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棺槨已經下葬,事情總算有個結尾了。
兜兜轉轉那麼多年,皇帝還是作出了他最準確的選擇,把位置讓給廣陵王。這下大家都明白了皇帝之前的做法,並不是爲了貶低廣陵王的身份,而是讓他慢慢地接手了朝政。
出殯之日舒昭容的大鬧一場大家便因爲聖旨不再計較,只是舒昭容如今的野心已經讓朝廷的人都明白了。作爲後宮的女子,有庇護固然好,一旦失去了屏障,也只會落得個悽慘下場。
陛下棺木擡走之時,舒芍華也沒有出現過。別人都說是先帝念舊情保住了她,可在蕪華看來,先帝是時時刻刻都在算計舒家。
朝廷中許多人都在等待新帝登基之日。在這之前,已經有好幾位大臣提出了革新,只不過都在先皇病倒之時被丞相的親信阻斷了上奏的路。他們希望有新的英明君主,用聰慧的手段去解決弊端。
而陸安這邊,也再次收到了有關突厥方面的線報。
“突厥內戰,而碧磐王子的軍隊最近卻在關外徘徊。卑職認爲事有蹊蹺。”下屬稟告道。
陸安覺得奇怪極了。以碧磐王子的出戰風格,往往是猛攻爲上,這次卻突然遷徙,來到關口附近,的確太引人注意了。
“趕緊去調動突厥方線索,我要知道原因。”
夜色將近,新帝登基的事情今天有人過來傳達情況:據欽天監推算得知,新帝最近宜繼位的時間爲兩天後,宮中已經開始大張旗鼓的更換一新,也會有很多宮人被大批量地放出。陸安算了算日子,蕪華沒回來很久了。
也許是宮中事務變多,蕪華也在德妃身邊處理了很久的事務。她去司正司看過那些犯罪宮人,又去司簿司調查了各個宮人的檔案和記錄,把那些願意留下的宮人都留了下來,把那些沒有資格待在宮裡和符合特赦條件的人都放了出去。
德妃趁着處理宮務的時間,叫來了廣陵王妃郭氏來幫忙一起處理。畢竟在所有人的想法裡,郭氏已經是內定的皇后了。既然以後都是要掌管宮規的,那便先讓她提前熟悉一下。
蕪華每天定時來到含象殿,郭氏都溫聲細語地問安:“姨母早安。”
蕪華很滿意這個王妃,她也覺得如此處事有道的女子定然會讓宮裡有新氣象。她時常幫襯着郭王妃處理事務,只盼望着她能夠給新帝安定內宮。
德妃這幾天朝服已經弄好了,她看到郭氏在勤勉地處理政事,便有所感慨地說:“這太后的朝服都已經做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下達冊封皇后的文書。總這麼拖着不好。雖說登基的日子很趕,皇后的冊封也不太來得及,可始終是早些給名分比較好。”
蕪華幫她穿上朝服,眼睛望着交領上精美的花紋,細聲說道:“現在天下是殿下的了,他總得有他自己的主見。”
這倒也說得不無道理。德妃思忱着,也就不怎麼多管了,自己的孩子自然也是支持他任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