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建議

第197章 建議

“也就是說,你想找一家相關資歷合格,有一定經驗,但是規模又不太大的鐵路公司。”卡爾·安東親王總結道。

“是這樣的,卡爾叔叔。”恩斯特說道。

“嗯,我會幫你留意的,普魯士如今已經整合了北德意志聯邦,對境內各邦國的鐵路系統肯定會進行統一改造,這樣肯定有一些公司會轉不過來。

不過,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普魯士向來重視鐵路建設,所以採用國營鐵路和私營鐵路混合的模式,而且依我看來威廉一世和俾斯麥,軍方還想進一步加強鐵路國有化,勢必會加強相關領域的投資。

所以北方的鐵路運營情況可能會比較理想,最主要是訂單方面可能不太缺,價格方面也就不容易討價還價。

畢竟有普魯士政府兜底,價格低了他們肯定不同意,可以將經營不善的業務溢價賣給政府。

倒是南德意志地區,我看機會很大,現在南方還比較鬆散,標準也相對混亂,最主要的是市場方面不太理想。

就算有關稅同盟在,各個邦國之間也會親疏有別,尤其是夾在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

不過,最後還是要看調查結果,我會讓人去了解的,過段時間整理出來給伱送去,到時後你挑好了,我幫你聯繫。”卡爾·安東親王說道。

“謝謝卡爾叔叔,到時候你將資料派人送到霍亨索倫城堡,交給湯姆就行了。”恩斯特說道。

“這段時間你不留在家裡麼?”卡爾·安東親王問道。

“唉,主要是我在奧地利開了家新公司,從事農產品加工方面,當時計劃了兩個廠區,一個在維也納,還有一個在的裡雅斯特,維也納廠區目前已經建設好了,但是的裡雅斯特廠區剛要開工,到時候我要去視察一下建設進度。”恩斯特答道。

“現在你可真是個大忙人啊!哈哈。”卡爾·安東親王打趣道。

……

1869年6月。

東非,達累斯薩拉姆。

馬西米連諾一世正在和康斯坦丁親王寒敘。

他端着一杯涼茶喝了一口後,問道:“親王閣下,在東非住的還習慣麼?”

“還好,不過確實比德意志的天氣悶熱了一些,這裡一年到頭都是這樣麼?”康斯坦丁親王說道。

“雨季天氣會涼爽一些,現在你來的正是好時候,尤其是七月份,那時的達累斯薩拉姆最涼快,要是旱季可就難熬了,有時候極端天氣溫度能達到四十多度。”馬西米連諾一世說道。

“四十多度?那豈不是和泡在熱水裡差不多!”康斯坦丁親王驚訝道。

“那是極端天氣,一年也未必能遇上,而且東非也就沿海比較熱,聽說內陸地區很涼快,那裡都是高原,有時候還要多加件衣服,一年四季如歐洲的暖春。”馬西米連諾一世說道。

“那東非政府怎麼遷到內陸地區,那裡應該更宜居吧!”康斯坦丁說道。

“內陸氣候雖然好,但是交通比較差,不像達累斯薩拉姆和第一鎮,設施齊全,而且這裡物資也比較豐富,尤其是歐洲,中東和遠東的商船,在這裡路過,能享受到世界各地的物產。”馬西米連諾一世解釋道。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東非政府設立在第一鎮也方便和歐洲保持聯絡,同時能更好的銜接移民接收工作。

“原來是這樣。不過未來交通方便了,還是將政府遷往內陸的好,天氣太熱很消磨人的積極性。”康斯坦丁親王說道。

“我也這樣認爲的,不過內陸的情況我也是聽他們說的,當初我本來打算親自到內陸去遊歷一番,後來夏洛特到來就取消了行程。”

“對了,前幾天你不是在碼頭上和我說提什麼建議麼?”康斯坦丁親王突然想起來。

“沒錯,我也在東非待了一段時間,看到了東非的一些問題,之前給恩斯特發了電報,不過那小子至今沒有給我回消息。”馬西米連諾一世說道。

“不知道是什麼問題?”康斯坦丁親王問道,如今他來東非了,倒是可以解決一些,不過還要看馬西米連諾一世說的是什麼情況。

“那我就說了,一個是東非的文教工作,想必親王閣下那天到港時,也聽到樂隊那個糟糕的演奏了,還用了許多桑給巴爾人,搞得不倫不類的。

我知道恩斯特一直在東非推行德意志化,但是深度還不夠,尤其是文化和教育方面。

東非的教育我也是參觀過的,那是在第一鎮的一所小學,課程非常簡陋,我們德意志那麼多哲學,藝術和音樂幾乎都沒有,只有一套乾巴巴的歷史教材,而且很粗糙,篡改的也很多,當然我不是反對篡改歷史,而是漏洞太多,容易穿幫。”

“這個啊!其實我也是知道的,東非那套教材其實我是看過的,許多都是恩斯特親自編撰的,不過他和我說過,東非搞得是窮教育,現階段這套教材夠用了,至於漏洞,東非文盲多,沒有接受過教育,沒有人能看出來。”康斯坦丁親王說道,“至於德意志的文化和藝術,說實話,恩斯特那小子自己都一竅不通,他也不太重視,不過這方面我不是來了麼,我隨行的人員裡就有這方面的人才。”

康斯坦丁親王到東非來,帶了不少人才,或者說是從前黑興根的班底,作爲一個國家,宮廷樂隊總是不能少的,隨行的人員裡就有以前爲黑興根服務的音樂人才,放在歐洲或許不出衆,在東非絕對是專業人士。

至於哲學和文學等,這方面的人才康斯坦丁倒是帶不過來,不過自己帶了許多書籍。

“這只是個小問題,其實我最關心的是東非殖民地的安全問題。”聽完康斯坦丁的解釋後馬西米連諾一世說道。

“嗯!”

“親王閣下,不知道你對東非有多少了解?”馬西米連諾一世問道。

“這……倒是不多,我也是決定來東非之後才補習了一些知識,不過來的時候比較匆忙,所以瞭解不多。”康斯坦丁親王說道。

“那您知道東非有多少海港麼?”馬西米連諾一世問道。

康斯坦丁搖搖頭。

“總共是五個,其中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是兩個比較大的,放在歐洲和那些頂級港口相比也不算差,還有三個稍微小點的,但是潛力也不小,這五個港口分佈在東非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同時有許多有港口潛力但是沒有開發的海灣和河口。”馬西米連諾一世說道,“您覺得東非海岸條件怎麼樣?”

“聽你這麼說,當然是比較好。”康斯坦丁親王說道。

“不僅如此,東非港口還是歐洲通往遠東的畢竟之路,這份條件是相當好,可東非到目前爲止也沒有一支海軍來守護條件這麼好的海岸線。”馬西米連諾一世強調道。

(本章完)

第79章 閒談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61章 檢閱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1165章 抵押物第119章 農忙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428章 談論第402章 妥協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878章 無線電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536章 阿爾圖佐夫的計劃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45章 羅恩羅達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287章 西逃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164章 爭議第360章 安排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1551章 交涉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304章 坎帕拉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484章 訓練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371章 生意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832章 押解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555章 羞辱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114章 抉擇第1507章 大水災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84章 連環計第1239章 兵變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200章 分裂第772章 心態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811章 送行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88章 衝突升級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48章 訂婚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524章 幸福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027章 合金鋼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207章 換牌第187章 勸說
第79章 閒談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61章 檢閱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1165章 抵押物第119章 農忙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428章 談論第402章 妥協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878章 無線電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536章 阿爾圖佐夫的計劃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45章 羅恩羅達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287章 西逃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164章 爭議第360章 安排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1551章 交涉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304章 坎帕拉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484章 訓練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371章 生意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832章 押解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555章 羞辱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114章 抉擇第1507章 大水災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84章 連環計第1239章 兵變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200章 分裂第772章 心態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811章 送行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88章 衝突升級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48章 訂婚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524章 幸福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027章 合金鋼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207章 換牌第187章 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