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

第474章 彪悍又可愛

長安城外,一隊騎兵策馬而來,那是從西州回來的安西軍。

白方跟在新的安西都護後方,趕在除夕前一夜來到了長安城。

天色就要入夜,西面的天際只剩下一縷夕陽的光芒,給了這片天地間一些餘光。

待這支十餘人的安西軍進入長安城,西面的夕陽光也都不見了,天際完全入夜。

這支寒風中一路遠道而來的安西軍在城前翻身下馬,他們一進長安城內迎面就是熱鬧非凡的朱雀大街。

白方穿着甲冑,揹着行囊,朗聲道:“長安!是世間最美麗的地方。”

還未感嘆完,迎面而來是兵部的官吏,這隊兵部的官吏是兵部郎中裴炎所帶。

一衆安西軍紛紛遞交了自己的文書,前來長安述職的將領中,在任最小的都是校尉。

李奉誡道:“西州折衝府十五名將領都在了。”

裴炎頷首道:“待兵部覈對,諸位將軍還請在長安城過新年。”

衆將這才紛紛散去,各自去忙自己的事。

狄仁傑剛吩咐完幾個不良人,正要走回京兆府在熱鬧的人羣中就遇到裴炎。

在他的身後跟着幾個兵部的官吏。

裴炎擡頭在人羣中見到了狄仁傑,而後又各自離開。

從繁華的朱雀大街走過,裴炎走入了朱雀門,來到兵部的官吏,忙完年關之前的最後一件事。

待夜色已深,裴炎將卷宗歸檔且遞交之後,這才走出官邸,關上了門,在夜晚的寒風中與幾個文吏走着。

皇城內是安靜的,偶爾會見到正在當值的侍衛。

就快要走到朱雀門,裴炎走在皇城的黑暗中,擡頭見到了朱雀門外,燈火通明的朱雀大街,在這條大街上人們臉上帶着笑容,或者是匆忙,又或者是怒罵。

裴炎也不知不覺加快了腳步,快步從朱雀大街走出來,見到了等在這裡的樑建方大將軍。

樑建方朗聲道:“哈哈!我們西州將領難得重聚,今晚定要好好大醉一場。”

不等裴炎拒絕,他的大手已伸了過來,連拒絕的機會都不給。

在長安城,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去的地方,當年在西州的將領們聚在曲江坊的一處酒肆,現在還有一羣西州城的新將領,是由西州都護府的新都護李奉誡所帶的將軍們。

婁師德道:“朝中幾次告誡爾等,要戒奢以儉,你們這些人呀……”

說着話,婁師德他自己也喝了一口酒。

裴行儉道:“每到佳節,朝中都會解禁。”

婁師德似乎是先醉了,他在御史臺任職,他的話語也是從一個御史的角度出發的,大家見怪不怪,再怎麼說當初也是一起在蔥嶺殺敵的好兄弟。

李奉誡這一年一直在西州備戰,他道:“去年的時候大食又開始活躍了,甚至幾度要攻打東天竺。”

裴行儉神色凝重道:“大唐與大食,早晚還要有一戰。”

婁師德抱着酒壺道:“當年朝中是很困難的,當年的太上皇還在皇位上,數年吃不到牛肉,戒奢以儉……戒奢以儉……”

這位御史越說越醉,最後趴在了桌上,睡了過去。

長安城內依舊是一片歡慶的景象。

如往年一樣,人們總是會在子夜時分擡頭看着夜空,當年的夜空異象已成了傳說,只是過去很多年了,人們至今沒有見過第二次。

松贊干布站在寒風呼嘯的鼓樓上,居高往下看,燈火從一個個坊市的街巷中溢出來的美景,他問道:“你們唐人總是有這麼好看的奇觀。”

陪在松贊干布身邊的是鴻臚寺卿郭正一,他道:“往後的佳節景色會更好看。”

“嗯,可是吐蕃沒有這樣的美景。”

郭正一道:“你們吐蕃人沒有節日嗎?”

“吐蕃當然有節日。”松贊干布在寒風中輕咳了兩聲,道:“吐蕃的節日,人們也會跳舞,圍着火堆慶賀,人們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唱着歌。”

說着說着,松贊干布也想起了自己的家鄉,那遠在西面的吐蕃,距離長安城六千八百里的邏些。

一夜的喧囂與繁華過去,清晨時分天還沒亮。

郭駱駝端着飯碗一手拿着筷子坐在了田埂邊用飯。

早晨的田地裡到處都結着薄冰,上官儀閒庭信步地走來,雙手揹負站在一旁,道:“伱都是縣公了,怎麼還在田地裡用飯。”

郭駱駝道:“以前呀,農忙時節一家幾口人在田地裡忙累了,就會在田地裡用飯,現在呀……習慣了,不在這裡就吃不下飯。”

▪ttKan ▪c o

上官儀道:“西域又挖了很多坎兒井。”

郭駱駝嘴裡嚼着黍米飯,道:“當年我去西域時,在龜茲見到了坎兒井,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最早的坎兒井不是在西州,而是在龜茲。”

上官儀低聲道:“西域人都知道,是你挖出了這麼多坎兒井,造福了西域各地。”

“他們應該感謝陛下。”郭駱駝吃着黍米飯低聲道。

長安城內,巡視了一夜的不良人疲憊不堪地回到京兆府,又有另外一隊不良人離開京兆府接着巡視。

魏昶坐在京兆府門前,看着弟兄們疲憊的模樣,朗聲道:“都吃了東西再睡。”

聽到弟兄們有氣無力地回話,不良帥魏昶又收回了目光。

等再擡頭看向街道,魏昶見到走在朱雀大街上的一個突厥人,便蹙眉盯着對方。

他是突厥的大可汗阿史那社爾,此人正孤身一人走在朱雀大街上,一路朝着皇城而去。

魏昶站起身便遠遠地跟在後頭。

皇城內,李承幹早早就來到了中書省,現在皇城中沒什麼人,今天的除夕,也是大唐辭舊迎新的時節,這個節日裡的皇城最冷清。

楊內侍站在陛下身側道:“陛下,午時的祭禮已準備好了。”

“朕知道了。”

李承幹一邊應付地答話,目光看着手中的文書,這卷文書的字並不好看,是一個叫白方的西域將領所寫的。

聽說這個將軍的名字是玄奘賜予的,白方這個名字簡單,簡單到說不定玄奘只是看了一眼經書,就將這兩個字當作名字來用了。

在文書中,白方大力鼓吹着李奉誡在西域都護府的治理情況,相較於裴行儉,李奉誡在西域制定了更嚴苛的市稅。

白方是西域人,他最能設身處地地考慮西域人的處境,他覺得如果不對西域人嚴酷,不以嚴酷的規矩來約束他們,西域人就會覺得唐人好欺負。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白方覺得李奉誡比裴行儉更適合任職這個都護。

哪怕只是這些事,也就算了。

白方還在文書上說了許多無關緊要的瑣事,這些瑣事他本不用寫在文書上,可他還是寫了。

可能,對他來說,身爲天可汗麾下的西域將軍,哪怕換洗幾套衣裳都要如實稟報。

足可見這個白方既忠心又有些可愛,白方在西域養了三十餘個孩子,這些孩子都只有十歲左右,他說等這些孩子再養三五年,就是一個個驍勇的戰士,願爲大唐征戰。

這貨是根本不懂?

若是被御史知道了,恐怕會給他一個謀反或者養死士的罪名。

不過,李承幹不想計較這些,提筆在文書上做了修改,將孩子兩字劃去,寫上了弟子兩字,只是將這些孩子收爲弟子,御史也不至於給他一個謀反的罪名了。

有時候看着這羣彪悍又可愛,卻不知該如何鑽空子的人,實在挺爲他們苦惱的。

苦惱的原因也沒別的,就是他們這類人容易闖禍。

還要皇帝還給他們規避風險,朕這個皇帝真是太聖明瞭。

給白方的文書做了批註之後,李承幹遞給一旁的楊內侍道:“交給白方,讓他按照朕的批註,重寫一份給兵部。”

“喏。”

又有侍衛快步而來站到殿前行禮道:“陛下,社爾將軍來了。”

李承幹又拿起一卷黃褐色布絹,呆愣地看了片刻,詢問道:“這種家書還有多少?”

看陛下的神色陰沉,也不知陛下是看到了什麼,怎麼突然變了臉色。

內侍忙道:“這就去給陛下尋來。”

又看了許久之後,李承幹才起身走到殿外,見到了躬身站在殿前的阿史那社爾。

這一年不只是慕容順過得很辛苦,其實社爾也是。

慕容順出去一年,回來後像是老了十歲。

以前的阿史那社爾是一個十分彪悍的突厥猛人,那時候身中數十刀硬是在生死邊緣活過來了。

而現在再看他,一年不見,阿史那社爾消瘦得判若兩人。

風吹過時,甚至能夠看到他穿着的皮毛大衣下,不時顯露的骨架輪廓。

李承幹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一年他究竟經歷了什麼,會變得現在這樣。

見狀,社爾感受到陛下拍在肩膀上的力道,當即跪拜在地,道:“稟天可汗,社爾沒有拿下靺鞨,前來領罪。”

李承干將他扶起來,低聲道:“沒關係。”

社爾眼眶一紅,又道:“待明年一定拿下靺鞨。”

“你已拿下了漠北,這就足夠了。”李承幹又拍了拍他的後背道:“你說過,你的這條命是朕的。”

“一直都是,我阿史那社爾的誓言就像那雪山,永不會變。”

李承幹收回手,“那好,既然你的命是朕的,就不要將性命白白浪費了,在長安養一年,一年之後再作打算。”

見他還要再開口解釋,李承乾道:“就這樣,你不用有太多顧慮。”

阿史那社爾再一次下拜在地。

“去陪陪家人吧,除夕佳節,你的家人都在等着你回去。”

“謝天可汗。”

李承幹又賞賜他一個晶瑩剔透的琉璃杯。

阿史那社爾一路走,一路抹着眼淚,他與他的家人已有很長一段時日沒有相聚了。

他的家眷一直都養在長安城,將來他的孩子也會成爲大唐的突厥將軍。

陪着社爾一直走在朱雀門前,李承幹又道:“換作是父皇。多半會一鼓作氣拿下靺鞨各地,你知道當年有多少人勸着父皇東征嗎?”

阿史那社爾沉默不言。

“自父皇登基以來,從貞觀五年開始算吧,衛公在陰山一戰打贏了頡利,之後數年一直有人向父皇進諫,東征或者是不東征,大唐立足中原後一直以來與前隋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以前人們都想要區別隋人與唐人,現在沒有區別了,如今出生的孩子都是唐人,因此不論是隋人還是唐人,我們都經歷過一樣的事,經歷過一樣的傷痛,有一樣的傷疤。”

“有多少將士埋骨高句麗人的城下,這仇父皇一直記着,可那時候父皇登基不久,此後大唐立足十餘年間需要積累實力,需要時間,爲此忍了近二十年,才發動東征。”

李承幹揣着手,看向朱雀門外,朱雀大街已恢復了熱鬧的景象,又道:“這是朕從父皇身上學到的,朕的父皇就是這樣的人,有些事要不就從一開始就決定不做,既然決定了要做,就一定要做得漂亮,待下一次攻打靺鞨人,一定拿下。”

阿史那社爾抱拳行禮,朗聲道:“喏。”

送走了這位突厥大將軍,李承幹回過神,一步步走向承天門。

在個人魅力以及能夠鼓舞士氣,或者是給他人以信心,再者說安撫人心,畫個大餅,發揮出臣子的才能,這都是一個皇帝需要有的職業能力。

卻又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不如父皇做得好。

回到宮裡,三清殿已準備好了祭拜道祖的事宜,今天父皇與母后也來了。

爺爺坐在輪椅上,讓孫女東陽推着,看着道祖的畫像。

“爺爺近來如何?”

“承幹,禮數一定要好好做。”

“孫兒知道。”

現在爺爺就是一個年近九十的祥瑞,能夠活一個世紀的老人少之又少。

這位世紀老人面容祥和地坐在道祖畫像旁。

李承幹換好了衣裳,一羣孩子們也跟着披上了黑色衣裳。

等明達佈置好三清殿,才能正式祭祀。

李世民問道:“安西四鎮建設好了?”

李承幹揣手站在一旁,道:“本想將安西都護府也列爲四鎮之一,不過後來又改了,將安西四鎮選在了天山腹地,碎葉與龜茲,于闐與疏勒鎮。”

336.第336章 老府兵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304.第304章 寒冬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243.第243章 雪後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第179章 效益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443.第443章 胡人的恐懼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第70章 家事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163章 杖責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第559章 不可分割362.第362章 祭拜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68章 孤有進步嗎?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267.第267章 蘇亶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第179章 效益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第57章 善終的老臣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471.第471章 河東裴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第116章 用心險惡510.第510章 想鄭公了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554章 無底洞257.第257章 活捉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446.第446章 寒風第86章 補貼與孝順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第559章 不可分割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360.第360章 歸心第49章 上架感言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第131章 折衝府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386.第386章 新年第97章 謠言第60章 秋獵歸來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第80章 漠北恩怨
336.第336章 老府兵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304.第304章 寒冬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348.第348章 洛陽魚不肥243.第243章 雪後第136章 各有苦惱的兄弟姐妹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483.第483章 運河運河236.第236章 爲太子效死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第179章 效益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443.第443章 胡人的恐懼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126章 道長的成就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第70章 家事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163章 杖責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31章 無建樹的太子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第559章 不可分割362.第362章 祭拜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68章 孤有進步嗎?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259.第259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267.第267章 蘇亶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第179章 效益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第57章 善終的老臣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471.第471章 河東裴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第116章 用心險惡510.第510章 想鄭公了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554章 無底洞257.第257章 活捉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446.第446章 寒風第86章 補貼與孝順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第559章 不可分割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360.第360章 歸心第49章 上架感言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第131章 折衝府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386.第386章 新年第97章 謠言第60章 秋獵歸來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第80章 漠北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