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

說實話,東非能在一五計劃期間不忘給蘭芳海外省分一點湯水已經是實屬不易,畢竟本土發展水平尚且不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幫扶海外領土也算勒緊褲腰帶了。

不說蘭芳海外省就是距離東非最近的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兩個省份,馬哈贊加省和圖利亞拉省目前開發程度都比較低下,人口甚至不如蘭芳海外省,也就是距離東非大陸比較近,要不然早就成了法國的盤中餐了。

……

萊茵宮。

“殿下,南德意志王國向我國尋求幫助,這是利奧波德國王給您的信件!”

南德意志王國,也就是原錫格馬林根乍得殖民地,在東非正式建立萊茵帝國後,錫格馬林根王室認爲乍得殖民地也具備了升級爲獨立國家的基礎,所以在1901年,以沙裡河流域,乍得湖流域爲核心的錫格馬林根乍得殖民地正式升級爲南德意志王國。

至於南德意志王國這個國名還算比較貼切,在東非已經選擇萊茵帝國作爲國名後,這個層面東非新國民的備選項之一,就被錫格馬林根王室選擇,乍得地區位於南半球,在錫格馬林根王室看來南德意志王國作爲自家第二個王國再合適不過(第一個是羅馬尼亞)。

南德意志王國君主也就是以前錫格馬林根的利奧波德王子,現在是利奧波德一世。

截止到1900年,整個南德意志王國人口已經突破一百三十萬,居民大多以華人移民爲主,盤踞以乍得湖爲核心,大約一百四十萬平方公里國土。

只不過大部分國土爲前世乍得和蘇丹西部的沙漠地帶,目前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按照氣候分類,南德意志王國國土目前可以分爲三部分,北部的沙漠地帶,中部的薩赫勒地帶,最南端的蘇丹草原地帶,乍得湖就位於薩赫勒地帶,整體上都是比較乾旱的。

恩斯特打開信件大致看了一下,原來是利奧波德準備對西部動武擴張南德意志王國的領土範圍,所以現在尋求東非的幫助,提供一批武器彈藥支援。

“南德意志王國向我們尋求步槍和彈藥等戰爭物資上的支持,他們打算沿着科馬杜古約貝河流域向西部擴張。”

科馬杜古約貝河是乍得湖第二大注入河流,至於第一大河則是南部發源於東非境內的沙裡河。

沙裡河完全可以稱爲南德意志王國的母親河,乍得湖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水量來自沙裡河。

沙裡河流域以及乍得湖周邊也是現在南德意志王國人口最集中的區域,以棉花,穀物種植爲主。

沙裡河雖好,但是並不完全爲南德意志王國所掌握,因爲上游是東非領土。

依照東非和南德意志王國情如手足的情誼,東非自然不可能截斷沙裡河河水,但是作爲歐洲人,利奧波德自然也明白本國生態的脆弱,所以爲了南德意志王國未來的發展,向西部擴張就是目前南德意志王國的國策,所以沿着科馬杜古約貝河流域擴張,就成了利奧波德雄心的第一步。

“利奧波德估計不僅僅是想獲得更多土地和水源,我們都知道南德意志王國十分渴望出海口,所以最終抵達大海纔是利奧波德的真實目的。”恩斯特對下屬們說道。

思維特:“那這條路估計不太好走,南德意志王國西部有一大堆土著王國,文明程度也不低,而沿海基本上是德國和英國人的勢力範圍,想要達成這個目的,除非我們或者德國在背後全力支持。”

一方面,西非尤其是南德意志王國西部的尼日利亞地區,這裡的黑人勢力和原東非土著有很大不同,文明程度高了不止一個等級,因爲地理位置,這裡受到奧斯曼帝國文明薰陶很深。

另一方面,這些土著國家背後有着英國人的干預,所以南德意志王國向科馬杜古約貝河流域擴張,勢必和英國人發生摩擦。

默爾克:“這些都不足爲慮,南德意志王國不管是人口還是文明程度遠非尼日利亞地區那些部落或者王國所能比擬的,至於英國人,只要不威脅英國所謂的南尼日利亞保護國,現階段南德意志王國的擴張,英國人也不可能直接進行干預。”

南尼日利亞保護國,也就是英國控制的尼日利亞沿海地區,相對應的,在北尼日利亞地區也有英國的北尼日利亞保護國,只不過北尼日利亞保護由英國扶持的傀儡政權統治,而不像南尼日利亞保護國那樣直接由英國人統治。

恩斯特也認同這個觀點:“在沒有觸及到英國人核心利益的時候,南德意志王國的擴張活動幾乎不會受到英國人的強制阻攔,更何況並非英國保護國的那些土著勢力。”

即便英國建立了所謂南尼日利亞保護國和北尼日利亞保護國,但是和南德意志王國接壤的地區大多是一些西非本土的獨立武裝勢力。

所以在東非政府看來,這次利奧波德西征是可行的,唯一能給南德意志王國造成阻礙的就是當地土著勢力,這些土著勢力雖然發展程度比東非土著要強很多,但面對南德意志王國也很有限。

東非也不擔心南德意志王國做大,就拿目前南德意志王國的國土來說,表面看也是面積百萬的大國。

但是土地質量太差,農業基礎十分薄弱,即便沙裡河和乍得湖流域全部開發,能養活的人口也終究是有限的。

想改變這種結局,除非吞併整個尼日利亞地區,不僅能獲得大量優質耕地,礦產資源和出海口。

但這種情況基本不可能發生,首先就是尼日利亞地區的人口非常多,作爲前世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即便是20世紀初,尼日利亞地區的人口基數也不可能太少,根據東非政府的估算,整個尼日利亞地區的人口至少超過一千萬,甚至兩千萬以上,不可能比阿比西尼亞帝國或者埃及少。

畢竟這裡的文明程度比較高,耕地也多,而且處在幾內亞灣附近,接觸歐洲人的時間也比較長。

這也就意味着,尼日利亞土著們和歐洲有着比較頻繁的貿易往來,他們手裡掌握着熱武器,雖然不算先進,但至少不至於像東非土著一樣拿着冷兵器和東非士兵作戰。

所以南德意志王國的西征之路註定不會太順利,至少不會像過去東非那樣順利,尤其是在英國人洞察到這股能夠威脅到其尼日利亞殖民地的新興勢力之後。

畢竟,至少英國人在東非吃過的虧,很難在西非地區重演,英國人很有可能通過武裝尼日利亞西北地區的土著勢力,從而消耗南德意志王國,避免在西非地區誕生一個類似東非一樣的怪物。

而且尼日利亞地區的宗教力量也不容忽視,雖然尼日利亞四分五裂,但是這些綠色教國家很有可能聯合起來對抗南德意志王國這個入侵者。

英國人只是搞殖民,也會拉攏當地的蘇丹和埃米爾們,而南德意志王國單純是衝着土地和水源去的,這對於他們的統治是極具威脅性的。

種種因素限制下,東非政府認爲,南德意志王國想要擴張領土很容易,但是想吞併整個尼日利亞幾乎不可能做到。

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45章 空軍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184章 通吃第840章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992章 入籍第1421章 鑄鐵廠第803章 威脅第766章 集結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421章 鑄鐵廠第304章 調停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15章 狗咬狗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222章 會面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88章 衝突升級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354章 電報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09章 聖誕節第572章 停火線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549章 潰兵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769章 籌碼第1506章 焦夫鎮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904章 卡賓達第850章 移民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700章 龍騎兵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01章 城市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11章 送行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223章 “療養”第1113章 大借款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865章 高原省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231章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515章 狗咬狗第364章 燃燒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255章 五五開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
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45章 空軍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184章 通吃第840章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992章 入籍第1421章 鑄鐵廠第803章 威脅第766章 集結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421章 鑄鐵廠第304章 調停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15章 狗咬狗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222章 會面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88章 衝突升級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354章 電報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09章 聖誕節第572章 停火線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549章 潰兵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769章 籌碼第1506章 焦夫鎮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904章 卡賓達第850章 移民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700章 龍騎兵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01章 城市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11章 送行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223章 “療養”第1113章 大借款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865章 高原省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231章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515章 狗咬狗第364章 燃燒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255章 五五開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