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鐵面御史”

第35章 “鐵面御史”

說是宅堂,但跟着僕從走進去,陸北顧覺得自己到了王宮。

悄聲問了問,還真特孃的是王宮改的!

以前這裡辦公的是前唐劍南西川節度使,此地最初作爲節度使署,署裡建有百尺樓等高樓,可俯瞰後面的湖泊。

湖泊名爲摩訶池,也是有說法的南北朝時期,南朝的“菩薩皇帝”蕭衍在境內大肆推行佛教,佛教也在蜀地開枝散葉,該池因胡僧之語,故得名“摩訶池”,隋唐時期這個稱謂就被繼承了下來。

而在前唐貞元元年的時候,時任節度使韋臬初步鑿開解玉溪並將其與摩訶池連通,到了前唐大中七年,時任節度使白敏中開金水訶,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匯入摩訶池,連接解玉溪,至城東匯入油子河,摩訶池就此徹底成了活水。

後來這裡被後蜀改成了王宮,摩訶池也改名叫龍躍池,後蜀環池大肆修築宮殿、亭臺樓閣,其範圍廣達十里,景色可謂是極爲壯麗。

如今名字又改回來了,這些環池建築有些拆毀了,有些成了富商宅邸,但是絕大部分還是成都知府本人的宅堂。

“這不逾制嗎?”

陸北顧的腦袋上升起了一個問號。

但是他不敢問。

不過恍惚間,陸北顧真的覺得,柳永的《望海潮》是標準寫實手法。

這裡雖然不是杭州,但他真的親眼看到了“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是什麼樣子,而三秋桂子或許還遠不到時候,但十里荷花的美景卻是眼前就有。

所以一路走來,陸北顧甚至對於那些被貶到這裡當成都知府的中樞大員,到底還願不願意回去,都產生了一絲懷疑.

而他的認知,在連續經過了蜀錦與王宮兩件事情的洗禮後,也終於能真切地感受到了。

——大宋是真的富養士大夫啊!

只能說,在大宋當官確實爽,尤其是能當到知州、知府這個級別。

就算住不上張方平這種王宮改的府署,如蘇軾那般待着沒事出去來個“千騎卷平岡”也很舒坦了。

來到滿是荷花的摩訶池畔一處難得的空白水域,他們上了專門接引的小船,而沿岸垂柳的枝條,都幾乎要探到船頭了。

小船緩緩擠開荷花,駛入摩訶池。

陸北顧的衣袂被帶着水腥氣的風掀起,這裡到處都是魚,而且根本不怕人只見他右手邊很近的距離,就有一尾紅鯉躍出水面,鱗片在夕陽下閃過硃砂般的光澤,隨後又“撲通”栽進被船槳攪碎的雲影裡。

堪稱釣魚佬的天堂。

不過那些當年被後蜀宮廷匠人精心雕琢過的太湖石,如今卻早已不復保養得當的樣子,不僅爬滿了水藻,而且石孔裡還纏着枯萎的蓮莖,看起來美感全無。

這些花費重金買來的石頭,現在唯一的作用,恐怕也只有半浸在碧水中給船伕當導航座標了。

很快,小船就來到了湖心島,他們踏上了岸。

這裡只有一座院落,廳中並無任何人,甚至連僕從、婢女都無。

李磐剛帶着陸北顧撿了個位置坐下,廳門口就閃出個鬼祟人影來。

李磐見了那人,連忙對陸北顧說道:“我且出去與人敘話,你在此處等着。”

陸北顧點點頭,只見李磐出去與那小吏模樣的人在廊下私語。

至於說了些什麼,他就聽不清了。

小吏低聲說道:“張相公今日心情尚好,現在在與人交談,你們得等會兒,估計快談完了等談完以後,張相公需得去更衣,方能見你。”

“是哪位上官在與張相公相談?”

“益州路趙抃趙轉運使。” 聽了小吏這話,李磐頓時一怔。

“——竟是‘鐵面御史’嗎?”

趙抃,字閱道,景祐元年進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彈劾不避權勢,時稱“鐵面御史”。

這人在大宋廟堂是非常有名的,其人平時以一琴一鶴自隨,爲政簡易,長厚清修,日所爲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於天,是個“無事不可告人”的清正君子。

但裡面的陸北顧不知道這些。

他屁股還沒坐熱,就見屏風後轉出一面容清癯、顴骨微隆的老者,這老者鬚髮有點斑白,看着大概五十多歲的樣子,只是身着簡單的褐衫,看這樣子似是要離去。

這老者見了坐在廳中側位的陸北顧,頓下腳步。

他目光犀利地打量了片刻,然後問道。

“小兒,今年歲幾何?”

出於禮貌,陸北顧客氣答道。

“在下年十七。”

老者嘖嘖道:“尚不如老夫家中幺兒大.緣何來見張相公?”

“因着一篇策論。”陸北顧簡明扼要地回答道。

“策論?”

老者似是想起了什麼,竟是又轉過屏風去了內室,然後隨着一陣翻箱倒櫃聲,竟然真的拿了一張紙出來。

他到陸北顧面前,撣了撣。

“《御夏策》?”

老者問道:“你說的策論,是這篇嗎?”

陸北顧此時心裡不知道多少頭羊奔過這老者究竟是什麼來頭?在張方平的房間裡就這麼隨便翻東西看?

張方平本人嗎?

可是感覺着又不太像。

“是。”

老者通讀了一遍,先是眉目舒展,隨後卻蹙起了眉。

“今當禁青鹽逾界,絕鐵器出疆,轉於秦鳳路設茶馬專司,盡收青唐吐蕃市易。待其府庫空乏,部族離心,雖帶甲十萬,不過飢鷹餓虎耳.想法挺好,知道如今青唐吐蕃是什麼情況嗎?”

“聽說過。”

陸北顧答道:“土地三千餘里,人口一百餘萬戶,與宋、夏、于闐、盧甘羌接壤,隱約有重現松贊干布時期的氣勢。”

老者點點頭,隨口便說道:“河湟之地,乃是‘古吐谷渾路’必經之地,與西域一南一北,當年北魏胡太后派僧官宋雲西行,本可以走河西,然而當地兵亂,宋雲等只好通過吐谷渾青海道西行,由此這條商路被打通。”

“如今夏國勢大,卻在西域屢屢剽劫貢商、扣留旅人,對往來商人徵收重稅以彌補軍資,走這條‘古吐谷渾路’的商人也就多了起來,青唐、邈川、臨谷等城漸漸繁榮。”

“但你有沒有想過,若是我朝與青唐吐蕃,跟與遼國、夏國一樣,也正式設立榷場進行貿易,令其不斷做大,會不會再次出現前唐吐蕃大將馬重英率二十萬吐蕃、党項聯軍攻佔長安的場景呢?”

(本章完)

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1章 略施小計第78章 新家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1章 略施小計第35章 “鐵面御史”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61章 包青天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4章 小娘子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88章 穿越者的蝴蝶效應第82章 縣試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53章 上門催稿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78章 新家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83章 得遇故人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62章 實力排序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51章 歸途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61章 五觀堂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52章 趙徽柔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87章 頒獎儀式第57章 嫂嫂來信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84章 詩賦
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1章 略施小計第78章 新家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1章 略施小計第35章 “鐵面御史”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87章 頒獎儀式第261章 包青天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4章 小娘子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88章 穿越者的蝴蝶效應第82章 縣試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53章 上門催稿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78章 新家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83章 得遇故人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62章 實力排序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51章 歸途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61章 五觀堂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52章 趙徽柔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87章 頒獎儀式第57章 嫂嫂來信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84章 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