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

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

“科裡德船長,今年貿易怎麼樣?”

在亞松森,東非外交大使羅列和科裡德船長進行了會面,實際上就是老朋友見面。

東非和南美之間聯絡並不是很方便,即便作爲東非駐巴拉圭大使的羅利想要獲得一些國內信息也要依賴於科裡德船長這些從國內到巴拉圭從事貿易的人員。

“最近這些年生意還不錯,巴拉圭和東非之間的貿易一直處在上升狀態,以前我帶隊只有四艘船,今年足足有三艘,除了亞松森,現在東方市也成了兩國貿易的一個重要地點。”

羅利點點頭道:“看來我國對東方市的貿易發展不錯,我記得相關政策是在1892年纔開始的,那時候東非和巴拉圭貿易還主要集中在亞松森市。”

科裡德船長說道:“是的,東方市的位置畢竟比較特殊,不僅僅是巴拉圭,同時背後還有巴西和阿根廷兩國,這些年阿根廷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所以我們和阿根廷的貿易往來正在迅速增加。”

羅列:“阿根廷情況特殊,主要還是地理和氣候優越,所以英國最近這些年一直對阿根廷進行投資,尤其是阿根廷的鐵路飛速增長,不過阿根廷經濟也比較畸形,如果英國人從當地撤資,或者市場發生變動,像阿根廷這種經濟結構單一的國家最容易受到衝擊。”

當然,科裡德船長可不這麼看:“沒有英國人的投資建設,那阿根廷現在依舊是不毛之地,所以阿根廷政府應該感謝英國人的投資建設,當然,即便沒有英國,阿根廷的條件也能吸引到其他國家,至於經濟結構這一點,農業總是比較穩定的,就算阿根廷農業破產,也不至於一地雞毛,在此前他們可什麼都沒有,至少英國人幫他們修了不少鐵路和工廠。”

羅列不置可否道:“還是自主一點好,當然,我的意思是不能對其他國家產生依賴,就比如我們東非經濟自成體系,即便和其他國家有些差距,但也摸索出自己的道路,而阿根廷經濟更像是飲鳩解渴。”

羅列大使和科裡德船長的話其實都沒有問題,阿根廷政府治理能力是比較差的,至少從發展經濟的眼光上來說,並不成熟,很容易受外部干擾。

爲此羅列還以巴拉圭舉例說道:“像巴拉圭人就比阿根廷人眼光好的多,在巴拉圭戰爭之前,巴拉圭統治者就知道工業發展的重要性,而在巴拉圭戰爭之後,當時的巴拉圭可以說完全被廢掉了,但是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已經重現當年的盛景。”

對於這一點,科裡德船長是比較認同的,他說道:“這一點確實,至少從亞松森的發展就可以看出來,當初我第一次來亞松森的時候,這裡人口才兩萬多,現在已經發展到七八萬左右了吧!”

羅列笑着說道:“你的眼光也不行麼!去年亞松森人口就已經超過十萬了,放在南美也不算一座小城市了,如今巴拉圭總人口恐怕九十萬應該是有了。”

九十萬人口放在區域內來說已經比較多了,彼時阿根廷人口才四百多萬,巴西人口一千八百萬,但是阿根廷和巴西面積太大,而巴拉圭隔壁玻利維亞人口也才一百多萬,原來巴拉圭的親兄弟烏拉圭也纔不到一百萬。

而歷史上這個時間點,巴拉圭人口才六十多萬,接近七十萬,所以巴拉圭人口比歷史上多出二十萬。

現在阿根廷也就巴拉圭人口的四倍多,要是兩國再打一仗誰輸誰贏恐怕都不好說,當然,前提是巴西和烏拉圭不參加。

如今的巴拉圭總面積也就才三十多萬平方公里,還沒有玻利維亞政府給巴拉圭送助攻(查科戰爭中巴拉圭獲得十八萬平方公里國土),所以巴拉圭的人口密度在區域內已經算不小了。

科裡德船長說道:“人口增加,經濟恢復的情況下,東非和巴拉圭的貿易量增加也就不足爲奇,不過當前南美其他國家發展也不弱,如果不是和東非相比的話。”

東非發展在歐美之外國家中完全是一枝獨秀,畢竟東非存在到現在時間也就三十多年時間,已經把南美第一的巴西甩的連尾燈都看不到,光人口就是巴西的數倍多,工農業增速也遠超巴西。

別的不說,現在巴西也就是人口比阿根廷多,實際上經濟狀況遠不如阿根廷,巴拉圭。

當然,巴拉圭經濟取得的成績和東非脫不開關係,不過巴拉圭政府不行的話,那也是白搭。

科裡德船長:“我這次來還要給你帶個消息,在我來之前,國內報紙上就已經頻繁加大了對南美洲的描述,所以未來南美洲肯定是我國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

羅列端起咖啡抿了一口道:“這是必然的,從我國獲得安哥拉以後,東非就註定了會在大西洋有所作爲,而大西洋方面我國能最快達到效果的國家和地區除了西非就是南美了。”

東非,西非,南美都位於南大西洋區域,所以東非想擴大南大西洋的影響力和貿易必然會從西非和南美入手,而西非現在全是殖民地,沒有自主發展的權利,所以相對獨立的南美洲各國就是東非政府的唯一選擇。

“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於和目前我們東非關係最好的巴拉圭終究不是大國。”羅列感嘆道,畢竟他是巴拉圭大使,而不是巴西或者阿根廷大使,對於這兩個國家,東非的重視程度可能在巴拉圭之上。

當然,除了羅列所說的巴西和阿根廷以外,其實恩斯特對秘魯等國家的關注也不弱,只不過秘魯應該算太平洋國家,而德雷克海峽比好望角航線還要兇險,即便二十一世紀萬噸巨輪在德雷克海峽通過都不容易,更何況19世紀的船隻。

所以東非就算想繞過德雷克海峽和秘魯發展貿易也不容易,替換德雷克海峽這可能也是巴拿馬運河修建的重要意義之一。

巴拿馬運河比蘇伊士運河困難的,所以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建成,而美國主要通過鐵路來實現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之間的貿易往來。

不過,危險相對於秘魯豐富資源而言不值一提,秘魯一個國家的銅礦就比東非全國都要多,其他資源也比較豐富,當然,距離東非也比較近。

東非目前對南美洲的重點攻略方向主要是南部和東部,實際上就是巴拉圭,烏拉圭,巴西,阿根廷和秘魯這五個國家。

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487章 太特城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801章 恭賀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87章 西北之亂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903章 萊茵宮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83章 到達第387章 初交手第347章 開飯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629章 教育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300章 掠奪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203章 車展第1316章 對話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189章 邀請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10章 海岸線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973章 籌備第595章 鼓動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343章 屯田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9章 岸防炮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193章 “理想國”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367章 鐵甲艦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694章 訛詐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165章 抵押物第822章 卡賓達第206章 “收破爛”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792章 條件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418章 學徒第119章 農忙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598章 新年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2章 戰場間隙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99章 結款第981章 捷徑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77章 “貨物”到港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92章 入籍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
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487章 太特城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801章 恭賀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87章 西北之亂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903章 萊茵宮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83章 到達第387章 初交手第347章 開飯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629章 教育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300章 掠奪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203章 車展第1316章 對話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189章 邀請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10章 海岸線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973章 籌備第595章 鼓動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343章 屯田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9章 岸防炮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193章 “理想國”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367章 鐵甲艦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694章 訛詐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165章 抵押物第822章 卡賓達第206章 “收破爛”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792章 條件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418章 學徒第119章 農忙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598章 新年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2章 戰場間隙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99章 結款第981章 捷徑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77章 “貨物”到港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92章 入籍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