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無底洞

李治只是造了一個爐子,這個爐子像一個高壓鍋,一個大號的高壓鍋正在不斷噴着蒸汽。

這個高壓鍋做得還是不夠好,鍋爐外壁看起來很脆弱。

當火熄滅的時候,鍋爐也平靜了。

李承幹收起了魚竿,與東陽在河邊走着,說着近來弟弟妹妹們的變化。

稚奴的高壓鍋爐距離能夠應用到實際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他不過是邁出了動力學的一小步而已。

而往後的學科涉及範圍很廣,涉及氣壓,金屬特性中的五金學問,甚至還有相關的物理學。

如果稚奴是一個高級的鉗工,給他足夠的資源,或許能造出更好的鍋爐。

現在,稚奴缺少的是大唐如今最高精尖鑄造水平的鐵匠,而他所需的龐大資源,只有他的皇兄,也就是自己這個皇帝,能夠幫他將各種資源整合。

畢竟是鋼鐵產業,這東西玩起來真的是吞金子的無底洞。

人類文明從開始使用鐵,其間花費了多少資源與歲月,用了多少年才造出了一個個擁有鋼鐵洪流的國家。

而現在,大唐想要攀升人類文明的高點,在這個還只是以兩河流域爲主的農耕文明。

在這個中原各地,絕大部分地區,依舊以刀耕火種的農園爲家庭單位的古典經濟體的當下。

想要提前達成,往後千餘年纔出現的成就,這大抵要付出極其龐大的成本。

說來也很有意思,說是長兄如父,稚奴這個孩子對自己這個皇兄還有些畏懼。

李承幹停下腳步,望着遠處的河道,低聲道:“稚奴還是與臨川,還有你走得更近一些。”

東陽又瞧了一眼遠處的大爐子,道:“以前在東宮,皇兄與皇姐對他太嚴厲了。”

“以前總覺得你說稚奴是大器晚成,是在安慰他,原來你早已看出來了。”

東陽明媚一笑道:“當初的確是想安慰他的。”

李承幹嘖舌道:“安慰着,就真的成了這樣。”

父皇與母后過了六十大壽之後,兄弟姐妹就需要自立,也需要能夠獨當一面,其實臨川在北苑已是獨當一面。

相較之下,稚奴與慎弟還有些不沉穩。

走過咸陽橋的另一頭,東陽還要去看望長安城的幾位老國公。

李承幹坐上車駕,送別了東陽。

英公行禮道:“陛下是要去何處?”

正要開口,李承幹見到了一個穿着官服的官吏正匆匆而來,來人是一個秘書監的文吏,他雙手遞上奏章,行禮道:“陛下,工部急奏。”

來送奏章的年輕人講話聲音有一些顫抖,舉着奏章的手也有些顫抖。

英公看得出來這個年輕人是第一次來面見陛下,便不動聲色接過奏章,轉交給陛下。

這樣的年輕人太多了,他多半是第一次交送奏章,第一次來面見陛下,心中很激動又很畏懼。

可陛下就坐在車駕內,這個文吏根本看不到陛下。

英公將奏章送入了車駕內。

有皇帝的禁軍看守着四周,皇帝在車駕內看着奏章,四周一片寂靜。

“文學館的事,朕會讓中書省安排。”

聽到陛下沉穩的話語聲從車駕內傳來,那送奏章的文吏嚇了一個哆嗦忙行禮道:“喏。”

“黃河治理一直是社稷大事,但凡文學館所需朝中鼎力相助,讓文學館的主事蘇勖制定章程,朕要知道中原各地的黃河河道情形,天黑之前送到承天門。”

陛下的話語就是旨意,每一句話都在這個文吏的心中重重落下,他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己的聲音不出現顫音,行禮道:“喏。”

言罷,見英公將奏章遞了回來,他接過奏章就飛奔着離開。

英公掃視四下,這才親自趕着車駕一路離開這裡,隨行的禁軍護衛在兩側。

車駕內,李承幹閉着眼思考近來黃河的情況,去年的奏報來說運河一切正常,黃河的安危事關運河,一旦黃河有失,運河也會跟着遭殃。

無論中原怎麼變遷,黃河依舊是中原的命脈,自古都是。

距離上一次治理河道已有二十餘年,大唐也該進行下一次治理,治理黃河要持之以恆,從來不是說治一次就夠了,要持之以恆地維持黃河的穩定,期間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

李績道:“陛下,新羅有消息了。”

“英公直言,無妨的。”

“喏。”李績應了一聲,而後才道:“駐守新羅的將領送來消息,說是有很多的新羅人出海前往倭人地界劫掠了,末將的人想要去攔也攔不住,又遇到東海的風季,一個人出海就有大羣的人出海,想要去那裡謀求一個富貴。”

車駕內的陛下沉默良久。

英公就像是抱怨一樣地說着,說着新羅人不是,英公又覺得新羅王金春秋就應該來陛下面前謝罪。

大唐是勸新羅人不要去劫掠,但勸不住,只能待秋後算賬,便是。

金春秋就在長安任職一個將軍,而且還是一個閒職將軍,這人得到唐人將領的身份,完成夙願之後,大有一副不管新羅人死活的架勢。

一行人到了安寧村,李承幹剛下了車駕,就見到了老丈人蘇亶。

這位老丈人一手拄着柺杖鬚髮皆白的模樣,行禮道:“陛下。”

李承幹扶着這位老丈人,詢問道:“怎麼得閒來這裡了?”

“老臣從皇后處得知,陛下今天會來這裡,就早早讓人送老臣來此地等候了。”

李承幹扶着他坐在涼亭中,問道:“是因家事嗎?”

蘇亶搖頭,道:“老臣想向陛下要一個人。”

“什麼人?”

“老臣年邁了,崇文館需要有人來主持事宜,待老臣不能再理崇文館之事,還有人替上。”

“不知是何人選?”

蘇亶道:“在太府寺有一個叫蘇味道的年輕人。”

李承幹看着老丈人的目光,重重點頭道:“好,朕回去之後,讓吏部安排。”

“謝陛下。”

蘇亶笑着道:“今年來各地的才俊越來越多了,老臣注意到一個少年人。”

“不知道是什麼人,能讓岳丈看中?”

蘇亶解釋道:“那個年輕人叫賀知章,經過支教考試,來到了長安城就學,此子天賦不錯,但卻爲人張狂,被京兆府責罰過,老臣念他天賦難得,讓京兆府從寬處置,便沒有進了京兆府的大獄

李承幹詢問道:“是因何事犯錯?”

“是賀知章說如今天下最強大的世家,就是長安李家。”

長安的李家就是皇帝家,還能是誰?

現在的李家就是世間最強大且最有權勢的家族。

聽着岳丈的講述,李承幹也算是聽明白了,賀知章原本是江南人士,年幼時便能熟讀詩文,少年時就在江南兩道頗有名氣。

正因其人的天賦,此人爲人張狂,年少輕狂也就罷了,還好酒,喝酒就會鬧事。

講完賀知章的來歷,蘇亶又道:“此子若能多加管束,將來是個可造之才。”

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321章 臂膀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298.第298章 中秋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第49章 上架感言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497.第497章 規矩成明文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358.第358章 軍心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207.第207章 演武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第554章 無底洞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第573章 終章第109章 指指點點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376.第376章 封禪第513章 華清宮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394.第394章 大唐的貴客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16章 德智體美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第155章 狄家父子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358.第358章 軍心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436.第436章 老將第84章 戰書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510.第510章 想鄭公了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500.第500章 爲期百年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375.第375章 登泰山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第80章 漠北恩怨78.第78章 解氣?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495.第495章 萌芽的思潮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179章 效益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第154章 陳年舊事362.第362章 祭拜第117章 善意的話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37章 舅爺與舅舅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337.第337章 “奇觀”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第60章 秋獵歸來
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496.第496章 堅定的追隨者491.第491章 不過年的文臣武將們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321章 臂膀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298.第298章 中秋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第49章 上架感言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497.第497章 規矩成明文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358.第358章 軍心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207.第207章 演武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363.第363章 文翰四賢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第554章 無底洞417.第417章 今年科舉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第573章 終章第109章 指指點點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376.第376章 封禪第513章 華清宮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394.第394章 大唐的貴客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224.第224章 玉璧與金車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16章 德智體美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第523章 唐軍建設的壯景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第155章 狄家父子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358.第358章 軍心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436.第436章 老將第84章 戰書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510.第510章 想鄭公了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500.第500章 爲期百年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375.第375章 登泰山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第80章 漠北恩怨78.第78章 解氣?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227.第227章 軍中安排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495.第495章 萌芽的思潮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179章 效益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第154章 陳年舊事362.第362章 祭拜第117章 善意的話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37章 舅爺與舅舅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337.第337章 “奇觀”第58章 重情重義,英雄好漢第60章 秋獵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