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阿拉斯加

第68章 阿拉斯加

聖彼得堡。

接下差事的謝爾蓋找來自己的同夥,和他們說道情況。

“呶,這次只要我們可以說服帝國出售阿拉斯加殖民地給黑興根財團就能獲得一筆錢,如果可以幫助他們掏更少的錢,我們就拿的越多,這裡是先期的兩萬定金,只要我們完成了任務,就能拿到十萬盧布,每少算一百萬就可以多賺一萬。”

謝爾蓋拿着黑興根財團先前送的兩萬盧布支票說道。

“伯爵閣下,這個黑興根財團是不是太摳門了?那麼大一片土地,他們只想掏這麼點錢?”一個大臣說道。

“這你懂什麼?阿拉斯加那個鬼地方,你們心裡應該有數,就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價值,還指望真的有冤大頭接手!也就是這個黑興根財團的老闆愛好獨特,才願意花筆錢接手。”謝爾蓋講道。

“伯爵閣下,帝國不是正在聯繫美國佬來購買阿拉斯加殖民地麼?美國人應該能出更高的價吧!”有人提問道。

謝爾蓋惡狠狠的說:“美國人即使要買這塊地也不是心甘情願的,要不是當年我們在美國獨立時支持過美國人,他們壓根都不想搭理我們。”

“所以即便美國人礙於當年的情面接手了阿拉斯加殖民地,可是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美國人可不會單獨付錢給我們?”

“現在,我們說服帝國將阿拉斯加殖民地賣給黑興根財團,不但帝國可以甩掉阿拉斯加這個包袱,我們還能額外收取一部分酬,這樣雙贏的事勞何樂而不爲?”

……

冬宮。

謝爾蓋等人正在向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提議出售阿拉斯加事宜。

亞歷山大二世好奇的看向謝爾蓋等人說道:“謝爾蓋伯爵,出售阿拉斯加這件事,可是一直都是少數人知道,這個黑興根財團是從哪裡得來的消息。”

“陛下,其實這也正常,畢竟咱們曾經和歐洲的幾個王室商談過此事,而黑興根財團背後就是普魯士黑興根王子恩斯特,以他的身份想獲取這些消息不難。”謝爾蓋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亞歷山大二世認同了這個理由,點點頭道:“嗯,這樣說來,確實是這樣。”接着說:“那他們打算出什麼價格?”

“五百萬盧布。”

“什麼?五百萬盧布我沒有聽錯吧!這絕對不可能,真是癡心妄想。”亞歷山大二世不可置信的說道。

謝爾蓋眼見如此連忙解釋。

“陛下,不要急,實際上黑興根財團要購買的並不是整個阿拉斯加殖民地,而是北緯56度以北的部分,至於北緯56度以南的土地還是帝國部分。”

這麼一說,亞歷山大二世立刻就感興趣了,要知道阿拉斯加處在寒帶,只有越往南,才越適合人類居住。

之前,爲了開發阿拉斯加,俄國試圖向阿拉斯加地區移民,但是惡劣的天氣使得北方基本無法生活,所以這些移民大多以偏向海洋氣候的羣島和相對溫暖南方的陸地爲據點。

而黑興根財團居然放棄溫暖的南方,反而選擇北方的茫茫雪原,這就讓亞歷山大二世搞不懂了。

“他們爲何放棄56度以南的阿拉斯加領土?反而選擇氣候惡劣的北部?”亞歷山大二世好奇的問道。

“陛下,這是因爲黑興根財團也有和我們一樣的尷尬,就是北美大陸上有兩個過於強大的潛在對手,一個英國人,一個美國人。”謝爾蓋解釋道。

“而黑興根財團只是想找塊地區從事毛皮生意,所以黑興根財團並不十分需要相對溫暖的南方,而選擇貧瘠,氣候惡劣的北方。這樣可以避免英國人的貪婪。”

頭一次聽見有人說英國人貪婪的亞歷山大二世還是很高興的,畢竟在國際社會上歷來都是英法奧說俄國人貪得無厭。

“你的意思是這個黑興根財團拿帝國當擋箭牌!”

“陛下,這在我看來是互利互惠的事情,不存在誰利用誰,伱想一想我們當年殖民阿拉斯加和如今出售阿拉斯加的目的是什麼?”謝爾蓋反問道。

“當年殖民阿拉斯加當然是爲了在北美開發擴張,如今出售阿拉斯加則是這塊土地完全是個包袱,而且還有英國人虎視眈眈。”亞歷山大二世說道。

“這就對了,陛下,我們如果真的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人,那麼未來我們就永遠失去了在美洲的立足點,而把阿拉斯加賣給黑興根財團,我們不僅保留了阿拉斯加相對適合居住的地區,而且未來帝國精力恢復了,可以以南阿拉斯加爲據點,繼續向南擴張。至於英國人的威脅,在我們將阿拉斯加大部分地區賣掉後,就可以將阿拉斯加境內的人口遷徙到帝國控制的北緯56度以南南阿拉斯加,有了一定的人口,即使以英國人在北美的力量想要吞下帝國的南阿拉斯加,也要崩掉一口虎牙。”

亞歷山大二世十分認同這一點,實際上英國人對俄國的限制十分嚴格,自從克里米亞戰爭之後,俄國也暫時無力對抗英國人。

所以纔會出現賣掉阿拉斯加這個美洲橋頭堡的想法,實際上以俄國人的德行,氣候惡劣根本算不了什麼,西伯利亞那麼多環境惡劣的地方,不照樣被俄國一口吞下。

“總之陛下,我們將北阿拉斯加出售給黑興根財團百利而無一害,哪怕價格低一些也沒有關係,畢竟相較於失去在美洲的橋頭堡,當前少賺些錢不算什麼。”

其他獲利的大臣也附和謝爾蓋的說法,這更加動搖了亞歷山大二世的想法。

畢竟北美的富庶,對於俄國人來說那是肉眼可見的,尤其是這些年來美國的迅速發展,無不彰顯着美洲土地的肥沃。

如果沒有經歷克里米亞戰敗,哪怕年年虧損,俄國說什麼也不會放棄向北美擴張的機會。

現在有人願意將北阿拉斯加地區買走,就大大減輕了俄國人在美洲的壓力。

北緯56度以南阿拉斯加地區在阿拉斯加殖民地東南角上,以羣島和山地地形爲主,面積大約在兩萬平方千米,對於俄國來說確實好守。

而且這個位置距離加拿大和美國的核心位置更近,畢竟整個北美北部遍佈着面積龐大的雪原苔原,和森林。千里無人煙,是北美北部的真是寫照。

而恩斯特特意留給俄國人的這個地方就很講究,不僅處在阿拉斯加殖民地的最南端,而且有阿拉斯加暖流經過,氣候條件算是阿拉斯加最好的,同時這個地方沒有什麼重要資源。

比前世阿拉斯加產金地朱諾,還有部分附近石油產區要不是在阿拉斯加的東南角,恩斯特恨不得將整個阿拉斯加東南的尾巴都留給俄國人讓他未來和加拿大和美國狗咬狗。

(本章完)

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185章 速成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230章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930章 漢薩省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517章 過剩第287章 西逃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992章 入籍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269章 距離感第1333章 1919年第1549章 潰兵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199章 討論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6章 戰爭臨近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014章 輕工業第368章 插曲第961章 危與機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371章 生意第1239章 兵變第1281章 酒館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871章 “萊茵”市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51章 在法國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215章 交涉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942章 宣戰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784章 自己人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981章 捷徑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46章 船隊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56章 平衡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844章 魯道夫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837章 颱風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361章 影響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75章 大逃亡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555章 雨林裡的直升機
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185章 速成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230章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930章 漢薩省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517章 過剩第287章 西逃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992章 入籍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269章 距離感第1333章 1919年第1549章 潰兵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199章 討論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6章 戰爭臨近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014章 輕工業第368章 插曲第961章 危與機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371章 生意第1239章 兵變第1281章 酒館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871章 “萊茵”市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51章 在法國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215章 交涉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942章 宣戰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784章 自己人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981章 捷徑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46章 船隊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56章 平衡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844章 魯道夫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837章 颱風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361章 影響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75章 大逃亡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555章 雨林裡的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