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

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

亞克羅夫:“計劃經濟確實和自由市場完全一樣,不過只通過蒙巴薩的發展來說,你們的這種經濟體制應該是十分成功的。”

柯里維德:“當然,不過這種經濟制度也並非盡善盡美,問題也不少,不過現階段來看,利大於弊,畢竟東非的實際變化和發展是騙不了人的,不光是蒙巴薩,東非的其他城市都在飛速發展,並且不斷有新的城市涌現。”

“柯里維德先生,你們和我說說東非其他城市的情況麼?”事關自己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在沒有確定自己工作地點之前,亞克羅夫自然要多下點功夫,做好心理準備。

“當然,不過去的東非城市並不多,不過整體情況還是有些瞭解的,我就先從東非的大城市說起,比如我們東非的新首都萊茵市……”

……

在柯里維德向亞克羅夫介紹東非城市發展狀況的時候,蒙巴薩市政府以及東方省政府也在就達累斯薩拉姆市城市圈問題進行討論。

作爲東非雙子星城市,蒙巴薩市對達累斯薩拉姆市的關注度無疑是最高的,同時東方省也是如此,因爲東方省經濟主要依靠的就是蒙巴薩市,而不像濱海省那樣還有巴加莫約市,坦噶市,莫羅戈羅市,第一鎮市,索加市等經濟強市。

東方省雖然也有蒙巴薩市以外的城市,但實力都不強,難以和濱海省形成競爭優勢,本來蒙巴薩就不如達累斯薩拉姆市,在東非遷都後,達累斯薩拉姆市很有可能更進一步。

當然,這中間也有機遇,第一鎮市不再作爲首都,被蒙巴薩看做一個機會,畢竟第一鎮做首都時,原中央省也就是現在的濱海省,吃掉了大量政策紅利,第一鎮市周邊城市都發展的不錯。

現在首都變成萊茵市,這種政策優勢也有轉移到了萊茵市周圍,所以東方省政府認爲在沒有中央政府的政策優勢下,濱海省發展勢必會受到影響,這對於一心想要超過中央省的東方省而言,是一場難得的機遇。

不過隨着達累斯薩拉姆市城市圈政策落地,這也讓東方省和蒙巴薩市政府感覺到了壓力,雖然遷都了,但達累斯薩拉姆市和濱海省受到的重視依舊比東方省和蒙巴薩高。

蒙巴薩市長洛林說道:“達累斯薩拉姆市城市圈國家規劃,進一步激發了蒙巴薩市的進取心,蒙巴薩市一直將達累斯薩拉姆市作爲頭號超越目標,雖然這些年來市政府和省政府很努力,但綜合優勢畢竟比達累斯薩拉姆市差一點。”

“現在達累斯薩拉姆市城市圈規劃,對於我們蒙巴薩市爭奪東非第一城的目標而言,毫無疑問是不利消息,所以爲了蒙巴薩市的進一步發展。”

“而蒙巴薩市的經濟佔到全省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蒙巴薩市如果發展不起來,對於全省而言都是一場災難,市政府希望得到省政府的支持,從而避免蒙巴薩市被達累斯薩拉姆市拉開差距。”

對於洛林的說法,東方省高官安達烈是比較贊同的:“雖然我們省也有馬林迪和拉穆這兩個經濟比較強的城市,但是拉穆的軍事用途限制了其發展,而馬林迪雖然是東非少有的古城,但這些年來的經濟發展很不如人意,而刨除掉包括蒙巴薩市,馬林迪和拉穆,其他城市的實力更是難以形成競爭力。”

安達烈已經說的很委婉了,除了上述三座城市以外,東方省其他城市根本就名不副實,只有行政級別達到城市標準,也就是鄉鎮水平。

“所以,我們省的經濟發展,只能首先集中力量發展蒙巴薩市,然後再通過蒙巴薩市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雖然有洛林和安達烈的支持,自然也有反對意見,有人說道:“高官,這樣的決定是不是太草率,誠然除了蒙巴薩市以外,省內其他城市發展不盡人意,可這也證明其他城市的潛力很大,而且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並不安全,萬一蒙巴薩市沒有發展起來,還吃掉大量資源,這對於我們省而言,絕對是一場災難。”

安達烈嘆了口氣道:“但是除了蒙巴薩以外,我們別無選擇,本身蒙巴薩在全省經濟中就佔大頭,在交通方面也有着無可匹敵的優勢,是國家重要的鐵路和海運樞紐城市。”

“這也意味着蒙巴薩市最容易作出成績,而省內其他城市沒有一個可以擔此大任,在我們省內,基礎條件能和蒙巴薩勉強相提並論的只有拉穆市,但是拉穆市的港口很大一部分被海軍徵用,這種情況下,蒙巴薩的作用更加無法替代。”

從北方鐵路建成後,東方省內的其他城市就註定無法和蒙巴薩市競爭,更何況蒙巴薩本來就是東方省內港口條件最好的城市。

安達烈說道:“想要和濱海省競爭,我們作爲弱勢的一方,就必須集中全部精力,先將蒙巴薩市發展起來,不說超過達累斯薩拉姆市,也不能被達累斯薩拉姆市拉開差距,這樣我們才能和濱海省形成競爭力,如果連蒙巴薩市都發展不起來,未來在和濱海省的競爭中,我們只會越來越吃力,甚至掉隊。”

“所以在一五計劃期間,省政府的資源都要優先保證蒙巴薩市的發展,集中發展一城,最後帶動全省的發展。”

“我和蒙巴薩市的洛林市長,對此已經有了一些共識,爲了促進蒙巴薩市的發展,制定大蒙巴薩市發展戰略,拓寬蒙巴薩市城區範圍,協調周邊城鎮進一步納入蒙巴薩市經濟協作區。”

“其中重點就是將基利菲鎮和姆特瓦帕鎮納入蒙巴薩市市區範圍之內,使其成爲達累斯薩拉姆市新區那樣的高度產業聚集區。”

基利菲鎮和姆特瓦帕鎮都在蒙巴薩市的北部,在姆特瓦帕河兩岸,距離蒙巴薩不足二十公里路程。

“同時,蒙巴薩市的可開發潛力也極大,目前蒙巴薩市主體在蒙巴薩島上,所以爲了進一步促進蒙巴薩市發展,在一五計劃期間,我省將重點建設兩座橋樑,實現蒙巴薩北部和西部的發展,建設兩座新區。”

“也就是在原蒙巴薩市城區的基礎上,將蒙巴薩市的城區範圍擴大三倍,同時通過公路和鐵路將三座新區和蒙巴薩市區銜接起來,集中省內企業向蒙巴薩投資建設新廠,同時引導外資建設北部新區,促進鋼鐵,電力,電解鋁等重要產業在蒙巴薩市落地。”

“大蒙巴薩市計劃一但完成,那就算達累斯薩拉姆市城市圈成型,我們也能憑藉蒙巴薩市一城之力和其競爭。”

“這是大蒙巴薩市在一五計劃期間的目標,未來二十年裡,大蒙巴薩市將會形成四個重點港區,兩條幹線鐵路,三以上工業產業集中區的交通和產業佈局。”

安達烈這個計劃,將進一步充分利用蒙巴薩市的港口條件,蒙巴薩市的港口條件比達累斯薩拉姆市強的多,其港灣水域和複雜程度比達累斯薩拉姆更強。

所以纔會有安達烈所說的四個重點港區,目前達累斯薩拉姆港只開發了蒙巴薩島,實際上港灣內,除了蒙巴薩島以外,北部,西部和南部都可以開發利用。

只不過因爲東方省條件有限,所以依照安達烈和洛林的意見,優先發展北岸和西岸,這樣還能和北部姆特瓦帕河兩岸的兩座城鎮實現對接,利於後續發展。

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484章 訓練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30章 多多馬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220章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475章 出手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024章 監視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76章 應許之地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30章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615章 交流電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811章 送行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206章 “收破爛”第976章 開始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878章 無線電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539章 鄰居論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305章 封賞第850章 移民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973章 籌備第640章 工地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32章 押解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426章 回歐第404章 暴富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694章 訛詐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964章第353章 下一站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833章 拖拉機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284章 連環計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303章 撤資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1081章 消耗第878章 無線電
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484章 訓練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30章 多多馬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220章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475章 出手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024章 監視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76章 應許之地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30章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615章 交流電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811章 送行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206章 “收破爛”第976章 開始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878章 無線電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539章 鄰居論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305章 封賞第850章 移民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973章 籌備第640章 工地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32章 押解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426章 回歐第404章 暴富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694章 訛詐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964章第353章 下一站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833章 拖拉機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284章 連環計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303章 撤資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1081章 消耗第878章 無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