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伊林加

隨着五天的行程,火車終於停靠在伊林加市,幾乎每到一站火車就要停下來補充補給,像伊林市也算一個大站,所以會停靠的時間久一點。

作爲威爾斯的家鄉,所以他也要在這裡和自己的家人們見上一面。

走出車廂,讓威爾斯感覺有些彷徨,首先就是一座陌生的車站大樓,總共有兩層高,用紅磚修建,和歐洲無異,當初威爾斯離開伊林加市的時候,這裡只有幾間小房子,和一個簡陋的木製站牌,甚至腳下根本沒有月臺。

踩在用水泥和磚石構建的月臺上,看着眼前的站樓,這不是威爾斯記憶裡的“伊林加市火車站”。

“怎麼了,威爾斯?”瑪麗摟着兒子看到丈夫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問詢道。

威爾斯穩定情緒說道:“可能是近鄉情怯,而且伊林加市這座車站和我記憶裡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心緒有些複雜。”

艾德利斯:“威爾斯先生,這座車站應該是三,四年前剛建好的,雖然經常走中央鐵路線,但是對於各個車站的建設時間我也記得不太清楚,不過以前東非很多車站條件非常差,所以和你記憶裡有太大落差是可以理解的。”

“是啊,當初伊林加市火車站可沒有這麼豪華,那個時候進站的地方都是用簡易圍欄圍起來的,周邊都是泥巴地和草地,火車就停在鐵路上,登車都很費勁,要先把箱子先搬到車上,然後拉着車門邊框爬上去。”威爾斯回憶道。

他用腳往地上跺了跺,“現在都用上混凝土檯面了,出了車門中間只有一條小縫,放上踏板,可以平齊的從車上走過來。”

說着他指着車站樓道:“以前這裡只有四間小屋子,我記得還有一間倉庫,現在都沒了,變成了氣派的候車大廳,現在連客貨都分離了麼?”

“貨運站是轉移了,我們之前經過多多馬市的時候你應該見過,現在都是通過岔道分開,這樣能極大提升效率,我想前面不遠應該就有這樣的岔道通往貨運站。”艾德利斯解釋道。

以前東非車次少,大多數列車都是客貨混裝,像現在威爾斯一行人乘坐的客運專列在以前是不常見的。

“連伊林加市這種東非籍籍無名的小城市都能建設這麼好,那東非其他城市應該都不差。”威爾斯說道。

“其實伊林加市放在東非來說不算小城市吧!畢竟整個鐵路線,從多多馬到姆貝亞市中間,伊林加市都算一座較大城市了。”艾德利斯說道。

東非城市之間發展是不平衡的,尤其是那些國家重點發展或者區位優勢明顯的城市,當然,除開這些因素,總體上東部城市強於其他地區,主要還是因爲開發早。

“問題是現在誰會來接你?”

威爾斯離開家鄉這麼多年,總不可能帶着這麼一大堆行李往家裡跑,主要是他家在村子裡,而不是伊林加市市區,這樣距離可就遠了。

“政府是通知你的家人了,不過火車並不是很準時的交通工具,我們可能要在這裡等一等,如果不行的話就只能去郵政系統的驛站裡湊活過一晚上了。”艾德利斯說道。

東非的火車也不能保證準點,這在這個時代是習以爲常的,不過除非遇到突發事件,比如惡劣的天災,一般情況下誤差不會超過六個小時,而威爾斯一行人這趟行程是很順利的,所以應該不會晚點太久。

威爾斯擡起腕錶看了看時間說道:“我們這趟車還早到了一個小時,會不會是他們按照正常時間表來接站的?”

艾德利斯:“我先去問一問工作人員,你們是在這裡等着,還是和我一起,亦或者先回車廂裡?”

“艾德利斯先生,謝謝你的好意,不過我還是在這裡等着吧!”威爾斯說道。

他可不想因爲自己的失誤導致和家人錯開,所以在這裡等待一段時間也無所謂。眼見如此,艾德利斯只好自己先去找個地方休息,讓他在站臺上陪着肯定是不願意的。

“威爾斯,這裡還是挺曬的,我就先帶威金斯去車廂裡了!”瑪麗說道。

“嗯,先去吧!”威爾斯說道。

目前伊林加市火車站雖然變化很大,但也是露天車站,沒有棚子遮風擋雨,當然,這也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

威金斯只能一個人在站臺上等待,爲了打發時間,只好先四處轉轉,同時和車站的鐵路職工聊聊天。

一個常年負責維持秩序的本地職工就和威爾斯聊了起來。

“你是從德國留學回來的東非人?”

“是的,不僅如此我還是伊林加市本地人。”

“那可真了不起,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可是很難出國的,你一定是天才樣的人物,像我家那幾個小子學習就不專心,只能等中學畢業後去社會上工作了。”

“其實,我也不是什麼天才,東非的課程還是很簡單的,這一點我在歐洲深有體會,歐洲人比我們學的更多,而且他們學校也更嚴格。”

“先生,伱可太謙虛了,每年東非能出國留學的可都是鳳毛麟角,一定是腦子好使,不然也競爭不過那麼多人。”

威爾斯只能笑笑不說話,他說的可是實話,東非能學到的東西在他那個時候確實很少,包括他的小學和中學,教師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

所以學習主要還是靠自學,威爾斯也只是專心攻讀課本上的知識,因爲有些原理之類的可能老師也搞不清楚。

但是等到了德國後,威爾斯發現那裡的學生纔是真正的涉獵廣泛,有時候語言都要學好幾門,不像東非只教德語。

當然,東非畢竟和歐洲不同,歐洲那麼多國家,所以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學科,不然未來恐怕只能在自己國家裡打轉。

不過只會一門德語的威爾斯感覺還不錯,因爲德意志邦國很多,不過後來爲了能夠了解新技術,他也自學了英語和法語。

“知識總歸是有用的,我們這一代,即便在歐洲靠着知識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可以安身立命,成家就業,畢竟在工業時代,國家很重視知識型人才的價值。”威爾斯說道。

“誰說不是呢!可惜我家裡幾個不成器的玩意,就不知道上進,像你這樣的成功人士才應該是他們的榜樣。”

對於這點,恐怕是東非普及義務教育的弊端,太容易得到就不容易珍惜。

“如果沒有太大的追求,這樣也挺好,就像我在歐洲待了很多年,和家人見面的機會都很少。”威爾斯說道,這是威爾斯的真實感覺,不是能用生活質量所能彌補。

當然,這種情況未來肯定會得到好轉,畢竟東非正在一步步走向開放,對社會人員的流動限制也會進一步放寬。

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6章 平衡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220章 萊茵人第792章 條件第182章 抉擇第600章 嘗試第803章 威脅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441章 回國第160章 革新第1285章 挖坑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55章 羞辱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403章 撤資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315章 清倉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837章 颱風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013章 站隊第80章 農業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904章 卡賓達第676章 摩托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99章 岸防炮第867章 推銷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904章 卡賓達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303章 撤資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938章 換血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945章 空軍第821章 裁軍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4章 籌措資金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15章 交涉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380章 夜談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469章 鯨灣港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19章 農忙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769章 籌碼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72章 犀牛園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326章 野望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
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6章 平衡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220章 萊茵人第792章 條件第182章 抉擇第600章 嘗試第803章 威脅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441章 回國第160章 革新第1285章 挖坑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55章 羞辱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403章 撤資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315章 清倉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837章 颱風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013章 站隊第80章 農業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904章 卡賓達第676章 摩托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99章 岸防炮第867章 推銷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904章 卡賓達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303章 撤資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938章 換血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945章 空軍第821章 裁軍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4章 籌措資金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15章 交涉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380章 夜談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469章 鯨灣港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19章 農忙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769章 籌碼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72章 犀牛園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326章 野望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