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

東非的歷史課,重點內容大致可以分爲兩類,一部分是遠東史,一部分是羅馬加神聖羅馬帝國曆史。

這不是有意而爲的,世界古代史說到底就是歐亞大陸歷史爲主,外加北非,而東非肯定不會刻意宣講阿拉伯地區的歷史,至於印度歷史當神話聽聽就好。

德意志人歷史就很匱乏,確實能和古代日耳曼人搭上關係,但是古日耳曼人對於羅馬來說那純純的蠻子,而且說到底英法德奧等一衆國家都和古日耳曼人有關,畢竟西羅馬帝國亡就是古日耳曼人乾的,所以還不如直接把羅馬帝國曆史和神聖羅馬帝國曆史嫁接一下。

不過這些和東非都沒有關係,東非只是需要歷史背後的那些經驗和教訓,防止未來歷史虛無主義或者僞史論流行。

以史爲鑑,這對於前世遠東人來說並不困難,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偶爾可以借鑑,但是對於很多缺乏歷史的國家來說那就很困難。

當然,也有一些國家刻意隱瞞歷史,掩蓋國家罪行,那他們未來某一時刻依舊走上老路,因爲他們的後代沒有接受正確的歷史價值觀,重蹈覆轍是必然的。

這也是恩斯特未來不否認東非殖民歷史的原因,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反正給未來東非後人足夠的警醒即可。

就像遠東帝國近代屈辱史,也是遠東帝國能在21世紀大放異彩的重要原因,至少讓他們知道落後就要捱打這個道理。

而東非的發展道路就太順暢了,沒有遇到過大的挫折,未來也可能給東非國民造成錯覺,所以借鑑別人的歷史時刻敲打一下也好。

就比如蘇聯,在恩斯特看來就是前期發展過於順暢,後面稍微不達到預期,整個國家就崩潰了。

蘇聯解體時幾乎沒有短板,經濟再差也比同時期絕大部分國家強的多,可就是被全體國民拋棄了,而遠東就不一樣,同時代遠東帝國經濟那麼差,甚至比不上一些非洲國家,但是硬生生挺過了最動盪的九十年代。

……

“王儲殿下,這是裝配了最新空心橡膠胎的自行車,使用空心胎後,自行車的重量大爲減輕,同時騎行難度大大下降,使用起來也更輕便,最主要的是更加舒適。”

空心橡膠胎對自行車最大的提升那就是舒適性,以前的實心輪胎在東非的硬化平面路面上騎行倒是無所謂,可是出了第一鎮和索加市,道路情況就複雜了,按照東非的路況,原來的自行車,腎結石都能震出來。

在一衆人驚訝的表情中,恩斯特騎上了這款東非產的大槓自行車,繞着噴泉附近騎了兩圈。

“感覺不錯,性能確實已經可以滿足基本需求了,雖然還是很笨重。”

恩斯特嘴上說着笨重,實際上側面說明用的都是真材實料,就這車架的牢固性,拉個上百斤貨物輕輕鬆鬆。

前世歷史上1889年蘇格蘭人傑羅巴才發明了充氣空心輪胎,而東非的空心輪胎研究時間早在1876年就已經開始。

如今東非橡膠產業蓬勃發展,並且取代巴西成爲世界最大的橡膠產地,所以在橡膠的應用領域下了很大功夫去研究。

滾珠軸承,車座、腳蹬子、車把、乃至自行車後座等重要部件早恩斯特的指點下改良和應用上了,空心胎算是補齊了最後一塊短板,未來自行車就可以全面推廣了。

“自行車這個產業,在東非大有前途,對世界來說也很重要,應用領域也十分廣泛,所以我打算大力扶持這項產業。”恩斯特說道。實際上黑興根財團旗下黑興根日用品公司本身就是世界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商,但是以前自行車純純的富人才能享受,市場十分狹窄,現在徹底完善後,不分男女老幼或者貧富懸殊都可以推廣,當然,太窮的話肯定還是消費不起,但是歐洲大部分工薪階層攢攢錢應該也可以買一輛。

至於東非人攢夠票子也可以擁有一輛,還有一部分羣體直接可以獲得分配,就比如索加市這個東非新城市。

當然,這個場景說的是產業鏈搭建完成以後,可能需要等上幾年時間。

所以恩斯特說道:“姆貝亞,哈拉雷,布拉瓦約,內羅畢,蒙巴薩,達累斯薩拉姆和巴加莫約可以提前建設工廠,內陸這幾個城市主要供應東非本土,港口城市未來兼顧出口需求。”

出口自然是面向阿拉伯地區,遠東帝國等工業落後的國家,至於歐洲由黑興根財團在德意志地區的自行車工廠擴建即可。

恩斯特這次確實是大手筆,七個城市那就是之前七家自行車廠,而自行車零件生產又關係到不少相關產業,就比如鏈條,空心鋼管,輪胎等,都需要投入和設計,這樣有需要建設一大批工廠和企業。

要知道前世遠東帝國在20世紀八十年代也才六十多家自行車生產企業,當然這種生產企業肯定規模不小,而東非自然也是要走大廠的路子。

自行車行業目前還是以小作坊生產爲主,這種需求不大的東西,大多都是靠着手工來完成的,很多零件自己製造,這也是黑興根日用品公司能成爲世界最大自行車生產企業的原因。

投入很大,但是隻要建設完成後,靠着生產成本優勢和市場接受度,未來東非就能把錢賺回來,在恩斯特印象中自行車從來都是熱銷產品。

“軍方到時候也可以訂購一批,我認爲自行車在軍事上也有很大的應用場景。”

軍事領域的應用?難道是送信或者拉物資,偵察等?

這個時代的人不知道軍隊如何應用自行車,上面兩種猜測當然都有可能,不過馬匹在東非完全可以勝任。

恩斯特主要是認爲可以用自行車來建設一支快速反應部隊,尤其是在一些地形複雜的地區,就比如東南亞。

自行車部隊最出名的就是二戰時期小鬼子的銀輪部隊,因爲東南亞地區雨林氣候,道路泥濘,坦克,車輛不容易行進,所以日軍給部分進攻部隊配備自行車,追擊撤退的盟軍,自行車在進攻馬來半島的時候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被戲稱爲“東方的閃擊戰”。

東非作爲熱帶國家,且擁有蘭芳海外省這種南洋島嶼國土,所以恩斯特感覺自行車部隊在南洋那種熱帶雨林地區能發揮很大的作用,這和東非部隊重視熱帶雨林等熱帶氣候區域作戰訓練的方針是不謀而合的。

“軍隊對自行車可能有一些特殊需求,這方面也可以研究研究,就比如摺疊自行車,亦或者三輪車帶貨箱的那種,不僅是軍方,民間或許也有這種需求。”

恩斯特突然就想到了三輪自行車,甚至是倒騎驢(車廂在前的三輪車),這不就可以用於方便拉貨了麼。

雖然奧德彪那種靠着二輪自行車也可以拉很多的貨,但是三輪車的應用形式更廣泛,這種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在遠東也是很廣泛的街頭交通工具,只不過很多被電三輪取代。

第29章 艱苦行軍請假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236章 敖德薩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30章 入侵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494章 假情報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113章 大借款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600章 嘗試第850章 移民第871章 “萊茵”市第1128章 開端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333章 1919年第135章 休整第570章 投降!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184章 通吃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460章 衝突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475章 出手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672章 危與機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351章 過往第797章第595章 鼓動第222章 體面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238章 三把“刀”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84章 談判第108章 歷史課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389章 定居第1184章 通吃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998章 貝拉市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4章 飲食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840章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243章 70式第345章 援助團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467章 觀察
第29章 艱苦行軍請假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236章 敖德薩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30章 入侵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494章 假情報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113章 大借款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600章 嘗試第850章 移民第871章 “萊茵”市第1128章 開端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333章 1919年第135章 休整第570章 投降!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184章 通吃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460章 衝突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475章 出手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672章 危與機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351章 過往第797章第595章 鼓動第222章 體面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238章 三把“刀”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84章 談判第108章 歷史課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389章 定居第1184章 通吃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998章 貝拉市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4章 飲食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840章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243章 70式第345章 援助團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467章 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