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補貼與孝順

李承乾連忙走入鴻臚寺內,道:“舅舅。”

長孫無忌頷首示意一旁的座位,道:“坐吧。”

先揣着手坐下,見到門外的李百藥與幾個官吏安排了一番。

又過了半刻時辰,高昌使者麴智盛便被帶了進來。

李承乾心裡想着自己這位太子也算是在諸國使者面前混了臉熟了,大唐周邊幾個數得過來的勢力首領的使者,自己也見識了一個遍。

高昌王子麴智盛走入鴻臚寺內,他用中原人的禮儀行禮道:“外臣麴智盛見過太子殿下,見過趙國公,見過諸位文武。”

他的禮數很周到,一口關中話也很地道,要不是他的穿着還是西域人打扮,長相也更偏向關中一些人,這樣的人丟入人羣中,真是不好分辨此人是關中人,還是西域人。

李承乾笑着點頭。

麴智盛又向太極殿的方向拜了拜,道:“外臣奉父王之命前來覲見天可汗,爲天可汗賀,更是帶來了瑪瑙玉石兩車,皮毛藥草一車,葡萄釀三百桶,西域果乾肉乾一車,戰馬五百匹,駱駝兩百頭。”

聽着對方的講述,不得不說高昌這一次來使,帶來的禮物頗多。

再一次印證現在高昌的富裕,盤踞着西域這麼寶貴的一片地方,想要不富裕都很難。

這態度與突厥人,漠北人,還有吐蕃人都不同。

高昌人前來覲見帶來的賀禮實在是太可觀了,太多了。

當然了,西域肯定更富饒,只不過相比其他的使者,這位叫麴智盛的高昌王子,更加闊綽。

長孫無忌道:“你們高昌王也是漢時大臣的後代,朝中有意想封你們高昌父子爲鎮守西域的將領。”

麴智盛又道:“我們西域向來不是好戰的,父王結交西域諸國國主,若大唐有意,可派遣使者由高昌支持接見西域諸國使者。”

話音剛落,儘管麴智盛還是面帶和善的笑容,可太子與趙國公的神色便不太好看了。

李承乾道:“孤聽聞當初玄奘和尚路過高昌,高昌王還與他結拜爲兄弟。”

麴智盛解釋道:“正是如此,父王看玄奘不遠千里,孤身一人從大唐動身,一路要前往天竺,佩服此人勇氣,敬重玄奘和尚之爲人,便與之結交。”

言罷,麴智盛又行禮道:“因此父王還在佛前枯坐數日。”

等一旁的李百藥又遞來一張紙,紙張上所寫的便是覈對後的高昌賀禮,與麴智盛所言的相差無幾。

李承乾也接過舅舅遞來的紙張,看了一眼便放在一旁。

麴智盛又道:“外臣在來之時聽聞突厥使者殺了漠北使者?”

長孫無忌道:“此事長安已人盡皆知。”

麴智盛嘆道:“外臣佩服天可汗爲人,英雄氣魄說一不二,容納四海。”

長孫無忌沉聲道:“此事朝中已有定論,等阿史那杜爾結束與漠北的恩怨,自會來請罪的。”

麴智盛又行禮道:“是外臣多事了,此番來大唐代父王覲見天可汗,願大唐與高昌依舊交好。”

言罷,李百藥命人做好記錄,放在趙國公面前。

長孫無忌道:“使者還請回去等待大朝會開始,再來覲見。”

“謝趙國公,謝太子殿下。”麴智盛連連行禮,躬身走出了鴻臚寺。

鴻臚寺衆人儘管忙完了手中的事,依舊一個個坐着,等着趙國公或是太子殿下的吩咐。

李承乾低聲道:“舅舅,這個高昌王子好自負。”

長孫無忌道:“是自負了一些,老夫還是喜歡阿史那杜爾那樣的使者,至少他們真性情。”

李承乾揣着手低聲道:“如此人物卻守着這麼富裕的一塊地。”

長孫無忌笑着,“他們父子守不住的。”

“父皇已經決定要去攻打了嗎?”

“殿下這不是兒戲。”

等趙國公與太子殿下一邊說一邊走地離開,鴻臚寺衆人這才紛紛出來。

李承乾撐着傘與舅舅在雨中走着,忽見一隻靴子飛了過來,傳來幾聲叫罵。

走近一看,原來是中書省內又打了起來。

因爲科舉糊名不糊名一件事,魏徵與褚遂良等人動起了手來。

李承乾與舅舅站在雨中,看着中書省內的這一幕,有些進退兩難。

要說打架吧,褚遂良這人平時人模人樣的,出手端是一招比一招更陰險,竟然往下三路招呼。

李承乾低聲道:“舅舅,我們這……”

長孫無忌揮袖道:“罷了,老夫回府了。”

舅舅就這麼走了,眼下中書省亂成了一團,多半也不好當值了,本來也沒什麼大事,高昌王子來就來了。

什麼事情能比今年的科舉更重要呢?

不如就讓他們打吧。

打出一個結果來,能夠將科舉落實,比什麼都重要,高昌王子那點事又算得了什麼。

李承乾回了東宮又恢復了自己的休假生活。

高昌王子來的這幾天,一個有錢又闊綽的王子來長安,自然是很受歡迎的。

上官儀站在一間屋子外,低聲道:“果然沒看錯人,果然沒看錯。”

屋內是一羣人的歡聲笑語,屋外是上官儀麻木地喃喃自語。

這個許敬宗不僅能夠與突厥人談生意,不到兩天時間就和高昌王子混跡得都快成爲異姓兄弟,此刻正在與高昌王子喝葡萄釀,看胡姬跳舞。

上官儀低語道:“果然沒看錯人,許縣丞天賦異稟吶,天賦異稟……”

程處默快步走來道:“怎麼這樣了?不去喝酒嗎?難得有葡萄釀喝。”

上官儀捂着臉蹲坐在地上道:“處默兄弟。”

程處默點頭道:“某家在。”

上官儀神色痛苦,道:“西域人一年洗幾回澡?”

程處默搖頭道:“他們洗澡嗎?”

遇到什麼人許敬宗就會變成什麼人,他總是能投其所好,現在想要將肥皂賣給西域人。

他怎麼不賣梳子給和尚!

上官儀神色近乎崩潰,道:“許敬宗想要讓高昌人賣肥皂。”

談笑間,醉醺醺的高昌王子與許敬宗一起走了出來。

“高昌要買涇陽一萬塊肥皂!”高昌王子一手還拿着一個酒碗,另一隻手伸出一根手指,道:“一萬塊!”

……

口頭上,高昌王子答應了這件事,送別許敬宗。

許敬宗笑呵呵拉着上官儀一起離開,程處默還跟在身後。

上官儀扶着幾近醉倒的許敬宗道:“許縣丞有心了。”

許敬宗醉得臉頰紅紅的,眼神卻很清醒,道:“高昌人真富裕。”

上官儀低聲道:“原來賣肥皂和他們用不用肥皂,真的沒有關係。”

“嗯。”他欣慰地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道:“明白這個道理,你以後的仕途便坦蕩了。”老許是個人精,上官儀只能跟着他學。

許敬宗臉上帶着笑容,來到一處酒肆前,道:“來一碗清水,再來一盆熱水,要燙的。”

一盆冒着煙的熱水放在面前,許敬宗用這熱水使勁洗了一把臉,酒醒了許多,痛快地呼出一口氣,心中高興臉上帶着笑意,上官儀這個人總算是開竅了。

翌日,趕在中書省打架之前,李承乾來到中書省,等在門口,望着正朝這裡走來的諸位官吏。

一直等到了房相,便行禮道:“老師。”

房玄齡邁步走入道:“殿下見過高昌使者了?”

李承乾遞上一份文書,回道:“見過了。”

接過太子遞來的文書,房玄齡看着正要拿起一旁的筆進行批覆,又猶豫了,道:“諸國使者的禮都到了嗎?”

李承乾回道:“牛羊馬匹,酒水皮毛都到了。”

房玄齡點頭,便在下方作了批覆,並且蓋了印。

李承乾接過文書,笑着道:“謝老師。”

房玄齡依舊看着文書道:“無妨。”

李承乾拿着文書叫上了岑文本與李百藥,一起向門下省的庫房走去。

看守這裡的士卒見是太子殿下連忙迎上前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遞上手中的文書,道:“公事,打開庫房。”

“喏。”

打開沉重的大鎖,入眼的是一桶桶的葡萄釀。

李承乾手中拿着禮單核對道:“這些葡萄釀按照市價一般是多少錢一桶?”

岑文本聞了聞,道:“這些上好的葡萄釀一桶可以賣十貫錢。”

“三百桶也就是三千貫錢。”李承乾盤算着,算上那些駱駝能有五千貫錢也就不錯了。

再算上瑪瑙玉石,要是能賣出個好價錢,總的來算能有一萬貫錢左右?

嗯!還真是價值不菲呀。

李承乾沉默不語,蹙眉走出庫房。

岑文本與李百藥跟在跟在太子殿下身後。

李績已經帶着一隊駱駝站在朱雀門外,見到太子來了,連忙上前道:“末將按照殿下的吩咐,將這些駱駝牽來了。”

後方的士卒,一人牽着一頭駱駝。

李承乾道:“這些駱駝價值幾何?”

李績道:“大概二十貫錢一頭,看牙口好壞還能賣得更好一些。”

李承乾拍了拍駱駝的脖子,道:“這麼好的牲口賣了也太可惜了。”

“末將也是如此認爲,駱駝是沙地行軍的好手。”

“就算是賣也不能這麼賤賣。”李承乾揮袖道:“遷回去,給軍中用吧。”

“喏。”

言罷,李承乾又走回了朱雀門。

見太子殿下雙手揹負,手上還拿着房相批過的文書,腳步匆匆,岑文本與李百藥也一直跟在殿下身後。

李道彥站在朱雀門的城樓上,看向空蕩蕩的皇城,正在匆匆而行的三人特別地顯眼。

李承乾的腳步忽然停下,兩人的腳步也跟着停下。

“修建河西走廊四郡五萬貫夠嗎?”

李百藥回道:“殿下,人手可以徵發徭役。”

岑文本道:“入春之後便是農忙,陛下一直以來都是輕徭薄賦的,很少大規模徵發勞力。”

李承乾腳步來回走着,諸國送來的賀禮勉強可以賣個三萬貫,東拼西湊能富餘出來五萬貫都算不錯了。

要徵發徭役還需要父皇點頭。

修建河西走廊四郡又不是小工程,父皇不見得會大規模地動用徭役。

但徭役不是目前最頭疼的,李承乾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勞動力的問題。

如今頭疼的是修建所用的各種耗費,以及石料木料運輸,還有駐軍的軍餉的問題。

太子殿下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岑文本與李百藥面面相覷,也不知道殿下在想什麼,兩人也只好站在原地,莫非要挨殿下數落了?

可是這位太子殿下究竟想要做什麼?

貿易,軍事,稅,田賦,絲綢之路,種種信息飛快地從腦海中掠過。

忽然,李承乾嘆息一聲道:“人才啊,大唐太缺少人才了。”

“太子殿下想要什麼樣的人手?”

李承乾道:“兩位先回去吧。”

“喏。”

李百藥與岑文本又是作揖離開。

回到東宮,李承乾就聽到了一個消息,許敬宗又賣出了一萬塊肥皂。

寧兒道:“現在西域人,突厥人,吐蕃人都知道了肥皂。”

李承乾道:“很好,往後肥皂出關就可以當錢用了。”

在這個物質基礎匱乏的當下,很多東西都可以當錢用的,既然西域人能夠將胡椒當作錢用。

那麼中原也可以將肥皂與茶葉當作錢來用。

生活嘛,也不總是一帆風順的。

當皇帝覺得,當下的生活,這一切都是一帆風順的時候,想要喝酒助助興,想起了葡萄釀。

當太監提着一小桶葡萄釀回到了甘露殿,向陛下稟報了一個痛心的消息。

李世民指着如胡凳大小的一桶葡萄釀,喝問道:“高昌人進獻的葡萄釀就剩這些了?”

太監跪在低聲哭訴道:“陛下,老奴也是才知道,說是太子殿下拿着房相的一紙文書,將葡萄釀都賣了,用來補貼朝中用度。”

“補貼!”

李世民從牙齒縫中蹦出兩個字。

太監甚至抹了抹眼淚,又道:“朝中都說太子殿下孝順,因陛下喜葡萄釀,這才留了一些給陛下享用,還是特意留下來的。”

“孝順!”

皇帝的口中又蹦出兩個字。

太監低聲道:“陛下,此事是房相批覆的,中書省畫押的,滿朝文武都在說陛下與太子殿下不爲私慾,一心爲社稷。”

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557章 不是懷疑是拯救191.第191章 查到底190.第190章 下蛋了260.第260章 談人生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第179章 效益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570章 志不在此的人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413.第413章 他們奔向長安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第520章 戰前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第85章 兵馬未動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第85章 兵馬未動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第85章 兵馬未動第76章 就孤最平庸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35章 有很多人第179章 效益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546章 是警告不是遊說467.第467章 運糧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213.第213章 旱情298.第298章 中秋351.第351章 少了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第101章 東宮爭吵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279.第279章 清查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76章 就孤最平庸368.第368章 新設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85章 兵馬未動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86章 補貼與孝順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163章 杖責第138章 從不退讓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314章 臘月336.第336章 老府兵423.第423章 江邊339.第339章 議東征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第527章 了不起的大唐安西軍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213.第213章 旱情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369.第369章 捨我其誰第3章 太子講故事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第121章 負重鍛鍊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第566章 太子的團隊458.第458章 美麗的雨景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207.第207章 演武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86章 補貼與孝順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第179章 效益481.第481章 山下骨第92章 兄弟三人第573章 終章第513章 華清宮
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557章 不是懷疑是拯救191.第191章 查到底190.第190章 下蛋了260.第260章 談人生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第179章 效益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570章 志不在此的人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413.第413章 他們奔向長安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第520章 戰前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第85章 兵馬未動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第85章 兵馬未動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第85章 兵馬未動第76章 就孤最平庸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35章 有很多人第179章 效益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546章 是警告不是遊說467.第467章 運糧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213.第213章 旱情298.第298章 中秋351.第351章 少了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第101章 東宮爭吵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279.第279章 清查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76章 就孤最平庸368.第368章 新設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85章 兵馬未動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86章 補貼與孝順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163章 杖責第138章 從不退讓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314章 臘月336.第336章 老府兵423.第423章 江邊339.第339章 議東征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210.第210章 長安大雨第527章 了不起的大唐安西軍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213.第213章 旱情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369.第369章 捨我其誰第3章 太子講故事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第121章 負重鍛鍊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第566章 太子的團隊458.第458章 美麗的雨景426.第426章 比二郎更有野心的皇帝207.第207章 演武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86章 補貼與孝順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第179章 效益481.第481章 山下骨第92章 兄弟三人第573章 終章第513章 華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