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

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

“何聰,丙下。”

“陸北顧,甲中!”

當學正高聲宣佈陸北顧的策論評分時,整個考場霎時鴉雀無聲。

“甲甲中?”

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在了臉上,彷彿聽到了什麼天方夜譚。

“這不可能!”何聰猛地站起身,案几被他撞得搖晃不止,“縣學多年以來,策論尚且未有人得過甲等!”

學正冷冷掃了他一眼:“何生,注意儀態。”

何聰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漲紅着臉重新坐下,但眼中的震驚與不甘卻怎麼也掩飾不住。

確實,合江縣學自慶曆新政設立以來,策論考試的最高評分也不過是乙上,即便是那些家學淵源很深的士子,能在策論上拿個乙中就已經是出類拔萃了。

甲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成績!

“甲中。”方纔攙扶陸北顧的那名士子喃喃自語,眼中閃爍着難以置信的光芒,“陸兄竟有如此大才?”

他身旁的同伴同樣震驚不已:“我本以爲能得個乙上就是極限了,甲中,這簡直.匪夷所思!”

考場內漸漸響起此起彼伏的議論聲,所有人都被這個前所未有的評分震撼得無以復加。

而他們的心頭,也升起了一個巨大的疑問。

那就是.陸北顧究竟是寫了一篇怎樣的策論?

“肅靜!”

學正一聲厲喝,待考場重新安靜下來後,繼續宣佈其他人的成績。

但此刻,已經沒有人真正在意自己的評分了,所有人的心思,都還停留在那個震撼人心的“甲中”上。

而宣讀成績完畢以後,何聰站起來大聲喊道。

“請學正允我等一觀陸北顧的策論!”

何聰的聲音在考場內格外刺耳,他漲紅着臉,身後幾名富家子弟也跟着起鬨:“是啊,讓我們也見識見識這甲中之作!”

學正皺眉正欲呵斥,知縣李磐卻已從內室踱步而出,手中正拿着陸北顧的答卷。

“想看?”李磐沙啞的聲音裡帶着幾分譏誚,“那便看個夠。”

他示意學錄將策論原稿貼在縣學一面屋檐下的張榜牆上。

紙張在陽光下泛着微光,學子們頓時蜂擁圍觀。

何聰擠在最前面,目光如刀般剜向那篇《御夏策》。

他越看,臉色就越白,額頭甚至漸漸滲出細密的汗珠。

“這這.”

“何兄,你怎麼不說話了?”有人故意揶揄道,“方纔不是說陸兄偷了誰的底稿嗎?”

何聰的嘴脣顫抖着,卻說不出一個字來。

他自幼跟着在州衙任職的叔父耳濡目染,自然看得出這篇策論的分量,別的不說,光是引經據典的貼合程度,就根本不是尋常人能寫出來的!

“好一個‘披王袍而操市利,執干戈而算錙銖’!”一名學子忍不住擊節讚歎,“這比喻絕了!”

“你們看第三策,‘謀略以亂腹心’這段,把夏國內部矛盾分析得如此透徹”

議論聲如潮水般涌來,何聰只覺得耳中嗡嗡作響,他寫的那篇“效漢武故事”的策論,在這篇《御夏策》面前簡直幼稚得可笑。

他家境殷實,再加上一直以來都是縣學第一,所以目中無人慣了。

這次被人比了下去,又輸得這般慘,心裡又如何能不難受?

而這時候何聰擠出人羣,在外面正對上李磐的目光。

“何生。”李磐慢條斯理地說,“聽聞你家裡酒樓生意做得好,想必家中藏書也頗豐,但策論一道,終究要靠自己的見識和思考。”

知縣身爲百里侯,在一縣之地內威權無二。 所以,李磐對縣學任何人說話,都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更何況,李磐說的這番話,其實也着實算不上有多令人難堪。

可何聰聽了這話,臉色卻由紅轉白,又由白轉青,跟變臉一般。

“是,學生知道了。”

何聰行禮過後埋首離去,周圍的聲音像無數根針紮在他身上,身邊的人不管說的是什麼,落在他的耳朵裡,都自動變成了對他的嘲笑。

“聽說他剛纔還嘲笑陸北顧”

“這下臉丟大了.”

“平日裡仗着家世耀武揚威,不過是個紈絝子弟罷了”

咬着牙的何聰,死死攥着拳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的肉裡。

“陸北顧!光是策論好又如何?距離縣試不過短短兩月,你是不可能考得上州學的!”

隨後知縣李磐回到了室內,此時縣學掌諭將陸北顧之前的成績資料拿了過來,正是李磐吩咐要看的。

看着翻閱資料的李磐,掌諭斟酌了一番詞句後說道。

“陸北顧的墨義①成績太差,帖經②、詩賦也只能說中規中矩,如今距離縣試日子可不遠了。”

言下之意便是告訴知縣,哪怕策論足夠優秀,可陸北顧其他的成績還是拖後腿了,這樣的話就很難通過縣試。

而這,也是陸北顧的致命缺陷。

實際上,在大宋科類複雜的科舉制度③裡,正常士人,只要不到自覺科場前途無望,考的其實大多都是進士科。

而進士科自太平興國三年開始,考試內容固定爲詩、賦、策論、墨義、帖經五項,慶曆四年進行了大規模調整,但隨後又改回去不少。

在如今的嘉祐元年,考試內容還是這五項,但策論的優先級被提到了最高,對墨義的考覈則更偏向考生的理解而非死記硬背。

但無論如何,這五項內容是不能出現只有一項非常強的嚴重偏科現象的,因爲這樣綜合成績很難通過縣試。

李磐聞言微微頷首,知縣雖然兼管縣學,擁有對縣學學生晉升到州學的考覈權。

但大宋對於科舉制度的公平性是非常看重的,很多東西都已經定死了,爲的就是防止世家門閥的死灰復燃。

雖然對於出身特別硬能力又不太行的人羣,還特意留了“恩蔭④”這個口子。

可對於絕大部分參加科舉的士子來講,大宋的科舉制度相比於大唐,真的已經公平無數倍了。

在這種制度下,李磐即便惜才,也不能公然把縣試綜合成績不行的學生推薦上去。

如果他非要這麼做,那就是自找麻煩,相當於授人以柄。

“現在去把陸北顧喚來。”

這篇策論,有些未盡之意是無法在大庭廣衆之下探討的。

而有些其他事情,李磐也打算與陸北顧私下裡好好聊一聊。

——————

①墨義,即從經義中提出問題要求考生筆答,考題通常選自《春秋》或《禮記》,題量規定爲十道。

②帖經,即將經典原文的前、後句子裁去,只露出中間的某一兩句或某一兩行,讓考生將前、後補齊,考題通常選自《論語》,題量規定爲十道。

③宋朝科舉制度分爲常科和特科,常科包括進士科、諸科、武科,特科包括制科、童子科,其中諸科指的是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明經、明法、明字等專業取士的科目,諸科考試雖難度較低但考中後仕途往往極爲艱難。

④因上輩有功而給予下輩入學任官的待遇。

(本章完)

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46章 《賦得梅》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31章 《水龍吟》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65章 觀棋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40章 天下奇才!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127章 “水窗”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44章 詩賦之道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40章 天下奇才!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46章 《賦得梅》第158章 州試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87章 頒獎儀式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31章 《水龍吟》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236章 周敦頤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31章 《水龍吟》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31章 《水龍吟》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82章 縣試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222章 清風樓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121章 分別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68章 拜碼頭第141章 觀瀾社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
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46章 《賦得梅》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31章 《水龍吟》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65章 觀棋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40章 天下奇才!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127章 “水窗”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44章 詩賦之道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40章 天下奇才!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46章 《賦得梅》第158章 州試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87章 頒獎儀式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31章 《水龍吟》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236章 周敦頤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31章 《水龍吟》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31章 《水龍吟》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82章 縣試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222章 清風樓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121章 分別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68章 拜碼頭第141章 觀瀾社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