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

宋祁,按現代的話說,就是那種“你可能沒聽說過我的名字,但一定聽過我的詩”的宋人。

其傳世作《玉樓春》,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兩聯最爲出名。

故此,時人稱其爲“紅杏尚書”。

確實只有叫錯的名字,沒有取錯的外號,宋祁的性格完全配得上這個風流雅號,他生性豪奢,耽於逸樂,平素尤其喜愛醇酒美人,縱情酒色,常常會通宵達旦地開那種不可描述的宴會。

而宋祁還有個親哥哥,名爲宋庠,是大宋截至目前最近的一位“連中三元”之人,宋庠性格與宋祁截然相反,是個非常清廉方正的人。

有個趣事就是,宋庠知道了弟弟的所作所爲後,親自去信規勸,問弟弟是否忘記當年兩人在州學裡吃齏飯的情景了宋祁回信理直氣壯地反問哥哥,不知道當年吃齏飯究竟是爲了什麼?

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算是個很純粹的人了。

周明遠起身把門關上了,然後說道:“那你說,官家此舉,有沒有可能意味着要重新啓用天聖二年這批人,來制衡文、富二位相公?”

陸北顧怔了怔。

“大小宋”除了在文壇上均爲西昆體大家外,他們所代表的天聖二年(1024年)這一榜的同年進士,在大宋廟堂上始終是相當重要的一股勢力,其核心成員包括並稱“天聖四友”的宋祁、宋庠、鄭戩、葉清臣,除此之外,還有曾公亮、餘靖等人。

這批人比天聖五年(1027年)的王堯臣、韓琦、文彥博、包拯組成的小圈子,登臨高位的時間還要早。

康定元年(1040年),在仁宗有意擡舉他們制衡呂夷簡的情況下,宋庠升參知政事成爲宰執,鄭戩爲樞密副使,葉清臣爲三司使,宋祁爲天章閣待制,一時之間權勢滔天。

可惜那時候宋庠太年輕,被老狐狸呂夷簡給當刀使了,因爲彈劾范仲淹在西北與李元昊議和一事被貶出了中樞,呂夷簡以“朋黨”之罪把剩下幾人也都輕鬆收拾。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轉過年的慶曆元年(1041年),仁宗纔不得不開始考慮啓用天聖五年那批人來制衡呂夷簡,並幫助范仲淹推行新政。

“身處江湖,廟堂上的事情我怎麼知曉。”

陸北顧不太想討論這個話題,打算隨意糊弄過去。

對廟堂上這些勢力和大人物們瞭解的再多,討論的再多,又有什麼用?改變不了自己還是個州學生的身份,純粹浪費時間。

不過周明遠似乎對此頗爲興致勃勃,他繼續說道:“我聽說天聖二年的這批進士,和天聖五年的那批進士,矛盾可是挺深的,慶曆年間圍繞‘水洛城案’、‘公使錢案’兩樁大案進行博弈,直接導致了范仲淹罷相,除了狄青被官家單獨保了下來,其他大量西北名將深陷其中.只不過,如今鄭戩、葉清臣均已離世,只有‘大小宋’的話,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周明遠所述,大抵是七分真三分假,屬於那種“接近事實的民間傳言”,很符合士子們對廟堂之事津津樂道的喜好。

“竟是如此嗎?這我倒還真不知道。” Www• t tkan• C○

陸北顧給他捧了個哏,打算結束這場對話。

“當然,反觀現在的中樞裡,文彥博是同平章事,王堯臣也升任了參知政事,包拯剛剛升任權知開封府,雙方的勢力其實已經不對等了,即便官家有心把‘大小宋’召回中樞,怕是也不見得能平分秋色。”

周明遠有些意猶未盡,不過他見陸北顧對於朝堂之事似乎並不太感興趣,也就不再繼續深講了,轉而問道:“怎麼樣?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的社團?”

“容我這幾天再想想吧。”陸北顧認真說道:“畢竟也不算小事。”

“倒也不急。”

兩人相談間,窗外的雨勢越來越大了起來。

“對了周兄,我還有一事想問,不知道方不方便?”

周明遠似乎猜到了,說道:“你是想問,我爲什麼掉到中舍來了?”

“對。”

周明遠在三年前考中過舉人,按理來說應該在上舍排名挺靠前的,至少是前十名,那麼這次分舍考試爲何會掉到中舍?這個疑問從見面開始就縈繞在陸北顧心頭。

“兩方面,一方面是上舍生的水平大部分都較爲接近,所以排名非常的‘擁擠’,可能一道墨義題答錯,就會從二三十名直接掉出上舍;另一方面,則是爲了下個月的四州聯考。”

前者陸北顧不難理解,就相當於可能第一名是99分,第二到第九名都是98分,第十到第20名都是97分這種,在水平都非常接近的情況下,稍微出錯就會排名大幅倒退,但其實從整體評分上講差距很小。

所以結合計雲所言,周明遠三年前考中舉人那次,可能就是押題中了,或者發揮的特別好,排名就竄上去了。

不過後者,陸北顧就不太明白了。

“四州聯考,不就是眉、戎、嘉、瀘這四個州考一套卷子嗎?也不在一起考,只是共同出題,卷子是一樣的,然後四州聯考在咱們瀘州州學內所有人都要考,其州學內排名同樣起到分舍考試的作用,考完會重新分舍。”

“你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周明遠笑着說道:“四州聯考對於州學的絕大多數人來講,跟分舍考試確實沒區別,但對上舍生是不一樣的在四州聯考的四州總排名裡進前一百的州學生,會被視爲最有潛力中舉人甚至拿解額的苗子,作爲獎勵能夠參加一次特殊的集訓。”

竟是還有這種說法?

陸北顧發現州學確實跟縣學不同,存在着很多的信息差,如果沒有在裡面待了好久的人給他介紹,恐怕自己根本摸不清楚這些門道。

“而四州聯考的考試內容是綜合了四家州學的,考試偏好跟咱們瀘州州學內的考試還不太一樣。”

周明遠說道:“上舍雖然各方面待遇更好,但課業跟中舍比會更加繁重,所以掉到中舍反而有更多的時間單獨準備四州聯考.到時候排名如果能擠進四州前百,不僅能重新回上舍,而且還能參加這次特訓。”

“明白了。”

陸北顧也不知道周明遠是故意這麼操作的,還是就是沒發揮好掉到中舍來的,但這都無所謂。

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36章 童謠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82章 縣試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61章 包青天第239章 宋瘋子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43章 鑊氣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28章 真神了!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61章 五觀堂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34章 芙蓉城第61章 五觀堂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74章 新法第222章 清風樓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67章 淯井監第23章 獨竹漂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32章 驛站見聞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35章 “鐵面御史”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61章 五觀堂第158章 州試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21章 略施小計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
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36章 童謠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82章 縣試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61章 包青天第239章 宋瘋子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43章 鑊氣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28章 真神了!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61章 五觀堂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34章 芙蓉城第61章 五觀堂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74章 新法第222章 清風樓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67章 淯井監第23章 獨竹漂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32章 驛站見聞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35章 “鐵面御史”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61章 五觀堂第158章 州試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21章 略施小計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