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合作辦學

第877章 合作辦學

膠州水兵們的苦日子還在後頭呢!因爲按照東非政府的決議,或者說恩斯特的決定,這次東非教官要對這些遠東帝國水兵繼續進行長達一年多時間的集訓,而且完全模擬戰爭模式進行,一直持續到明年的五月份。

因爲按照原歷史,日本入侵朝鮮的時間是明年的六月份,後面朝鮮必然要向自己的宗主國求助。

當然,歷史不是一成不變,遠東帝國有沒有這一劫都難說,萬一真派個天降猛男或者運氣好說不定真能擋住日本的第一波攻勢。

沒錯,就是第一波攻勢,依照恩斯特對日本人的瞭解,“小小”挫折對他們的野心而言,完全是可以克服的,就像前世如果沒有原子彈的話,恐怕真要攻入江戶,生擒倭皇才能讓他們不情不願的投降。

恩斯特這麼做,也不完全是個人私心,保障遠東帝國的獨立性,也是對東非在遠東利益的保障,就比如現在的膠州,經過東非的推波助瀾,經濟發展比前世早了三十年,英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對膠州都十分眼熱。

問題是這塊蛋糕是東非做大的,自然不可能和別國分享,當然,德國和奧匈帝國還是可以參與其中的,畢竟當初開發膠州東非就是打着兩國的旗幟,那個時候東非還是是遠東帝國上一任皇帝眼中的“非酋”呢。

……

達累斯薩拉姆市。

今天達累斯薩拉姆市東區顯得格外熱鬧,在繼達累斯薩拉姆大學之後,達累斯薩拉姆市的第二所教育部註冊的高等教育院校成立。

達累斯薩拉姆市政府和中央省省政府的許多要員共同參與了這次慶祝活動。

“達累斯薩拉姆理工技術學院成立儀式。”

只見一條紅底標白的橫幅橫掛在一座“東非”式大學的門頭上,之所以叫做“東非”式大學門頭,那是因爲東非的大學和當前世界上很多主流學校不太一樣。

在很多人看來,東非高等教育院校就和東非在交通上的規劃一樣,有些“嚴重”的浪費而且風格比較怪異。

這自然也是恩斯特的傑作,畢竟作爲土木人,恩斯特照葫蘆畫瓢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大量借鑑二十一世紀東方校園特色,不說十成相似,那也是九成九雷同,就包括這座頗爲“大氣”且體現着工業極簡主義風格的大學校門。

這種在前世恩斯特看慣了,甚至有些視覺疲勞的建築風格,放在十九世紀,尤其是一堆歐洲風格建築中,反而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

而這個時候,康斯坦丁正在和德國“老鄉”攀談:“瓦格里董事也是斯圖加特人,你對於我們達累斯薩拉姆市如何看待?”

在歐洲的時候,斯圖加特就是距離黑興根親王國最近的大城市,當年上一代黑興根親王,也就是恩斯特的爺爺沒少資助斯圖加特的教育事業。

現在終於反過來,變成斯圖加特市支援東非高等教育事業,當然,這肯定有“柏林”的牽針引線,畢竟德國的高等教育資源也是有限的,加上東非又是“窮鄉僻壤”,沒有德國政府推動,這種事還真不好完成。

這次達累斯薩拉姆理工技術學院就是由斯圖加特聯合技術工業學校支援建設,當然,自從1876年之後,已經改名爲斯圖加特高等技術學院。

當然,放在前世21世紀,他還有更響亮的名字——斯圖加特大學,是德國九所卓越理工大學聯盟TU9成員之一,與亞琛工業大學、柏林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一道被認爲是德國六所聲譽最爲卓著的理工大學。

而斯圖加特聯合技術工業學院成立於1829年,再過個三十多年,那也是“百年名校”。

所以由這所學校爲主,援建的達累斯薩拉姆理工技術學院,也讓東非政府更加方便引入德國高等教育制度。

對於康斯坦丁這位在斯圖加特也有鼎鼎大名的東非國王,瓦格里早就有所瞭解,畢竟在他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康斯坦丁就是斯圖加特地區的名人之一。

畢竟黑興根距離斯圖加特太近,大部分斯圖加特乃至原符騰堡王國的民衆知道黑興根親王國的存在,在東非成爲世界大國之後,更是如此,畢竟也算是斯圖加特周邊走出的“大人物”。

“國王陛下,來到達累斯薩拉姆市之後,讓我感覺到了一種親切感,這裡有些和斯圖加特一樣類似的風格。”

瓦格里不是恭維,而是實事求是的說道,這是必然的,黑興根王室就出自斯圖加特附近的黑興根親王國,所以東非王國帶着濃郁的“南德意志風格”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施瓦本風格”。

聽到他的評價,康斯坦丁很高興,自己雖然常年待在東非,但是對德國也是有感情的。

“瓦格里校董,這次東德合作,對於貴校和我們東非而言,都是一次良好的機會,東非雖然建立時間短,但是毫不客氣的說,達累斯薩拉姆市在各個領域,放在世界上都能排在不錯的位置,而其中唯一不匹配的就是達累斯薩拉姆市的高等教育情況。”

康斯坦丁接着說道:“像柏林,倫敦,維也納,巴黎等城市,都是高校雲集,而達累斯薩拉姆之前只有一所大學,還沒有建設幾年時間,你們的支援極大豐富了達累斯薩拉姆市教育資源,並且給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德意志文化底蘊。”

達累斯薩拉姆市高等教育資源和城市規模確實不匹配,像斯圖加特這種“小城市”都有幾所高校。

當然,這個“小城市”是相對於達累斯薩拉姆市而言,達累斯薩拉姆放在德國應該和慕尼黑等城市一個級別。

而且達累斯薩拉姆市的高等教育資源實際上集中在旁邊的“索加市”,包括東非最頂尖的東非電力大學都設在索加市,還有一堆學校和研究所。

索加市距離達累斯薩拉姆市僅有十幾公里路程,這樣一來,只要達累斯薩拉姆市慢慢擴張,未來勢必會和索加市接壤。

不要說索加市,就是第一鎮市的距離,也有這個可能性,畢竟恩斯特未來是要遷都的,那第一鎮市喪失政治功能後,肯定只能融入達累斯薩拉姆經濟圈。

當然,東非大學數量少,除了幾所重點投入的大學以外,其他學校和歐美高校差距甚遠,這也是東非急於和德國政府合作辦學的重要原因。

東非是已經培養了不少大學生,但是能獨當一面的還真不多,而且這種頂尖人才還被各種研究機構瓜分,所以爲了加速東非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德,奧等德意志國家合作是必然的。

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333章 1919年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560章 記者會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49章 疾病防控第619章 繳獲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63章 熱心腸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471章 漏洞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54章 發“貨”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58章 夜襲第1224章 收網第938章 換血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361章 k001第140章 新品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248章 普吉島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291章 “偷國”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981章 捷徑第525章 血清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742章 大捷第844章 魯道夫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014章 輕工業第65章 電燈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560章 記者會第1239章 兵變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830章 蓄水池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904章 卡賓達第780章 追蹤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769章 籌碼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79章 總部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782章 近衛師第27章 地圖第1315章 交接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820章 購艦第428章 談論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220章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539章 鄰居論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801章 恭賀第304章 調停第332章 稻種
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333章 1919年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560章 記者會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49章 疾病防控第619章 繳獲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63章 熱心腸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471章 漏洞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54章 發“貨”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58章 夜襲第1224章 收網第938章 換血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361章 k001第140章 新品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248章 普吉島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291章 “偷國”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981章 捷徑第525章 血清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742章 大捷第844章 魯道夫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014章 輕工業第65章 電燈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560章 記者會第1239章 兵變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830章 蓄水池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904章 卡賓達第780章 追蹤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769章 籌碼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79章 總部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782章 近衛師第27章 地圖第1315章 交接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820章 購艦第428章 談論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220章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539章 鄰居論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801章 恭賀第304章 調停第332章 稻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