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軍紀敗壞

東非國土沒有現在沙俄那麼誇張,但是在地圖上呈現的效果也是比較驚人的,就像一刀切下小半個非洲一樣。

好在赤道地區的國家在地圖上都會因爲視覺效果顯得比較小,以至於東非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看起來和大約七百萬平方公里美國差不多大小,當然,這也和這個時代數據測量沒有辦法過於精確有關,尤其是非洲大陸內部,除了東非境內,幾乎沒有多少非黑人涉足。

許多歐洲人對於非洲內陸的情況只能連蒙帶猜,很多探險小說都對非洲應用神秘色彩手法進行描述。

……

在德蘭士瓦人尋求復國的時候,東非在南邊疆省的駐軍,這幾年也不是什麼都沒幹。

圍繞法爾河以溫堡爲中心,修建的前沿軍事陣地也基本上構築的差不多,主要是碉堡羣爲主。

東非對奧蘭治自由邦的防禦策略,顯然和對莫桑比克的不同,莫桑比克和東非之間的衝突算是正常的,雖然說東非是獲勝方,但是葡萄牙人也不至於過於痛恨東非。

作爲昔日的殖民大國,葡萄牙的心臟比一般國家要強大的多,或者說和一些老大帝國一樣不求上進。

東非對莫桑比克的殖民地基本上都是通過戰爭手段,堂堂正正獲得的,所以葡萄牙人面對東非有些擺爛的心態,要不是英國在背後支撐,葡萄牙一些人都想把僅存的兩塊非洲殖民地賣掉。

而德蘭士瓦就不一樣,當初東非雖然也是通過戰爭手段奪取了德蘭士瓦,但是藉口就很扯淡,換個說法就是德蘭士瓦有錯,但罪不至死,東非直接將其滅國,有些說不過去。

而且東非還沒有除惡務盡,讓德蘭士瓦人保存了有生力量,這就給德蘭士瓦人反撲提供了條件。

當然,恩斯特之所以放過德蘭士瓦人也不是心善,本意就是留着德蘭士瓦人讓他們在未來某段時間挑釁東非,畢竟在奧蘭治河以北留着一個國家,東非南部就凹陷一部分國土很是不好看。

再者,恩斯特也不想接受德蘭士瓦人作爲東非國民,這會引起大麻煩,尤其是兩國政治體制上的衝突,東非大部分土地國有,而奧蘭治土地卻被大地主所有,恩斯特又不打算實行南北朝制,自然不會留着這個隱患。

最後,恩斯特也是想試着能不能分化布爾人,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至少在奧蘭治自由邦已經出現了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兩個羣體。

雙方的衝突點就在於,奧蘭治人看不起德蘭士瓦人,畢竟德蘭士瓦人是失敗者,連自己的國家都丟了,而且德蘭士瓦人大量涌入奧蘭治自由邦,擠佔了大部分原奧蘭治人的社會資源,給英國人充當鷹犬讓奧蘭治人喪了大量權益,還有就是奧蘭治人反對和東非發生衝突。

對英國和東非的態度是兩個兄弟民族之間最大的兩個分歧點。

東非很好理解,現在東非勢大,奧蘭治人自然不想得罪東非,兩國之間又沒有仇恨,而德蘭士瓦人與之相反,並且想把奧蘭治人拖下水。

而對英國的態度,就比較有意思了,在德蘭士瓦共和國還存在的時候,奧蘭治自由邦反而和英國關係比較好,實行綏靖政策,而德蘭士瓦共和國因爲離開普敦比較遠,中間隔着奧蘭治自由邦,所以比較反英。

現在二者則反過來,奧蘭治人反英,德蘭士瓦人則和英國關係友好,因爲德蘭士瓦人相對奧蘭治人來說是外來者,這層身份和英國人差不多。

所以英國方面利用這一點,來統治奧蘭治自由邦,就和前世英國大量在非洲使用印度僕從軍一樣,現在德蘭士瓦復國軍就是布爾人中的僞軍。德蘭士瓦復國軍不說偷雞摸狗,也是爲非作歹的好手,成立短短几個月就已經在布隆方丹把名聲徹底敗壞,成了人嫌狗厭的存在,最奇葩的就是他們大多數來自原德蘭士瓦共和國,所以還在布隆方丹搞地域歧視。

這種行爲,用一句白眼狼來形容也不爲過,就是農夫與蛇的翻版,所以這難民也不是隨便就能要的,哪怕是兄弟民族。

德蘭士瓦復國軍軍紀敗壞,在這個時代其實一點也不突兀,甚至可以說是理所當然,東非軍隊反而是這個時代的一股清流,或者說異端。

德蘭士瓦復國軍的軍費很大一部分需要自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稅收,在英國支持下,德蘭士瓦臨時政府可以在奧蘭治自由邦徵收戰爭稅,用來建設軍隊。

這在以前的奧蘭治自由邦或者德蘭士瓦共和國是不存在的,以前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共和國實行的是全民皆兵制。

換句話說,就是平時沒有常備武裝,只有戰時纔會大量徵召軍隊,平時沒有常備武裝,自然不用考慮軍紀問題。

而現在有了德蘭士瓦復國軍這支常備武裝,就讓奧蘭治自由邦重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兵過如篦的感覺。

布隆方丹的奧蘭治人對德蘭士瓦人也是日益不滿,而英國人卻樂見其成,並且從中調節,體會到勢力均衡的樂趣。

雖然說德蘭士瓦復國軍軍紀敗壞,但是東非也不會輕視這支反動武裝力量。

德蘭士瓦復國軍很多都是百戰老兵,曾經和祖魯人或者東非交過手,勇氣和膽識還是有的,加上英國陸軍的系統化訓練和提供的先進武器裝備,戰鬥力可能比預想中還要好上一些。

而東非知道德蘭士瓦復國軍的存在,和東非無孔不入的情報系統有關,東非國防安全局這些年一直在向奧蘭治自由邦滲透。

奧蘭治自由邦三面被東非包圍,所以經過專業訓練的特工人員,很容易就混進奧蘭治自由邦,大多數是以英國人或者開普敦境內的布爾人身份,進入奧蘭治自由邦發展。

而這個時代又沒有多少國家建立專業的諜報機關,尤其是奧蘭治自由邦這種統治非常粗糙的國家。

所以東非人很容易就混入奧蘭治自由邦竊取情報,只不過受限於奧蘭治自由邦落後的交通和對外聯繫方式,所以情報傳遞速度並不快。

即便是這樣,德蘭士瓦復國軍和德蘭士瓦臨時政府都已經被東非瞭解了七七八八,畢竟德蘭士瓦復國軍每天和街溜子一樣在布隆方丹街頭“敲詐勒索”,想不引起注意都難,至於德蘭士瓦臨時政府,也是建立在布隆方丹極其顯眼的位置。

而且動不動就開展“救國動員大會”,向整個奧蘭治自由邦上有社會遊說,或者在街邊向市民索要“捐款”。

德蘭士瓦臨時政府和復國軍的一舉一動可以說完全掌握在東非國防安全局的手中。

第361章 k001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430章 客人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315章 交接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68章 餐具第101章 招人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673章 象牙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269章 距離感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239章 兵變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57章 探險隊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117章 輿論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152章 黑幫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403章 撤資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74章 搬遷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925章 造船業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844章 魯道夫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404章 警告第293章 入關!第87章 西北之亂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65章 新世界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61章 檢閱第28章 “圈地運動”第566章 比較第498章 和談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26章 回歐第231章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629章 教育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014章 輕工業第936章 軍售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388章 換師第103章 “大殺器”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262章 慫恿第498章 和談第1156章 軟刀子第1063章 推力第261章 威脅
第361章 k001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430章 客人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315章 交接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68章 餐具第101章 招人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673章 象牙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269章 距離感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239章 兵變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57章 探險隊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117章 輿論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152章 黑幫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403章 撤資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74章 搬遷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925章 造船業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844章 魯道夫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404章 警告第293章 入關!第87章 西北之亂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65章 新世界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61章 檢閱第28章 “圈地運動”第566章 比較第498章 和談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26章 回歐第231章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629章 教育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014章 輕工業第936章 軍售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388章 換師第103章 “大殺器”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262章 慫恿第498章 和談第1156章 軟刀子第1063章 推力第261章 威脅