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

下午兩點鐘,東非的輪船正式停靠在海牙的港口中,東非駐海牙大使館的人提前到碼頭區域迎接弗里爾男爵。

“大臣閣下,歡迎到海牙來,不知道這次您親自到海牙,需要我們做哪些工作。”駐荷蘭大使恭敬的說道。

弗里爾是東非外交大臣,也就是如今東非駐荷蘭外交人員的頂頭上司,所以對於弗里爾的到來不可能不重視。

弗里爾說道:“安塔拉,我這次到來是代表帝國政府同荷蘭政府商討一些敏感問題,事關南洋地區的領土問題,你們先和荷蘭政府透露一些消息,安排我和荷蘭的首相閣下進行一場會晤。”

弗里爾並不急於和荷蘭政府談判,因爲他認爲東非吃定了荷蘭,除非這個時候歐洲戰爭突然結束,世界秩序恢復,不過這顯然是不可能發生的情況,所以弗里爾有耐心和荷蘭人商討領土問題。

兩天後,荷蘭首相官邸。

凱波爾首相面色難堪的看着面前的“惡客”,無奈的說道:“弗里爾閣下,這次你們又把手伸到尼德蘭來,未免吃相有些太難看了吧!”

要知道荷蘭剛剛把東加里曼丹賣給東非,站在東非又再一次提出領土要求,凱波爾的心情能好就怪了。

弗里爾笑呵呵的對凱波爾說道:“首相閣下,你不要着急,我們東非對荷蘭自然沒有什麼愁怨,兩國一直維持着友好關係。”

“就拿上一次東加里曼丹的交易來說,我們可是給足了貴國誠意,溢價收購了東加里曼丹地區,並且分享了一部分利益,所以說在上一次交易中,貴國不僅沒有吃虧,反而大賺一筆。”

“畢竟東加里曼丹那片區域,如果貴國開發的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回本,我們這也算幫你們解除了一個包袱。”

凱波爾自然不吃這一套,他說道:“如果有可能的話,這種買賣我們荷蘭寧可不做,畢竟東加里曼丹地區是長期利益,貴國掏一筆錢,就買斷了整個東加里曼丹的未來,我們荷蘭顯然是吃虧的一方。”

弗里爾說道:“呵呵,那可說不準,畢竟東加里曼丹北面就是英國人,如果之前你們真在東加里曼丹發現什麼資源,首相閣下真認爲你們能保得住麼?”

“不提我國和英國,美國和法國在南洋地區勢力也不弱,尤其是美國這個地區的新玩家,我想這些都可能對貴國在南洋的利益造成不確定性影響。”

“所以說,東加里曼丹交給我國反而是最有利的,如果是其他國家,恐怕就直接動手了。”

凱波爾心裡冷笑,弗里爾還好意思說美國人是新玩家,東非進入南洋區域的時間,無非就是比美國人早了十幾年而已。

在看看南洋其他殖民勢力,哪個都是在這裡幾乎混了上百年時間,尤其是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這種老玩家。

當然,凱波爾自然不可能當着弗里爾的面調侃這些話,他說道:“就算你說的對,上一次東加里曼丹算是一場公平的交易,但是這次我們荷蘭可沒有出售領土的打算。”

兩人各執其詞,但是都有一定道理,從東非的角度來說,東非對荷蘭算是“以禮相待”了,畢竟東非明明可以明搶,卻還專門過來和荷蘭協商。

弗里爾說道:“首相閣下不要忙着拒絕,我當然知道東印度羣島是貴國的核心利益所在。”

“這次我們東非對貴國的訴求自然也不會太過分,而是出於國防戰略問題的無奈,所以不得不向貴國‘求助’,當然你放心,我們只需要一些對貴國微不足道的地方。”

一邊說着,一邊弗里爾從文件包裡掏出一本地圖冊,這是一張荷屬東印度羣島殖民地地圖冊。

地圖冊可以說十分詳細,密密麻麻的島嶼和名稱都標註的十分清楚。

而看着這本地圖冊,荷蘭首相凱波爾心裡警鈴大作。

弗里爾卻淡定的將第一頁翻開,然後對凱波爾說道:“閣下請看,這是一張南洋地圖,上面的虛線是目前南洋地區的航道線路圖。”

“這裡就是馬六甲海峽,而馬六甲海峽最東段就是新加坡海峽,也是目前東西方貿易最重要的航道。”

“而新加坡海峽被英國人牢牢控制,這對於我們東非而言,顯然是不利於帝國和東方貿易安全的。”

“而拋開馬六甲海峽以外,其替代路線,幾乎都經過貴國的東印度羣島殖民地,包括巽他海峽,龍目海峽……等等,同時貴國還掌握着一些戰略價值極大的島嶼,諸如……”

眼看弗里爾要喋喋不休的說下去,凱波爾趕忙阻止道:“好了,弗里爾閣下,我自然對南洋地區的情況十分了解,並不需要伱的介紹。”

“但是,馬六甲海峽控制在英國人手中,那你們可以找英國人談判,爲什麼要盯着我們荷蘭這個小國,我們爲了維持東印度羣島的穩定,也是要付出重大代價的,不可能爲了貴國的所謂安全,損害我們自己的利益。”

在凱波爾想來,東非人就是瞄着巽他海峽來的,畢竟這是一條僅次於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通道。

而想控制一處海峽,顯然要控制海峽兩岸的土地,但是這些土地都是荷蘭的精華所在,所以凱波爾可不想退讓。

弗里爾安撫道:“首相閣下不要着急,我們當然知道輕重,不會拿貴國的利益開玩笑。”

“我們只是想獲得貴國一些‘微不足道’的地區,從而來保證我國貿易通道的暢通,絕對不會讓你們難做。”

弗里爾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像蘇門答臘島,爪哇島等,這些對貴國舉足輕重的殖民地,我們自然是十分尊重貴國在當地利益的。”

“而我國所求的不過是一些島嶼,就比如巽他海峽中間的桑吉昂島,西邊的帕奈坦島,東部的勿里洞島……”

弗里爾直接點名了將近十多個島嶼才停下來。

看起來很多,但是要知道東印度羣島的島嶼數量足足有上萬,十多個島嶼對東印度羣島只能算九牛一毛。

並且東非點名的島嶼面積都不算大,其中最大的也就是勿里洞島,也就是四千平方公里。

當然,四千公里的島嶼對荷蘭這個小國來說,可能不能算小,但是在地圖上,也就豌豆大小。

凱波爾嘴角抽搐了一下,腹誹到不知道的還以爲你們是來進貨的呢!雖然這些島嶼的經濟價值不大,甚至很多島嶼連人都沒有,有些島嶼甚至只有區區幾平方公里。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戰略地位不錯,就比如桑吉昂島,雖然面積不到十平方公里,島上也沒有人口,只有一大片雨林。

但是這座島嶼卻正處在巽他海峽的正中間,不過凱波爾也不知道東非人拿下這座島有什麼意義。

畢竟這個島上沒有產出,基本上只能靠外部運輸,而面積又限制了他的建設條件,反而是勿里洞島面積比較大,能夠容納一些人口。

不過凱波爾也注意到,東非顯然是爲荷蘭做了打算,要不然他們應該向荷蘭索要勿里洞島旁邊的邦加島,邦加島可比勿里洞島大的多,而且人口資源也更豐富。

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361章 k001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752章 軟柿子第1011章 借錢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447章 趣談第1519章 會議第740章 古戰法第801章 恭賀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249章 熱度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367章 鐵甲艦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964章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967章 奧拓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992章 入籍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28章 打探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58章 密謀第822章 卡賓達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37章 戰爭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446章 災情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1117章 輿論第676章 摩托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402章 契卡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539章 中東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03章 威脅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517章 過剩第153章 送酒第1230章 水權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211章 集中營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875章 海軍售後
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361章 k001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752章 軟柿子第1011章 借錢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447章 趣談第1519章 會議第740章 古戰法第801章 恭賀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249章 熱度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367章 鐵甲艦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964章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967章 奧拓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992章 入籍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28章 打探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58章 密謀第822章 卡賓達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37章 戰爭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446章 災情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1117章 輿論第676章 摩托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402章 契卡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539章 中東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03章 威脅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517章 過剩第153章 送酒第1230章 水權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211章 集中營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875章 海軍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