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

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

都說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一般情況下,百姓都是繞着衙門走的。

但今天,一名五十歲左右的老頭,帶着一名十一二歲的少年,在應天府衙門外徘徊不去。

還時不時的朝裡面窺探似乎有什麼事情。

府衙的差役本不想理會他們,但這一老一少許久都不肯離開,他們終於忍不住上前盤問。

哪知這一問,可把他們嚇出一身冷汗。

那畏畏縮縮的老漢竟然說:“老漢姓馬,是宿州人,按照輩分皇后娘娘得喊我一聲族叔。”

說着又從胸前摸出一個麻布小口袋,掏出兩頁紙:

“這是俺們的路引,您瞅瞅。”

然後那老漢又趕緊拉了一把旁邊的少年,說道:

“這是皇后娘娘的從侄馬燁,我們從老家過來給娘娘請安。”

皇后娘娘的親戚?有個還是從侄?

哆哆嗦嗦的檢查過兩頁紙,確定路引真實性,差役嚇的腿都軟了。

心中無比慶幸,還好剛纔沒有驅趕他們,否則真吃不了兜着走了。

連忙小心的將他們請到衙門內坐好,然後去後堂通知知府。

等差役離開,看着威嚴肅穆的衙門內堂,馬燁惶恐的道:

“八爺爺,皇后娘娘會不會不見我們啊。”

馬八爺自己何嘗不慌,但還是裝作鎮定的樣子道:

“怎麼可能,咱們可是娘娘的親戚,尤其你是還沒出五服的親侄子。”

“娘娘肯定會見我們的。”

“到時候你要表現的乖巧點,討得娘娘歡心,說不定就將你給留在身邊了。”

“要知道,我那馬兄弟可是沒有子嗣的……”

“這就是你的機會,可一定要抓住。”

“將來你發達了,可別忘了八爺我。”

馬燁畢竟年幼,沒有想那麼多,聽他這麼說心神稍定:

“嗯,將來我一定給您買一座大宅院,買一百畝水澆地。”

馬八爺高興的眼睛都眯起來了:

“真是個孝順的孩子。”

另一邊,應天知府陳子正,正在爲馬鈺的事情焦頭爛額。

最近找他打聽消息的人太多了。

說起來作爲京城知府,他的品級和職權都非常大的。

可來打聽情況的,一個比一個來頭大,他哪個都不敢得罪。

只是這事兒屬於皇家機密,他哪敢往外透露半個字。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他自己其實也稀裡糊塗的。

最開始他也沒把馬鈺放在心上,扔進大牢就沒再過問了。

等他接到手下消息的時候,拱衛司已經接管了那一片區域。

並且太子還親自給他下達了封口令。

他可是很清楚,那位太子表面仁慈,其實也是個心狠手辣的主。

所以儘管很好奇,卻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哪知道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連陛下都被牽扯了進去。

於是,一波又一波的訪客,幾乎將他的門檻給踏破了。

好不容易將這些人給打發了,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兒,手下差役又火急火燎的跑過來。

皇后娘娘老家來人了。

他下意識的以爲,又有人冒充皇親?

但隨即就反應過來,這種直接找上衙門的,大概率是真的。

這哪還顧得上休息,連忙到客廳接待,小心翼翼的詢問了對方的情況,重新檢查了路引。

確定無誤之後,他有點想哭。

這應天府知府,真不是人乾的。 心裡再委屈,事情該幹還是得幹。

他一邊讓人好好招待馬八爺兩人,一邊前往皇宮彙報情況。

馬皇后得知老家又有人找過來,並沒有露出喜色,反而眉頭皺起:

“我不是說過,讓他們好生在家耕作讀書嗎,怎麼又來了?”

大明朝剛立國,馬皇后前腳受封皇后,後腳老家就來人認親討封。

當時朱元璋也提議,挑幾個血緣親近的封官授爵。

而且馬太公沒有子嗣,也應該從宗族挑選優秀子弟,繼承他的宗祧。

馬皇后卻堅決反對,理由是他們寸功未立,給封官封爵就是害了他們。

還舉了歷史上外戚干政的例子。

總之一句話,不封,是爲了他們好。

最後賞賜了一筆錢財,就讓他們回去了。

在外人看來,馬皇后這是大公無私。

朱元璋作爲丈夫,豈能不知道她的真實想法。

說白了就是看不上那一家子人。

當初馬太公帶着她逃難,家族沒有一個人出面幫襯的。

馬太公夫妻病逝,留下她一個孤女,馬家也同樣沒有一個人露面。

也幸好郭子興講義氣,對她視若己出,否則她一個孤女下場可想而知。

後來朱元璋和馬皇后扛旗造反,馬家還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幫忙的。

不就是怕被連累了嗎。

吃苦的時候你們都躲的遠遠的,合着現在大明得天下了,就眼巴巴的跑出來認親,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兒。

如果不是怕別人說她不近人情,連那點錢財她都不想賞賜。

事實上她不知道的是,原本的歷史上,朱元璋還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從馬家近親裡面挑選了一對兄弟祭祀馬太公。

只可惜這一對兄弟也沒什麼才能,悄無聲息的消失在了歷史長河。

只能說,朱元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對馬皇后的感情。

但這件事情也證明了,她的判斷是正確的,那一家子確實扶不起來。

言歸正傳。

這會兒聽說老家又來人了,馬皇后自然很不開心。

朱元璋在一旁勸道:“畢竟是親人,打斷骨頭連着筋呢,還是見一見吧。”

“而且咱聽說那個馬燁,是岳父堂兄的孫子,那是還未出五服的血親。”

“你當姑姑的不見一見也說不過去。”

馬皇后也知道這個道理,無奈的道:

“讓陳子正將他們帶過來吧。”

朱元璋連忙吩咐內侍去傳話,然後他眼珠子一轉,又說道:

“將太子、三皇子四皇子他們都喊過來。”

馬皇后狐疑的看向他,你什麼意思?

朱元璋說道:“讓他們見見表兄弟,免得以後見面不相識。”

馬皇后似笑非笑的道:“是嗎,我還以爲你是爲了不讓我認馬鈺爲親呢。”

朱元璋表情非常不自在,打了個哈哈道:

“誤解,純屬誤解,咱是那麼小氣的人嗎。”

馬皇后翻了個白眼,也懶得理他了。

不過她也想看看,那個沒出五服的從侄,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如果他能比馬鈺還有才……算了,那太欺負他了。

但凡他有馬鈺十分之一的才能,我就給他個留下來的機會。

如果沒有,哪來的回哪去吧。

晚上還有一更

(本章完)

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29章 夠狠第110章 魷魚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81章 無題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89章 無題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121章 無題第67章 儒教第42章 上架感言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117章 無題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127章 無題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110章 魷魚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83章 正式立旗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13章 無題第66章 姚廣孝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15章 雙標第32章 你再想想第21章 東拉西扯第83章 正式立旗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19章 沒頭蒼蠅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42章 上架感言第86章 觸及皇權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75章 分化第76章 老狐狸第67章 儒教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03章 還俗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81章 無題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96章 死意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42章 上架感言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76章 老狐狸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88章 自信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90章 窮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81章 無題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101章 三表法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
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29章 夠狠第110章 魷魚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81章 無題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89章 無題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121章 無題第67章 儒教第42章 上架感言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117章 無題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127章 無題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110章 魷魚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83章 正式立旗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13章 無題第66章 姚廣孝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15章 雙標第32章 你再想想第21章 東拉西扯第83章 正式立旗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19章 沒頭蒼蠅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42章 上架感言第86章 觸及皇權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75章 分化第76章 老狐狸第67章 儒教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03章 還俗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81章 無題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96章 死意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42章 上架感言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76章 老狐狸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88章 自信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90章 窮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81章 無題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101章 三表法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