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無底洞

李治只是造了一個爐子,這個爐子像一個高壓鍋,一個大號的高壓鍋正在不斷噴着蒸汽。

這個高壓鍋做得還是不夠好,鍋爐外壁看起來很脆弱。

當火熄滅的時候,鍋爐也平靜了。

李承幹收起了魚竿,與東陽在河邊走着,說着近來弟弟妹妹們的變化。

稚奴的高壓鍋爐距離能夠應用到實際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他不過是邁出了動力學的一小步而已。

而往後的學科涉及範圍很廣,涉及氣壓,金屬特性中的五金學問,甚至還有相關的物理學。

如果稚奴是一個高級的鉗工,給他足夠的資源,或許能造出更好的鍋爐。

現在,稚奴缺少的是大唐如今最高精尖鑄造水平的鐵匠,而他所需的龐大資源,只有他的皇兄,也就是自己這個皇帝,能夠幫他將各種資源整合。

畢竟是鋼鐵產業,這東西玩起來真的是吞金子的無底洞。

人類文明從開始使用鐵,其間花費了多少資源與歲月,用了多少年才造出了一個個擁有鋼鐵洪流的國家。

而現在,大唐想要攀升人類文明的高點,在這個還只是以兩河流域爲主的農耕文明。

在這個中原各地,絕大部分地區,依舊以刀耕火種的農園爲家庭單位的古典經濟體的當下。

想要提前達成,往後千餘年纔出現的成就,這大抵要付出極其龐大的成本。

說來也很有意思,說是長兄如父,稚奴這個孩子對自己這個皇兄還有些畏懼。

李承幹停下腳步,望着遠處的河道,低聲道:“稚奴還是與臨川,還有你走得更近一些。”

東陽又瞧了一眼遠處的大爐子,道:“以前在東宮,皇兄與皇姐對他太嚴厲了。”

“以前總覺得你說稚奴是大器晚成,是在安慰他,原來你早已看出來了。”

東陽明媚一笑道:“當初的確是想安慰他的。”

李承幹嘖舌道:“安慰着,就真的成了這樣。”

父皇與母后過了六十大壽之後,兄弟姐妹就需要自立,也需要能夠獨當一面,其實臨川在北苑已是獨當一面。

相較之下,稚奴與慎弟還有些不沉穩。

走過咸陽橋的另一頭,東陽還要去看望長安城的幾位老國公。

李承幹坐上車駕,送別了東陽。

英公行禮道:“陛下是要去何處?”

正要開口,李承幹見到了一個穿着官服的官吏正匆匆而來,來人是一個秘書監的文吏,他雙手遞上奏章,行禮道:“陛下,工部急奏。”

來送奏章的年輕人講話聲音有一些顫抖,舉着奏章的手也有些顫抖。

英公看得出來這個年輕人是第一次來面見陛下,便不動聲色接過奏章,轉交給陛下。

這樣的年輕人太多了,他多半是第一次交送奏章,第一次來面見陛下,心中很激動又很畏懼。

可陛下就坐在車駕內,這個文吏根本看不到陛下。

英公將奏章送入了車駕內。

有皇帝的禁軍看守着四周,皇帝在車駕內看着奏章,四周一片寂靜。

“文學館的事,朕會讓中書省安排。”

聽到陛下沉穩的話語聲從車駕內傳來,那送奏章的文吏嚇了一個哆嗦忙行禮道:“喏。”

“黃河治理一直是社稷大事,但凡文學館所需朝中鼎力相助,讓文學館的主事蘇勖制定章程,朕要知道中原各地的黃河河道情形,天黑之前送到承天門。”

陛下的話語就是旨意,每一句話都在這個文吏的心中重重落下,他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己的聲音不出現顫音,行禮道:“喏。”

言罷,見英公將奏章遞了回來,他接過奏章就飛奔着離開。

英公掃視四下,這才親自趕着車駕一路離開這裡,隨行的禁軍護衛在兩側。

車駕內,李承幹閉着眼思考近來黃河的情況,去年的奏報來說運河一切正常,黃河的安危事關運河,一旦黃河有失,運河也會跟着遭殃。

無論中原怎麼變遷,黃河依舊是中原的命脈,自古都是。

距離上一次治理河道已有二十餘年,大唐也該進行下一次治理,治理黃河要持之以恆,從來不是說治一次就夠了,要持之以恆地維持黃河的穩定,期間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

李績道:“陛下,新羅有消息了。”

“英公直言,無妨的。”

“喏。”李績應了一聲,而後才道:“駐守新羅的將領送來消息,說是有很多的新羅人出海前往倭人地界劫掠了,末將的人想要去攔也攔不住,又遇到東海的風季,一個人出海就有大羣的人出海,想要去那裡謀求一個富貴。”

車駕內的陛下沉默良久。

英公就像是抱怨一樣地說着,說着新羅人不是,英公又覺得新羅王金春秋就應該來陛下面前謝罪。

大唐是勸新羅人不要去劫掠,但勸不住,只能待秋後算賬,便是。

金春秋就在長安任職一個將軍,而且還是一個閒職將軍,這人得到唐人將領的身份,完成夙願之後,大有一副不管新羅人死活的架勢。

一行人到了安寧村,李承幹剛下了車駕,就見到了老丈人蘇亶。

這位老丈人一手拄着柺杖鬚髮皆白的模樣,行禮道:“陛下。”

李承幹扶着這位老丈人,詢問道:“怎麼得閒來這裡了?”

“老臣從皇后處得知,陛下今天會來這裡,就早早讓人送老臣來此地等候了。”

李承幹扶着他坐在涼亭中,問道:“是因家事嗎?”

蘇亶搖頭,道:“老臣想向陛下要一個人。”

“什麼人?”

“老臣年邁了,崇文館需要有人來主持事宜,待老臣不能再理崇文館之事,還有人替上。”

“不知是何人選?”

蘇亶道:“在太府寺有一個叫蘇味道的年輕人。”

李承幹看着老丈人的目光,重重點頭道:“好,朕回去之後,讓吏部安排。”

“謝陛下。”

蘇亶笑着道:“今年來各地的才俊越來越多了,老臣注意到一個少年人。”

“不知道是什麼人,能讓岳丈看中?”

蘇亶解釋道:“那個年輕人叫賀知章,經過支教考試,來到了長安城就學,此子天賦不錯,但卻爲人張狂,被京兆府責罰過,老臣念他天賦難得,讓京兆府從寬處置,便沒有進了京兆府的大獄

李承幹詢問道:“是因何事犯錯?”

“是賀知章說如今天下最強大的世家,就是長安李家。”

長安的李家就是皇帝家,還能是誰?

現在的李家就是世間最強大且最有權勢的家族。

聽着岳丈的講述,李承幹也算是聽明白了,賀知章原本是江南人士,年幼時便能熟讀詩文,少年時就在江南兩道頗有名氣。

正因其人的天賦,此人爲人張狂,年少輕狂也就罷了,還好酒,喝酒就會鬧事。

講完賀知章的來歷,蘇亶又道:“此子若能多加管束,將來是個可造之才。”

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256.第256章 迂迴繞後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第116章 用心險惡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第96章 以前的事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512章 倒春寒第128章 風波乍起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484.第484章 比試第37章 舅爺與舅舅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288.第288章 皇帝的中年危機429.第429章 讓步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324章 勸諫與反問第2章 “人肥”第513章 華清宮368.第368章 新設第172章 精氣神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512章 倒春寒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第174章 分寸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第96章 以前的事360.第360章 歸心423.第423章 江邊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80章 漠北恩怨第525章 塞人騎兵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第88章 活得明白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367.第367章 看洛陽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535章 有很多人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296.第296章 不參與朝爭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368.第368章 新設1.第1章 太子殿下第544章 要一起完成的事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512章 倒春寒339.第339章 議東征
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256.第256章 迂迴繞後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第116章 用心險惡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第96章 以前的事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512章 倒春寒第128章 風波乍起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484.第484章 比試第37章 舅爺與舅舅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288.第288章 皇帝的中年危機429.第429章 讓步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08.第208章 大唐飛虎隊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324章 勸諫與反問第2章 “人肥”第513章 華清宮368.第368章 新設第172章 精氣神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512章 倒春寒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427.第427章 越來越近的敵人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第174章 分寸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第96章 以前的事360.第360章 歸心423.第423章 江邊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第80章 漠北恩怨第525章 塞人騎兵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第9章 播種新的學說第88章 活得明白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367.第367章 看洛陽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535章 有很多人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296.第296章 不參與朝爭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368.第368章 新設1.第1章 太子殿下第544章 要一起完成的事366.第366章 請英公相助第512章 倒春寒339.第339章 議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