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

崇禎二十五年三月,成都府雙流縣潤和鄉花溝村東南方一處緩坡最高處,知縣孫克敵一手叉腰,一手指點着遠處和四周,正在對身邊圍着的數人交代着什麼。

三月正是南方春雨連綿的季節,天空正飄着毛毛細雨,放眼望去,田間地頭都籠罩在一片雨霧之中,漫山遍野的嫩綠色中,一團團正在盛開的各種花朵夾雜其間,田地裡有穿着蓑笠的農夫正在驅趕着耕牛勞作,整個場景如同一副清雅的畫卷一般,令人不禁深深陶醉其中。

“俞明,接下來這段時日怕是要辛苦你了!若是縣衙公事不多時,我也會尋空來此幫襯與你!

這個時節正是育苗移植關鍵時期,爲防鄉民懈怠,須得有縣衙長官常駐於此,一是方便管束監視,二也能做好組織巡查!

等你留駐三十日後,本官會安排趙縣丞前來替代與你!

此事事關我雙流縣今後百年發展大計,也干係到治下百姓之收入,我等身爲朝廷命官,一定要將其當做頭等公務待之,切不可輕忽!”

孫克敵轉頭目視一位比他還要年輕的官員,神色鄭重的說道。

爲了行走方便,他將所穿的青色官服一角掖在腰帶上,一雙皁色薄底快靴沾滿泥濘,白色襯褲也是濺了不少泥點。

崇禎二十年,已經二十六歲的孫克敵以從六品的高階,被吏部分派到成都府雙流縣擔任知縣,到現在正好四年整。

孫克敵中試後在戶部觀政不到一年,正趕上朝廷發起的大規模移民計劃的關鍵期,官吏及文人大量缺失,在徵得時任內閣次輔的父親孫傳庭同意後,孫克敵毅然投身到了這項宏大計劃之中。

沒想到這一干就是五年。

在這五年中,孫克敵與在原國子監中結識的幾位好友一道,撲下身子放低身段,深入最基層百姓當中,認認真真做好手頭每一項政務,力爭使每一名有接觸的百姓能夠平安到達異地,併爲後續繁瑣的安置出力獻策,在民間和官場中積累了深厚的人望,贏得了大多數人的好評。

按理說五年辛勞和突出的政績,在移民計劃大致完成時,應當被授予更高的官職和更好的去處,但誰也沒想到,孫克敵的授官第一站卻被放到了成都府,並且只是擔任知縣一職。

這讓他的一衆好友都爲他深感不平,並且普遍認爲是皇帝對首輔有所不滿,刻意打壓其子以警示孫傳庭之故,要不然爲何前首輔之子溫侃被拔擢到從四品高位,而現首輔公子卻只授了個知縣呢?

知道內幕的孫克敵對此卻是坦然置之,接到任命後當即收拾停當,與同被授予雙流主簿一職的好友鄭源道一起赴任雙流。

孫克敵之所以於授官一事沒有怨言,是因爲他接到了父親的親筆書信。

孫傳庭在信中對他五年來的作爲表示滿意,但同時明確告訴孫克敵,吏部授官時本打算給他一個更高職位,並且所任之地也是江南繁華之處,可最後卻被孫傳庭擋住了。

孫傳庭在信中坦言,身爲內閣輔臣之子,他一舉一動都是衆人矚目,如果單單因在移民事務裡取得一些政績便貿然拔擢太過,那對他將來的仕途並不是一件好事。

溫侃雖然得授四品高官,那是因爲他年齡更大,授官更早,資歷更深,並且所取得政績也是實打實的,這是孫克敵無法相比的,

而只有讓孫克敵外放爲某地主官,並且在任上取得驕人的政績,那將來再行拔擢,其他人再有意見也是無話可說。

總而言之,孫傳庭希望兒子把全副身心投入到政務當中,爲將來更遠大的前程打下堅實基礎。

作爲孫家長子,孫克敵維繫家族榮耀的擔子可是不輕。

數年來,孫傳庭的兩名妾室先後爲他生下三子兩女,孫克敵的妻子也爲他育有一子一女,原先子嗣不旺的孫家驟然間變得人丁興旺起來,照此勢頭髮展下去,再過數十年,孫傳庭這一枝就會變成一個大家族。

人口繁盛對於一個家族來說當然是大好事,因爲這不僅僅是傳宗接代的問題,更意味着其中或許會有更多人才涌現,只有人才多了,家族的榮華富貴纔會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延續。

等孫傳庭致仕之後,他這一枝幾十年內的榮辱興衰就寄託在孫克敵身上,這也是孫傳庭對長子刻意打壓的原因。

他希望這個很有出息的長子在仕途上走得更穩,步子不要過大,要積累更多的政績和名氣,將來自然會得到提拔和重用。

孫傳庭今年才五十八歲,距離致仕還有十二年的時間,等他退休時孫克敵也剛到四旬年紀,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孫克敵五十歲之前入閣沒有任何問題,一門兩代入閣參贊機務,這在歷史上極爲罕有,也足以成爲流芳千古的一段佳話。

至於將來是誰拔擢孫克敵入閣,孫傳庭是絕不會提的,這可是犯大忌的。

儘管今上性情寬容仁慈,但牽扯到那個位子,可就觸碰到天家的逆鱗。

當年岳飛要不是上書懇請宋高宗趙構早立太子,也不至於被構陷致死。

不過,孫傳庭等重臣卻是知道,今上對權勢並不太熱衷。

在最近一次召集閣臣議事結束時,今上甚至半真半假的感慨,等到他們這批老臣致仕歸家,他也打算把皇位交於太子,然後趁着身體康健,帶着周後等人遊遍天下美景,悠悠林下,不負來人世間一遭。

對於皇帝的這個話題,重臣們都選擇了沉默不語,就連一向忠直的盧象升也不敢接茬。

孫克敵對父親信中表達的意思自然是心知肚明,他現在欠缺的就是拿得出手的政績,資歷也確實太淺,之前取得的那點成績,在大佬的眼裡根本不值一提。

若是現在依仗父親的權勢登上高位,將來一旦出錯就會稱爲被他人攻擊的目標,不如沉下心來在任上踏實做事,用他人無法比擬的政績來打下升遷基礎。

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
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