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

崇禎二十一年五月,太子朱慈烺終於結束了長達四年的外出遊學形成回到京城,其他重臣豪門家的子弟也陸陸續續返回了京師,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將會參加崇禎十二年的會試,然後根據成績和名次決定所授官職。

現在讀書人已經默認和接受了舉子們在理工學院學習四年、就算會試不中也能直接授官的政策,雖然舉子和進士最終的前程上限會有差距,但絕大多數舉子並不認爲自己將來能成爲閣老尚書,只要能進了體制內,將來會有什麼前程就全看如何運作了,一府知府、一州知州他不香嗎?

在與周後商定過後,朱由檢發出詔書昭告天下:崇禎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六日爲皇太子大婚日,到時將大赦天下,除十惡不赦之罪外,其餘全部免罪。

敕封王方爲錦衣衛都指揮使銜,其妻胡氏爲二品夫人,王方之子王立爲錦衣衛百戶銜。

太子妃是軍器監工匠王方之女王芝蘭,也就是崇禎八年,朱由檢剛穿越過來時遇到的妞妞。朱慈烺與妞妞雖算不得青梅竹馬,卻也稱得上兩小無猜,十三年的時光轉瞬即逝,在這期間,兩人相處融洽,彼此之間的感情也是日漸深厚,王芝蘭也在八歲時進入女子學堂讀書識字。

可以說從小看着妞妞長大成人的朱由檢,非常喜歡她溫婉賢淑的性格,爲朱慈烺能娶到如此的賢妻感到由衷地高興。

兩個孩子不知不覺間已經長大成人,並最終修成正果,期間並沒有經歷什麼大的風浪和波折,這應該就是世間大部分姻緣真正的樣子吧。

昭告天下的目的就是要讓四方來賀,也是安定人心之舉。

要讓天下人都知道,現在的皇帝春秋正盛,皇太子也已長大成人,並被自己的父親所信任,至少在幾十年內,大明政局是異常穩定的。

穩定壓倒一切。

在詔書發佈的第二日,王芝蘭家便熱鬧起來。宮裡以及禮部都派遣相關人等來到王家,教導王家人學會諸般禮儀,注意某些忌諱之事,朱由檢特地在東城賜下宅邸一座,等到裝飾完畢後,王家就會從匠戶聚集區搬到新宅安家。

鴻臚寺已經派遣數路使節前往各藩屬國曉諭太子大婚之事,並要求各藩屬國在這個大喜日子之前,都要安排各國王室主要成員親往京師道賀。

做藩國就要有藩國的樣子,自家老子家裡有喜事,這些“孝子賢孫”們總得拿出最大的誠意來給天下人看,錢不錢的無所謂,關鍵是要安排重要人物親自到場祝賀。

自從明令各國表態後,除了交趾北部的鄭氏明確拒絕之外,倭國到現在還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

據時節派人帶回來的消息來看,關於尊大明爲宗主國一事,倭國高層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議。

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光正在國內大力推行閉國鎖國之策,所以不願尊崇大明爲宗主之國,而幕府內部一些親大明的高官,以及得知消息後想借機推進與大明的友好關係、試圖從兩國之間的貿易中獲取更大利益的一些大名,則是希望德川幕府能夠遵從大明皇帝的詔令,想辦法從強盛的大明那裡得到更多的好處,於是乎,雙方在此問題上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論,鴻臚寺派出的使節也因此待在倭國一直不曾得返。

朱由檢對此事倒也並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現在大明海軍主力艦隊尚在歐洲沒有返航,最後能取得什麼樣的戰果目前還不好說;而針對交趾鄭氏的相關部署也在實施之中,一萬名廣西狼土兵已經募集並訓練了半年,等到這支蕩虜營完成整訓一年後,孫傳庭制訂的“蠶食”策略也會馬上展開,而大明新疆方向移民屯田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錢糧,在這種形勢下,不易再挑起另一場爭端,還是要審時度勢,做長遠謀劃。

這事可以交給內閣去處理,只要自己拿出個大方向來,相信內閣那些精擅謀略佈局的重臣一定會給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的。

大方向就是取消天皇這一名號,改爲國主;然後要在其本土派遣駐軍,“保護”其國土不會遭到侵犯,其本國軍隊解散,並且今後不允許在武備方面進行投入。

天皇這名號聽上去讓人非常不舒服,大明雄霸亞洲,朱由檢也不會自稱天皇,你一個偏居一隅的彈丸之國,憑啥會出來天皇?你就不考慮一下你那個強大鄰居的感受嗎?

以大明官軍的實力,征伐倭國不成問題,但朱由檢不想白白犧牲掉這些漢家兒郎的性命。

如果不能從戰爭中獲得巨大利益,那就沒必要去發動。

倭國既沒資源又沒人才,對現今還處於發展階段的大明來講,打下來意義不大,最好還是想辦法挑起其內戰,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再派大兵過去收拾殘局好了。

與隔海相望的倭國不同的是,交趾與大明可是陸路邊界,與之相關聯的是整個南亞地區的局勢,所以,交趾是必徵之國,拿下整個最兇頑的緊鄰後,南亞諸國再無強藩,大明朝廷的政令就可以在這一地區暢通無阻。

李懷普接任廣西巡撫已有半年,從其奏報及其他渠道的反應來看,朱由檢並沒有看錯人。

上任伊始,李懷普在對轄區內的基本情況作了大致瞭解後,隨即下達命令,在徵募狼土兵的同時,派遣官吏下到鄉間,動員諸多祖輩生活在大山裡的各族民衆遷移到地勢相對平緩的地區聚居。

爲儘快達成目標,李懷普在有減免三年錢糧的聖旨基礎上,先是從巡撫衙門中將積存的十幾萬兩銀子拿出,然後又以廣西未來十年稅賦做抵押,從四海票號設在柳州等地的櫃檯借貸了五十萬兩銀子,準備用在搬遷山民相關事宜上。

據李懷普奏報,這些預計搬遷的山民中口數約在三十萬上下,等到蕩虜營發動攻勢打下一定規模的土地後,這三十萬人將會被安置在新開闢的疆土上,與交趾人混居一起,以達成將所佔之地儘早漢化的目標。

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十章 殘暴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
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十章 殘暴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