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陸北顧並不清楚王安石與包拯的具體對話內容。

他在河對岸看了一會兒就走了,免得耽誤了去宋庠府邸上課的時辰。

未時初刻,陸北顧的身影準時出現在宋庠書房外的迴廊上。

他步履沉穩,甫一踏入軒榭,便覺得一股熱氣撲面而來。

書房內,炭盆燒得正旺,暖意融融。

宋庠已端坐於書案之後,花白的鬚髮在暖光映襯下,少了幾分平日的清冷。

案頭堆放的,除了新到的邸報,還有幾卷攤開的厚重經籍,書頁間夾着不少素色籤條。

“先生。”

陸北顧深深一揖,聲音恭謹。

宋庠微微頷首,目光掃過他凍得微紅的耳廓,並未多言,只將一張邸報遞了過去。

“先看完再做題。”

邸報的有效內容不多,上面最大的篇幅,寫的便是“六塔河案”的後續處理結果。

“知澶州、樞密直學士、給事中施昌言貶爲左諫議大夫、知滑州;天平軍節度留後李璋貶爲邢州觀察使;司封員外郎燕度貶爲都官員外郎;北作坊使、果州團練使、內侍押班王從善貶爲文思使;度支員外郎蔡挺撤職;內殿承製張懷恩流放潭州衙前編管;大理寺丞李仲昌流放英州衙前編管.”

“六塔河案”相關涉案人員裡,唯一免責的就是原河北路轉運使周沆,他因爲此前數次上疏明確反對六塔河方案並陳明利害而得以脫身,平調到了河東路擔任轉運使。

而新任河北路轉運使,則是由鹽鐵副使李參擔任。

至於李參空出來的鹽鐵副使的位置也有了新任命,名字陸北顧很熟悉——範祥。

“看完了?”

見陸北顧點頭,宋庠問道:“有什麼感想?”

“這裡面前後種種緣由,此前先生便與我說過了,如今‘六塔河案’塵埃落定,賈昌朝因此得以升任樞密使,算是文、富兩位相公稍微受挫。”

“嗯。”宋庠說道,“老夫聽說新任三司使張方平與鹽鐵副使範祥今日就要抵達開封了,你是四川人,又與張方平有舊,下了課該去拜謁一番.他在京中的宅邸離這裡很近。”

陸北顧微微一怔,張方平與宋祁交接工作,以及範祥整頓川南鹽監的速度,倒是都挺快。

他本以爲張方平和範祥從四川抵京,還得個把月呢。

而宋庠既然如此說了,陸北顧也不扭捏,乾脆應道:“張公與範公賞識於我,定當前去拜謁。”

宋庠微微頷首,說道:“做題吧。”

如今距離嘉祐二年正月的禮部省試僅餘四十餘日,宋庠早已按計劃,在完成了時務策和史論的教學內容後,將教學重心轉向了更重義理闡發、經典援引與文辭錘鍊的“經論”。

“今日功課,以此‘論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爲題,作一篇經論,一個時辰爲限。”

這道題目出自《禮記·大學》那句很經典的“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陸北顧在書案對面坐下,一迭澄心堂紙、上好的松煙墨錠與幾支狼毫湖筆,已經在書案上擺放得一絲不苟。

陸北顧並未急於動筆,而是先穩定心神,思考了一下關於“誠意”、“正心”的相關內容,以及“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等註疏。

書房內一時靜極,唯有炭火偶爾“噼啪”作響。

在思考完如何破題立意,如何闡明“誠意”乃“正心”之根基,又如何層層推演這“心”、“意”之辨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作用之後,陸北顧開始動筆了。

他選了一支中楷狼毫,在硯邊輕輕掭去多餘的墨汁,隨後取過一張澄心堂紙鋪開,鎮紙壓好。

閉目片刻,他似在將腹稿最後梳理一遍。

而陸北顧再睜眼時,眼中已無半分猶疑,只有篤定。

看着正在書寫的陸北顧,宋庠心中也是稍微感嘆了一番。

此子來府上不過數月,但那份初時雖顯銳利卻稍欠火候的浮躁早已悄然沉澱,取而代之的是沉穩專注。

有着這種心態,宋庠相信,陸北顧在不久後禮部省試之中,一定是可以穩定發揮出他的全部實力的,而不會因爲臨陣慌亂而丟掉不該丟的分。

“《大學》言修身之序,誠意在正心之先,何也?蓋意者,心之動而未形者也;心者,身之主宰也。意不誠則妄念紛紜,如浮雲蔽日,心焉得正?”

開頭這段點明“意”爲“心”之先導後,陸北顧筆鋒如探驪得珠,深入闡釋。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此‘毋自欺’三字,乃千古修身之鎖鑰,一念之微,獨知之地,善惡之幾判焉。能於幽暗隱微處,慎其獨知,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使好善惡惡之意,純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慾之雜,此之謂‘誠’。”

他援引《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以證“慎獨”乃誠意之功夫,又結合《孟子·盡心》“盡其心者,知其性也”,闡明誠意方能“盡心”以復其本然之正。

行文邏輯縝密,義理醇厚,引經據典貼切自然,將《禮記》中看似平易的句子,闡發出深邃精微的修身至理,字裡行間透出一種中正平和、淵深博雅之氣。

時間在無聲中流逝。

陸北顧全神貫注,筆走龍蛇,偶爾停頓,凝神思索片刻,復又疾書。

潔白的紙面上,墨痕漸次鋪展,字跡端正而有力,當他終於落下最後一筆,輕輕籲出一口長氣時,因爲屋裡有些熱,額角已滲出細密的汗珠。

隨後,陸北顧恭敬地將寫滿墨跡的紙頁雙手呈上。

軒榭內一片寂靜。

宋庠接過文稿,逐字逐句地審閱。

良久,宋庠終於放下文稿,擡眼看向陸北顧。

“此經論深得《禮記》精義,更窺見聖賢心性。”

“更難得者,你將‘誠意’之功夫,歸於‘慎獨’與‘毋自欺’,援引《中庸》、《孟子》相互發明,層層剝繭,義理貫通無礙,行文更是醇厚雅正,氣韻沉雄,深具漢唐經師遺風!”

宋庠站起身,在軒內踱了兩步,顯然意猶未盡:“尤其這‘一念之微,獨知之地,善惡之幾判焉’之論,已將《禮記》‘誠意’之旨,闡發至精微透徹之境!單論此篇經論,其義理之精純、辭章之雅馴、氣象之端凝,已足可躋身前列。”

陸北顧只覺得心間暖融融的。

宋庠是何等人物?連中三元、兩度拜相、文壇宗匠,其眼光之苛刻、評價之審慎,陸北顧早已深有體會。

能得他如此毫無保留的激賞,這份肯定,重逾泰山!

陸北顧同樣站起來,深深一揖及地道:“學生愚鈍,全賴先生悉心教誨,方有今日之進步!先生知遇點撥之恩,學生沒齒難忘!”

“起來。”宋庠親手將他扶起,“《禮記》乃禮樂之本,經義之源。你能於這麼短的時間內,將此經義理文章錘鍊至斯境地,實乃天資穎悟,更兼勤勉不輟所致.老夫這些年來見過不少考生,能於省試前得見此等飛速進境者,屈指可數。”

宋庠重新坐回案後,說道:“不過經論雖然乃省試要害,萬不可懈怠,然史論和時務策亦不可全然丟開,免得到時手生,你需時時回顧。”

“是,學生定當夙夜匪懈,不負先生厚望!”

陸北顧的聲音很有力,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宋庠看着陸北顧,眼中期許更深。

就如同看着一塊正在被精心雕琢、漸放光華的美玉。

窗外天色早早地黯淡了下來,寒風更勁,甚至一場細雪無聲地覆蓋了庭院。

——東京的第一場雪到來了。

而在書房內,燈火通明,炭火正紅。

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31章 《水龍吟》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44章 詩賦之道第31章 《水龍吟》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43章 鑊氣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92章 西南局勢第51章 歸途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58章 州試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35章 “鐵面御史”第89章 白沙先生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58章 州試第78章 新家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87章 頒獎儀式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89章 白沙先生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36章 童謠第51章 歸途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84章 詩賦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58章 州試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9章 收穫不菲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9章 收穫不菲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52章 “三難”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65章 抉擇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43章 鑊氣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78章 新家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32章 驛站見聞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174章 新法
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31章 《水龍吟》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44章 詩賦之道第31章 《水龍吟》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43章 鑊氣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92章 西南局勢第51章 歸途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58章 州試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35章 “鐵面御史”第89章 白沙先生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58章 州試第78章 新家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87章 頒獎儀式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89章 白沙先生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36章 童謠第51章 歸途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84章 詩賦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58章 州試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9章 收穫不菲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9章 收穫不菲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52章 “三難”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65章 抉擇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43章 鑊氣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78章 新家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32章 驛站見聞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174章 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