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

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

1897年11月。

漢斯萊頓市長召集了本市的的幾個國營工廠領導人以及幾十家實力尚可的工坊管理員開會。

雖然很多作坊規模不大,但是在東非這種國家,其也屬於國有資本的一部分,除了幾個國營大廠以外,這些小作坊反而是馬普托市直接領導的企業,換句話說,國營大廠是國有企業,這些手工業作坊是市屬企業,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國有企業未必要全看馬普托市的臉色,他們背後還牽扯到省裡,甚至中央部門的關係。

“漢斯萊頓市長,不知道你把我們這些馬普托市的主要廠長和管理層叫過來是爲了什麼?”馬普托市發電廠的廠長率先問道。

“咳咳,這次叫大家來開這個會,主要還是希望大家精誠合作,共同爲馬普托市的發展做出各自的貢獻,畢竟大家都知道我們馬普托市窮啊!如果再不團結,那未來馬普托市同其他城市的競爭只會處在不利的境地中,這對於我們大家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這我們當然清楚,可國家不給資源和指標的話,我們想擴大規模都無法實現,畢竟馬普托市就這麼大,市民就那麼多,總不可能多生產些電出來浪費掉吧!”馬普托市發電廠廠長說道。

“是這樣的,我們之所以能建廠,那是國家大政策的推動,像電力,自來水,木材這些都是有定額的。”

馬普托在葡萄牙統治下,完全就沒有電力,自來水這些東西,都是在東非治下,才新成立的,畢竟東非發展電力產業,還有推動城市生活質量,事關民生的產業是每個城市的標配。

漢斯萊頓敲了敲桌子說道:“我當然理解你們的難處,但是機會不是坐等來的,而是應該自己去尋找和把握的,這也是我們這次會議的一個重要內容,那就是轉變本市經濟發展的思想概念。”

“衆所周知,東非經濟發展雖然條條框框不少,但是也不是沒有活動空間,像達累斯薩拉姆,蒙巴薩那些沿海城市的經濟爲什麼繁榮?除了地理和政策上的優勢以外,主觀能動性也同樣重要,所以我們馬普托市也要學會自己尋找機遇,這樣才能打破經濟樊籬,實現對其他城市的趕超。”

有人反駁道:“市長先生,你說的有道理,可我們沒有足夠的人脈和資源來實現啊!如果硬要實現產能上的提升,這倒是簡單,可產品銷路的問題怎麼解決?”

漢斯萊頓:“說的很好,這對於內陸地區確實是個問題,但我們馬普托市畢竟是沿海,所以和內陸城市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沿海城市作爲東非經濟的窗口,那就有和外部交流的機會,所以這次市政府專門請來了一批專業人士來幫助你們擺脫困境。”

然後在漢斯萊頓的示意下,秘書將一批西裝革履的人請入會議室來。

“這位是黑興根對外經濟貿易公司,馬普托分部的主任威爾科先生,主要要負責黑興根對外經濟貿易公司統籌本市在本市業務的出口工作。”漢斯萊頓向大家介紹道。

“這位則是葡萄牙的格里維爾先生,他以前常年在莫桑比克做進口生意。”

“……”

在漢斯萊頓的介紹下,會議室裡的衆人知曉,這些都是漢斯萊頓和馬普托政府拉來的“援兵”。

“我爲什麼要請這些商業精英到這裡,目的很簡單,那就是馬普托市政府有意和諸位合作,我們政府來完成牽線搭橋,從而幫助大家尋找銷路,市場,同理,也可以解決原材料問題,而我們馬普托市的企業則負責生產,完成訂單。”

漢斯萊頓請來的大多數商人,都是葡萄牙人,畢竟作爲原葡萄牙殖民地,馬普托市和葡萄牙人合作最深入。

這一點和貝拉市大爲不同,貝拉等城市在中央政府的牽線搭橋下,拉到了大批德意志商人的投資,而馬普托沒有趕上這趟車。

所以漢斯萊頓就把目光轉向了葡萄牙人,別看葡萄牙本土經濟一塌糊塗,主要還是政府胡作爲導致的,但是葡萄牙的商人實力可不弱,畢竟原葡萄牙殖民帝國時期,葡萄牙的商業活動可是遍及世界各地。

現在葡萄牙民間商業團體,那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殖民地獨立未必就能擺脫原宗主國的影響。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巴西,巴西的商業團體和葡萄牙關係是綁定很深的,而巴西毫無疑問是一個大市場,所以如果能借葡萄牙人的手打開巴西市場對馬普托市的幫助絕對是巨大的。

漢斯萊頓說道:“我打算在本市成立一個專門的經濟辦公室,爲了促進馬普托市的經濟發展,該辦公室負責和國內外企業商人談判,然後再通過馬普托市的企業進行計劃外的生產活動。”

“當然,前提是優先完成計劃內的生產任務,在這個基礎上加入國際市場競爭,推動馬普托市的工商業發展。”

漢斯萊頓創造性的提出了“計劃內”和“計劃外”的概念,當然,很多國營大廠的管理層對此是有疑慮的,畢竟在他們看來完成上級指標任務就差不多了,沒必要惹事生非。

當然,漢斯萊頓本來就沒指望這羣“大廠領導”,指揮不動你們,其他市屬企業總歸漢斯萊頓統籌管理。

所謂他對市屬企業領導層說道:“市屬企業規模小,生產效率低下,所以我決定對全市的市屬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就比如我們馬普托有四家木材廠,在整合完成後變成一家,同時有市政府擔保,從黑興根銀行貸款,在購買一批先進設備,提高產量,同時拓寬生產線,最後由格里維爾先生等人聯絡買家銷售……”

在漢斯萊頓看來,這些小作坊有一批熟練工人,但是缺乏資金和設備上的支持,而依靠他們單打獨鬥是永遠無法發展壯大的,所以先由市政府把他們整合爲一個大廠,然後再提升工具和設備,這樣就能形成規模不差的市屬企業,和一般的國有企業大廠相比也不差。

而且這種企業的管理權主要在市政府手中,這樣更方便自己對馬普托市的經濟治理和資源優化,然後只有賺到了錢,才能進一步對馬普托市進行全方位改造。

漢斯萊頓畢竟不可能滿足於在“馬普托市”這個被東非“拋棄”掉的城市原地踏步,畢竟依照原馬普托在莫桑比克的地位,和馬普托併入東非後的發展歷程來看,實際上是不太被重視的。

像北部的太特市,貝拉市,克利馬內市等等,甚至新鄉市都比馬普托市享受的政策多,而馬普托市新一輪的發展機遇還是省內分配的結果。

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197章 建議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272章 犀牛園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559章 誣陷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145章 機遇第1463章 代理人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457章 爆金幣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章 穿越第766章 集結第1166章 體驗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53章 新家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539章 鄰居論第1551章 交涉第1185章 速成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832章 押解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471章 戰鬥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552章 過往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426章 回歐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07章 換牌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574章 服軟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10章 海岸線第1014章 輕工業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417章 炊事車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89章 佔領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658章 方針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861章 分贓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371章 生意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053章 波斯灣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953章 新家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
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197章 建議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272章 犀牛園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559章 誣陷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145章 機遇第1463章 代理人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457章 爆金幣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章 穿越第766章 集結第1166章 體驗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53章 新家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539章 鄰居論第1551章 交涉第1185章 速成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832章 押解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471章 戰鬥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552章 過往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426章 回歐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07章 換牌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574章 服軟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10章 海岸線第1014章 輕工業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417章 炊事車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89章 佔領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658章 方針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861章 分贓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371章 生意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053章 波斯灣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953章 新家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