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德國討論

在20世紀初的國家中,東非雖然是少有幾個人口破億的國家之一,但是東非人口規模並不足以讓其他國家感覺恐懼,畢竟歐洲很多國家人口都破千萬,還有俄國這種人口超過一億五千萬的頂級強國。

俄國人口長期維持在歐洲第一的水平,但這並不意味着俄國龐大人口體量能讓其他國家感覺恐懼,畢竟還要考慮工業,國防工業,經濟能力,社會穩定度,動員能力等因素,如果只憑借人口作爲國力依據的話,歐洲其他國家早就投降了。

並且東非人口破億的消息雖然震撼,但是也並非不能接受,在1910年美國人口數據也接近一億,和東非的差距並不算大,而美國的工業實力和經濟水平可比東非強多了,所以與其擔心東非,還不如擔心美國,怎麼看美國都比東非要強大一些。

同時,東非人口數據如此誇張,也完全說的過去,東非作爲移民國家,其大半人口都來自遠東帝國,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東非人口的異常情況。

遠東帝國長期作爲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每年隨便漏一點人口,都可以比擬一箇中小型國家的人口體量了,而東非長期接盤遠東帝國的過剩人口,所以東非人口能夠如此高速增長並不讓人感覺意外。

而且還要考慮歐洲德意志地區的因素,德意志地區經濟也就是近些年才徹底扭轉,在此前一直都是世界主要人口外流區域,所以東非在德意志地區和遠東帝國加持下,成爲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家完全說的過去。

事實上也是如此,恩斯特一直都將人口視爲財富,對於殖民前的非洲更是如此,沒有充足人口,非洲土地的開發難度之大不可想象,所以東非引入大量移民是萊茵皇室開拓非洲的必然舉措。

而東非的成功也給南德意志王國,比利時等國家提供了經驗,在此前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會大量引入遠東帝國移民。

雖然美國的華工,尤其是鐵路工人數量不少,但加起來也就幾萬人,而且在排華法案和經濟危機之後,幾乎沒有剩下多少。

事實上美國人從骨子裡就是看不起東亞人的,這一點並不僅僅針對遠東帝國,日本等東亞人口也不例外,就比如前些年美國政府和日本政府簽訂了協議,兩國通過利益交換,日本政府約束本國人口進入美國。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西,巴西對於日本移民就沒有太多阻攔了,這使得日本移民成爲日後巴西重要的族羣之一,這也反映出巴西社會比美國更加包容,也無愧於巴西“人種熔爐”的稱呼,即便對黑人巴西政府態度也算“友善”的。

當然,對於巴西的這種做法,恩斯特不過多評價,反正恩斯特對於日本人的態度還是以“陰謀論”爲主,因爲日本前世幹過太多骯髒的事,完全符合日本民族性格。

至於前世巴西爲什麼沒有遇到特殊情況,在恩斯特看來並非日本政府沒有這種想法,而是因爲戰敗導致日本政府就算有想法也無法實施了,進入20世紀後期,日本人口開始衰退就更是如此了。

而且脫離日本政府管控範圍的巴西日本移民,恐怕也不願意成爲日本政府的爪牙,畢竟他們在巴西生活還是很滋潤的,東亞人的內卷程度向來是最高的,這使得日本移民在巴西這個相對公平的社會中競爭很容易取得優勢。

甚至日本移民成爲巴西總統都有極大可能,而這種情況在美國等國家顯然不太可能發生。

……

在東非政府統計二五計劃數據的時候,德國政府正在就東非人口問題進行激烈的討論。

“東非人口差不多是一億一千多萬,幾乎是我國的兩倍,而且東非大部分人口都具有德意志血統,如果能夠將東非拉入我國陣營,對於德國奪取世界權柄是極其有利的。”

任何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都是值得拉攏的,或者說存在利用價值,哪怕前世印度情況那麼糟糕也是如此。

而東非人口數據公佈後,自然引發了德國政府內部很多人的興趣,如果能將東非綁在德國戰車上,德國政府甚至敢和整個歐洲單挑。

“能確定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麼?”威廉二世倒是沒有發表意見,因爲他對東非公佈數據持有懷疑態度,像東非這種規模的人口增長,實在太誇張了。

帝國首相貝特曼說道:“東非政府應該不至於在這種事情上造假,而且通過我們和東非這些年的經濟合作,也可以看出來東非人口數據具有真實性,比如農產品,工業品,礦產等大宗商品貿易,都對應的上。”

“之前我們對東非人口的預測大概就是五千萬以上,只不過這個預測顯然有着低估了,不過這也解釋了東非近些年來高速增加的貿易量,沒有龐大人口基礎顯然是做不到的。”

威廉二世點點頭說道:“是啊!誰也想不到東非隱藏的這麼深,在此前他們好像從來沒有公佈過正式的人口數據,不過這對於我們而言也是好消息,而且我們對於東非的市場潛力過於低估,這讓我們的損失有些大。”

一億多人口,在此時的世界上絕對稱得上是一個超級市場,而且因爲常年和東非打交道,在德國對於東非消費能力認知中,東非可不是那種亞非拉的窮國,至少東非就算普通人也比印度富裕的多。

而印度那種如此貧困的情況下,都能通過龐大體量,支撐英國的霸權,如果德國能夠主導東非,絲毫不比印度差,其他不說,光是東非的面積就不是印度能比的。

貝特曼嘆息道:“我們錯過了對東非的最佳干預時機,如果時間往前推個二三十年,我們能發現東非的潛力,也不至於這麼被動,尤其是南非戰爭之前,但事實證明我們總是對東非評價過低。”

威廉二世也酸溜溜的說道:“如果德國能夠提前轉變發展策略,積極殖民非洲,那今天整個中非和南非就都是我們的了!”

威廉二世作爲堅定的殖民主義者,對於海洋強國的追求是歷代普魯士君主中最高的。

當然,他所暢享的事也不太現實,畢竟普魯士初期如果不集中注意力在歐洲,那德國也不可能統一,德國頂多成爲二流國家,依舊被英,法乃至奧匈帝國壓制,而二流國家想和其他國家爭奪海外殖民地頂多分點列強看不上的殘羹剩飯。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比利時,荷蘭,說句不好聽的,如果英,法等國對他們的殖民地感興趣,那他們也只能乖乖退讓,如今他們殖民地能夠得以保留,很大程度在於其控制的殖民地“沒有”太大價值,或者說列強們出於平衡不太想動手。

就比如比利時的殖民地,如果沒有東非存在,那法國估計也不大可能讓比利時佔據這塊地方,不光殖民地,甚至沒有德國和英國存在,法國連比利時本土都吞掉了。

所以德國前期如果不能統一整合,那不過就是英,法,奧,俄手中的棋子,根本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832章 押解第758章 331師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320章 雙標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01章 招人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9章 利薩海戰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361章 影響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224章 收網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817章 東非糧倉斐迪南大公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608章 會面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30章 多多馬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735章 廓爾喀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87章 勸說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9章 接觸戰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546章 許可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222章 會面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012章 萌芽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536章 間諜第1236章 敖德薩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4章 水井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66章 《東桑條約》第86章 咖啡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018章 磋商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289章 教學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700章 龍騎兵第119章 農忙第1372章 平原省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811章 送行第1222章 會面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494章 假情報第51章 坦噶港第204章 “流放”?“潤”!第409章 比屬剛果
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832章 押解第758章 331師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320章 雙標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01章 招人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9章 利薩海戰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361章 影響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224章 收網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817章 東非糧倉斐迪南大公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608章 會面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30章 多多馬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735章 廓爾喀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87章 勸說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9章 接觸戰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546章 許可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222章 會面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012章 萌芽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536章 間諜第1236章 敖德薩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4章 水井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66章 《東桑條約》第86章 咖啡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018章 磋商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289章 教學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700章 龍騎兵第119章 農忙第1372章 平原省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811章 送行第1222章 會面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494章 假情報第51章 坦噶港第204章 “流放”?“潤”!第409章 比屬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