見大家都在用希冀的目光看着他,尤其是常妃紅着眼睛朝他盈盈下拜。
常茂這個蠢傢伙也躬身下拜:
“請馬公子救家父一命,常茂願當牛做馬報答恩情。”
馬鈺心道,你特麼和藍玉也沒血緣關係啊,怎麼說辭都一個樣。
面對這麼多人的請求,他還能說啥,去瞅一眼吧。
就當是安慰一下衆人也好啊。
到了牀邊,他仔細觀察這位大明開國第一猛將,發現身材確實很魁梧。
但並不是和藍玉那種帶點微胖,是單純的壯碩。
肌肉虯結,像是要爆炸一般。
這傢伙,擱前世健身圈,絕對是頂流啊。
但此時這位猛將,卻躺在牀上一動不動,眉頭微擰,顯然是哪裡痛楚引起的。
不過除此之外,整體倒是挺穩定的。
他沒有下結論,而是先詢問了鄭良琦檢查結果。
鄭良琦已經知道馬鈺的情況,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競爭的心思了,只有對馬鈺長輩的敬佩。
關鍵是,馬鈺無償將還陽丹告訴他。
勉強也算是有授業之恩,他感激都來不及呢,就更不會有別的心思了。
聽到馬鈺詢問病情,沒有絲毫隱瞞,將自己瞭解的情況細緻的講了一遍。
得知一切平穩,馬鈺心中也鬆了口氣。
雖然他不懂醫術,但基本的急救知識還是知道一些的。
對於中風病人來說,各項指標正常,就是最好的消息。
接下來除了正常服藥,什麼都不用做。
等待病人甦醒,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療就可以了。
放在前世的醫院,大概率也是如此。
所以他對朱元璋等人說道:“鄭院使的治療方法,與我家長輩當初所說大致相仿。”
“而且常將軍狀態平穩,就說明藥已經見效了,接下來只需等他甦醒即可。”
朱元璋追問道:“可能痊癒?”
馬鈺想了想,說道:“常將軍的親兵可在,我有些問題想問他,如此纔好確定病情。”
朱元璋立即命人將藍玉喊了過來。
一進門,藍玉就緊張的問道:“馬公子,我姐夫的病情如何?”
馬鈺安慰道:“目前暫無大礙,我有些細節想問你,你要如實回答。”
接着他就詢問了常遇春的近況。
可以說除了蜂蜜鹽水之外,別的叮囑是一樣都沒遵守。
щшш ◆ttκǎ n ◆c○
尤其是這二十幾天的奔襲,更是頻繁的卸甲吹涼風或者澆涼水。
而且連最基本的休息都無法保障,很多時候都是在馬上一邊跑一邊休息。
即便是以常遇春和藍玉這樣的體格,打到最後都虛脫了,全靠一口氣再撐着。
說到這裡,藍玉撓了撓頭道:“那個蜂蜜鹽水確實管用。”
“以前一場仗打完,會感覺噁心脫力,得歇息很久才能恢復。”
“喝了蜂蜜鹽水,很快就不覺得噁心了,體力恢復的好像也快了一些。”
“最後那幾天我全靠這水撐着才挺過來的。”
馬鈺點點頭,含糊的說道:
“高強度運動之後,人的血液流速會加快。”
“很多人體必需的養分,也會隨着汗水流失。”
“喝蜂蜜鹽水,能夠快速補充這些養分,加快身體的恢復。”
常遇春應該就是喝了蜂蜜鹽水,纔多支撐了這麼多天,否則大概率還是會和上輩子一樣。
單純的電解質水,自然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但古代人本就缺營養,營養平衡這一塊就更不用指望了。
常遇春在軍中,也很難保證自己的營養。
尤其是二十幾天的奔襲,對體力的消耗更是大的驚人。
蜂蜜鹽水也起到了一定的補充營養作用。
當然,這一切都是猜測,到底是不是他也不知道。
雖然他沒有說什麼,但其他人可不這麼想。
藍玉現身說法,認爲蜂蜜鹽水有大用,那想來就是真的了。
果然不愧是高人調配的藥物啊。
看似只是簡單的蜂蜜和鹽,竟然有如此巨大的作用。
尤其是李文忠,更是將此牢牢記在心裡。
以後我就只喝蜂蜜鹽水了,誰不讓我喝我就和誰急。
朱元璋也立即下令,多收集蜂蜜,儘量給每一位將領都配備一些。
接着馬鈺又詢問了一些情況。
得知常遇春最近左手有些麻木,時不時的還會顫抖幾下。
當時大家都以爲,他是勞累過度導致的,就沒有放在心上。
聽到這裡,朱元璋再次怒道:
“廢物,咱之前和你說的卸甲風情況,你是一點都沒記住啊。”
“要是伯仁有個三長兩短,咱活剝了你。”
藍玉自責的道:“若是姐夫有不測,不用您動手,我會自刎謝罪的。”
馬鈺連忙勸慰道:“別急,常將軍的情況或許沒有那麼壞,鄭院使你以爲呢?”
鄭良琦謹慎的道:“照藍將軍所述,常將軍的情況並不算嚴重。”
馬鈺點點頭,說道:“我猜測,有後遺症的概率不大。”
“最多也就是左側身體會有些不便,但經過治療是可以恢復如常的。”
聞言,馬皇后、朱標等人皆欣喜不已。
常妃更是淚眼婆娑的再次行了個萬福禮:
“謝謝表弟,”
朱元璋大喜道:“好好好,如此便好。”
他也顧不上和馬鈺的小別扭了,讚賞的道:
“此次你立下大功,咱必定重重有賞。”
馬鈺卻下意識的道:“不用,我常升是兄弟,常將軍就是我的長輩,幫助他是應該的。”
話很正常,但配合他的語氣和眼神,分明就是在說,誰稀罕你的賞賜。
朱元璋被憋差點背過氣兒去,但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他也不好發作,只能假裝沒有看出來。
馬皇后、朱標等都習以爲常,只覺得很好笑,這小子太記仇了。
李善長、李文忠等人則有些詫異,這小子膽子這麼肥嗎?
劉伯溫卻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接下來就是等待。
常妃、藍玉留下和御醫一起守在牀邊照顧。
朱元璋、馬皇后則帶着其他人去了幹清宮正殿,討論軍國大事。
話題內容自然是奪回燕雲十六州的影響,以及接下來的戰事。
如此重大的會議,竟然讓馬鈺參與,再次讓衆人重新認識了他在帝后心目中的重要性。
李善長心中暗暗嘆息,以前他還能針對一下馬鈺。
可常遇春的事情一出,最薄弱的那一環直接被補齊,他就不再是那個單靠着馬皇后立足的少年了。
而是根基深厚的一座山頭。
不論是誰,再想針對他,都會遭到常遇春一系的猛烈攻擊。
現在除了皇帝,恐怕真的沒人能動得了他了。
然而……他是馬皇后爲馬太公找的香火繼承人,只要不造反朱元璋也不會動他。
之前他陰陽怪氣頂撞朱元璋,就是最好的證明。
算了,現在是敏感時刻,找個機會和他示好,希望他不要不識擡舉。
劉伯溫也同樣有了決定,這次不能再觀望了,無論如何都要和馬鈺搞好關係。
如此將來有人要害自己,還能多一個人幫自己說話。
衆人各懷心思,不過並不耽誤談論正事。
聊了一會兒,大家都能看出皇帝的心思。
想讓李文忠接替常遇春的位置,去統帥大軍參與北伐。
對此衆人倒也沒有什麼意見。
李文忠別看年輕,但資歷是非常老的,軍功也是排在前列。
關鍵他還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標標準準的外戚。
這次又和常遇春合作出塞,常遇春麾下的將士與他相熟,也不用擔心他領不住那些人。
可以說是完美的接替對象。
至於常遇春,就算沒有留下後遺症,也得休息一年半載才行。
否則就這樣讓他上戰場,就是戕害人命。
就在他們商量國家大事的時候,外面也吵翻了天。
隨着參與宴會的人員出宮,常遇春慶功宴上中風的消息,就迅速傳了出去。
一時間朝野爲之失聲。
實在太突然了,大家有些無法接受,一度以爲是假消息。
隨即就是唏噓,常大將軍這麼勇猛的人怎麼說倒就倒了?
朱樉正帶着一羣小夥伴,在茶點鋪子大肆慶祝。
常升因爲年齡小,並沒有跟着入宮,在家裡又無趣,也偷偷跑了過來。
這會兒他就成了大家的中心,一羣人圍着他恭維。
常升興奮的小臉通紅,頗有點無酒自醉的樣子。
大家玩的正嗨的時候,有人跑來傳消息,說常大將軍宴會上中風病危。
大家一度以爲是在詛咒,差點把傳信兒的人打一頓。
等確定消息爲真,所有人都笑不出來了。
常升表情有點彷徨,又有點茫然,然後‘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爹,我要去找我爹。”
畢竟此時的他,纔是個虛歲十歲的孩子。
朱樉也沒應對過這種場面,一時間有些束手無策。
還是吳高先先反應過來,走到常升身邊,安撫道:
“先別哭,宮裡御醫醫術高明,定然能讓常帥得到及時救治。”
“對對對……”其他人也反應過來,七嘴八舌的安撫。
這時忽然有人說道:“你忘了,馬大哥之前說過卸甲風的事情,還弄了個回陽丹出來。”
“常帥肯定會沒事兒的。”
衆人這纔想起這一茬,皆大喜道:
“馬大哥果然有先見之明啊。”
“之前還有人說他……咳,這次看他們還敢不敢再嚼碎嘴子。”
有些比較成熟的則已經意識到,經此一事馬鈺這個大哥的位置,恐怕就真的牢固如山了。
不過他們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服氣的,反而更加開心。
有個這麼厲害的大哥,以後兄弟們還不橫着走。
朱樉可是親歷卸甲風事件的,他比任何人都震驚。
這小子到底是烏鴉嘴,還是神靈庇佑啊,這種事情竟然也能給他說靈驗了?
不行,得趕緊找他去。
想到這裡,他對衆人說道:
“衆兄弟,大家且先在這裡等候消息,我和老三去找老馬……”
這時王運出聲說道:“咱們能想到的事情,陛下定然也能想到。”
“想必此時馬大哥已經入宮了,你們可直接去宮裡。”
朱樉一想還真是,不禁多看了王運一眼,說道:
“還是你小子機靈,好,我和老三直接進宮。”
在衆人的目送下,他帶着常升直奔皇宮,在偏殿見到了藍玉、常妃和常茂。
見到姐姐,常升的眼淚再次不受控制的流淌下來。
常妃連忙安撫他。
一番交流,得知常遇春病情已經穩住就等醒來,兩人才鬆了口氣。
尤其是常升,得知馬鈺句句不離他這個兄弟,更是感動的稀里嘩啦的。
在他心裡,馬鈺的形象開始無限拔高。
時間很快就到了黃昏,常遇春絲毫沒有甦醒的跡象。
眼看宮門就要落鎖,李善長、劉伯溫、李文忠等人都告退離開。
藍玉、常妃、常茂兄弟則留下照顧常遇春。
就連馬鈺都被一併留下,以防萬一。
躺在牀上,馬鈺也長舒了口氣,忙了一天終於可以歇歇了。
常遇春的情況,等明天他醒過來就知道了,希望不是最壞的結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