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

而從人口上來說,他彼河平原的居民可是正宗的暹羅人,和更南部那些信仰阿拉伯教的民衆有些明顯區別。

至於貿易上,雖然馬六甲海峽的崛起,讓他彼河平原的價值大降,但是重要性依舊極大。

畢竟這裡掌握在暹羅手中,也就意味着沒有人能切斷暹羅和東西方的貿易。

說到這裡,他彼河平原的戰略性價值就很明顯了,這裡其實就是前世“克拉地峽運河”構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拉瑪六世說道:“他彼河平原不可能交給貴國,除了這裡,南部的其他區域都可以談。”

而一直“觀戰”的英國克萊爾爵士也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說道:“除了他彼河平原以外,其他地方都可以給予東非,安德閣下,我想東非也要多體諒一下暹羅政府,這裡畢竟是暹羅的核心區域,而且暹羅還欠着東非一大筆錢,如果失去這裡,那賠款金額也要另算。”

暹羅可是欠着東非六千萬萊茵盾,而他彼河平原又是這個國家的財稅重地,所以克萊爾爵士的話貌似有一些道理。

不過這顯然不是他的真正目的,之所以克萊爾爵士會着急跳出來阻撓安德。

那是因爲在一旁分析了兩人的談判後,他的內心深處蹦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東非人爲什麼盯着這塊土地不放,再結合暹羅的地形,以及一些傳聞,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工程。

那就是“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開通可以說是一件歷史大事件,但是這條運河開通的時間並不美妙,畢竟巴拿馬運河正式開通是1914年。所以彼時世界的視線都同時期的歐洲戰爭所吸引。

而東非這次咄咄逼人的索要他彼河平原,這讓克萊爾爵士聯想到了“幾乎被人遺忘的”巴拿馬運河。

而克拉地峽的結構和巴拿馬運河所在的巴拿馬地峽何其相似。

那這是不是意味着東非也想在克拉地峽建設一條類似巴拿馬運河一樣的海上通道,從而打通東非和南洋的聯絡。

雖然,克拉地峽光是看地圖,就知道如果要在當地建設聯通印度洋和太平洋運河的難度不比巴拿馬運河小,可萬一東非真這麼幹呢!

克萊爾爵士的想法絕對不是天馬行空,而是有理有據。

英國爲什麼能夠維持海洋霸權的,除了皇家海軍的強大實力,最重要的就是佔據着世界上諸多海上戰略通道。

而馬六甲海峽就是其中之一,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只要牢牢控制馬六甲海峽,那所有歐洲和印度洋沿岸國家和遠東的貿易都要看英國的眼色行事。

而東非這個國家,作爲新晉列強,會甘心受制於英國麼!

馬六甲海峽同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好望角一樣,是英國可以牽制東非的戰略支點。

所以克萊爾爵士有充分理由相信,東非這次碰瓷暹羅,就是爲了克拉地峽而來。

所以爲了保證大英帝國在區域的利益,克萊爾爵士決計不能讓東非人的奸計得逞。

安德看着突然跳出來阻撓的克萊爾爵士有些不悅的說道:“克萊爾爵士,你們之前可是答應了我們不干擾這次談判活動。”

克萊爾爵士大義凜然的說道:“但是,我說的話同樣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威脅到大英帝國的利益所在。”

“而他彼河平原就是如此,他事關到帝國印度殖民地的安全,所以我不能袖手旁觀。”

這裡克萊爾所說的印度殖民地顯然包括緬甸地區,畢竟他彼河平原和緬甸接壤,克萊爾還能讓兩者扯上關係。

這自然引起了安德的腹誹,剛纔討論北大年地區的時候,你怎麼不跳出來說威脅英國馬來半島上殖民地的安全,畢竟北大年英國也佔了一部分。

而安德自然不會因爲所謂大英帝國的安全,就放棄自己的訴求,畢竟你背後有大英帝國,我背後還是萊茵帝國呢!

安德說道:“我們對當地的訴求,絕對不會威脅到貴國在緬甸的利益,畢竟從地勢上看,這裡也不可能對緬甸造成威脅。”

“緬甸和暹羅接壤的區域,地勢明顯高於他彼河平原地帶,在軍事上你們反而有優勢。”

至於古代爲什麼緬甸沒有競爭過泰國,那是因爲緬甸核心區域和這裡隔的太遠,即便佔領了當地,也會離心離德,不容易控制,物資上面也不便於運輸,在海權時代,反而不擔心這一點,但是緬甸也沒有機會了,畢竟西方人來了。

但是克萊爾怎麼可能讓這個威脅到英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霸權的關鍵——馬六甲海峽的地區落入東非人手裡。

哪怕克拉地峽運河有一點可能性,克萊爾都絕對不允許東非佔領這裡。

畢竟巴拿馬運河證明了克拉地峽運河並不是空中樓閣,只要東非捨得付出代價,克拉地峽完全有可能威脅到馬六甲海峽的地位。

而拉瑪六世雖然不知道克萊爾爵士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突然改口,卻也積極配合,就這樣,談判陷入了僵局。

其實簡單想一想也很容易理解,東非雖然在太平洋地區有衆多殖民地,但是這些殖民地都有一個殖民缺點,那就是和東非本土聯繫不密切。

而卡住東非本土和太平洋艦隊聯絡的正是馬六甲海峽,當下,東非並不願意和英國交惡。

而能夠避開英國,並且貫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措施,克拉地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面對克萊爾爵士的堅決反對,安德說道:“拉瑪六世陛下,我們可以再退一步,不過既然他彼河平原不能被我們控制,那其他地區,包括萬倫,攀牙,北大年,洛坤,普吉……全部南方區域,都要交給我們東非。”

“克萊爾爵士,這就是我最後的妥協了,如果這‘點’訴求也得不到滿足,那我們就只能戰場上見分曉了。”

安德還是做出了讓步,而這也終於讓克萊爾爵士鬆了一口氣,只要不是他彼河平原,一切都好說。

畢竟克拉地峽運河想要建設,就離不開他彼河,否則的話工程量巨大,成本太高,至少克萊爾想不到其他方案解決這個問題。

倒是拉瑪六世還想爭取,但是被克萊爾用眼神制止了。

拉瑪六世當然心疼,畢竟東非雖然修改了方案,但是他們拿的還是太多,那可是前世暹羅十一個府的土地,足足有五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於全國面積的百分之十左右。

而克萊爾卻沒有絲毫心理負擔,畢竟他只要達到自己的目的,確保克拉地峽運河不會建設就足夠了。

至於暹羅割讓的領土,作爲英國人的克萊爾自然絲毫不心疼,說實話,除了最適合建設克拉地峽運河的地方以外,其他地方在克萊爾眼中沒有多大價值。

否則的話英國早在多年以前就將這些地區佔領了,也不至於現在便宜東非人。

這也是實話,東非獲得的五萬平方公里土地,開發程度並不高,有大片山地,沼澤和雨林,畢竟處在熱帶地區,地勢也不高,所以東非想要將當地開發出來,也是需要時間的。

就拿當地人口來說,這五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總人口恐怕都沒有五十萬,這還是安德已經儘可能往高處猜了。

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802章 爭論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572章 停火線第101章 招人第1498章 移民第1377章 賄賂第255章 五五開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499章 建交熱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46章 許可第595章 鼓動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810章 海岸線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86章 咖啡第832章 押解第136章 道路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991章 抵達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539章 鄰居論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2章 麪粉廠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447章 趣談第395章 耍無賴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38章 換血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73章 消化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243章 70式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446章 災情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949章 戰敗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511章 聲吶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75章 大逃亡第361章 k001第617章 行動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33章 尋找“光明”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68章 餐具第938章 換血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822章 卡賓達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38章 開墾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318章 朱壩鎮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33章 法國主導
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802章 爭論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572章 停火線第101章 招人第1498章 移民第1377章 賄賂第255章 五五開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499章 建交熱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46章 許可第595章 鼓動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810章 海岸線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86章 咖啡第832章 押解第136章 道路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991章 抵達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539章 鄰居論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2章 麪粉廠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447章 趣談第395章 耍無賴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38章 換血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73章 消化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243章 70式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446章 災情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949章 戰敗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511章 聲吶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75章 大逃亡第361章 k001第617章 行動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33章 尋找“光明”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68章 餐具第938章 換血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822章 卡賓達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38章 開墾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318章 朱壩鎮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33章 法國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