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

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

“幾乎不可能。”

面對老者饒有興趣的眼神,陸北顧說道:“時移世易,此時吐蕃與彼時吐蕃截然不同了唃廝囉早年名義上雖然是吐蕃之王,但實際上卻是河湟教首與豪強手中的傀儡,如今雖然通過一番手段成了真正統治青唐吐蕃的贊普,但歸根結底依舊是部落聯盟的領袖,號召各部落自守有餘而進取不足。”

“故此,青唐吐蕃與夏國交戰,若是堅守防禦,往往憑藉着更能忍耐雪原殘酷的環境來逼退敵軍,然而只要是主動出擊,則必然會因爲各自爲戰,彼此之間互不信任而被打的大敗,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唃廝囉做不到集權,即便我朝與其貿易,分到利益大頭的也是下面的部落,所以這些部落很難被其驅使來冒着斷絕貿易的風險,執行他們不擅長的進攻戰略。”

“更何況我朝西北寨堡遍地,李元昊都沒做到兵臨長安,青唐吐蕃就更不可能了。”

老者點點頭,這少年說得有理,沒被他的驟然詰難給唬住。

這麼看來,這篇《御夏策》定是這少年自己所寫,不然答不出來這些。

但老者卻繼續得寸進尺地逼問道:“不過你也說了,時移世易,如今青唐吐蕃無法完全集權,也不擅長進攻,可你怎麼知道以後做不到呢?”

陸北顧看向了廳外。

眼下的情況有點複雜.這是回答還是不回答呢?

而李磐不見蹤影,也讓陸北顧有些拿不定主意。

不過,李磐的舉動也反過來驗證了眼前老者的身份,那就是其大概率不是張方平。

至於陸北顧這麼推測的原因也很簡單,李磐這麼實用主義的人,肯定不會放過拜謁張方平露臉的機會,如果這真是張方平,他必然會進來,而不是讓陸北顧自己應對。

而老者如此難纏,問題一個接着一個,也說明了這時候李磐應該知道對方不好惹,所以特意避開的。

但陸北顧避無可避,而且退一步講,面前的老者不管是誰,能出現在這裡,都已經說明其身份不凡了。

所以,對於被帶到這裡來的陸北顧而言,跟誰對話,其實區別並不大。

因爲不管面對的是誰,問的是什麼問題,他都要盡力去回答。

只不過老者這個問題實在是很刁鑽,甚至有點擡槓的意味。

但是這種猜想有沒有可能性呢?

那可太有了.就像是身處這個時代的人們,誰都想不到現在還在遼國東北深山老林裡苦哈哈漁獵的女真人,這麼弱小無比的部族,會在幾十年後,把遼、宋兩個萬里大國都給打到滅國一樣。你憑什麼能認定,如果正式進行貿易養肥了現在還弱小的青唐吐蕃,青唐吐蕃不會重現松贊干布時期的輝煌呢?

憑現在的情況來推斷未來肯定是不行的,畢竟若是真有雄主出世,先通過臣服於大宋進行貿易積累本錢,然後整合內部完成集權後再向外擴張,大宋此舉難道不是自己又養了個心腹大患出來?

按理來講,這話題討論到這裡,基本上就是死結了,畢竟陸北顧不能證明未來尚未發生的事情。

然而,陸北顧卻話鋒一轉說道。

“但晚輩之所以做出如此判斷,其實最重要的依據,還是氣候。”

“氣候”這個詞其實古已有之,並非是現代詞彙。

《黃帝內經·素問》中就寫了“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至戰國至西漢時期“氣候”開始合稱,用於描述一年中節氣與物候的週期性變化,《禮記·月令注》記載“昔周公作時制,定二十四氣,分七十二候,則氣候之起”。

而到了前唐,隨着《齊民要術》等農書對氣候記載的增多,“氣候”這個詞語也逐漸演變出了包含降水、溫度等要素的含義。 所以老者對此理解起來倒是並無阻礙,但對於這個說法,他還是感到了好奇。

“哦?”

他將手中策論擱在案上,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問道:“聽起來倒是有趣,此話怎講?”

“後晉劉昫所編纂《唐書·吐蕃傳》以及前唐杜佑編纂《通典·吐蕃傳》,除了描述吐蕃官制、律法、物產、風俗,還提到了松贊干布時,雪原能廣種糧食,供養數十萬大軍.晚輩後來參閱前唐筆記,方知彼時正值‘暖期’,雪線較今上移甚多,吐蕃人方得拓耕雪原。”

“然而各種晚唐五代筆記資料記載,自唐末以來,北地漸寒常年風雪,西域胡楊多枯,雪原的雪線也重新下移。”

“凍土豈容禾黍?如今雪原之耕地,至多不過供養百萬戶人口,而如果向外拓展,一旦勞師遠征又無法就地補給,根本不可能支撐得住。”

“這個說法倒是新奇。”

老者大感詫異,起了興趣繼續追問道:“那這雪原雪線上移,要多久能重新下移?你可研究過?”

“如果單論雪原雪線,眼下倒是沒有例證如您此前所言,中原得知雪原可有人常居、通商,也不過是南北朝時與吐谷渾打交道才得知的,再往前沒有什麼記載,大抵是無法住人的。”

陸北顧這時候卻說道:“不過要是從中原的史料來看,倒可窺見一二端倪。”

老者眼中詫異之色更濃,手指輕叩案几:“如此說來,你是以史書所載物候,推斷氣候寒暖?”

“正是。”

陸北顧點頭說道:“《後漢書》記載‘靈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東萊、琅邪井中冰厚尺餘’,而《三國志》則記載‘黃初六年冬十月,帝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由此可見,漢末三國,淮河南北已然是冷極了。”

“然而《宋書》、《南齊書》,卻記載淮河南北時常冬日無雪有旱,此間寒暖差異,已可辨矣。”

“故而漢末至南朝宋、齊,天下氣候由冷開始轉熱,再往後從東西魏至唐初,氣候暖意漸增,雪原融雪,吐蕃遂強,而至晚唐五代,復又轉寒,此消彼長,循環往復,似有規律可循。”

“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吐蕃之盛,因暖期而得沃土;其衰,亦因寒期至而凍土難耕.故此學生才認爲,今青唐吐蕃雖據河湟,然農耕根基已失,縱有雄主,難復松贊干布舊觀矣。”

窗外忽起一陣風,摩訶池水波盪漾,荷花搖曳。

“有趣!有趣極了!”

老者看着陸北顧讚許地說道:“你這‘寒期’‘暖期’之說,倒與古人‘五運六氣’之論暗合,只是古人多言天象應人事,而你卻以寒暖論興衰,倒是別開生面。”

“若依此說,北方胡人亦是因寒暖變遷而盛衰?”

(本章完)

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39章 宋瘋子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65章 觀棋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165章 抉擇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52章 “三難”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81章 除夕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210章 甜水巷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62章 實力排序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68章 拜碼頭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210章 甜水巷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88章 穿越者的蝴蝶效應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136章 童謠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127章 “水窗”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222章 清風樓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276章 姐夫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89章 果然又寫嗨了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78章 宋庠的明示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27章 “水窗”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10章 甜水巷第282章 《別歲》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78章 新家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98章 流觴曲水
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39章 宋瘋子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65章 觀棋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165章 抉擇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52章 “三難”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81章 除夕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210章 甜水巷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62章 實力排序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68章 拜碼頭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210章 甜水巷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88章 穿越者的蝴蝶效應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136章 童謠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127章 “水窗”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222章 清風樓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276章 姐夫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89章 果然又寫嗨了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78章 宋庠的明示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27章 “水窗”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10章 甜水巷第282章 《別歲》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78章 新家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98章 流觴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