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熬過光明

畢竟俄國工黨政權的領導人能力可是十分強悍的,尤其是在大局觀方面,爲了新生政權的安危,他能開出同盟國心動的籌碼。

雖然這在俄國前政府看來是“賣國”行爲,但是從實事求是的角度來說,俄國當前領導層,他們所圖謀的可不是俄國一地的變革,而是席捲全世界的變革。

這要從早期世界工黨的思想以及對國家的態度來說,工黨的鬥爭主要是以階層爲判別敵對關係,而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所以現在俄國工黨的理想最終是要消滅“國家”這一組織形式的。

所以俄國工黨在現階段,可不僅僅是“俄國”的,而是一種以世界格局爲維度的國際性政黨。

從這個角度來說,前世俄國工黨割讓大片領土從而謀求退出一戰,他們是毫無心理負擔的,畢竟他們要的是保留奪取整個世界變革的“火種”,避免之前巴黎的失誤。

當然,這是目前俄國工黨的主流認知,具有理想主義色彩,他們之中肯定有人依舊抱着“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等狹隘認知。

反過來後者反而不是恩斯特這種封建君主所忌憚的,畢竟東非本質上也是這種國家,東非推行的大政府主義,極端“萊茵”民族主義都是這種類型。

總而言之,恩斯特認爲同盟國勢必會和俄國工黨談和,這樣一來,其他國家更不可能插手俄國內部事務。

就比如上一次巴黎工黨,他們的失敗就可以說沒有俄國這麼好的機遇,面對普魯士和本國的聯合圍剿,最終被扼殺。

而聽到恩斯特這番話後,巴拉諾夫大使的心情也變得鬱悶起來。

這個時候指望同盟國幫助俄國平叛,那根本就是白日做夢,畢竟作爲昔日的敵人,同盟國可是恨死了之前的沙皇政府和俄國臨時政府。

雖然同盟國也討厭俄國工黨,但是他們更痛恨堅持戰爭的沙皇政府和臨時政府。

整個東線戰場,俄國可是投入了將近千萬兵力,給同盟國造成了大量傷亡,如果沒有俄國,德奧兩國早就擺平英法了。

巴拉諾夫自然也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但是他還是語氣誠懇的說道:“陛下,如今俄國的形勢已經十分危急,我還是希望貴國能夠盡最大的努力,消滅俄國的亂黨。”

“正如我之前所說,工黨不僅僅是俄國的威脅,而是整個世界的威脅,他們一但成功,很有可能在全世界掀起一股逆流,最終威脅到東非。”

面對這種抄家砍頭的世界變革力量,全世界的反動勢力就沒有不害怕的,不過其中恩斯特是一個例外。

如果沒有前世的經歷,那恩斯特或許會對俄國工黨感到恐懼,但是正是因爲前世的認知,恩斯特不認爲俄國工黨能夠成事,這種政權遲早都會經受不起人性的考驗,從而腐化,除非帶帶出現弗拉基米爾亦或者那樣約瑟夫有能力的狠人。

當然,雖然不看好俄國工黨的前景,東非也不得不防,尤其是抵擋住其腐化之前的強大意識形態輸出衝擊。

所以恩斯特說道:“巴拉諾夫大使,這一點你們可以放心,我們東非是絕對不會認同工黨理念的,接下來我國政府會聯繫美國等其他國家,共同應對俄國工黨這個威脅。”

“當然,我們東非也只能盡力而爲,正如我之前所說,東非對俄國鞭長莫及,而英德雙方估計對我們也不會太過信任。”

“所以最終能不能奪回國家政權,那還要靠你們國內自己人團結起來,現在你們應該放下成見,共同應對俄國工黨這個生死大敵。”

恩斯特所指的自然是俄國的貴族,官僚以及資本家三個反動勢力,如果他們能聯合起來,那說不定真能撲滅俄國的火苗。

這個時候,俄國可是還有大量地區掌握在這些反動勢力手中,他們手中有錢,有軍隊,有地盤,唯一缺乏的就是整合這些資源的領導。

而恩斯特的這番表態,自然是引得了巴拉諾夫大使的感激,畢竟這個時候,巴拉諾夫等俄國政治勢力依舊抱着優勢在我的這種心理。

他們不知道自己接下來面對的這個對手將會有多麼強大,畢竟俄國工黨能夠團結俄國的多數人,而巴拉諾夫一方,本來就人少,還藏着八百個心眼子,恩斯特很不看好他們接下來的表現。

當然,這種不利於帝國主義團結的話,恩斯特肯定不會當着巴拉諾夫的面說出來。

別說俄國目前局勢糜爛,就算東非這種當前社會比較穩定國家,如果面對工黨在思想上的入侵,恐怕都會比較吃力,而且恩斯特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也不願意消滅俄國工黨。

雖然作爲典型的封建君主,但是恩斯特可是熟知“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道理。

而俄國工黨政權就能很好的充當“敵國外患”這個角色,從而倒逼東非本國的發展。

其實歷來改革,最難解決的就是金字塔中間那羣人的問題,他們形成的強大集體,上面搬不動,下面擡不動,就比如之前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就是典型案例。

除非有人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他們只有在感受到死亡威脅的時候,纔會突然變得有“良心”,但也僅僅是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

如果有了俄國工黨這把刀,恩斯特未來也好順時對東非的政策進行調整,就像冷戰時的美國一樣。

當然,其中的度要把握好,要不然這把刀最先砍的就是恩斯特的頭顱。

所以恩斯特已經開始在內心盤算如何利用俄國工黨的同時,警惕俄國工黨對東非的滲透,這也算一種養“寇”自重。

說到底,恩斯特這個封建殘餘還是有一點點可憐的“良心”,畢竟東非想要政權穩固,就只能不斷髮展,而發展就不可能一成不變,即便東非這種帝國主義國家也必須學會與時俱進。

有前世的經驗,恩斯特自然知道如何對付俄國工黨政權,畢竟前世美國已經給出了樣板,所以整理了下心緒後,恩斯特依舊認爲俄國工黨並不可怕。

只要東非熬過俄國工黨政權初期的烈日,總能最後等到他的黃昏,最終迎來他的黑暗,熬過光明,哪個時候,俄國工黨自然也就構不成威脅,當然,彼時恩斯特更願意稱之爲紅色帝國主義國家。

恩斯特說道:“在此前,巴拉諾夫大使,你們最好和其他國家取得聯繫,畢竟東非想要幫助俄國,其他國家估計不會這麼看。”

“還有阿列克謝皇儲,你們三人這段時間就繼續待在東非吧!等到俄國最終塵埃落定後,再回國也時間不遲。”

這也算恩斯特善意的提醒,畢竟阿列克謝,瑪利亞,安娜斯塔西婭三人可是在俄國工黨那掛着號的,他們這個時候返回俄國只有死路一條。

三姐瑪利亞公主自然不知道恩斯特的想法,她目前最緊張的還是父母和姐姐們的安危,至於俄羅斯帝國的安危,從始至終都是她要考慮的。

她帶着略微哽咽的聲音說道:“陛下,那我父皇他們怎麼辦?還請你們幫助父皇他們從俄國脫困。”

面對眼前無助的俄國皇女,恩斯特只能安慰道:“這自然沒有問題,我們會派人盡最大可能營救尼古拉二世他們,當然,最終結果如何,那隻能聽從天……上帝的安排了。”

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803章 威脅第98章 遊歷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78章 無線電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316章 萊茵盾第1395章 下藥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606章 後悔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49章 南下第992章 入籍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546章 許可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41章 學習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62章 激戰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852章 夏威夷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546章 許可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441章 回國第78章 奧匈帝國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992章 入籍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782章 近衛師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809章 事後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837章 颱風第154章 發“貨”第128章 打探第862章 後續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220章 萊茵人第772章 心態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302章 巴庫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904章 卡賓達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556章 氣吐血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552章 過往第1285章 挖坑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291章 “偷國”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177章 放牧第108章 歷史課第135章 休整第1155章 震怖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922章 大開殺戒
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803章 威脅第98章 遊歷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78章 無線電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316章 萊茵盾第1395章 下藥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606章 後悔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49章 南下第992章 入籍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546章 許可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41章 學習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62章 激戰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852章 夏威夷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546章 許可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441章 回國第78章 奧匈帝國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992章 入籍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782章 近衛師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809章 事後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837章 颱風第154章 發“貨”第128章 打探第862章 後續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220章 萊茵人第772章 心態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302章 巴庫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904章 卡賓達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556章 氣吐血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552章 過往第1285章 挖坑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291章 “偷國”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177章 放牧第108章 歷史課第135章 休整第1155章 震怖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922章 大開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