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

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

溫彥博喝下一口豆漿,又吃下一口涼麪,道:“嗯,吃着清爽。”

李承乾笑道:“母后總是說孤平時容易上火失眠,特意囑咐東宮的人,讓她們在平時的飯菜準備上,清淡一些。”

殿內,三人正在用着飯菜,兩個身影跑了進來,李麗質道:“皇兄,母后說太液池的水榭要擴建幾個,讓皇兄準備一些工匠,銀錢的事宮裡可以自己安排。”

在皇宮中,其實母后也有富餘的銀錢,據傳聞這筆錢還不少。

只是母后手中的錢,平日裡用來給後宮的嬪妃花用,有些時候簡單地遊園也是母后自己出錢的。

從這些年的觀察來看,父皇對母后手中的這筆錢,也絲毫沒有掌控權。

不然去年武德殿的欠條,也該還了。

李承幹嚼着口中的涼麪,嚥下一口豆漿之後,道:“會讓工部的人安排。”

“嗯。”李麗質笑着點頭。

兩個妹妹齊齊向溫彥博老先生行禮。

看着兩個出落大方,又不怎麼拘謹的公主,溫彥博撫須笑道:“早就聽聞,當今陛下的兒女個個天賦了得。”

李麗質道:“何來天賦,老先生說笑了。”

李承幹解釋道:“老先生,這是麗質,這是東陽。”

溫彥博撫須笑着,又覺得這兩位公主身上表現出來的談吐與氣質,似與太子有相同之處。

“早就聽聞長樂公主數術傲視長安,東陽公主更是被孫神醫收爲弟子。”

李承幹很想說,還有一個小妹妹被李淳風道長與袁天罡道長收爲弟子。

不過麗質與東陽的確實是弟弟妹妹中極其有天賦的兩個,相比之下,李治與李慎,就顯得一般。

也可能是起步高低有區別,東陽與麗質的起步十分高。

溫彥博詢問道:“敢問兩位公主,師從何人?”

李麗質很自然地回道:“皇兄呀。”

見老先生看向自己,李承幹尷尬地咳了咳嗓子,道:“孤作爲弟弟妹妹們的兄長,帶着她們多學了一些。”

李麗質又問道:“皇兄,妹妹給父皇佈置了作業。”

言罷,她遞上一卷紙。

紙上寫着的是一道論述題。

李承乾道:“你覺得父皇能答出來嗎?”

“妹妹沒有想這麼多,既然父皇要學就要寫東宮的作業。”

李承幹有些苦惱,這個妹妹很記仇。

她要折磨父皇,也由着她去了。

見溫老先生要離開了,李承干連忙起身相送。

顏勤禮扶着老先生一路從承天門走出,走在空曠無人的皇城中,陽光也出現,晨光給這片皇城換了一層金色。

“今天老先生在東宮與太子說的話,其實有一點說錯了。”

溫彥博拄着柺杖走着道:“是嗎?”

顏勤禮道:“是下官從許少尹口中聽說的,其實太子是參與科舉制度的。”

溫彥博的腳步停下,蹙眉不語。

顏勤禮接着言道:“糊名制是太子堅持的,就連糊名的塗料都是太子親手調配,其中紙張科舉所用的紙張也是太子給的。”

“老先生之所以不知這些,是因絕大多數人都只聽說科舉是房相主持,太子很少露面,而當今的房相又是太子的老師。”

溫彥博站在原地,許久沒有挪動腳步。

“下官也不知道老先生今日要與太子說這些,事先沒有告知。”

溫彥博又笑了,繼續走着,往皇城外而去。

顏勤禮連忙跟上老先生的腳步。

兩人走出朱雀門,眼前的朱雀大街很熱鬧,街道上又出現了京兆府給鄉民們講課的京兆府官吏。

這些親民的官吏所講的也不是多麼高深的事,而是一些淺顯易懂,在尋常的孩子都能聽懂的一些事。

比如現在就有人說,關外要如何如何富裕,要讓衆人多多參與生產與勞作,賺西域人的金子,賺所有人的銀子,充實生活,養活一家,有錢大家一起賺。

多麼樸素的言語,這種話偏偏就有很多人願意聽。

甚至在講學的鋪子前,掛着一幅字,其上寫着四個字:脫貧致富。

溫彥博站在這裡仔細聽了一會兒,又走回了崇文館,他問道:“今年關中收取了不少賦稅吧?”

顏勤禮回道:“夏收的田賦與往年相差無幾。”

“用田地種了這麼多葡萄還能相差無幾?”

“是呀,京兆府有一個行事準則,不論種什麼作物,當地的耕地不能動,原有的糧食產量不能變。”

走入崇文館內,溫彥博疲憊地坐下來,“那葡萄的賦稅便是額外的?”

顏勤禮道:“正是如此,照理說這些葡萄是要上繳賦稅的,但京兆府不向普通的農戶收取市稅,只有那些買了大量葡萄的商賈,他們與農戶交易時就已將市稅交了。”

“老先生所有不知,如果葡萄嗮成了葡萄乾,或者是釀製葡萄釀,想要拿出來賣也要先將市稅收了,因此如今的東西兩市都佈置了許多京兆府官吏。”

溫彥博問道:“京兆府特立獨行,朝中無人言說?”

顏勤禮道:“其實賦稅沒變,只是將收取賦稅之時的步驟提前而已。”

上午,天氣還不顯得酷熱。

東陽每隔三天要跟着孫神醫去學醫,或者是看看病人。

平日裡,她的時間還是很充裕的。

收到女兒的作業時,李世民心中有苦難言,想要說話,注意到長孫皇后的眼神,他只好又將話語嚥了回去。

用長孫皇后的話來說,既然承幹治理關中頗有成效,作爲父皇,更是作爲大唐的皇帝,學這些也是應該的。

難道說以後承幹辦了事,當父皇的一問什麼都不懂。

這父皇不像話,這皇帝更不像話。

以承干時常強調,做事要腳踏實地,這是至關重要的。

路要一步步走,千萬不要好高騖遠。

所以說,東宮太子的控制範圍還是很有限的。

而眼前這些卷宗,也僅僅只是涇陽,渭南,藍田,渭北四地的卷宗。

李世民將女兒的作業放在一旁,麗質與東陽時常幫着承幹批閱奏章,這兩個女兒對關中的治理情況,也是瞭然。

再看女兒給出的題目,以涇陽,渭北渭南三縣的改觀做論述,論關中生產與江南,西域之間的貿易影響,闡述內外貨物流轉過程中的賦稅產生。

李世民冷哼一聲,心想難道朕還會被女兒的題目難倒?

隨後,他坐在水榭內,大袖一揮,吩咐道:“召玄齡與輔機來見朕。”

太監朗聲道:“喏。” 皇帝是有幫手的,等到房玄齡與長孫無忌到了太液池,便走入水榭中,三個中年男人坐在一起,翻看着一卷卷的卷宗。

一張紙還放在一旁,長樂公主給陛下佈置的作業,至今一字未動。

現在天還不算熱,昨夜雨後,今天的天氣涼爽了許多。

現在李承幹就帶着弟弟妹妹在太液池邊,進行着體能測試。

每個月一次的體能測試,強度都是拉滿的。

也是她們最害怕的考試。

就比如李治與李慎來說,這兩個弟弟跑到吐,都已經是常態了。

水榭內,李世民問道:“玄齡,承幹這一年做的事,你都沒有關注嗎?”

房玄齡道:“臣失察。”

李世民微微頷首。

長孫無忌看了三卷,揉了揉眼,又提着筆在一旁寫着筆記。

“輔機,你要是覺得累了,可以休息片刻。”

“臣不累。”長孫無忌提起精神,灌下一口濃茶,繼續看着這些卷宗,又小聲道:“陛下,其實也不是玄齡失察,是因這些事都是來自太子殿下三年規劃,都是提前佈置的。”

房玄齡撫須道:“不必這麼說,是臣失察。”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書卷,疲憊地站起身,看着太液池的景色,放鬆着腰背與眼睛。

朝着太液池看去,就見到一羣孩子圍在一起。

李治與李慎躺在一個木板上,一羣孩子圍着喊着加油。

李承幹輕輕一敲手中的鼓,李治與李慎便開始了仰臥起坐比賽。

兩個孩子的雙手放在腦後,一次次用腰腹彎起上身,似乎很用力,臉都漲紅了。

一旁的兩個姐姐,正在數着他們做的個數。

李承乾道:“別看現在累,等伱們長大了回憶起來,這都是很美好的記憶。”

眼看着一炷香,緩緩燃燒。

李治與李慎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李治想要再做一個,努力地要擡起上身,剛到一半,又力竭地躺下了,雙手還放在腦後,他先是看了看李慎,見他也不行了,便問道:“姐,弟弟多少個了。”

“慎兒二十六,你二十四。”

聞言,李治深呼吸幾口氣,咬着牙面色漲紅,額頭隱約青筋冒起來,又做了一個。

李麗質又道:“稚奴,咬咬牙,再來一次。”

李承幹瞧着一旁燃燒的香道:“時間不多了。”

李治用力喊了一聲,終於又做了一個。

一旁的李慎,因有了些許休息,他臨到最後又補了一個。

最後李承幹敲了一下鼓,比賽結束。

李治一分之差,輸了。

兄弟兩人現在也沒有力氣吵架,李治只是渾身無力地說了句,“卑鄙。”

李慎傻傻笑了笑。

等皇兄與皇姐離開之後,他們如兩個死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可這兩人沒什麼不服的,因皇兄每天的晨練運動量,都能比得上他們這一次的體能測試了。

李承幹拿着筆,記錄着這一次的體能測試結果。

長孫皇后道:“在外人看來,還以爲你在折磨你的弟弟妹妹。”

聞言,李承幹看向一旁的李治與李慎,倆人互相攙扶着,雙目無神。

“皇兄有在折磨你們嗎?”

兩兄弟不住搖頭,像是撥浪鼓。

李承幹滿意一笑,“母后,就連他們自己都不覺得兒臣在折磨他們,況且她們在宮裡一直都是養尊處優,堅持鍛鍊更重要,身體好了才能不生病,要是青雀也能這麼來鍛鍊就更好了。”

長孫皇后輕笑着,心中很放心這個兒子,如果孩子們胡鬧,還有這個皇兄管着她們。

當父母的也能放心許多。

李麗質一臉地不服氣,她在一旁坐下,面朝遠處的水榭,直勾勾地看着父皇。

因父皇請了房相與舅舅來幫忙,讓她心中憤憤不滿。

“皇兄快點即位吧。”她低聲說了句。

一旁的長孫皇后聽到這話,捂嘴輕笑着。

就連不遠處的李淵也劇烈咳嗽了起來。

李承幹解釋道:“母后,麗質這個年紀處於叛逆期。”

李麗質兇狠地咬下一口桃子,眼神依舊不服氣地看着父皇,道:“是女兒失策了,忘了父皇還有這麼多幫手,下次就要立下規矩。”

長孫皇后耐心地整理着針線,給小兕子改着新的道袍,把道袍改得短一些,現在是夏天,孩子穿着也能舒服一些,耳邊是兒女的話語。

李治與李慎坐在角落,一人手裡拿着一個桃子,耳邊也聽到姐姐與皇兄的話語。

他倆的目光不敢去看父皇,也不敢去看皇兄與母后,兩人不約而同地看向一旁的湖面,不敢吱聲,儘可能減弱自己的存在感。

現在兄弟兩人坐在小板凳上,要多乖巧就有多乖巧。

李淵緩緩搖着手中的扇子,面帶笑容,說什麼讓承幹即位,他老人家只覺得這是家裡的玩笑話而已。

他心裡也清楚,其實二郎贏了半輩子,從未輸過,二郎心中總是有傲氣的。

不多時,寧兒走來,檢查着孩子們的牙齒,看看每個人的牙口都正常,這是確認她們健康的一種方式。

平日裡飲食,睡眠,牙齒情況,都要留一些心力注意她們。

等房相與舅舅走了之後,父皇又繼續悠閒自得在太液池邊散步。

太監將一張紙遞來,道:“公主殿下,這是陛下所寫的。”

李麗質看也沒看,重重將這張紙放在桌上,倔強道:“下次女兒還會給父皇出作業的。”

在太液池坐到晌午時分,房玄齡與長孫無忌走在城牆邊的陰涼處,兩人並肩而行躲避着滾燙的陽光。

“今日看了各縣的卷宗,受益頗多。”

房玄齡道:“輔機,你覺得京兆府如今主持的市稅之策如何?”

“乾淨,簡單,快,有效。”長孫無忌做了評價,轉而又道:“可只限長安與關中。”

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219.第219章 調令第524章 同盟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252.第252章 范陽案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481.第481章 山下骨439.第439章 李唐兒女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528章 人類的史觀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213.第213章 旱情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429.第429章 讓步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第43章 一朝一夕間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379.第379章 歸長安第80章 漠北恩怨第512章 倒春寒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371.第371章 虎牢關419.第419章 要去西域第535章 有很多人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213.第213章 旱情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481.第481章 山下骨第13章 耿耿於懷第17章 他要卷死孤第130章 請你道歉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274.第274章 新年438.第438章 再來西域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第181章 老師家事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98章 奉命放假337.第337章 “奇觀”第158章 講學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158章 講學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457.第457章 李義府回朝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183.第183章 識大局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261.第261章 看第一場秋雨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第15章 你猜我猜?第12章 等暖風來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第130章 請你道歉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第520章 戰前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243.第243章 雪後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第165章 難免的410.第410章 學子矛盾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368.第368章 新設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
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219.第219章 調令第524章 同盟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252.第252章 范陽案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481.第481章 山下骨439.第439章 李唐兒女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528章 人類的史觀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213.第213章 旱情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429.第429章 讓步209.第209章 嚴酷的規矩第43章 一朝一夕間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379.第379章 歸長安第80章 漠北恩怨第512章 倒春寒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書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371.第371章 虎牢關419.第419章 要去西域第535章 有很多人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213.第213章 旱情192.第192章 星圖與名冊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481.第481章 山下骨第13章 耿耿於懷第17章 他要卷死孤第130章 請你道歉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274.第274章 新年438.第438章 再來西域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第181章 老師家事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98章 奉命放假337.第337章 “奇觀”第158章 講學第169章 願爲前鋒第158章 講學第327章 第二次發展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457.第457章 李義府回朝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183.第183章 識大局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261.第261章 看第一場秋雨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第15章 你猜我猜?第12章 等暖風來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第130章 請你道歉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第520章 戰前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243.第243章 雪後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第165章 難免的410.第410章 學子矛盾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368.第368章 新設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